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麦作为早期驯化的谷类作物,因其早熟和高度抗逆性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作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谷类作物,其新品种的选育对人们生活的改善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大麦育种与栽培的回顾,结合多年的大麦育种实践,对山西省冬性大麦育种技术和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展望了未来冬大麦的发展趋势,旨在对山西省冬大麦育种与栽培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玉米属远缘杂交育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世界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世界农业的生产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玉米的栽培历史约有4500~5000年,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学者和育种专家已对它进行了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其玉米种内的基因库已被充分利用。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高品质、高抗逆性的要求,单靠玉米种内的遗传资源已不能满足育种工作的需要,必需开发新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番茄驯化和栽培发展的历史。对美国罐头工业和株系育种在番茄生产中发挥的作用、遗传资源利用现状和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番茄及其制品的消费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分析了加工技术和新品种改良技术对美国番茄生产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藏栽培大麦的分类和起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西藏栽培大麦的分类、分布,描述了变种的形态特征及其特点,鉴定它们属于1种3亚种240变种,其中ssp. Intermedium (Korn.)Hsu为国内首次发现,发现并命名新变种172个。西藏栽培大麦具有春性、遗传多样性和控制主要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高等主要特点,其基因型与西方大麦的基因型截然不同,属东方型,而东方大麦的起源中心在中国。根据作者和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青藏高原栽培和近缘野生大麦的研究结果看,中国栽培大麦和青藏高原近缘野生大麦的遗传距离最近,进而证明了青藏高原是中国栽培大麦的初生起源中心,同时也是世界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麦细胞工程育种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大麦花药培养技术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在大麦遗传育种中应用的一些新进展,并对大麦小孢子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原生质体融合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南繁是大麦育种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加快育种步伐,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良种的推广速度。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在保山进行南繁大麦制种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地块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出在保山进行南繁大麦制种的丰产栽培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大麦育种回顾与今后育种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麦是福建省传统冬种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由于福建省大麦育种起点晚,以往种植的大麦均从外省调进。“六五”开始,为迅速扭转这一被动局面,适应饲料加工、畜牧业,以及啤酒工业原料的需要,福建省育种单位开始加大、加快大麦育种步伐,经过20多年育种历程,取得了一定成绩,成功  相似文献   

8.
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自1977年建成以来,在大麦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以及品种选育方面做出了许多显著成绩。 大麦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评价 种质资源是大麦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大麦遗传种质资源的研究在于开发、保护和  相似文献   

9.
岳子惠  王瑞  李先德 《农业展望》2014,(3):42-46,66
在描述安徽省大麦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安徽省大麦主产区典型农户的生产成本收益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大麦种植的特点、品种和销售市场,详细比较了小规模种植户和大规模种植农户生产大麦的成本收益情况。针对大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科研基础薄弱、比较收益低、产销脱节等问题,建议政府加大育种和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的科技投入,扶持大麦生产专业合作社,鼓励订单农业,以充分发挥安徽省生产大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番茄(Lycopersicon esctdentum。Mill.)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番茄育种目标主要集中在产量、品质和抗病虫上,在我国,由于番茄的需求量大,产量育种占有重要地位。产量育种主要利用杂种优势,首先应广泛收集种质资源,而育种技术已经由单纯常规育种向借助基因工程手段发展,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渗入到育种工作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李是全球分布和栽培最广泛的果树之一,主要分为欧洲李(P. domestica)和中国李(P. salicina)两种。中国李起源于中国,具有较高的遗传异质性和果实性状遗传变异的丰富性。据推测,中国的长江流域地区仍有野生中国李的分布。在我国古代,许多书籍中都有李的栽培和品种记载,如秦汉、晋代、北宋和明代。国外也有许多书面记载李的起源和品种,如希腊、法国、芬兰、捷克和俄罗斯。自罗马时代以来,李已逐步传播到欧洲大陆。为了改善李果实品质、提高商品性以满足市场需求,一直在不断地培育新的李品种。世界上最早关于欧洲李品种的记载中选育出成熟期最早的品种,如‘Reine Claude’‘Early Rivers’‘Early Transparent Gage’‘Czar’‘Monarch’和‘Tresident’,目前仍广泛栽培。在中国,已经自主育成并经过品种审定且正式发表的李品种有88个。尽管世界各地的种植者、水果市场和消费者对李品种的改良需求各不相同,但育种性状包括果实大小、果皮颜色、多酚类物质、可溶性固形物、果实成熟期、抗寒性和抗病性能力等,受到共同关注。李育种方式从传统的育种手段,到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之一,在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育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大豆基因组测序之后,大豆功能基因组学发展迅速,挖掘控制重要性状的基因用于转基因育种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转基因大豆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建立了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功能研究、转基因品系安全评价等转基因育种研究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其中,转基因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主要集中在高效、稳定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大豆遗传转化方法的探索和优化等方面。对大豆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方法和转化效率等因素进行阐述,可为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新品种培育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水稻基因组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丰富的基因组变异及功能基因克隆等)有效应用到复杂农艺性状的精准改良仍是设计育种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科学难题。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选择导入育种(breeding by selective introgression, BBSI)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是一套基于精准遗传信息进行基因挖掘并同步改良多个复杂性状的设计育种策略。其主要包括:①构建大量携带优异性状的回交导入系群体,作为BBSI的材料平台;②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和关联分析,构建精准的遗传信息平台;③通过设计“理想目标基因组型(ideal target genomic constitutions, ITGC)”和基因聚合方法,高效培育目标优良品种。介绍了BBSI的发展历程及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有效运用,尤其是如何利用分子数量遗传理论和全基因组变异来验证并丰富该策略,计划实施20年来已育成近百个绿色超级稻(green super rice, GSR)新品种,为后基因组时代作物育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云南属我国四大林区之一,林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林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可持续的后备森林资源,而后备资源培育的质量和数量取决于选育和应用良种的深度和广度,从国外林业发展的经验可知,持续选用良种已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首先应转变人们依靠自然更新,随便采种的观念,重视选育和采用良种,集约经营,国家应加强科技投入,试验示范,以点带面,科技人员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当地主要树种的良种和培育问题,采  相似文献   

15.
果树学科百年发展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一百年,中国果树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十分迅速。本文介绍了中国果树产业的发展现状,回顾了中国果树研究百年发展历程,并总结了苹果、柑橘、梨、桃、葡萄、香蕉、荔枝龙眼七大果树在遗传育种、栽培土肥、病虫害防控、贮藏加工、机械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西藏地区春青稞品种的选育与栽培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笔者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了西藏地区13个春青稞品种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小穗数、退化小穗数以及生育期与单位面积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6334、0.6957、0.6394、0.7088、0.6955、0.7308、0.6241、0.6514;按关联度大小排序为小穗数>株高>穗粒数>穗长>生育期>千粒重>穗数>退化小穗数.从结果来看,培育大穗与秸秆较高品种,提高单穗小稳数、穗粒数可能成为今后西藏地区春青稞育种与栽培管理工作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利用SSR标记对12个啤酒大麦品种的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啤酒大麦育种实践提供可靠的信息,采用SSR标记技术对12个已知来源的啤酒大麦品种的遗传背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筛选出的25对有多态性的SSR引物中共扩增出160个等位位点,其中136个位点有多态性,占85.0%,每对引物可扩增出1-13个位点,平均5.44个等位位点。聚类分析表明,在SM相似系数0.63水平上12个啤酒大麦品种可聚成3类2组。主坐标分析将其分为2类4组。2种分类方法所获得结果基本一致,但主坐标分析更能较为真实的反映12个啤酒大麦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