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奶牛业正在健康稳定的发展,奶牛的一些重大疾病得到了科学的控制,但是奶牛胎衣不下严重干扰奶牛业的发展。奶牛胎衣不下一般是指奶牛在产后12~24小时内胎衣不能完全自由排出者,它是奶牛的常见病之一,是影响奶牛繁殖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了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因素,科学的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提  相似文献   

2.
新疆奶牛存栏数居全国之首,但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仅为全国奶牛年均产奶量的1/3。本文分析了新疆奶牛产奶量的现状和差距,介绍了美国奶牛业发展的经验,并认为奶牛业的发展、总产奶量的增加,不能单纯依赖增加奶牛头数。通过科学养牛,提高奶牛单产,减牛也能增奶、增效。提高奶牛单产,可在不降低甚至增加总产奶量的前提下,减少奶牛饲养数量,从而减少维持饲养的营养消耗,节约饲草、饲料、土地、人工,减轻草场压力,降低碳排放,提高经济效益。新疆奶牛业要摒弃片面追求奶牛数量增长的观念,把提高单产作为奶牛业发展的突破口和衡量奶牛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奶量和效益,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奶牛业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奶牛疾病,近几年给我国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目前的我国奶牛业首要的任务是严格控制奶牛疾病的发生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有效的促进奶牛业的发展。1现阶段比较常见的奶牛疾病1.1乳腺炎据有关调查发现,我国多数奶牛场中的成年奶牛都有发生乳腺炎的可能。例如常见奶牛感染的临床型乳腺炎,将会严重导致奶牛泌乳量明显下降,并且患有乳腺炎的奶牛分泌的牛奶是不能食用的。同时对感染隐性乳腺炎的奶牛产奶量和质量会严重下降,不及时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会使奶牛丧失分泌乳功能。近几年我国奶牛业因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已占40%,严重的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该病是我国奶牛业应重要防治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保健与防病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疾病是阻碍奶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奶牛保健与防病工作就成为奶牛饲养业的技术关键。实施科学、有效的保健措施,可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加奶牛饲养业的经济效益。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疾病造成的损失,就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保健与防病措施,并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切实实施,以确保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扬 《当代畜牧》2013,(26):56-58
现今奶牛产奶量普遍较低,而奶牛的产奶量对于奶牛业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为此本文总结了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与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为提高奶牛业的效益与奶牛养殖的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医疗保健工作内容也更加复杂,其中奶牛子宫颈疾病已成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0-2004年末,黑龙江省奶牛存栏年平均增长15.2%。其中2004年达到了18.2%,而发展国家的奶牛业,如美国、澳大利亚,奶牛数量在减少,牛奶的产量却不断提高。从长远来看,发展奶牛业应提倡质主量从,这样才能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有限的饲料资源。要想提高奶牛群体的质量,必须应用先进育种技术,增加忧秀母牛群体的数量,选择优秀的种公牛。  相似文献   

8.
奶牛疾病是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奶牛一旦发病,就会降低生产性能,甚至造成死亡,同时,还导致饲养成本增加,从而降低奶牛饲养业的经济效益。奶牛保健措施是奶牛饲养业预防疾病发生的关键技术,实施科学、有效的保健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加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疾病造成的损失,就应因地制宜的制定保健防病措施,并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9.
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数量迅猛增加,目前,由于大多奶牛均以粗饲方式饲养,管理粗放,饲料单一,因此奶牛异嗜癖的发病病例逐年增多,奶牛异嗜癖在齐市地区已呈地方性流行,给养奶牛户和奶牛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奶牛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对齐齐哈尔地区天然牧草、土壤、奶牛饲料、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将奶牛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成功转化为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饲料资源,生产符合各类畜禽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改变传统奶牛业"饲料-奶牛养殖-污染排放"所构成的资源单向流动的生产模式,为"饲料-奶牛养殖-奶牛粪便-饲料"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现代奶牛业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实现奶牛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并对如何实现奶牛业循环经济,结合我国当前奶牛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地制约着奶牛业的发展。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现状、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奶牛乳房炎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对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周生 《四川奶业》2009,(3):26-26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医疗保健工作内容也更加复杂,其中奶牛子宫颈疾病已成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奶牛业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赢利产业.要降低奶牛饲料成本,就必须掌握奶牛产奶的关键要素,合理调整奶牛的精料喂法.笔者推荐年产奶7500千克高产奶牛的全价精料配方,见表1.  相似文献   

14.
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奶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产奶牛对于我们国家畜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我们要重视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奶牛业的质量,才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1奶牛的生产特点1.1饲养转化率非常高各种畜禽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转化成为可食畜禽饲料,其中以蛋鸡最高,奶牛为其次,奶牛转化成为能量和蛋白质分别是肉牛的4~5倍之间,奶牛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是非常的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奶牛》是国家农业部主管、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奶牛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畜牧学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奶牛业产业化和奶牛科学的发展;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管理现代化问题等;普及奶牛业科技知识;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传播国内外奶牛业科技信息。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农牧场、奶牛场、乳品厂和奶牛饲养户,面向各级农牧业、奶牛业、乳品加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中专院校等。《中国奶牛》2002…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学习兰州市、银川市、呼和浩特市、太原市和西安市奶牛业发展现状,当地政府扶持奶牛业发展政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奶牛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畜牧业结构调整及兴牧富民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出西宁市发展奶牛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鹤山农场奶牛业经过10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农场职工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项主导产业。为加速奶牛业发展,推动畜牧业“半壁江山”步伐,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根据奶牛业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的要求,调整了工作重点,确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稳定现有数量,重点提高质量,走质量效益型奶牛业之路”的指导思想。近两年来,紧紧围绕这一指导思想,采取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在提高奶牛质量和单产水平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效果。截止2002年12月份,全场奶牛存栏  相似文献   

18.
新疆奶牛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疆奶牛业的发展实际,文章分析了新疆奶牛生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阐述了新疆奶牛业的发展潜力和目标,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奶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措施.最后指出要加快奶牛产业化发展,首先应提高认识,重视奶牛品种改良、科技推广、种草养牛和加快奶产品加工流通等,同时政府应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19.
奶牛业作为临夏州重要的畜牧产业之一,已成为部分农户经济收入、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奶牛养殖中,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症已成为制约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旨在为奶牛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奶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奶牛场数量不断增多,奶牛存栏数量日益增加,但我国奶牛业整体生产水平较低,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其中首要的因素是我国奶牛群体遗传育种水平比较低下,奶牛生产性能基础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奶牛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就必须在奶牛的品种改良上下功夫,通过选种选配,使现有奶牛的遗传品质日益改善,单产水平和其他生产性能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