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园林艺术风格独特,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传承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风格,该文总结了我国传统园林的造园特色,包括以自然为重、人文与自然结合、融合造景四要素、园中有园以及空间艺术多变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西蜀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分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园林四大造园要素为建筑、山石、植物与水体,山石这一造园要素往往被忽视。该研究以西蜀园林山石这一造园要素为切入点,分析西蜀园林山石造景的自然特性与文化内涵,展示西蜀园林山石独特的营造手法,探析如何通过山石造园体现西蜀园林文风氤氲、古朴幽秀之园林意境,并借此为今后在地域园林中的山石创作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3.
诗意与理性——中西古典园林风格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中西古典园林风格的差异,从中找寻中西古典园林对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在十七世纪前,英国没有自己民族风格的园林,只是仿效欧洲其他国家规则式的造园。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台地园、法国勒诺特式宫苑、荷兰的宫苑和中国的山水园风格,同时还保留着中世纪英国修道院及都铎时代沉床园的园林风格。经过选择和消化,英国的造园家创造了自己的园林风格——自然画意园林。在欧洲文化中,英国人是自然式园林的首创  相似文献   

5.
王龙  王万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19-8219,8235
从地域区别、思想风格差异对中日园林的影响,以及中日园林造园手法差异等方面研究了中日园林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表现手法和主要特点,并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立意、造园手法、园林尺度与现代园林设计进行比较,得出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对现代园林设计的有益借鉴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颐和园等园林的造园艺术承载皇家园林的基本造园理念和手法。借景是造园手法中巧妙的运用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而颐和园正是借景造园的辉煌典范[1]。  相似文献   

8.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风昌盛。其书院园林自北宋始建,注重建筑与山水的关系、园林与文化的结合,继承了浙江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基于温州书院园林的生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脉络、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温州书院园林的巧借自然、高雅脱俗,布局灵活、礼乐相成,人文构景、意境深邃等营造特色,体现出温州书院园林是清闲旷远造园的典范,加强温州书院园林的保护,对丰富温州园林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岭南园林是中国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由于岭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开放兼容的文化性,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岭南园林。该文从山、水景、石、园林建筑等造园要素入手,对岭南园林的营造手法进行分析,归纳了岭南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该文从造园思想、造园手法以及造园要素的运用3个方面分析了威廉·钱伯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与认识,同时指出威廉·钱伯斯对中国园林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对"中国式"造园及中国当代园林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避暑山庄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以自然山水见长的宫苑。她遵循了我国以自然山水为园林创作主题的传统造园手法,特别是注重园林理水,注重创造生动多变的水体空间,让"名园依绿水"形成"山庄以山名,而趣实在水"的园林艺术风格。基于此,阐述了避暑山庄湖区园林生态景观特色,提出了湖区园林整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潘泰妙  钱勇  王月瑶  陈波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2):2883-2887
寺观园林往往分布于风景秀丽的名山胜地。温州位于浙江东南部,通江达海,山城相拥,正是营造寺观园林的沃土。特殊的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使得寺观园林成为温州独一无二的园林特色。基于温州寺观园林的生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脉络、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温州寺观园林具有融于山林、清旷自然,因势就形、布局多样,内外交融、蔚然大观,景借文传、意境清幽等营造特色,体现出温州寺观园林是生态和谐、巧借自然造园的典范,其表现出的思想内涵以及地域文化特色,有助于对现代温州园林资源和历史形成的认识,从而营造出既具有温州特色,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传统园林中的道路、树木花卉、建筑、山水等主要造园要素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从设计理念和园林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柳金英 《吉林农业》2010,(11):188-188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人民留下来的瑰宝,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进行了简要总结,结合绿化实际,从造园技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造园的影响现代园林如何继承传统中优秀的部分、博采众长,摒弃传统思想的某些束缚的认识观点和技术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岭南之行,对岭南园林的特点作了概述,并将其与北方园林在造图背景,造园风格,种植设计方面作了详细的比较,得出了设计者应结合各地丰富的环境设计,掌握它们的特点,逐步提高园林设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惠连 《现代农业科技》2010,(3):237-237,239
介绍了岭南园林的类型,论述了岭南园林文化及造园手法,并以珠江公园为例进行了岭南园林的实例分析,以期为岭南园林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具有丰富内蕴和魅力,成为世界园林的奇葩。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为主,将建筑、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创设出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三要素(山水、植物、建筑)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并对三者之间的联系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宋珊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44-6745
从探讨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造园风格、理论和手法入手,比较两者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利弊,并阐述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相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特色的造园风格,发挥了其独到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笔者在南京生活了20年,借此机会对家乡的园林艺术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文章将以几个具体的园林案例进行分析,展现南京的园林建筑特色,更充分的理解造园与地域人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意大利台式园林的形成及发展、组成要素、空间布局和造园手法,以为中国园林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