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孩子的成长,如何更好地教导孩子,让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摆在所有父母面前的问题。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成绩优秀,在家乖巧听话,与人和睦相处。但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父母并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体会不到孩子的种种感受,看不明白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所以,家长要真正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必须读懂孩子的心,蹲下来走进他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一、多与孩子交流 寒假期间,孩子们放假,家长们也休息,家长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交流机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看电视,谈谈周围的人、身边的事,父母让孩子发表一下看法,让孩子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了解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同时父母也要敞开心扉,把自己童年的故事告诉孩子,对孩子的疑问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3.
绢子 《农家致富》2008,(1):59-59
一、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 要培养孩子成为强者,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生活。譬如:夜间让孩子独立上厕所;父母暂时离开时.稍大一些的孩子能够独立而不害怕:当发生意外事情时,不惊慌、不哭泣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培养孩子独立、勇敢的品质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每一位父母都会竭尽所能的去帮助自己的孩子用好的方法去学习、去工作。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利用网络去学习,去开阔自己的视野。不过那些网络的不利因素也铺天盖地的随之而来,因此如何帮助孩子正确的使用网络工具已成为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而讨论的重点则是,要让网络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小助手,帮助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这是最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5.
王涛 《农家致富》2007,(11):57-57
孩子做事毛手毛脚,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不但影响学习,对其成长也不利。作为家长,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帮他们改掉坏习惯。 第一,家长凡事都要认真仔细,在孩子面前说话办事没有漏洞,家里要保持整洁的环境,东西摆放有序。孩子在一个有条不紊的环境中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6.
兆辉 《农家致富》2006,(22):57-57
1.消极的政治态度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社会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冲天;或有意无意地向孩子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的人生观。长期耳濡目染,孩子会缺乏社会责任感,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任性蛮横。  相似文献   

7.
德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力量,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能父母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掌握扎实本领。没有真才实学的父母,很难让孩子真正佩服。严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失度的爱,扭曲的爱,都会产生亲子间的感情障碍。尊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权利、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信父母要取信于孩子,对孩子要讲真话,讲实话,不要乱许愿,一旦承诺就要兑现。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要和睦,对孩子的态度要和蔼。要讲民主、讲平等。宽父母对孩子要宽容,要允许孩子有缺点,…  相似文献   

8.
一、孩子的缺点跟父母相似应抛弃只要自己的孩子好就行,别的我不管的思想。孩子做错事时,要以父母之爱严加斥责和管教。同时,大人也要注意尽量不要做出轨的事,做一个能让孩子信赖、尊敬的父母。  相似文献   

9.
颜巧萍 《当代农业》2011,(14):61-61
一、孩子的缺点跟父母相似 应抛弃"只要自己的孩子好就行,别的我不管"的思想。孩子做错事时,要以父母之爱严加斥责和管教。同时,大人也要注意尽量不要做出轨的事,做一个能让孩子信赖、尊敬的父母。  相似文献   

10.
知足常乐     
“知足者常乐”是国人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也有人把“知足常乐”说成是一种境界。对我来说.境界自然说不上,但几十年来我却始终感到很满足.对自己能在父母面前尽孝满足.对自己的家庭满足,对自己的工作满足.对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满足。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9,(9)
离婚对孩子的打击主要是情感的失落。父母任何一方的离去,在孩子心里都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因此,离异的父母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爱的言行去抚慰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真正相信父母依然爱他 (她)。这需要已经离异的父母双方的合作。当然,一对曾经有过许多恩怨的夫妻,要在离婚后合作显然是很困难的事。但为了孩子,彼此应该有最大的克制和宽容。不在孩子面前讲对方的坏话,应被视为离异双方的道德戒律。如果让孩子听到你恨他父亲(或母亲)的话,是对他心灵的伤害。因为父亲和母亲都是  相似文献   

12.
家长陪读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是温暖和支持.也可以是压力和负担。 通常对于年龄较小.尚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照顾和陪同.可能会好于把孩子寄托给老师或学校:而对于年龄较大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家教四戒     
于瑞 《新农村》2007,(10):31-31
如今不少父母非常关心、重视家教,这自然是件好事。但家教也要得法,有四点尤其要警戒。一戒感情上施爱过分整天“乖乖长、乖乖短”,抱在怀里怕压了,搀在手里怕跌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不利于孩子成长。孩子稍大一些,一般不再接受父母过于亲昵的动作,不喜欢廉价的夸奖。若孩子有了过错,父母不予批评指正,会使他们产生失落感。适当的批评才能激发孩子的自尊和责任心。二戒生活上照顾过多孩子们幼年会有过一段“我自己来”的自立时期。可往往被勤快的父母包揽,使之失去一切锻炼的机会,抑制了他们自强自立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所以,要处处注意留给…  相似文献   

14.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受特殊照顾,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长大后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给孩子很多零花钱。这样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村孩子尤其是进入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常常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在学校.老师经常向他们灌输考上大学才有前途的思想:回到家,父母又苦口婆心地劝他们.只有跳出农门后.才能改变像父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不少学生家长本身没有多少文化.根本不了解现代教学理念.却仍让当今的孩子效仿古人“头悬粱、锥刺股”的做法。当然要求孩子刻苦学习本身没有啥错,但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其结果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6.
很多家长为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而苦恼,我建议不妨先从“三不四要”开始做起。“三不”是:1.不要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更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2.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挂在嘴边。家长重复这种无效的方式只能让孩子更厌倦学习,产生精神沟通障碍,回避与父母  相似文献   

17.
广华 《新农村》2013,(5):42-42
在思想上,宜平等勿凌人应当把自己的孩子当朋友,不要随意斥责或打骂。否则会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与孤僻性格,也不利于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父母喜欢的活动尽量让孩子参与,而父母要求孩子不做的事,自己也最好不做。在行动上,宜引导勿约束孩子的行为常有随意性与多变性,甚至经常会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热切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农业》2008,(10):39-39
常言道:“病由心生”,要让孩子的头脑聪明灵敏,身为父母首先该思考的是孩子的心态。孩子头脑的好坏,决定于他的心态。即使是短期的、暂时性的情绪及心理因素,对头脑的功能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要注意这些方面:  相似文献   

20.
柯菲菲 《当代农业》2009,(12):59-59
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热切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