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筛选适合双季早稻机插适宜的机插秧育秧基质与营养土比例。[方法]以常规早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比例的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处理(即全部营养土、1/4育秧基质+3/4营养土、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3/4育秧基质+1/4营养土和全部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叶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构成性状等的影响。[结果]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培育的秧苗成苗率较高,秧苗素质和栽秧质量较好,实测产量最高。同时,采用该配比育秧可以大幅节省用土,减小早稻育秧取土困难问题。[结论]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可成为庐江县双季早稻毯状机插秧可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辽星11为材料,用5种不同配比的复合基质和营养土培育水稻机插秧苗,对秧苗的素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沸石60%+蛭石10%+稻壳灰30%(体积比)的基质培育的秧苗叶龄、株高、叶绿素含量(SPAD)、不定根数、最长根长、地上干重、根干重均显著高于或高于营养土,符合水稻机插秧对秧苗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配比对早稻钵苗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的关键在培育壮秧,试验以早稻中早39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质与黄泥配比对早稻钵苗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黄泥质量配比大于1∶1时,对秧苗株高、鲜重、白根数、茎基宽有促进作用,能明显改善秧苗素质;漏插率在基质∶黄泥1∶1时最低;全基质育秧成本较高,但生产效率提高50%,适合育供秧中心规模化生产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决木薯酒糟基质水稻育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方法]将蚯蚓粪与木薯酒糟基质按照不同的体积比进行复配,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A(蚯蚓粪:木薯酒糟基质1∶1)、B(蚯蚓粪∶木薯酒糟基质1∶2)、C(蚯蚓粪∶木薯酒糟基质1∶4)以及CK(木薯酒糟基质),通过好氧发酵后,进行水稻育秧试验。[结果]木薯酒糟基质中添加蚯蚓粪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非是蚯蚓粪添加比例越高,秧苗质量越好。当添加比例为蚯蚓粪∶木薯酒糟基质=1∶1时,其秧苗密度、成秧率、根数、根系盘结力和干物质积累都会有所下降;以蚯蚓粪∶木薯酒糟基质=1∶2时效果最理想。[结论]该研究可为蚯蚓粪在水稻育秧生产中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机插水稻不同基质培育秧苗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形态和理化性状的影响,设置有机基质、1/2有机基质+1/2菜园土、菜园土、营养土4种不同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基质育秧秧苗的地上部生长速度快,叶面积较大,苗高近15 cm,茎基部较宽,叶绿素含量也较高;另外其不定根数、最长根长、根鲜重等根系指标要好于营养土育秧,且白根率高,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也高于营养土育秧;其根系盘结力强,盘重是营养土重量的1/2,比营养土育秧更符合机插秧苗的要求。综合比较以基质厚度为2.5~2.0 cm时秧苗的素质最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在机插水稻旱育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利用不同配比的基质开展育秧试验,重点对机插秧苗地上部性状、秧苗根系性状、秧苗根系活力和发根力、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对育秧秧块重量的变化和秧苗植株形状进行分析,对有机基质育秧对水稻移栽后群体发育的影响也作了探讨。结果表明,有机基质育秧秧苗的地上部生长速度快,其叶面积较大、苗高近15 cm、茎基部较宽、叶绿素含量也较高;不定根数、最长根长、根鲜重等根系指标要好于营养土育秧,且白根率高,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也高于营养土育秧;其根系盘结力强,盘重是营养土的重量的1/2,比营养土育秧更符合机插秧苗的要水。综合比较以基质厚度为2.0~2.5 cm时秧苗的素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黄瓜穴盘育苗质量,筛选出合适的育苗基质。[方法]将蚯蚓粪与珍珠岩按不同体积配比作为穴盘育苗基质,研究蚯蚓粪珍珠岩复合基质对黄瓜出苗率、株高、茎粗、根长、开展度、壮苗指数、干重与鲜重的影响。[结果]蚯蚓粪珍珠岩复合基质对黄瓜育苗效果优于草炭与珍珠岩混合基质,当蚯蚓粪与珍珠岩体积比为2∶1时,出苗率达95.33%,幼苗生长后期,株高、茎粗、开展度、地上部鲜重与干重、地下部鲜重与干重、壮苗指数分别高于对照组26.29%、80.21%、60.32%、122.73%、68.19%、39.64%、66.93%、82.87%。[结论]不同配比蚯蚓粪珍珠岩复合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均优于草炭与珍珠岩混合基质,且蚯蚓粪与珍珠岩体积比为2∶1的复合基质对黄瓜的育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育秧基质和营养土配比对水稻硬盘育秧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配比基质与营养土混合培育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健壮秧苗,测定成苗数、秧苗形态指标、种子根数、穗粒结构及产量等。[结果]应用不同基质与营养土混合育秧,秧苗栽插后发苗迅速,分蘖较早,比全营养土处理提前1~3 d,低位分蘖多、够苗期早,比全营养土处理提前0.4~0.6个叶位达到够苗期,群体质量好,成穗率较高,穗数较足,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尤其以80%大华生物基质+20%营养土处理比对照增产达760.5 kg/hm~2。[结论]80%大华生物基质+20%营养土配比在江苏大丰地区机插水稻生产中可以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解决水稻育秧取土难的问题,对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育秧基质和配套技术展开了研究,成功研制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水稻机插秧专用育苗基质。[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营养土水稻育秧对两种不同水稻品种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两种水稻品种玉米秸秆营养土水稻育秧的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常规营养土育秧,秧苗的株高、根长、根数及鲜干重各项数据均高于常规营养土水稻育秧,表现在根系发达,分蘖多,缓苗快。[结论]玉米秸秆营养土使用方便、安全,可应用于规模化、工厂化水稻育秧。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基质的类型特征、秧苗生理特性、机插质量和产量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育秧基质的适用性与应用广泛性,选取水稻品种连粳11为试验材料,设纯基质、基质+土壤粘结剂、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旱秧绿)3个处理,研究水稻育秧专用基质对秧苗素质及机插作业质量的影响,明确育秧基质在水稻育苗中的可行性,从水稻育秧技术研究情况展开讨论,分析了水稻育秧关键技术及其特点。结果表明,秧苗素质方面,纯基质处理和基质+粘结剂处理的株高、茎基宽和白根数均表现为增高,优势明显;机插质量方面,漂秧率表现为纯基质>基质+粘结剂>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伤秧率表现为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基质+粘结剂>纯基质;群体茎蘖动态方面,纯基质处理和基质+粘结剂处理的分蘖早发性要好于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处理,基质+粘结剂处理的最高分蘖数也较高;最终产量表现为基质+粘结剂>营养土+机插秧专用肥>纯基质。因此推荐基质+粘结剂用于机插秧苗的苗床育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索适合菇娘育苗的基质配方,为菇娘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体积的椰糠和河沙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育苗基质对菇娘生长、干物质积累、壮苗指数及育苗时间的影响。[结果]源农泥炭及1∶1体积的源农泥炭和椰糠混合的基质物理性能优良,容重小,总孔隙度及通气空隙度较大,透气保水性能较佳。1∶1体积的源农泥炭和椰糠混合处理的菇娘株高、真叶数、根长、真叶宽、真叶长等生长指标,叶干鲜重、根干鲜重等物质积累指标及壮苗指数均最高,显著大于对照处理,成苗时间最短。[结论]因此,1∶1体积的源农泥炭和椰糠混合是菇娘育苗的理想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现有的蔗渣资源,改良、筛选较适宜的甘蔗实生苗假植基质。【方法】采用泥∶蔗渣体积比1∶1、1∶2两个处理近11个月的自然堆沤,设常用纯泥土为对照,调查3个不同基质处理甘蔗实生苗假植成活率、分蘖率、茎径、株高,并测定根系干/鲜重、根系活力;另同样假植甘蔗实生苗于不同基质中,不除草,其他管理一致,观察杂草生长情况。【结果】3个处理的甘蔗实生苗假植成活率均达96%以上,相同杂交组合不同基质处理甘蔗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稍低于对照,分蘖率高于对照,但差异均不显著;加入蔗渣改良的基质有利于假植苗的分蘖;随着基质中蔗渣比例的增加,实生苗根系干重、干鲜比和根系活力逐渐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结论】泥∶蔗渣=1∶2的基质较有利于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可作为当前甘蔗实生苗假植基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双孢菇菌渣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上一年双孢菇菌渣与营养土、草炭不同配比,筛选出合理的配方。[结果]用双孢菇菌渣作为育苗基质,更有利于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它可以明显降低株高,增加根长,增加鲜重和干重。[结论]50%菌渣+20%草炭+30%营养土处理适合作为水稻育苗基质,可以代替传统的土育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实现中药材的产业化开发,进行丹参的育苗基质的种类与配比的筛选。[方法]试验采用盆播进行育苗,共计9个处理,按随机区组排列,3个重复,每个处理30个盆,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直径;用直尺测量株高、开展度、叶面积、根长等;用SF—602电子天平测量地上部、地下部的鲜重和干重。[结果]处理C2蘑菇渣与沙按4∶1(W/W)比例混合的处理是最佳选择,各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试验优选了丹参的育苗基质种类与配比,为丹参的种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槟榔幼苗根系生长的土壤水含量,为制定槟榔幼苗水分灌溉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盆栽槟榔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设土壤相对水含量(30±5)%(T1)、(45±5)%(T2)、(60±5)%(T3)、(75±5)%(T4)和(90±5)%(T5)处理,持续控制60 d,分别测定各处理幼苗的鲜重、干重、干物质分配情况及根系形态和活力。【结果】T5处理槟榔整株幼苗、根、茎及叶的鲜重和干重均最重,其中,整株幼苗鲜重极显著重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 T4和T5处理槟榔整株幼苗的干重、根鲜重及根干重均显著重于T1、T2和T3处理(P<0.05)。 T1、T2和T3处理槟榔幼苗的干物质多数向茎和叶分配,其中T1处理槟榔幼苗叶片干物质占整株的百分比增加11.32%,茎的百分比增加5.00%,根的百分比下降8.63%。土壤水含量与幼苗根系活力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45。T4和T5处理槟榔幼苗根系的总鲜重、总干重、总长度、总表面积及总体积均极显著高于T1、T2和T3处理。【结论】槟榔育苗的土壤相对水含量以(75±5)%为宜,此条件下最有利于槟榔幼苗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苏木苗期沼液适宜的施用浓度,为沼肥在林业树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用不同稀释浓度(农灌水与沼液稀释比例分别为3∶1、1∶1、1∶3)沼液对苏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苏木苗生长随着沼液浓度不同表现出较大差异,稀释比例为1∶1时苏木苗苗高、地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浓度的沼液对苏木苗生物量指标影响显著,其中稀释比例为1∶1处理苏木苗根鲜重、地上鲜重、根干重、地上千重高于对照.苏木苗苗木质量指数随沼液浓度变化表现出差异,稀释比例为1∶1处理苗木质量指数为5.49,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苏木苗期施用沼液能有效促进苗木生长,施用时需要做稀释处理,稀释比例为1∶1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选择适应水稻机插作业的育秧方式和提高机插杂交中籼稻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徽两优6号为供试材料,研究营养土软盘育秧、流水线营养土硬盘育秧、淤泥软盘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机插秧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流水线营养土硬盘育秧秧苗素质表现出较强的优势,成苗率较高,漏插率较低,茎基部较粗,根系盘接力较高,根系活力较强,缓苗期较短,产量优势明显,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高于其他育秧方式。[结论]在安徽省江淮地区,采取流水线营养土硬盘育秧有利于提高水稻机插秧的秧苗素质,建立合理的群体起点,形成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玉米芯和羊粪混配基质对豌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开发利用当地农业有机废弃物发展豌豆无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豌豆为研究对象,以玉米芯和羊粪为基质材料,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5个基质配方,以常规土壤栽培和不施加羊粪的玉米芯为对照。[结果]配方1(羊粪∶玉米芯=1∶5)极显著提高了豌豆出苗率和幼苗叶面积,显著增加了豌豆幼苗的株高、茎粗和根长;配方2(羊粪∶玉米芯=2∶4)极显著增加了豌豆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显著增加了其茎粗。配方1在豌豆苗的叶干重、根鲜重、茎鲜重和叶鲜重方面均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土壤和玉米芯配方;配方2在豌豆苗的茎干重、叶干重、根鲜重、茎鲜重、叶鲜重和根冠比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土壤和玉米芯。[结论]羊粪∶玉米芯为1∶5和2∶4是比较理想的豌豆苗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在淮北黏土地区的适应性,为在该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该农机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毯状秧盘与钵形毯状秧盘机插对比试验的方法,于2013年在东辛分公司选择试验面积10hm。,当年统计两种育秧盘的秧苗素质、栽插均匀度、茎蘖和叶龄状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状况,进行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钵形毯状秧盘育的秧苗其根量、主茎高、茎基宽、白根数、百株干重和质量高比均优于常规毯状秧盘育的苗,当年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平均产量达11640kg/hm2,比常规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增产4.6%。[结论]试验证明水稻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水稻机械种植技术,适合在淮北黏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吴龙生  刘永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01-8201
[目的]研究煤碴基质对黄瓜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煤碴和土壤作基质培育黄瓜幼苗,幼苗五片真叶时,每个处理取10株幼苗,分别测定其单株根数、最长侧根长度和根重。[结果]土壤、煤碴2个处理的平均单株根数分别为14.33、21.77个;平均单株最长侧根长度分别为15.54、20.54cm;平均单株根重(干重)分别为0.218、0.399g。经方差分析,3项均为P<1%,差异极显著。[结论]以煤碴作基质培育的幼苗较土壤培育的幼苗在根数、最长侧根长度和根系干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