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新  胡显威 《农业工程》2022,12(11):24-29
总结了秸秆覆盖率、免耕精量播种参数、机具作业面积等主要保护性耕作农机作业监测技术发展现状,并对典型保护性耕作监测设备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现有保护性耕作农机作业监测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兼顾不同需求发展产品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保护性耕作农机作业监测装备展望与建议,为解决制约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保护性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内涵,结合高平市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的实际,与传统耕作进行了作业成本对比,论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实施效益,指出了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实现智能化是提升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作为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本文首先从接触式、机器视觉式和GNSS式三种免少耕播种自动导航技术入手,阐述了自动导航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对作业参数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地表秸秆覆盖率的快速检测技术、免少耕播种机播种参数监测技术及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面积监测技术;之后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免少耕播种机漏播补偿控制技术和作业深度控制技术。最后在总结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现有应用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保护性耕作机具自动导航技术、作业参数监测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三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1 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目的1.1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由之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通过机械化和半机  相似文献   

5.
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固定道保护性耕作,进行了节能效应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固定道与非固定道下机具田间作业的能耗。 深松作业时,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比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油耗降低23.7%, 其中纯行走油耗降低23.8%,纯作业油耗降低36.3%。夏玉米和冬小麦播种作业时,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分别比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油耗减少23.9%和26.0%。两年试验期,相对于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平均减少总作业燃油消耗27.09 L/hm2,节油率为28.6%。研究结果表明,固定道保护性耕作通过区分机具行走道和作物生长带,改善机具行走性能,减少机具对作物生长带的压实,明显降低了机具田间作业的能耗,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固定道保护性耕作,进行了节能效应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固定道与非固定道下机具田间作业的能耗。深松作业时,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比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油耗降低23.7%,其中纯行走油耗降低23.8%,纯作业油耗降低36.3%。夏玉米和冬小麦播种作业时,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分别比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油耗减少23.9%和26.0%。两年试验期,相对于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平均减少总作业燃油消耗27.09 L/hm2,节油率为28.6%。研究结果表明,固定道保护性耕作通过区分机具行走道和作物生长带,改善机具行走性能,减少机具对作物生长带的压实,明显降低了机具田间作业的能耗,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适应中国北方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一种适合中国农业需求的现代保护性耕作。我国目前开展的保护性耕作既不同于国外采用大型机具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也不同于非洲等地的手工保护性耕作。除了要求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少免耕播种外,还要求采用机械化作业,保持高产稳产,节约资源,少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实现农业可持发展的主要措施就是保护性耕作农业。因而,保护性耕作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完全不同于传统耕作,要求在有大量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免耕覆盖播种。由于保护性耕作播种作业环境特殊,传统的机械化播种机和畜力播种机无法正常作业。因此,使用适应性强、操作性能可靠的免耕播种机,搞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李清明 《当代农机》2009,(11):59-60
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农机局积极响应农业部和省农机办关于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号召,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全力推动,从2005年试验保护性耕作开始,短短3年,全区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到0.57万hm^2,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230台,实现了保护性耕作推广范围、作业面积、机具数量和经济效益跨越式发展。东昌府区保护性耕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呼伦贝尔市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从2000年起,呼伦贝尔市充分考虑岭东、岭西农业特点,积极倡导、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努力探索适于本地区农业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各旗市区陆续开展了以免耕播种为核心内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推广。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880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0%,其中:岭东四旗市实施530万亩,岭西地区实施350万亩;岭东以小型机具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豆类、杂粮;岭西以大型机具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油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内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作业技术规范,分析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综合效益以及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的耕作制度方面的一项改革 ,它改变了传统的铧式犁翻耕作业 ,而以少耕免耕、秸秆残茬覆盖、深松为基础的旱地保护性作业替代。保护性耕作减少田间作业工序 ,可提高农业耕作土壤的蓄水、蓄热、保墒和培肥的能力 ,以及水土流失 ,减少风沙危害 ,提高粮食产量和劳动生产率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机械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翁牛特旗的发展前景为题做一探讨。1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1.1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赤峰中部 ,是环京津地区沙源治理的重点地区 ,全旗属于中…  相似文献   

13.
从约翰迪尔产品看美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保护性耕作设备及耕作模式特点,分析了切茬碎土类、深松除草整地类、条状少耕类和联合作业机型(复式作业)4种类型的John Deere公司保护性耕作机具和免耕播种机的主要功能及特点.同时,总结了免耕播种机3种结构形式的开沟、播种、覆土、镇压和防堵塞等构成组件的关键设计技术,以及对发展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自实施以来,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旱作农业保水保土,增产增收、保护环境。全方位深松机深松整地技术也是保护性耕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础上,探讨全方位深松机作业原理,分析深松机田间作业试验结果,总结出深松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固定道保护性耕作通过区分机具行走道和作物生长带,可以减少田间压实,提高机具的作业性能.为此,研究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拖拉机田间作业尾气排放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固定道与非固定道处理下纯行走作业、深松和免耕播种作业时拖拉机的尾气排放.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处理降低0~40cm土层容重.相对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固定道保护性耕作从两方面显著减少拖拉机尾气烟度:一方面提高轮胎附着性能,减少纯行走作业尾气烟度;另一方面,通过减少生长带压实,减少机具作业阻力,从而降低尾气烟度.相对于非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在深松、玉米和小麦免耕播种时,尾气烟度分别降低了20.8%、18.7%和20.7%.  相似文献   

16.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规范性也可称为作业质量,直接影响到技术应用的效果,甚至决定了技术应用的成功与失败,因此,严格的规范标准、优异的作业质量、专用的作业工具、最佳的技术集成、全程的技术培训指导,是保证保护性耕作技术得以普及推广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业质量提出基本要求。1免耕播种作业质量要求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播种作业的关键工具,务必选择满足性能要求的产品,按照作业质量要求进行作业。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机化》2004,(6):14-17
<正>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个完整的工艺体系,实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就要从前茬作物的收获开始考虑,其主要作业内容有收获及其秸秆处理、深松、表土作业、播种和田间管理等。下面分别就几种典型作物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操作规程介绍如下:1 一年一熟区冬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为发展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作业成本、提高农业工效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保护性耕作实施规模的扩大和时间的延续,一些区域性的病虫草害发生扩展,尤其是杂草危害日趋严重。根据我们对保护性耕作玉米农田杂草危害调查,  相似文献   

19.
郭洪然 《当代农机》2011,(11):68-69
介绍了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技术模式、工艺路线及作业质量,阐述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试验的对比情况,提出了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呼伦贝尔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总结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作业质量要求,针对现状,探究原因,发现存在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呼伦贝尔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