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10年5月,包头市某鸡场饲养的3600只艾维茵雏鸡,在2日龄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肌肉注射免疫,0.2ml/只;6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免疫;7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均为0.05ml/只。21日龄时鸡群发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是以新城疫LaSota弱毒株为载体的重组疫苗,易受免疫鸡群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影响,免疫首先要确定免疫鸡群的新城疫母源抗体及其对疫苗的免疫影响.从而确定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的首免日龄,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雾法免疫鸡群注意事项近年来,采用气雾法免疫的鸡群逐渐增加,如对大鸡群的免疫和对存有非典型新城疫鸡群的免疫,均可采用此法。气雾法免疫不但省力,而且对呼吸道有亲嗜性的疫苗特别有效,例如新城疫Ⅱ、Ⅲ、Ⅳ系弱毒疫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但是,气雾法免疫...  相似文献   

4.
<正>在蛋鸡生产过程中,一个饲养周期要接种许多疫苗,而且新城疫疫苗还需接种多次。即使将所有抗病的疫苗都接种上,仍有患病鸡只存在,如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等,特别是非典型新城疫,时常在免疫鸡群中发生,令养殖户困惑不解。免疫鸡群为何发病,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希望得以重视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弥补损失。1免疫方面的问题控制传染病的首要措施就是接种疫苗进行免疫,免疫效果直接影响鸡群的保护率,并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促成。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情况山西省忻州市解原乡张某饲养了1000只蛋鸡,按正常程序免疫,进行了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等疫苗的免疫,但未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2004年11月28日100日龄鸡群突然发病,及时投服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药物,不见疗效,病鸡增多,死亡率增高,每天  相似文献   

6.
姜海涛 《云南农业》2006,(11):19-19
在实际应用中,蛋鸡的免疫程序,必须依据疫病流行的情况及其规律,针对鸡群的品种特征、日龄,同时参考母源抗体水平、饲养条件、环境状况以及疫苗的种类、毒力、免疫途径等方面的因素制定,不能生搬硬套。—、免疫程序1.1日龄:HVT冻干苗,颈部皮下注射。2.7~10日龄:新城疫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7.
鸡群饮水免疫应注意些什么浙江省泰顺县畜牧兽医站杨明爽325500饮水免疫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群鸡的免疫而不使鸡群受惊扰。该法快捷、简便、省力,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适用于饮水免疫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Ⅱ系、Ⅳ系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传染性腔上囊病弱毒...  相似文献   

8.
胡艳 《中国畜禽种业》2011,7(11):148-148
1发病简况及病因2010年7月4日某小型养鸡户饲养的500羽肉鸡养至30日龄时,突然发病,每天死亡7~10羽,据了解,该鸡舍就是自家闲置的房子,饲养密度较大,7月份正是高温时节,鸡舍不对流通风,该鸡群的饲养管理和消毒均不到位。而且免疫程序也不健全,只做过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和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饮水。  相似文献   

9.
在养鸡生产中,免疫措施非常重要,但往往由于用法用量或疫苗选择不合适,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造成免疫效果较差,甚至免疫失败。在鸡群免疫时应注意把握几个关键问题。1免疫时间法氏囊病、新城疫等疫病的首免时间应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一般在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疫苗的管理 1.到信誉良好的疫苗经销处购苗。 2.购买有国家批准文号的疫苗。 3.购苗时注意疫苗的有效日期、类型。不能购买过期或接近失效期的疫苗。 4.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上规定的保贮条件进行贮藏、运输。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贮放疫苗时,应保持贮放温度的平稳,尤其是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疫苗,如果贮放温度忽高忽低,反复冻融,疫苗效价会迅速降低,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二、疫苗接种时的组织管理 要获得免疫的鸡群,除有高质量的疫苗、正确的接种途径外,还要有有效的接种组织管理做保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防疫工作者及肉仔鸡饲养户对新城疫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疫苗的广泛使用,肉仔鸡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已经很少见,只有在40日龄前后为非典型新城疫还有零星发生,给肉仔鸡生产者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疫苗的种类、免疫程序、接种方法及鸡群免疫时的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造成鸡群免疫后抗体高低不齐,野毒感染而引起的。由于在临床和剖检上缺乏典型症状和剖检变化,所以常与禽流感,禽霍乱等病相混淆,  相似文献   

12.
<正>鸡新城疫是养禽业需要重点防控的疾病,疫苗防疫的好坏决定了鸡场新城疫发病的高低,不论是蛋鸡场还是肉鸡场,新城疫的防疫均是重点。鸡群免疫后,大多数个体鸡场很少进行新城疫抗体的检测,疫苗免疫后不了解新城疫的抗体动态变化,基本上都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导致免疫的盲目性。因此,加强鸡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HI)的监测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一些基层畜牧单位和大型养殖场已经开始有意识的  相似文献   

13.
<正> 规模型的养鸡场,在全程饲养过程中,为了防制疫病的发生,要连续不断地应用各种疫(菌)苗对鸡只进行免疫,而饮水免疫则是很多种疫苗经常采用的免疫方法,如新城疫Ⅳ系苗、法氏囊苗、传染性支管炎H_(120)、H_(52)等。饮水免疫的方法可以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对鸡的应激刺激,有利于鸡群的正常发育和生产。但由于不适当的饮水免疫,也常造成免疫失败。鸡只免疫之后应该产生相应的抗体,应该对相应的疫病产生免疫力。实际则不然,相应的疫病仍然威胁鸡群健康和养鸡业的发展。究其免疫失败的原因,当然很多,比如疫苗的质量问题,疫苗的保管不合理,疫苗的使用不当,疫苗的株  相似文献   

14.
冯琳 《河北农业》2007,(9):39-40
1、严格按免疫程度及时接种免疫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些传染病一旦传染开来,就很难控制,将会导致整个鸡群乃至鸡场的毁灭性损失。因此,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按免疫程序进行主动免疫。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本场或本区病源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若引进鸡苗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种传染病流行,应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因接种疫苗而污染了这个地区,只有有过这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5.
应用新城疫病毒单抗PEG夹心ELISA试剂盒对一新城疫强毒感染鸡群连续监测,检测泄殖腔拭子带毒情况和HI抗体效价,结果在鸡群发病后307d仍可以测出强毒。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鸡群HI抗体水平的下降,强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表明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强毒后,强毒可在群内循环传播和长期维持。采用疫苗免疫把强毒感染率控制在一定水平而不致暴发新城疫,则鸡群可以保持较好的生产性能。而当强毒感染率上升较大时,则生产性能下降明显,死淘率也上升。  相似文献   

16.
饮水免疫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鸡群的免疫而不使鸡群受惊扰,该方法快捷、简便、省力,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适用于饮水免疫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Ⅳ系及Ⅳ-H52二联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和H52弱毒疫苗、甘保罗病弱毒冻干疫苗、传染性腔上囊病弱毒疫苗、鸡球虫病苗等。饮水法由于鸡免疫抗体参差不齐,每只鸡疫苗饮用量不一,不易获得良好效果,应用时须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氏囊病毒感染对鸡群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对鸡新城疫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对IBDV感染康复鸡群和正常鸡群接种新城疫(ND)疫苗后,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中ND抗体。结果表明:1次、2次和3次免疫后,IBDV感染康复鸡群抗体效价始终显著低于正常鸡群,重复免疫并不能消除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多糖对鸡群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桂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36-4536,4566
为了验证杏鲍菇多糖对鸡群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检测注射免疫新城疫疫苗后鸡群的抗体水平和红细胞免疫黏附力,研究杏鲍菇多糖对鸡群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群在口服杏鲍菇多糖后,免疫新城疫疫苗抗体水平和红细胞免疫黏附力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杏鲍菇多糖具有提高鸡群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的诊断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后,产蛋下降24%和HI 抗体水平上升4倍以上,并继发感染大肠杆菌而死亡。对此鸡群进行接种NDI 系苗表明,接种组产蛋率很快由56%恢复到70%,而对照组无恢复现象,这为免疫水平不高(抗体效价相似文献   

20.
范方胜 《农技服务》2014,(3):125-125
<正>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群最容易发生的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通过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最有效的措施。而适合首次免疫(简称首免)的日龄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同种鸡场种鸡免疫状况不同,雏鸡的母源抗体也不相同,所以首免日龄亦不同。本文主要介绍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首免日龄的确定方法。1、鸡新城疫的首免日龄①母源抗体的影响。种鸡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由卵黄传递给雏鸡,称为母源抗体。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保护力高,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