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人工增雨抗旱、人工防雹减灾及其他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状及基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以期为促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多年来衡水市人工影响工作的实际,立足于新的业务技术体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市级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业务工作流程进行探究,以期达到为市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捋顺工作思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项高科技、综合性业务工作,在农业生产中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内蒙古东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际,探讨了人工影响天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发展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辽宁阜新地区春季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41-2642
[目的]分析阜新地区春播期第一场透雨天气特征,为当地春季播种人工增雨、抗旱减灾提供气象依据。[方法]对近46 a地面观测资料、春季天气变化系统、以及气要素分析图,欧亚地面图、550 hPa、700 hPa高空图等,做叠加归纳分析。[结果]阜新地区春播期适时透雨年占80%,20%的年份无透雨。影响阜新地区春播期降水天气系统主要有3种,即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结论]东北低压和华北低压降水天气系统适合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冷锋云系适合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5.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项高科技、综合性业务工作,在农业生产中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内蒙古东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际,首先探讨了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接着对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几点人工影响天气发展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60年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阜新地区春夏干旱有加重趋势,安全高效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影响阜新地区降水的天气系统进行分析,总结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作业时机、作业部位,充分利用气象服务产品,科学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地开发高空云水资源,缓解阜新地区干旱状况。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2016年5月19日酒泉地区一次降水天气过程,使用人影业务指导产品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采用区域站对比方法,对此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在初夏层状云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
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是大气科学的一大分支,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通过气象科学技术控制天气的发生及发展,使其向着有利于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进而减少甚至避免气象灾害的发生。本文主要针对巴彦淖尔市现今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研究探讨,并提出了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应对对策,以此促进巴彦淖尔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的防灾减灾以及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结合福建省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福建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大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培训业务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对人工影响天气培训工作进行统筹部署,科学规划。根据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设置了人工影响天气监测、指挥、作业、安全管理、科研成果应用5个模块化教学课程;根据培训工作效率化导向,结合教师学员实际需求,构建了平台培训、视频资源学习、网络视频教学、面授培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现场培训5种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气象现代化水平已有长足进展,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阜新地区的抗旱、防雹中效果较为明显,为粮食的丰产丰收、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的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保障。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气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效果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清  何金伟  魏旭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301-7302
介绍了一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OSDS2.0,该系统将作业决策指挥系统与“XR-08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终端”进行软硬件集成,提高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的及时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辽西半干旱区阜新、朝阳站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推荐的Penm an-Monte 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ET0),统计并分析生长季与非生长季辽西地区的ET0、气象因子变化与及其影响ET0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阜新地区ET0表现为随时间的增长趋势,而朝阳表现为随时间逐年减少趋势,80年代至今阜新、朝阳变化趋势显著。阜新、朝阳ET0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大体一致。在辽西地区影响ET0显著的气象因子顺序为:风速太阳辐射最高温度降水量,20世纪80年代至今风速的显著性变化是辽西半干旱区ET0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马虹旭  杨仲江  王伟  才奎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39-9640,9711
根据2007年7月8日阜新强雷暴天气的雷达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分析闪电活动与雷达回波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阜新地区位于"丁"字槽交叉处,并不断有下滑冷空气影响,对应地面暖锋南压至该地区,是造成这次雷暴天气的天气背景。闪电发生的位置变化与飑线强回波移动密切相关,速度回波清晰地反映和预示雷达回波的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张丹梅  张旭  赵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87-17589
选取1977~2009年阜新市2个站气象资料和阜新市年鉴等资料,对阜新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日数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中,丘陵、风沙地最多,缓丘、低山地次之,平原、洼地最少。冰雹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出现在4~11月,5~9月为冰雹多发期,6月最多。降雹时间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大都发生在正午到傍晚这段时间。产生冰雹的高空天气系统有6种,分别为高空冷涡型、高空冷槽型、冷涡后部横槽型、涡前低槽型、高空西北气流型和副高后部切变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的现状,结合实际服务的需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综合监测分析网系统。该系统基于.NET平台,采用ASP.NET技术进行开发,并应用Web GIS技术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产品的发布。系统内容丰富,界面友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其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16.
辽宁沙尘暴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阁  盛永  张宁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66-1568,1581
以1971~2009年辽宁沙尘天气实况资料为基础,从正态性检验、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空间分布特点等方面对沙尘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的沙尘天气呈减少趋势,年代际变化明显;辽宁沙尘多发生在春季(4月最多),沙尘天气主要在3月下旬~5月上旬出现在沈阳西北部、阜新以及朝阳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随着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量不断增加,现行的作业信息统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建立B/S模式面向省、市级人影部门的作业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上报信息格式不统一、历史作业信息查询困难和上报速率慢等问题,实现了辽宁省人影作业信息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陈刚  班显秀  袁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25-1026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基本气象资料、人影专有气象资料和作业点地理信息及实际作业等资料为主要数据源,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库建设思想和技术,设计开发了数据处理、数据查询、图表统计、数据输出等实用功能,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及相关科研提供各种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9.
利用阜新地区2004-2013年29次天气过程中36个时次短时暴雨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天气学和物理量计算等方法,从低空急流的角度对阜新地区短时暴雨的时间分布规律、天气形势、典型环境场特征和预报指标进行研究,并利用2013年8月12日午后发生的短时暴雨天气过程对低空急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阜新地区短时暴雨的月变化特征显著,主要发生在6~8月;日变化规律也非常明显,11:00~18:00时出现的几率最大。(2)阜新地区产生短时暴雨的天气系统按照低空急流和500hPa天气形势分为涡旋式急流型、高空槽前急流型、副高西北部急流型、横槽式无急流型等4种类型;(3)低空急流的气流多来自热带洋面上,因此它往往起着输送低空大量的热量、水汽和动量的作用,当它将暖湿空气输送到较干较冷空气的下方时,就形成了不稳定层结,在低空急流左侧上升运动的触发下,易产生对流性降水;(4)选取中低层比湿、露点、涡度、散度、垂直速度、K指数、θse(850-500)、T(850-500)、V(700-850)、V(850-925)等物理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本地化短时暴雨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