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氨对蒙古裸腹溲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总氨及非离子氨对蒙古裸腹溲的急慢性毒性,得出非离子氨对蒙古裸腹溲的24hLC50及其95%置信限为9.89(11.51-8.49)mg/L,48hLC50及95%置信限为7.52(8.11-6.97)mg/L(PH8.48,25℃),对应的总氨值分别为149.82(17413-128.44)mg/L及113.77(122.69-105.45)mg/L,同时,以体长相对增长率、产幼前发育期、每  相似文献   

2.
盐度对蒙古裸腹(Moina mongolica Daday)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测定了5‰、10‰、20‰、30‰、40‰盐度下不同体长的蒙古裸腹氵蚤的耗氧率。结果发现:在5‰~40‰范围内,该氵蚤个体耗氧率受盐度的影响不显著,但表现出在10‰时略高,5‰时较低,20‰~40‰内相近的特点;各盐度下随体长增加,氵蚤耗氧率明显升高,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在试验盐度内,幼氵蚤的个体耗氧率和比耗氧率分别为4.2~7.1μg/(个·d)和40.8~81.4μg/(mg·d);成氵蚤分别为5.9~14.0μg/(个·d)和40.4~80.6μg/(mg·d)。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以往工作,认为10‰是蒙古裸腹氵蚤代谢最旺盛的盐度。  相似文献   

3.
蒙古裸腹溞休眠卵诱发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诱发实验表明低温16 ℃是蒙古裸腹氵蚤由孤雌生殖到两性生殖转化最强烈的刺激因子。降温、种群密度 ( 碰撞率) 、拥挤水 ( 代谢产物积累) 和食物密度对蒙古裸腹氵蚤生殖转换作用显著, 而三种食物的质量、光期和盐度缓变 (312 ~500) 未见作用。影响蒙古裸腹氵蚤繁殖转化的食物小球藻密度阈值在2 ×103 ~5 ×10 3 个/ m L 之间, 种群密度下限阈值为03 个氵蚤/ m L, 低温上限阈值为16 ℃。低温16 ℃分别与食物密度和光期对蒙古裸腹氵蚤的繁殖转换有显著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14C方法分别测定了20,25,30,33℃下不同体长蒙古裸腹氵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日粮。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该氵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日粮均增加,但在25℃以上,升温对氵蚤摄食影响的幅度趋小;各温度下体长对氵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日粮都有显著影响,体长增加,氵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升高,而日粮降低,氵蚤体长与其滤水率均呈显著相关;20~33℃下,幼氵蚤的日粮为67.74%~102.04%,成氵蚤的日粮为60.00%~109.88%。据此试验及以往工作推断25~30℃应为蒙古裸腹氵蚤摄食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14C方法分别测定了5‰,10‰,20‰,30‰和40‰盐度下不同体长蒙古裸腹氵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日粮。结果表明:同体长下,在5‰~40‰范围内盐度对氵蚤摄食无显著影响,但该氵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日粮均在10‰下略高,5‰下较低;各盐度下体长对氵蚤的滤水率、摄食率和日粮都有显著影响,体长增加,氵蚤的滤水率和摄食率升高,而日粮降低,氵蚤体长与滤水率呈显著相关;在5‰~40‰盐度下,幼氵蚤的日粮为70.76%~84.02%,成氵蚤为70.73%~80.60%。根据试验10‰~20‰应为蒙古裸腹氵蚤摄食的最适盐度区  相似文献   

6.
海湾扇贝幼贝对pH和氨态氮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温度(24±1)℃、盐度30条件下,对海湾扇贝幼贝进行了P一急性受试验秒岂PH条件下氨态氮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受试360h,幼贝在PH7.7-8.2范围内成活率最高;(2)PHO 7.63,7.98,8。.34和8.74时,总氨对幼贝的96hLC50欠为20.01,11.85,3.32和0.55mgL;3)非离子氨的毒性随PH的升高而增大,其毒性大约是离子氨的90倍;(4)对育苗水质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用不同食物培养和不同方式处理的蒙古裸腹氵蚤,作为海水鱼苗活饵料的效果,对真鲷、许氏平鱼由和花鲈的仔稚鱼作了投喂试验。结果表明:酵母裸腹氵蚤不能保证海水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存活,但全用小球藻培养的裸腹氵蚤以及酵母裸腹氵蚤经小球藻第二次培养或直接用鱼油强化后,可以提高食物价值,成为海水鱼类育苗时的优质食物。文中讨论了用不同方式处理的蒙古裸腹氵蚤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Σω3HUFA)含量和对于海水鱼苗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老江河的水质理化特性及其渔业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老江河的周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平均18.8℃(9.1~31.1℃);透明度平均231cm(63~525cm);pH平均7.69(7.12~8.20);溶解氧平均9.24mg/L(7.96~11.52mg/L);化学耗氧量平均4.56mg/L(3.37~5.79mg/L);碱度平均2.29mmol/l(2.05~2.64mmol/l);硬度(CaCO3)平均127.4mg/L(110.8~143.4mg/L),属软水。主要离子含量及排列顺序与长江水相近,属O·A阿列金分类法CCaⅢ型。主要营养元素中,无机N含量为0.489mg/L,其中NO-13—N0.24mg/L,NH+4—N0.225mg/L,NO-12—N0.024mg/L;PO-34—P0.008mg/L。N∶P平均为61∶1,P更缺乏。老江河的水质状况表明它是适宜鱼类生长发育的良好渔业水体,营养类型介于贫-中营养型之间,适合于在此建立中国长江四大家鱼种质资源库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长春地辛和顺铂联合(MVP方案)治疗Etoposide,cisplatin(EP)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37例晚期NSCLC接受EP方案治疗失败后改用MVP方案化疗(复治组):丝裂霉素8mg/m2,静脉注射,第1天;长春地辛3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8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3~4周重复。另以同期接受MVP方案初治的晚期NSCLC38例为对照组。结果:复治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为37.8%;初治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5例,总有效率为5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复治组为91.9%,初治组为6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结论:MVP方案是治疗EP方案失效的晚期NSCLC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0.
龙须草—一种新的C4植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龙须草的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龙须草光合速率日均值(CO2)为37.18mg·dm-2·h-1,最高值(CO2)达59.90mg·dm-2·h-1。6月中旬至8月中旬光合速率最高,9月以后明显减弱;光合速率日变化为一不明显的双峰曲线,CO2补偿点低,其值(CO2)为1.2~4.2μl·L-1空气,光呼吸(CO2)强度只有0~1.81mg·dm-2·h-1,叶绿素a/b值为3.69±0.50。龙须草叶片宽0.34~0.40cm,叶脉密集,大小维管束总数63±9个,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多而大,呈弧状离心排列。结果证明龙须草是典型的C4植物。  相似文献   

11.
厌氧氨氧化菌好氧代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取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混培物与Nitrosomonas europaea和取自常规硝化反应器的混培物所作的比较研究表明,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能利用氨和羟胺为基质消耗氧;也能将基质氨和羟胺转化为亚硝酸;抑制氨氧化的抑制剂烯丙基硫脲和联氨可抑制厌氧氨氧化菌对氨的氧化。厌氧氨氧化菌与好氧氨氧化菌,特别是两种混培物之间,具有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生物炭及其老化对石灰性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明玉米秸秆粉末、新鲜和老化(自然老化、高温老化、冻融循环老化)玉米秸秆生物炭对黄土高原石灰性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将不同材料按2%(质量比)与土壤充分混匀,开展为期29 d的室内静态土壤培养实验,研究土壤氨挥发速率的日变化以及整个培养期间的氨挥发累积量。同时,为探究不同材料对土壤氨挥发影响的机理,测定了培养初态和终态土壤样品的无机氮含量、氨氧化速率和氨氧化细菌数量,并研究了不同材料对水中NH_4~+-N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与未添加外源材料处理相比,添加冻融循环老化生物炭或高温老化生物炭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减少了30%,添加自然老化生物炭或新鲜生物炭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减少了23%,添加玉米秸秆粉末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减少了19%。施氮肥后1~10 d为土壤氨挥发的主要阶段,该阶段氨挥发累积量占整个培养过程氨挥发累积量的90%以上。不同材料对土壤氨挥发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冻融循环老化生物炭和高温老化生物炭较强的氨挥发抑制作用与其较强的土壤氨氧化促进作用以及NH_4~+-N吸附能力有关。本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新鲜和老化玉米秸秆生物炭还田对石灰性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为降低土壤氨挥发提供有效途径,为生物炭在黄土高原的农业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施肥深度、灌水条件和氨挥发监测方法对土壤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的影响,为评估田间原位监测试验结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微区试验模拟大田基肥和追肥氨挥发条件.[结果](1)在轻度盐演化土壤上,氨挥发速率和损失累积量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氮肥深施土壤10cm氨挥发降低到施氮量2;以下,可有效控制氮肥氨挥发损失;氨挥发持续时间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而缩短.(2)施肥后延迟灌水情况下,初始含水量高的土壤比含水量低的土壤氨挥发损失大;在同等条件下,延迟灌水会增加氮肥氨挥发损失;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氨挥发损失降低;(3)3种氨气吸收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密闭法检测值远低于抽气法和通气法;在试验区域和试验条件下,抽气法和通气法监测结果较为接近.[结论]施肥深度和灌水条件是否与当地大田操作一致,是氨挥发测定值能否反映田间真实值的关键;三种监测方法对氨挥发田间原位监测是系统影响,密闭法结果偏低,抽气法是否反映田间真实值与抽气速率相关;通气法不需动力,可适用于田间多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14.
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代谢氨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 4处理 (0 ,6 0 ,90 ,12 0 m g/kg脲酶抑制剂添加组 ) 3重复单因子设计 ,每个处理 10 6只 AA商品肉仔鸡 ,试验期共为 4 9d,研究了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血氨、肠氨及环境氨气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浓度脲酶抑制剂添加组均显著降低了 2 1d肉仔鸡血氨、大肠内容物氨气浓度 (P<0 .0 5 ) ;12 0 m g/kg脲酶抑制剂添加组显著降低了 2 1d小肠氨气浓度 (P<0 .0 5 ) ;90 ,12 0 mg/kg脲酶抑制剂添加组显著降低了 4 2 d肉仔鸡小肠氨气浓度 ;各浓度脲酶抑制剂添加组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了人工气候舱内氨气浓度 (P<0 .0 5或 P<0 .0 1)。  相似文献   

15.
我国畜禽养殖氨排放特征及减排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畜禽生产-污染防治大协同、污水-废气-固废处理小协同目标,开展各畜禽养殖模式氨排放特征分析。研究发现:相同清粪方式下,机械通风封闭化圈舍氨排放速率要小于自然通风开放式圈舍,相同通风方式下,圈舍氨排放速率表现为水冲粪 < 干清粪 < 垫草垫料 < 水泡粪,各畜种肥水储存模式氨排放最大;通过养殖模式与减排技术的政策、规范协调性分析,发现圈舍封闭化+机械通风、堆肥发酵、厌氧发酵等养殖模式,低蛋白日粮、排风口处理、覆盖、密闭堆肥+废气处理、粪肥机械深施等控氨技术可作为畜牧业氨减排的方向。明确了氨减排模式与技术的对应关系,构建了模式替代和技术减排相耦合的畜禽氨减排体系,提出了制定大气氨环境质量标准、畜禽养殖氨排放标准及配套的氨监测技术规范、畜禽养殖场氨减排核算技术规范及配套的氨减排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等配套落地政策建议,为顺利推动畜禽氨减排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地区不合理的肥料和粪便管理造成了大量的氨排放,促进了该地区PM2.5的上升。本研究基于排放因子法和高分辨率活动数据建立了京津冀地区2015—2019年的氨排放清单,阐明了该地区农业源氨排放的总量和来源、时间变化、空间格局以及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15—2019年京津冀地区年均农业源氨排放量为429.1 Gg·a~(-1),玉米种植、尿素施用和室内圈舍是氨排放的主要来源;农业源氨排放量逐年下降,其中种植业贡献了75%的减少量。京津冀地区农业源氨排放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50%的县(区、市)贡献了80%以上的排放。提高作物氮利用率可以大幅降低种植业的氨排放(57.5%),采用酸性碳酸钙替代饲料中的碳酸钙则可以有效降低畜禽养殖业的氨排放(26%~53%)。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反演式气体扩散技术与开路激光测定装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测定了集约化奶牛养殖场(产奶量接近我国平均水平)的季节氨排放,旨在研究奶牛养殖过程中氨排放的日排放特征、季节排放特征及排放强度。结果表明:奶牛养殖场氨的日排放规律表现出中午高、夜间低的特征,该特征是由风速和温度的复合影响所致。不同季节的氨气日排放速率范围为119.5~191.0g/(head·d)(变异系数为19%),其中以冬季最低,夏季和春季最高,因此温度的季节性差异是主要原因。各季节氨气排放速率平均为160.9g/(head·d),相应的年排放因子为58.7kg/(head·年),其氨氮(NH3-N)损失占饲料氮素的34.5%,排放强度(生产1t标准牛乳的氨气排放量)为17.1kg。在未来还应加强开放型奶牛场N循环对饲料氮素的损失系数及其排放强度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畜禽舍有害气体的来源及其常用消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舍产生的有害气体,不仅污染畜禽舍内空气,导致疾病传播,还会对养殖物区周转环境造成污染。文章综述了畜舍内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的主要来源及有害气体对畜禽及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天然沸石饲喂艾维因肉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750只两周龄艾维因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250只。1组作为对照,2组添加1%沸石,3组添加3%沸石,饲养期42天。结果表明,各组间增重、饲料消耗差异不显著,但添加沸石使增重略有提高,肌肉中蛋白质及Fe,Zn,Cu,Mn等的含量有所增加,消化道内容物氨的浓度明显降低。因此,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沸石可以节约饲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增进鸡群健康,改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20.
鸡粪中有大量的含氮有机物,这些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活动下会释放出氨气,氨气挥发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是一种氮素的浪费。以减少氨气释放量、保持粪便肥效为目的,从鸡粪中分离获得1株可快速转化氨氮的细菌,命名为YX3。VITEK系统鉴定表明,菌株YX3与鲍曼不动杆菌的相似度为99%,并结合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菌株YX3属于鲍曼不动杆菌,该菌株不产硫化氢、不进行反硝化。扩散皿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菌株YX3对降低氨气释放具有明显且稳定的效果,其氨减释率为81.11%。在以(NH_4)_2SO_4为氮源时,菌株YX3在48 h内将培养基中84.65%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菌株YX3在以蛋白胨为氮源时,可将蛋白胨分解产生的氨氮迅速转化为硝酸盐氮,最终培养液中有133.72 mg/L硝酸盐氮的积累。与对照相比,菌株YX3在鸡粪模拟试验中氨气挥发下降84.46%,且氨减释效果保持时间较长。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菌株YX3在减少氨气挥发、为畜禽生长提供良好环境、降低畜禽废弃物中氮素损失及保持粪便肥效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