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套袋对梨果皮中As A代谢的影响。【方法】以‘满天红’和‘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套袋后果皮中As A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在果实发育过程中,As A、T-As A和DHA的含量在2个梨品种中变化趋势一致,均是在幼果果皮中最高,在成熟果果皮中最低;套袋显著降低了果皮中的As A和T-As A含量。此外,对参与As A代谢的酶活性测定发现GLDH、Gal DH、DHAR和MDHAR的活性均在幼果果皮中最高,成熟果果皮中最低,这与As A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同时套袋降低了GLDH、DHAR和MDHAR的活性。果实发育过程中,‘满天红’的GLDH活性高于‘翠冠’的GLDH活性,而其他酶活性在这2个品种中差异不显著。【结论】品种间As A含量的差异可能主要受GLDH调控;套袋通过抑制GLDH、DHAR和MDHAR的活性,从而导致梨果皮中As A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套袋对翠冠梨果皮特征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翠冠为南方主栽梨品种之一,自然生长状况下果面极易形成锈斑,严重影响其外观品质。通过对翠冠梨进行不同类型果袋的套袋处理,系统定量研究了套袋条件下果皮的形态特征、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套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无绣果和少绣果的比率,增加了果面亮度,改善了果实外观色泽,减小了果点直径,减淡了果点色泽。在电子显微镜下可清晰看到套袋使果面光洁平滑,龟裂程度远小于未套袋果面。套袋处理普遍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透光袋显著提高了果肉石细胞含量。在外观品质改善上以双层透光蜡纸袋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今后对翠冠梨果实袋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 ,随着套袋技术的广泛应用 ,发现套袋苹果、梨的果面粗糙 ,果锈、红点病、黑点病、皱皮、日灼、裂口等现象越来越重。分析其原因 ,固然受不良的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但与果树谢花至套袋前的幼果期喷药不当也有很大关系。幼果期因表皮组织幼嫩 ,角质层发育不全 ,对外界不良因子的刺激反应敏感 ,极易引起自身的保护性反应乃至伤害。根据历年的经验 ,苹果、梨套袋前用药应特别慎重。1 药剂选择 从谢花到套袋前的 3遍杀菌剂 ,尽量不喷对果皮有刺激作用的药剂 ,如含铜制剂 (波尔多液等 ) ,含福美类 (退菌特、福美双、福美胂等 )、代森锰…  相似文献   

4.
作为苹果果面障害的果锈,是果皮一部分木栓化,成为褐色。锈重时显著地使商品价值降低。果锈发生的程度,因品种而异。据观察,在树冠外侧的果实,比在树心的果锈多。幼果期(开花后约一个月内)受水湿或农药的影响时,发生也多。笔者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无袋栽培时果锈发生较重的金帅(落花后五天套袋的和不套袋的比较)和发生轻的红星(不套袋),着重观察幼果期表皮的微细构造的变化和果锈发生状态。 金帅落花后15天的无袋果,全果面看到微细的凹陷,果面粗糙。有袋果看不到这种,凹陷,果面平滑,角质层生成蜡质。此时红星果面状态与金帅不套袋的很不同,不…  相似文献   

5.
果实套袋是利用色素及光谱原理,采用遮光带(果袋里面用黑色处理)迫使果实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发育,从而抑制了叶绿素的产生,减少果实在幼果期果皮叶绿索的含量,因而果面色泽呈乳黄色。除袋后,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花青素含量迅速增加,加快果实表面着色率。套袋可防病、防虫、防果锈、防雹伤、防农药对果实的污染,从而提高了水果质量和经济效益。一些苹果、酥梨主产县相继推广这一技术,并称之为“绿色食品”。 富士苹果套袋后,果面光洁,果皮底色白绿,果面鲜红 酥梨套袋后,果面淡黄绿色,果点细小,果面洁  相似文献   

6.
1喜水喜水梨系日本静岗县松永喜代治氏用明月×丰水育成,是日本极早熟梨的代表品种,在四川成都7月初成熟,在重庆6月下旬成熟。果形扁圆,平均果重320g(比翠冠重48g,比西子绿重46g),最大524g,是目前国内所有极早熟梨中果个最大的品种。果面褐色,不套袋亦无果锈,套袋后褐黄色,极美观。果肉白色,果汁极多,质地细嫩,酥脆化渣,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品质上等。该品种树势强健,高抗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和黄叶病,对锈病抗性中等,极耐粗放管理。早果性好,丰产、稳产。2爱甘水爱甘水梨是日本用长寿×多摩育成。果实圆形或扁圆形,果皮黄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品种苹果、梨套袋处理,研究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口感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苹果果面光洁、鲜亮、色泽均匀一致,但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口味淡,和未套袋苹果相比差异极显著.而套袋梨颜色淡、鲜亮、果皮光滑、果点不明显、口感细腻,虽然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果,但二者未达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绿宝石梨是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出的优新梨品种,由新世纪和早酥杂交而成。河北辛集市自2000年通过高接换头进行绿宝石梨套袋栽培。该品种果形正、果面光洁、果肉乳白、脆嫩多汁、石细胞少,是品质极佳的早熟梨品种。但在生产中发现,套袋梨常出现黑皴、果锈、虎皮、果面花绿色、黑点、裂口、畸形等影响果实外观品质的异常现象。现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南方早熟梨果实套袋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南方早熟梨绿皮品种果实的外观品质,以‘新世纪’、‘翠冠’、‘蜜雪梨’为试材,开展果实套袋综合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梨绿皮品种对内、外袋类型和质量要求较高,内袋以采用F-PK2小林牌或台果牌小蜡袋、外袋以采用外黄过蜡里黑双层纸袋效果最佳,谢花后15-25 d套小蜡袋,可完全阻止果面锈斑的产生,果皮色泽一致,为最佳套袋时间;套袋次数以二次为好,对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效果明显;套袋前清洁果面应规范使用农药,宜使用水剂或粉剂,避免使用乳剂等,以免诱发果面锈斑。  相似文献   

10.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相似文献   

11.
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厚皮甜瓜套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厚皮甜瓜幼果进行了5种套袋处理(普通聚乙烯食品袋、透气套膜袋、单层纸袋、双层纸袋、硫酸纸袋),研究套袋对甜瓜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明显改善了甜瓜的外观品质,减少果面斑点数,降低果皮擦伤程度,并使果面洁净鲜亮.套袋不会显著影响甜瓜的内在品质,套袋甜瓜的可溶性固形物略有降低,硬度稍有增加.经综合分析,认为普通聚乙烯食品袋是五种袋中较理想的袋子.  相似文献   

13.
苹果和梨套袋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操作技术不规范,配套技术跟不上和外界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曾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套袋的效果。 1 问题 1.1 幼果日灼 套袋后不久发现幼果部分变褐或全部变褐,形似蒸熟果,常称“褐蛋果”。其原因是套袋过早,果面受高温所致。当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外界温度超过28℃时。袋内温度已超过30℃,这样,因袋子质量不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早熟梨果实套袋试验表明:对早熟梨实施套袋,可以显著地改善果实品质,尤以对外观品质的作用显著。套袋果实的果面都较对照的果实光滑,果点较小,锈斑面积小。可见,套袋是提高果实的商品性、生产无公害梨产品的有效途径。但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稍低于对照果,风味稍变淡,内在品质不如对照果,在生产上可采取多施有机肥、根外追肥、适当晚采、采前去袋等措施弥补这一缺陷。同时,套袋纸质的选择应根据品种而确定:‘翠冠’梨选择以台湾好果袋、山东爱农果袋等质量较好的双层纸袋为好。梨套袋时间也应根据不同品种特性确定:果点大而密、颜色深、锈斑严重的应该尽早套袋;果点小、颜色淡、锈斑轻的品种套袋时期可适当晚一些。‘翠冠’梨适宜的套袋时期一般以谢花后30 d为宜。  相似文献   

15.
梨果实套袋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梨果套袋栽培是目前生产优质高档梨果 ,提高其商品价值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生产中应用愈来愈广泛。国内外对梨果套袋的效应进行了较多研究 ,本文概述了套袋对提高梨果实外在品质的机理和梨果实套袋的效果。1 果皮结构及果点与锈斑的发生梨果皮有表皮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以及茸毛 (只存在于幼果期 )、皮孔(幼果期为气孔 )、蜡质层、角质层、果点、锈斑等结构。表皮层外面是蜡质层覆盖的角质层(有的深入到表皮细胞间隙 ) ,其余部分为果点、锈斑 ,它们是果实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天然屏障 ,不仅与梨果表面光洁程度具有最直接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6.
在葡萄实际生产中 ,也常出现套袋果面粗糙、日灼及裂果等情况 ,究其原因主要有 :树势过旺或过弱 ;幼果期用药不当 ;纸袋质量差 ;施肥浇水不科学 ;病虫危害及环境条件变化剧烈等。所以 ,对于套袋葡萄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才能保证其外观质量的提高。1 稳定树势 调整树势 ,使之达到中庸偏旺。对过旺树体适量增加结果量 ,减少化肥用量 ,增施有机肥 ;对过弱树体 ,则减少结果量 ,增加肥水和改良土壤 ,以复壮树势。2 幼果补钙 葡萄对钙的吸收是依靠蒸腾拉力随水分转移到果实中去的。幼果期果实对钙的吸收量大 ,约占全年需量的 70 % ,套袋后 ,…  相似文献   

17.
以单层纸袋(2种)、双层纸袋、膜+纸袋及塑膜袋4种类型,5种果袋在梨优生区(海拔450 m)对新引品种红丝绸梨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纸袋、膜+纸袋的果实重量比对照相对减少,套塑膜袋果实重量有所增加;套袋果锈相对增多,黑点病严重;套纸袋果皮表面出现木栓斑,套塑膜袋果无木栓斑;套袋果实着色不及对照;套袋果贮藏容易失水.套袋不能改善红丝绸梨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不宜采用套袋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果袋对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种果袋对5个梨品种(系)的果实进行套袋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梨套袋后果点普遍变小且不明显,大部分果实果面表现光亮、洁净、平滑、着色面积增加且色泽鲜艳,少部分品种果实表现不着色(八月红)、果面有锈迹(93-6-50)或果面粗糙(苹果梨)。  相似文献   

19.
骆建珍 《西南园艺》2006,34(4):59-59
梨谢花后,若花期授粉受精良好,则花托和子房在种子释放的内源激素刺激下,逐渐膨大形成幼果。处于花后至套袋前这一时期的幼果,由于其表皮细胞幼嫩,角质层较薄,蜡质层尚未形成,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具备,对外界不良因子的刺激反应敏感,特别是黄金、水晶、金廿世纪等日韩新品种梨,若此期药剂选择不当或喷药质量不高,就会对幼果表皮细胞造成伤害,造成果面粗糙、果点粗大、黑点、果锈等药害的产生,严重影响梨果外观品质,降低其商品价值。因此日韩新品种梨花后套袋前用药非常关键,在生产中应引起重视。1防治对象梨谢花后至套袋前是康氏粉蚧、梨木虱、…  相似文献   

20.
谭绍奎 《西南园艺》2001,29(1):56-57
1 主要优良梨品种1 .1早生新水  树势强 ,萌芽力和成枝力强 ,抗病力较强。 3月中下旬开花 ,6月下旬至 7月初果实成熟。果实扁圆形 ,果点小 ,果皮黄色或浅黄褐色 (未套袋果阳面可有浅红晕 ) ,果肉白色或浅黄白色 ,汁多味甜 ,细嫩化渣 ,品质上等。平均单果重 1 5 7g ,最大 40 0 g。 1 996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果。可用璧玉 1 2号、璧玉 48号、璧玉 1 5号等作授粉品种。幼树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 ,投产早 ,丰产 ,着果率一般较高 ,应注意疏果套袋。1 .2璧玉 1 2号   1 998年全国优质早熟梨评比总分第一。树势强健 ,幼树树姿较直立 ,萌芽力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