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洁净环境下,以托盘有氧方式对宁都黄鸡鸡胸肉进行包装后,于(4.0±0.5)℃温度下冷藏,对冷藏过程中鸡胸肉的菌落总数、肌苷酸(IMP)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以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进行测定,了解鸡胸肉在冷藏过程中各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冷藏7 d时间里,肌苷酸含量随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呈缓慢下降趋势,17种氨基酸含量在保藏期内的变化并不显著。pH值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在冷藏期间发生缓慢变化,至冷藏第7天时,均在标准限量值规定范围内。鸡胸肉中的菌落总数对数值在第6天时为5.44±0.02,在第7天时为6.25±0.27,超过新鲜肉菌落总数限量对数值6。综合各项指标得出,在不进行任何保鲜处理下,以托盘有氧包装的宁都黄鸡鸡胸肉在(4.0±0.5)℃温度下,保鲜期为6 d,在这6 d时间内,宁都黄鸡鸡胸肉的营养品质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洁净环境下,以托盘有氧方式对宁都黄鸡鸡胸肉进行包装后,于(4.0±0.5)℃温度下冷藏,对冷藏过程中鸡胸肉的菌落总数、肌苷酸(IMP)含量、17种氨基酸含量以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进行测定,了解鸡胸肉在冷藏过程中各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冷藏7 d时间里,肌苷酸含量随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呈缓慢下降趋势,17种氨基酸含量在保藏期内的变化并不显著。pH值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在冷藏期间发生缓慢变化,至冷藏第7天时,均在标准限量值规定范围内。鸡胸肉中的菌落总数对数值在第6天时为5.44±0.02,在第7天时为6.25±0.27,超过新鲜肉菌落总数限量对数值6。综合各项指标得出,在不进行任何保鲜处理下,以托盘有氧包装的宁都黄鸡鸡胸肉在(4.0±0.5)℃温度下,保鲜期为6 d,在这6 d时间内,宁都黄鸡鸡胸肉的营养品质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却羊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N isin、茶多酚、壳聚糖、生姜提取液结合真空包装综合研究冷却羊肉保鲜的效果。A组:0.12%N isin+0.18%茶多酚+74.6%生姜提取液+1.20%壳聚糖混合液均匀喷洒在肉样表面,真空包装;B组(对照组):无菌蒸馏水处理后,真空包装。在0~4℃贮藏,并从感官评分、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三方面研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复合保鲜液处理过的冷却羊肉保鲜期可达21 d。  相似文献   

4.
将桂皮精油和丁香精油按照不同的浓度混合配制成各种复合保鲜剂,对鲜猪肉进行处理,于(3.0±0.5)℃贮藏,测定其肉样的理化、微生物及感官指标,并对肉样新鲜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复合保鲜剂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0.8%桂皮精油和0.8%丁香精油混合配制成的复合保鲜剂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酸化亚氯酸钠、次氯酸钠与乳酸对冷却猪肉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用乳酸、酸化亚氯酸钠(ASC)、次氯酸钠(NaClO)配制的保鲜液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对猪肉进行浸泡处理后在5℃冷藏条件下存放7 d,分别于处理后0 d、3 d5、d、7 d对猪肉及对照样品进行微生物指标、TVB-N等方面的测定。结果表明,这几种保鲜液对猪肉都有一定的抑菌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俏然  姚成强  余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67-3668,3687
[目的]研究生姜提取液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为生姜的开发利用及猪肉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浓度95%乙醇生姜进行浸提,并将其提取液应用于冷却猪肉的保鲜中,对冷却猪肉在贮藏期的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生姜提取液能有效抑制冷却猪肉贮藏期间细菌的繁殖及蛋白质分解,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冷却猪肉汁液流失的速率。其中,70%生姜保鲜液保鲜效果最佳,至少能保存15 d。[结论]生姜提取液对冷却猪肉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且能稳定猪肉色泽。  相似文献   

7.
草莓气调保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求一种适宜的草莓保鲜模式。[方法]选择新鲜饱满、大小一致、无病虫害的草莓果实为试材,分别置于PVA和PE 2组保鲜袋中,挽口形成自发气调模式,每组分别设冷藏(10±2)℃、添加蚕茧保鲜剂、添加"绿达"牌果蔬保鲜生理调节剂3个处理,以常温为对照,比较各种处理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草莓的气调保鲜袋保藏、添加保鲜剂气调保鲜袋保藏、气调保鲜袋冷藏效果优于常温及PE保鲜袋保藏。与PE保鲜袋相比,PVA气调保鲜袋对草莓的保鲜效果非常明显,保鲜期延长了5 d以上。冷藏处理结合PVA保鲜袋可大大减少水分散失,延长草莓果实的保鲜时间。保鲜剂结合PVA保鲜袋可明显减缓草莓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结论]该研究为草莓贮藏保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乳酸钠及醋酸对鸡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浓度的乳酸钠和醋酸用喷涂法处理鲜鸡肉,用无菌水处理的鸡肉作对照,包装后在(4±0.5)℃条件下冷藏,定时对鸡肉的鲜度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保鲜液处理均可降低鸡肉表面的初始细菌数,以3%乳酸钠和2%醋酸保鲜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肉样细菌总数.控制pH值上升,对保持肉样感官指标也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安全的水果保鲜剂,研究葫芦茶提取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方法]按葫芦茶∶水1∶20的比例制备葫芦茶提取液原溶液和稀释5倍的稀释液,对草莓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葫芦茶稀释液对草莓的呼吸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处理3 d后呼吸强度显著低于对照(P<0.05)。葫芦茶提取液处理可以明显延缓草莓可滴定酸下降的速度,葫芦茶提取液处理后6 d草莓可滴定酸下降20%左右,而对照下降30.6%。[结论]葫芦茶提取液能明显改善草莓感观品质,具有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Nisin复合防腐剂对冷却猪肉保质期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应用不同保鲜液喷涂处理的鲜猪肉经聚乙烯袋包装后在冷藏(0~4℃)条件下的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测定细菌总数、pH、TVB-N、TBARS、汁液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保鲜液处理可不同程度降低肉表面的初始菌数。经保鲜液第4组(250 mg·L-1 Nisin+0.25%壳聚糖+1%乳酸钠+1%乳酸)、第5组(500 mg·L-1Nisin+0.5%壳聚糖+2%乳酸钠+2%乳酸)和第6组(250 mg·L-1 Nisin+0.5%壳聚糖+1%乳酸钠+1%乳酸)处理的冷却肉可保存12~14 d;对照处理的冷却肉只能保存6 d。综合成本及保鲜效果选择第4组为最佳保鲜组。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对仔猪进行了28、21 、14 日龄断奶的对比实验,其结果:在生长性状上,28 日龄断奶猪在前期生长速度快于后者,达100kg 体重日龄小于后者,达到显著水平( P <005) ;在胴体性状上,28 日龄断奶猪胴体较长、后腿发达,但屠宰率较低,达到显著水平( P <005) ;在肉质性状上,21 日龄断奶猪滴水损失较大,28 日龄断奶猪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达到显著水平( P< 005) ;从经济效益上讲,其盈利情况为:21 日龄断奶> 28 日龄断奶> 14 日龄断奶。说明:在目前生产条件下, 进行严格的饲养管理,早于21 日龄的超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压静电场(low voltage electrostatic field,LVEF)辅助短期冻藏(28 d)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为肉品新型贮藏保鲜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猪背最长肌(Longissimus thoracis et lumborum)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在-18、-12和-6℃的静电场(设备输出电压2 500 V,电流0.2 mA)和非静电场环境(对照)下冻藏0、7、14、21和28 d的菌落总数、TVB-N含量、色泽、贮藏损失、蒸煮损失、剪切力、TBARS、巯基含量、冰晶形态及水分分布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贮藏期间,静电场组肉样的菌落总数、TVB-N含量和TBARS值比对照显著下降(P<.05),且肉样持水力较高,色泽更鲜亮,肌肉中形成冰晶小且均匀,对肌肉微观结构破坏程度低。贮藏28 d时,静电场下-12℃冻藏肉样的菌落总数、TVB-N含量及TBARS值分别为4.50 lg(CFU/g)、8.73 mg/100 g和0.1691 mg MDA?kg-1,与-18℃对照组的4.48 lg(CFU/g)、8.91 mg/100g及0.1754 mg MDA?kg-1结果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肉样间的贮藏损失、剪切力及色泽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低压静电场辅助冻藏可有效延缓猪肉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且静电场辅助-12℃冻藏28 d内的肉品品质可达到-18℃常规冻藏的效果,低压静电场下-6℃冻藏肉样品质与-12℃非静电场冻藏效果也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3.
蜂胶柠檬酸保鲜液对蜂王幼虫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蜂胶乙醇提取物和柠檬酸配制成保鲜液 ,进行蜂王幼虫保鲜试验 .结果表明 ,含蜂胶乙醇提取物 0 .1%和柠檬酸 0 .5%的保鲜液综合效果最理想 ,蜂王幼虫于常温下浸没保存于其中 7d,虫体挥发性盐基氮值 (VBN)仍小于 150 mg· kg-1,相当于肉类和鱼类的一级新鲜度 ;浸没保存于其中 14d,虫体VBN值还未超过 2 50 mg· kg-1,相当于肉类和鱼类的二级新鲜度  相似文献   

14.
李成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25-7827
[目的]研究蚯蚓体内植酸酶的来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借鉴。[方法]将干蚯蚓与0.9%NaCl溶液按照1∶4的比例在50℃条件下反应8 h,获得蚯蚓自溶液,再稀释得到10-1、10-2、10-33个浓度梯度溶液,涂布在改良的细菌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改良的查氏培养基及含有植酸钙的琼脂平板上,在不同温度下培养。[结果]在改良的查氏培养基上,28℃培养5 d,出现了透明菌圈,且该透明菌圈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扩大;在改良的细菌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及琼脂平板上均无透明菌圈出现。[结论]蚯蚓体内植酸酶来自于蚯蚓体内的真菌,而非细菌产生或蚯蚓自身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干法成熟肉品因其独特的产品特征,深受消费者喜爱,本试验拟探究干法成熟过程中羊腿肉持水能力及其内部水分变化,阐明在干法成熟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为生产优质肉制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6只6—7月龄的小尾寒羊公羊后腿为样品,在(2±2)℃条件下进行湿法成熟、相对湿度(80±5)%的干法成熟(RH80干法成熟)和相对湿度(60±5)%的干法成熟(RH60干法成熟)。在成熟0、7、14、21和28 d测定羊腿肉的成熟损失、水分含量、蒸煮损失、水分分布和羊腿肉的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干法成熟羊腿肉的成熟损失显著高于湿法成熟(P<0.05);RH60干法成熟羊腿肉的水分含量在成熟7 d后显著低于湿法成熟(P<0.05),干法成熟组间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持水能力结果显示,除成熟14 d的RH80干法成熟羊肉外,干法成熟组羊腿肉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湿法成熟组(P<0.05),在成熟14 d时,干法成熟组蒸煮损失与成熟0 d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干法成熟羊腿肉的持水能力优于湿法成熟,且干法成熟14 d时样品持水能力提高。蛋白质二级结构显示,与成熟7 d相比,湿法成熟组、RH80干法成熟组和RH60干法成熟组在成熟14 d时无序结构分别降低9.2%、14.1%和17.26%,表明成熟14 d羊腿肉蛋白质稳定性高于成熟7 d,持水能力较好。低场核磁结果表明,在成熟21 d时,3种成熟方法中羊腿肉的自由水弛豫时间T22较成熟14 d显著增加(P<0.05),水分自由度升高,持水能力较弱。3种成熟方法中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占比最大,成熟14 d内,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结合水相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说明成熟前期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先转化为结合水,而后结合水转化为不易流动水;成熟后期,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降低,自由水相对含量升高,说明成熟后期羊腿肉中不易流动水转化为自由水,持水能力下降。【结论】干法成熟羊腿肉水分含量较少,但持水能力优于湿法成熟组。羊腿肉在干法成熟过程中,结合水与不易流动水、不易流动水与自由水之间存在转化关系,不易流动水增多,持水能力增强;自由水增多,持水能力降低。在较长时间的干法成熟过程中,环境湿度对羊腿肉成熟损失和蒸煮损失有显著影响,对肉品的水分含量、水分迁移和分布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养殖户中存在着不同的新城疫饮水免疫使用剂量,为了探索一个最佳的剂量以提高免疫效果,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我们采取了2-5倍剂量新城疫Ⅳ系活疫苗于第7d对不同实验组进行饮水免疫,分别于第7、14、21、283、5、42d采血并测量HI抗体效价,结果表明:4倍量饮水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pH、红度值、系水力为指标,研究了冷却猪肉经过不同浓度ε-聚赖氨酸(ε-PL)处理后在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冷藏条件下,ε-PL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延缓TVB-N和pH的上升,并具有一定的护色作用,但对冷却猪肉的保水力无明显作用;经1 500和2 000 mg/Lε-PL处理的冷却猪肉保鲜效果佳,都能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延长到10 d。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不同药剂防治忍冬白粉病,筛选最适宜的药剂。[方法]对患病的忍冬植株使用不同药剂喷雾处理,分别在药后7和14 d进行调查,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药后7 d,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 0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 200倍稀释液、30%己唑醇悬浮剂2 500倍稀释液均有防治效果,但无极显著差异。药后14 d,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 2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达76.10%。[结论]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 2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 000倍稀释液的防效次之,30%己唑醇悬浮剂2 500倍稀释液几乎没有防效。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可以作为忍冬白粉病的防治用药。  相似文献   

19.
对一起8日龄、14日龄2、1日龄发病死亡的肉雏鸡进行全程的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该鸡群8日龄时感染为非典型鸡新城疫,14日龄时混合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鸡白痢沙门氏菌病,21日龄时继发感染鸡球虫病。以上病因导致肉雏鸡严重生长缓慢,至28日龄时平均体重为487克,为正常生长体重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bio-d4对节瓜枯萎菌的抑菌效果和防治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bio-d4 100倍、200倍、300倍发酵稀释液与节瓜枯萎病菌对峙培养,5 d后在平板上产生明显的抑菌带,抑菌带宽度为9.0~11.8 mm,10 d后仍然保持稳定的抑菌效果;bio-d4发酵原液及50倍、100倍稀释液对孢子萌发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7.7%~76.4%;bio-d4发酵液100倍和200倍稀释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1.3%、59.4%,显著优于bio-d4的300倍稀释液和常用药剂恶霉灵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