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全株玉米和高粱为青贮原料,设置玉米、高粱单贮以及70%玉米+30%高粱、50%玉米+50%高粱、30%玉米+70%高粱的混贮试验,研究玉米与高粱单贮和混合青贮的效果,以及混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全株玉米单贮发酵品质最好,高粱单贮的发酵品质最差,三个混贮处理的发酵品质也都好。从营养品质看,玉米单贮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最低;高粱单贮的营养品质较差;对3个混贮处理组的发酵品质、营养品质以及V-Score评分进分综合比较发现,以50%玉米+50%高粱混贮的青贮效果最好,70%玉米+30%高粱的混合青贮效果较好,得出这两种混贮处理是适宜凉山地区推广的玉米与高粱混合青贮模式。  相似文献   

2.
将桑枝叶与玉米秸秆以不同比例青贮,通过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筛选出适宜的混合比例。试验设置的桑枝叶与玉米秸秆的混合比例为4∶0、3∶1、1∶1、1∶3和0∶4,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使用聚乙烯袋真空包装,室温贮藏60 d后开启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秸秆比例的增大,各混贮组中样品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丁酸含量以及p H值逐渐降低,粗纤维、可溶性糖类、乳酸和乙酸含量以及干物质回收率逐渐升高;混贮处理组样品中的可溶性糖类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桑枝叶单贮组(P0.05),混贮处理组样品的p H值显著低于桑枝叶单贮组(P0.05),其中,桑枝叶和玉米秸秆比例为1∶3时,青贮品质最佳。玉米秸秆单贮组发酵品质优良(48分,1级),桑枝叶单贮组发酵品质不佳(42分,2级),各混贮处理组发酵品质较桑枝叶单贮组均得到改善(44~47分,1~2级)。综上所述,桑枝叶与玉米秸秆混贮有利于提高桑枝叶的发酵品质,建议将桑枝叶和玉米秸秆以1∶3的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油菜秸秆、全株玉米为原料,按不同比例制作青贮,开展营养成分综合评定,探讨收获时间、干燥方式及混贮比例对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熟期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晚熟期组(P0.05);烘干对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品质无显著差异,6:4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品质优于油菜秸秆单贮。  相似文献   

4.
全株玉米与秣食豆单贮混贮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北青贮410玉米(Zea mays L.)和秣食豆(Glycine max Merrill)为青贮材料,设置单贮全株玉米、单贮秣食豆、80%全株玉米和20%秣食豆混贮、70%全株玉米和30%秣食豆混贮、60%全株玉米和40%秣食豆混贮5个处理组,研究全株玉米和秣食豆混合青贮的青贮效果以及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单贮全株玉米的发酵品质最好,单贮秣食豆的发酵品质最差。秣食豆添加比例为20%和30%的发酵品质效果相似,比秣食豆添加比例为40%的混贮效果好;就化学成分而言,单贮全株玉米的青贮效果较差,单贮秣食豆的青贮效果最好,其蛋白质含量最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P<0.05),3组混贮中秣食豆的添加比例越高效果越好。5个青贮处理综合比较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以70%全株玉米和30%秣食豆混合青贮的效果最好,秣食豆添加比例为20%和40%的混合青贮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5.
以盛花期刈割收获的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与玉米秸秆(Zea mays)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青贮发酵及营养品质分析,探讨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饲料油菜单贮的干物质(DM)含量较低,玉米秸秆单贮的营养品质较差,均不宜单独调制青贮饲料;混贮处理后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均介于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单贮之间,营养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提高青贮品质的目的;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其它混贮处理,pH值、ADF与N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单贮与其它混贮处理(P<0.05);在V-Score青贮发酵品质评价体系中,饲料油菜单贮的得分最高,达到优秀,混合青贮中以7:3、5:5的处理得分较高。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以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的混贮处理品质较好,可作为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为原料,探讨不同混合比例青贮效果,确定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5个处理组:全株玉米单贮(Y组)、紫花苜蓿单贮(Z组)、75%全株玉米+25%紫花苜蓿(Y75Z25组)、67%全株玉米+33%紫花苜蓿(Y67Z33组)、50%全株玉米+50%紫花苜蓿(Y50Z50组)。结果表明,全株玉米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含量介于全株玉米单贮和紫花苜蓿单贮之间。表现为,青贮饲料粗蛋白(CP)、粗灰分(CA)含量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着紫花苜蓿比例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紫花苜蓿单贮,发酵品质较差。与紫花苜蓿单贮相比,混合青贮饲料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提高,青贮效果逐步改善,当比例达到67%时,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乳酸/总酸值(P0.05),并使丁酸含量低于检测水平,获得优质青贮饲料。综合各项指标,以67%全株玉米+33%紫花苜蓿与75%全株玉米+25%紫花苜蓿混合青贮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苜蓿与玉米混贮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林  孙启忠  张慧杰 《草业学报》2011,20(4):202-209
以玉米与苜蓿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找出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 1)各混贮处理发酵品质较苜蓿单贮均得到改善,达到优质青贮的目的; 2)玉米与苜蓿3∶7混贮处理CP和Ash含量高于玉米单贮,低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而NDF和ADF含量低于玉米单贮,高于苜蓿单贮,差异显著(P<0.05);3)玉米与苜蓿5∶5、7∶3混贮处理pH值较苜蓿单贮显著降低(P<0.05);各混贮处理乳酸占总酸百分比均达到60%以上,乙酸、丙酸占总酸百分比较苜蓿单贮降低,丁酸产生较少; 4)苜蓿青贮后乳酸菌数达到108 cfu/g FM,玉米青贮前后乳酸菌数差异不明显,青贮后各处理大肠杆菌数明显下降。7∶3混贮处理发酵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紫花苜蓿和全株玉米为原料,探讨不同混合比例对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5个处理组:紫花苜蓿单贮组(Z),全株玉米单贮组(Y),20%紫花苜蓿+80%全株玉米(ZY28),40%紫花苜蓿+60%全株玉米(ZY46),50%紫花苜蓿+50%全株玉米(ZY55),将各组青贮发酵60 d后开窖并测定青贮发酵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单独青贮,发酵品质较差,青贮饲料评分较低。与紫花苜蓿单独青贮相比,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中,随着全株玉米比例的提高,青贮发酵品质逐步改善,当达到60%时,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值,并使丁酸含量低于检测水平,提高了乳酸含量,获得优质混合青贮饲料。随着玉米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其pH值和感官评分没有明显变化,而干物质含量略有降低。从营养均衡和发酵品质综合考虑,建议以40%紫花苜蓿与60%全株玉米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葛藤和甘蔗梢,采用纤维素酶为添加剂,研究其对不同混合葛藤甘蔗梢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调制了6种混合比例的葛藤甘蔗梢混合青贮。6种混合青贮是按葛藤:甘蔗梢(质量比)分别为100∶0(100K)、90∶10(9K1S)、80∶20(8K2S)、70∶30(7K3S)、60∶40(6K4S)和0∶100(100S)进行。每个比例均设对照组合添加5U/g纤维素酶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后开封,测定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评定指标。结果表明,提高甘蔗梢的混合比例或添加纤维素酶处理均能提高葛藤甘蔗梢混合青贮料的品质,随着甘蔗梢的比例升高,青贮料的干物质、粗蛋白、pH和氨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和乳酸含量呈升高趋势。无添加剂处理时6K4S比例青贮效果较好,添加纤维素酶处理后,可降低甘蔗梢的混合比例,即8K2S和7K3S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糖蜜为添加剂,研究葛藤和甘蔗梢不同比例混合对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优质葛藤和甘蔗梢青贮饲料提供理论支持。试验调制6种混合比例的葛藤与甘蔗梢混合青贮,按葛藤:甘蔗梢(质量比)分别为10∶0(100K)、90∶10(9K1S)、80∶20(8K2S)、70∶30(7K3S)、60∶40(6K4S)和0∶10(100S)。每个处理5个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后开封,测定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甘蔗梢比例的升高能够提高葛藤甘蔗梢混合青贮的品质,随着甘蔗梢的比例升高(除100S),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pH、氨态氮含量、乙酸含量和丙酸含量下降,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升高。6种混合比例的青贮料,6K4S青贮料pH(4.12)、乙酸含量(2.11%DM)和丙酸含量(1.00%DM)显著降低(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68.29%DM)和半纤维素含量(20.25%DM)显著升高(P0.05),青贮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全株玉米与高粱混贮对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确定全株玉米与高粱青贮的适宜混合比例。试验共设5组,其中3个混贮组,2个单贮组。混贮组全株玉米与全株高粱按3∶1(YG31)、1∶1 (YG11)、1∶3 (YG13)比例分别混合,单贮组为全株青贮玉米(YG10)和全株高粱单独青贮(YG01),每组3个重复。发酵期60 d。结果显示:与单贮相比,玉米与高粱混贮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青贮感官评分与发酵品质,YG31的综合评分显著高于YG10、YG01 (P<0.05),pH值显著低于YG10 (P<0.05),乳酸/总酸显著高于YG01 (P<0.05)。与YG10相比,YG31、YG11的干物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相对饲喂质量(RFQ)显著升高(P<0.05)。随着混合青贮中高粱比例增加,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YG31青贮的有氧稳定性显著低于YG13 (P<0.05)。研究表明,全株玉米与高粱混合青贮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其适宜混贮比例为3∶1~1∶1。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提高苜蓿和全株玉米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最优混贮比例,试验以初花期第三茬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为原料,制成不同混合比例(苜蓿和全株玉米比分别为0∶100、40∶60、51∶49、61∶39、80∶20、100∶0)的青贮饲料,水分含量为50%~70%,在室内装袋发酵90 d,测定混合青贮的各项营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例及时间对混合青贮的品质有显著影响,苜蓿与全株玉米混贮80∶20组合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高于全株玉米单贮(P0.05),低于苜蓿单贮(P0.05);51∶49组合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与苜蓿单贮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全株玉米单贮相比差异不大;苜蓿与全株玉米40∶60、61∶39组合p H值与苜蓿单贮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苜蓿和全株玉米混贮40∶60组合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红三叶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70%红三叶+30%全株玉米、红三叶单贮的青贮试验,研究红三叶的青贮效果以及红三叶与全株玉米混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红三叶不能单独调制青贮饲料,三个混贮处理的发酵品质中,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和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的青贮品质为良好。混贮的粗蛋白含量为8.56%~12.40%,比全株玉米单贮粗蛋白含量提高11.17%~61.04%,混贮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红三叶添加比例升高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混贮的酸性洗涤纤维为21.85%~23.62%,中性洗涤纤维为37.25%~39.71%,都分别低于两个单贮处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的是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和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综合比较发酵和营养品质以及V-Score评分,以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混贮的青贮效果最好,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的混合青贮效果次之,这两种混贮处理是适宜攀西地区推广的红三叶青贮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红三叶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70%红三叶+30%全株玉米、红三叶单贮的青贮试验,研究红三叶的青贮效果以及红三叶与全株玉米混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红三叶不能单独调制青贮饲料,3个混贮处理的发酵品质中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和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的青贮品质为良好。混贮的粗蛋白含量为8.56%~12.40%,比全株玉米单贮粗蛋白含量提高11.17%~61.04%,混贮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红三叶添加比例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混贮的酸性洗涤纤维为21.85%~23.62%,中性洗涤纤维为37.25%~39.71%,都分别低于两个单贮处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的是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和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综合比较发酵和营养品质以及V-Score评分,以30%红三叶+70%全株玉米混贮的青贮效果最好,50%红三叶+50%全株玉米的混合青贮效果次之,这两种混贮处理是适宜攀西地区推广的红三叶青贮模式。  相似文献   

15.
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营养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法庭  张凤华 《草业科学》2018,35(7):1790-1796
以盛花期刈割收获的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与玉米(Zea mays)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营养品质分析,探讨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饲料油菜不能单独调制青贮饲料;2)混贮处理后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均介于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单贮之间,营养品质均得到显著改善,达到提高青贮品质的目的;3)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而ADF与N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P0.05);4)混贮处理的pH较玉米秸秆单贮与饲料油菜单贮处理显著降低(P0.05),其中7∶3混贮处理的pH最低;5)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V-Score青贮发酵品质得分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综合比较分析发现,以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的混贮处理较好,可作为较佳的混贮配比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膨化、青贮、黄贮玉米秸秆饲料)对延边黄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取单因子设计方法,选取18头,体重为(350±15.36)kg、月龄相近、健康无病的延边黄牛,随机分成3组进行饲养试验,组别处理为膨化组(基础精料+膨化玉米秸秆饲料),青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青贮玉米秸秆饲料),黄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胴体产肉率青贮组高于膨化组,膨化组高于黄贮组,青贮组、膨化组与黄贮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贮组净肉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眼肌面积最高的为膨化组(91.75 cm2),比黄贮组提高了4.87%;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等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剪切力分别比黄贮组降低了5.26%、4.01%;C141含量三组间差异均显著,青贮组显著高于膨化组(P0.05),膨化组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0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1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膨化组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青贮组和黄贮组(P0.05);膨化组和青贮组的UFA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综上所述,常规青贮和膨化玉米秸秆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相比可以明显提高肉牛胴体性能和肉品质以及部分脂肪酸含量,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和膨化处理后可以作为优质的育肥牛粗饲料,明显优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苜蓿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的最佳混合比例。试验设苜蓿单贮组、玉米单贮组,及苜蓿与全株米玉比例分别为25∶75、33∶67、40∶60、50∶50、60∶40、67∶33、75∶25的混合青贮组7个,共9个处理组。结果表明:与苜蓿单贮相比,混合青贮能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但营养品质降低。所有混合青贮处理中,苜蓿与全株米玉比例为60∶40、67∶33、75∶25组的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较好,这三个组中混合比例为60∶40的混合青贮饲料相对饲用最高,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香蕉(Musa paradisiaca)茎叶与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混合青贮发酵品质,本研究选择新鲜香蕉茎叶和柱花草进行香蕉茎叶单独青贮(以下简称单贮)、柱花草单贮、75%香蕉茎叶+25%柱花草混合青贮(以下简称混贮)及50%香蕉茎叶+50%柱花草混贮,青贮5周后,对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品质检测,探讨香蕉茎叶与柱花草的适宜混合比例。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香蕉茎叶单贮感官评定最优,柱花草单贮感官评分等级最低,二者混贮评分居中,并且随着香蕉茎叶比例的降低青贮饲料感官品质下降。实验室指标分析表明,香蕉茎叶单贮时pH值最低,随着柱花草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pH升高(P0.01),而乳酸菌菌落数增加(P0.05);柱花草单贮,乙酸含量最低,乳酸和丁酸含量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丁酸含量很低,对青贮品质影响不大;75%香蕉茎叶与25%柱花草混贮提高了青贮饲料乳酸菌菌落数和乳酸、乙酸的含量。随着柱花草比例的增加,混贮饲料初水分含量降低,粗纤维和粗蛋白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P0.05)。综合青贮饲料品质感官评定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香蕉茎叶与柱花草混贮可降低香蕉茎叶初水分含量,提高柱花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平,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当75%香蕉茎叶与25%柱花草混贮时,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将向日葵秸秆与紫花苜蓿按鲜重质量比0∶10、2∶8、4∶6、5∶5和10∶0混合青贮,并在青贮1、3、5、7、15、30、45、60 d后分别测定各处理组的营养和发酵指标,探讨混合比例对混贮品质动态影响及青贮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向日葵秸秆与紫花苜蓿在混合青贮过程中营养和发酵品质均得到有效提升,其中混贮处理组乳酸含量明显高于紫花苜蓿单贮组,pH值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紫花苜蓿单贮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向日葵秸秆单贮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低于向日葵秸秆单贮组。结果表明,将紫花苜蓿与向日葵秸秆以5∶5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最佳;且在相同混合比例下,pH值和氨态氮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青贮15 d的发酵品质最优,对降低pH值和氨态氮含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以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为原料,设置全株玉米单贮、紫花苜蓿单贮、30%全株玉米+70%紫花苜蓿混贮、50%全株玉米+50%紫花苜蓿混贮、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混贮5个处理,研究全株玉米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的效果和最佳比例。结果表明,混贮处理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介于全株玉米单贮、紫花苜蓿单贮之间,且与2组单贮的差异显著(P0.05),其中30%全株玉米+70%紫花苜蓿混贮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各混贮p H值与全株玉米单贮相比差异显著(P0.05),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的p H值最接近全株玉米单贮;各混贮处理乳酸占总酸含量均达到80%以上,无丁酸产生;混贮各处理的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低于紫花苜蓿单贮,高于全株玉米单贮,其中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的处理氨态氮含量最低,为8.21%。通过V-Score青贮发酵品质评价体系评分,各混贮处理的发酵品质均优于紫花苜蓿单贮,以70%全株玉米+30%紫花苜蓿发酵品质最佳,是攀西地区开展紫花苜蓿与全株玉米混贮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