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东省观赏桃花品种资源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4年的调查研究,共记载山东省观赏桃花品种42个,分属于2系5类14型,其中14个品种为新记载。还编制了各品种的分类检索表,以便于野外识别。  相似文献   

2.
常春藤属(Hedera helix Linn.)是五加科(Araliaceae)的常绿攀援灌木,全世界常春藤属植物约有14个原生种,超过500个品种。常春藤品种分类系统采用的是Pierot分类系统,根据叶形、叶色、叶的大小、成长状态等分为9大类——鸟足类、扇形类、卷曲类、微型类、心型叶类、杂色类、典型常春藤类、奇异类及成年类。  相似文献   

3.
中国梅花品种分类新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论述了梅花的优点及其品种类型的人工演进,评述了他1962年的“中国梅花品种主要类型检索表”,提出一个修订过的中国梅花品种分类新系统,然后就近二年(1979,1980)在武汉,南京,北京三地所记载的71个梅品种,各列其“雅名”(中英对照)纳入分类新系统中,在这一新系统内,除考虑种间杂种的性状表现外(如杏梅类),基本采用枝条姿态为第一级分类标准,以花型(包括重瓣性)为二级标准,花色(及萼色)为第三级,新系统以品种人工演进为主要依据,参照若干育种与形态表现,又已通过实践而发现并改正了原有缺点,其科学性远胜国内一般梅花品种分类体系,也比日本等外国的梅花分类系统更为先进。  相似文献   

4.
红花Ji木品种分类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红花Ji木品种资源收集圃的基础上,开展了品种选育历史和遗传稳定性研究;采用二元分类方法,根据品种演化关系和叶形、叶色、毛被、花期、花色、分枝疏密及嫩枝韧皮部、木质部、须根颜色等易于识别的分类特征,编制了品种分类系统检索表,将红花Ji木划分为3大类15个类型41个品种。  相似文献   

5.
系统介绍了湖南竹类资源的属种分类、分布,主要竹类品种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20个形态特征对25个人心果品种(类型)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份分析,研究其表型遗传多样性,并初步进行品种分类.结果表明:人心果品种资源遗传变异丰富,平均变异系数达到了25.6%,品种间遗传距离在1.11~10.94之间;系统聚类结果与品种地理来源有明显的联系,来自美国的13个品种大致聚为3类,国内的12个品种(类型)聚为2类;叶片形状、果实形状与大小、花器特征和嫩梢(叶)有无褐毛等性状反映了64.82%的表型信息.综合考虑这些性状信息,可以区分大部分人心果品种.  相似文献   

7.
余甘子育种资源分类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余甘子20个指标30个品种的分析表明:来自不同地方的品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同一区域的品种大体在同一类,全部参试品种分成了两类即G1类和G2类,其中G1全是来自印度的品种,G2类是国内不同分布区的品种和育种材料。2大类相应分为5个亚类。G1类开花结实性状主要表现在大果.雌花比例高.结果枝丛生性和结果枝结果数极少。G2类开花结实性状表现为结果枝和果实丛生性强,雄花比例低等优良性状,但果实大小普遍偏小。来自印度的品种和国内的品种材料间在开花结实生物学特性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为以后的杂交育种提供了资源。  相似文献   

8.
用室内外接种及自然感病的方法,对银中杨抗烂皮病进行测定,采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证明银中杨为感病最轻品种,聚在第一类,并对鉴定林中 16个品系的病情指数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系间感病指数有极度显著差异。同时对银中杨及对照品种的虫害按五级分类标准进行调查并计算受害指数,结果表明银中杨是抗杨干象、白杨透翅蛾等虫害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甘肃河西地区沙枣产区3年多的沙枣品种资源调查,共搜集了不同类型的果实样品56个,经归纳分类,采用沙枣果实特征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将甘肃省的沙枣划分为2类4群24个品种,其中优良果用品种5个,优良固沙造林品种4个。  相似文献   

10.
《林业工作研究》2008,(5):46-59
今年2月1日,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它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对林业的界定,结合我国林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林业生产、林业旅游与生态服务、林业管理和林业相关活动4个部分,共13个大类、37个中类和112个小类,其中小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小类相一致,实现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川渝地区乌桕天然群体种子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川渝地区9个有代表性的乌桕天然群体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多样性。每个群体30个家系(单株)为试验材料,对16个种实表型性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变异系数比较、重复力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乌桕种内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种子的质量性状比种子形状指数性状稳定,各种实...  相似文献   

12.
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运用空间分析技术手段,以湖北襄阳鹿门寺景区地形图和卫星影像等数据为基础,选择不同观测点进行视域分析,设定了景区林火视频监控摄像头的位置,为森林防火管理辅助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香石竹ACC氧化酶基因从核NDA中克隆之后,将其首先构建成正义及反义的单拷贝植物表达载体,在此基础上又同向插入一个ACO基因片段,从而获得ACO的正义重复基因和反义重复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所得载体已通过酶切分析和PCR鉴定。将该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菌株,并转化香石竹品种Master、爱卡迪幼叶,经PCR检测和Southem杂交鉴定,获得了8株转化植珠。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物量研究的若干问题及完善途径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森林生物量研究的背景。侧重论述了森林样地生物量算法及其精度分析、森林生物量估计模型的精度分析、森林生物量监测的必要精度与不确定性、森林蓄积量与生物量的转换模型、大区域多树种生物量转换模型、利用广义3S技术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等理论、技术、方法问题。强调了森林生物量模型的稳健估计算法、模型的方差一协方差模型及其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5.
Techniques to determine the respective effects of resource limitation or over supply on tree productivity are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forestry and agroforestry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re is a need for a simple integrative measure of the understorey effect on soil nutrient and moisture competition on tree productivity in agroforestry systems during the time period before trees dominate understorey veget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little used, but potentially valuable tool of vector analysis was evaluated over 5 years by investigating nutrient and water competition in a Pinus radiata silvopastoral experiment which had 5 pastures and a nil-understorey control. The study, from ages 2 to 6 years, was on fertile arable soils in a temperate, sub-humid climate. Establishing permanent crops on this arable site increased soil pH, C, N, organic-P and C:N ratio. Vector analysis, an analysis based on fascicle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dry weights and nutrient contents, predicted nutrient and moisture competition until the trees dominated the site after year 5. Foliar critical nutrient levels were helpful where one of the vectors was un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nutrient and moisture stresses. While moisture and N were found to be the main competitive factors, vector analysis also detected foliar nutrient accumulation, particularly for P and Mg. Lucerne and phalaris understoreys were the most competitive pastures, followed by cocksfoot and the two ryegrass treatments. Foliage vector analysis enabled the relativ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soil nutrients and moisture on tree productivity to be determined. Soil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s and 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on tree growth were consistent with predictions from vector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参试子代样本数对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明 《林业科学研究》1997,10(6):629-633
以七年生的杉木9×9半双列交配试验林为研究材料,从全部的试验数据资料40个重复区组中,随机地抽取部分资料(即8,16,24及32个区组重复),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分别从随机模型和固定模型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参试子代样本数大小对杉木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利用随机模型,还是利用固定模型进行分析,参试子代样本数大小对遗传分析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研究性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在林木子代试验及其统计分析中,每个处理内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参试子代样本数,其试验分析结果才是正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以康保县为研究区,使用Landsat8 OLI数据,结合134个野外样地调查数据,通过像元二分法、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和随机森林三种方法来进行混合像元的分解,探讨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对提取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基于随机森林的混合像元分解方法结果最优,F为0.664,RMSE为0.127;三种方法都能较为精确地估测出康保县的植被覆盖情况,且与实测数据较为拟合,因此采用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进行植被覆盖度估测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空间统计分析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空间统计分析在不到 5 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 ,已发展成为研究自然界具有随机性和规律性变量的普遍性的科学方法 ,在国内外诸多领域都有成功应用的实例 ;然而 ,空间统计分析在国内林业中应用才刚刚起步 ,绝大多数林业工作者或科研人员对空间统计缺乏基本的了解。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空间统计分析的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同时对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与经典统计学的异同进行分析。结合林业领域特点 ,从森林土壤、物种空间分布、森林干扰、林分因子、种子资源等几个主要方面 ,综述国内外林业领域应用空间统计分析的现状。最后指出在林业领域中应用空间统计分析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并展望了在林业领域中应用空间统计分析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常用景观指数的因子分析和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42幅云南省一平浪林场卫星遥感图为数据源,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对13个常用的景观指数进行了分类和筛选方法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指数间呈现极高的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了累积贡献率达82.03%的3个公因子,遂将13个景观指数分为了3大类,并利用敏感性系数筛选出了4个具有良好灵敏度、能充分反映生态学意义的代表性景观指数,即斑块个数、平均最近距离、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指数和散布与并列指数.本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景观分类和评价中指数繁多冗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植物营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已成为指导施肥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有植物组织分析诊断法、土壤分析诊断法、植物外观诊断法、田间施肥试验诊断法、生理生化分析诊断法、植物组织液分析诊断法、无损测试技术及其他诊断方法等。各种方法各有利弊,实际生产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应用几种诊断方法,才可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