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辣椒新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筛选适宜在荆州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并受市场欢迎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新品种,对尖椒、泡椒两个类型共15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并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法从物候期、熟性、抗病性、果实品质与产量等主要性状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优6号、大椒1号、中优4号和正邦4号的熟性早、抗病性强、果实商品性状优良、丰产性好,综合评判指数高,优于当前荆州市栽培面积较大的辣椒品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兴镇长期种植的辣椒品种是苏椒5号,受到品种制约,其产量、抗病性、熟性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辣椒专用品种的引种筛选,以及辣椒的栽培关键技术,希望对当地的辣椒生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1特征特性 云干椒3号为干椒专用型品种。中熟,生长势中等,株高60-80cm。果实长指形,果尖部稍尖,老熟果鲜红色,果长10~15cm,横径1cm,单果干重1.0-1.5g。果形直,果面光滑,外观商品性好。坐果率高,丰产性好,果味香辣,品质佳,果形外观与丘北辣椒极为相似,但抗病性和产量明显优于丘北辣椒,是云南省喜欢小果型辣椒地区的理想替代品种。每公顷产干椒2750~5250kg。特别适合于云南省会泽、文山等地区作外销辣椒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4.
辣椒栽培     
一、品种选择辣椒品种选择应以耐旱、耐热、耐涝、品质佳、产量高为原则,常用品种有吉椒8号、京辣4号、京辣8号、中椒4号、中椒7号等。二、播种育苗辣椒在播前用温汤浸种的办法进行种子消毒,用55℃的热水,恒温浸泡15分钟,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然后放置在室温下泡种1天,用清水投洗1—2遍,  相似文献   

5.
对引进的辣椒新品种37-94和常规种植辣椒陇椒2号、陇椒3号、陇椒5号、陇椒10号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辣椒37-94为羊角型早熟品种、产量高、耐寒性好、连续座果性好、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高台县日光温室中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甘肃省定西市旱地辣椒品种繁杂、产量品质不高、效益不佳的落后局面,以当地普遍种植的辣椒品种瑞发椒王为对照,引进辣椒新品种东方红、甘科16号、先正达、改良猪大肠和陇椒16号,开展旱地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先正达和陇椒16号抗旱、抗寒、抗病,增产效果最好,可在今后生产中加快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从辣椒熟性、丰产性、抗病性等7个方面对参试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组合18为早熟干鲜两用线辣椒三系杂交品种,单果重8.4 g,果长16.7 cm,果宽1.28 cm,果肉厚0.24 cm。经过3 a 6点区域试验(组合18)平均每667 m2产量为2 009.6 kg,比辣丰十四号增产49.6%,比陕椒2001增产105.7%,产量位列第一。该品种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建议及时进行品种认定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合道真县推广的辣椒品种,选用遵辣9号、骄阳6号、艳椒908、明椒9号、艳椒4255个辣椒品种进行种植试验,分析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在5个辣椒品种中,艳椒908产量最高,为1 636.9kg/667m~2;其果实个头较大,单株结实较多,商品性较高,当地适应性较强,综合性状最好,是最适合在道真县进一步推广种植的指型朝天椒品种。  相似文献   

9.
辣椒新品种瑞菲椒1号是张掖市瑞真种业有限公司以RZHP522为母本、RZHP23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交种。在2012—2013年的多点区域试验中,瑞菲椒1号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56 221.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椒2号增产17.44%。瑞菲椒1号为早熟品种,果实羊角形、黄色,品质优良,果肉厚脆,耐贮运。对辣椒白粉病、病毒病、疫病具有明显抗性。适宜张掖、酒泉、武威、金昌等地区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引进6个辣椒品种在桐梓县官仓镇官仓村成仁江蔬菜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品种产量、品质、抗病性等综合考虑,以农望辛香801为最好,农望辛香908、青惠线椒F1次之,这3个品种产量较高,果色亮丽,硬果,耐贮藏和运输,抗病性较强,该3个品种均可在桐梓县进一步选用和推广,而卓椒一号、卓椒六号、卓椒八号这3个品种表现性状一般,结果期长,还需进一步试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辣椒新品种鞍椒1号适应性强,在产量、果实品质、抗逆性等方面均超过辽椒4号对照品种。早熟不早衰,抗病毒病,增产潜力大,在省内外都有一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汪圣洪  莫建国  娄方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26-13327
利用"花溪辣椒"(干辣)地理分区试验资料,综合考虑土壤、气候、水等影响"花溪辣椒"(干椒)产量、品质的因子,研究"花溪辣椒"(干椒)栽培的最佳种植条件,确定"花溪辣椒"(干椒)栽培的分区指标,在GIS平台下制作花溪区"花溪辣椒"(干椒)适宜种植区域分布图。同时,提出趋利避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成熟度辣椒果实中V_C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6个品种辣椒果实在不同成熟期的VC含量,结果表明:福椒3号﹑福椒4号﹑辣妹子和香辣4个品种的红熟果中的VC含量比绿熟果高,而强丰7301和辣丰3号2个品种绿熟果的VC含量比红熟果VC含量高;红熟果中以福椒4号VC含量最高,福椒3号含量最低;绿熟果中以辣丰3号VC含量最高,福椒3号最低。  相似文献   

14.
大棚栽培早春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江苏省北部地区的自然气候特点,通过国内7个微辣、中辣的早春辣椒品种江蔬7号、通研2号、605、湘研18号、天椒4号、0104、苏椒5号(对照)大棚栽培试验,从植物性状、物候期性状、果实外观、产量及营养品质等方面对各品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通研2号和605适合于江苏省北部地区进行早春茬大棚栽培,湘研18号和江蔬7号的可溶性物质含量较高,熟性早,属于风味佳、商品性好的品种,适合在本地区作为早熟、优质品种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15.
苏北沿海保护地辣椒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宜沿海地区保护地早春栽培的辣椒新品种。[方法]以当地主栽品种苏椒5号为对照,对比不同地域来源的辣椒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田间抗病性和产量等基本属性。[结果]苏椒14号、苏椒15号和苏椒17号前期产量均高于对照苏椒5号,呈极显著差异(P0.01),平椒4号前期产量低于对照12.00%,差异不显著,苏椒15号、平椒4号和苏椒17号总产量均高于对照,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苏椒15号和苏椒17号产量高,果实商品性及田间抗病性表现均较好,适宜在当地作主推品种大面积推广,平椒4号可作为备选品种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闽椒1号是以自交系79-5为母本、自交系68-2为父本配制的杂种一代组合,属早中熟品种,经品比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在高温高湿下具有很高的综合抗病水平,适合华南地区春季及秋延春大棚保护地栽培。总结闽椒1号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品种各性状间的差异比较分析,筛选出适合贺州地区种植的辣椒优良新品种.[方法]以引进的4个辣椒新品种及本地对照品种为材料,测定辣椒品种的株高、抗病性、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等10个性状的表现.[结果]各品种单株产量间差异均不显著,从综合性状表现看,铁树金条椒是最优品种;其次为红中、早春,单株产量和抗病性较好,三者均可作为推广品种;先金998线椒皇抗病性一般;本地品种产量较好,较易感病.[结论]铁树金条较表现最好,即适合贺州栽培的辣椒品种为铁树金条椒.  相似文献   

18.
冬春专用辣椒品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市冬春辣椒生产的需要,枣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引进筛选及培育优良品种的试验.从冬春专用辣椒的熟性、早期产量、总产量、果形及商品性等方面,对28个引进品种进行了试验比较.通过试种比较观察,早熟性上表现优良,叶深绿,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膨大速度快,椒形大小整齐一致,大中型果,抗逆性优良,总产量高,适于本地冬春保护地种植的灯笼形品种有:国丰新2号、砀椒3号、万农春艳、京椒大果301、开椒2号、新丰2号;牛角形品种有:汴椒红王、湘研21号、晶华椒8号、淮椒7号.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了贵州辣椒地方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椒果性状以及经济产量等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辣椒地方品种的花期和收获期均受到水分胁迫的影响,从植株、椒果以及经济产量等的性状指标抗旱系数综合来看,黔辣3号、绥阳小米辣、绥阳子弹头、花溪辣椒、遵椒1号、遵椒2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将其作为适宜种植区抗旱栽培选择的地方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20.
贵州4个辣椒新品种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贵州省多地种植的优良辣椒新品种,以遵辣6号为对照(CK),选择辣椒新品种遵辣ZLAB-1×ZLR-1、遵辣ZLAB-2×ZLR-2、ZXJ1306、黔椒11号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在贵州省多个试点进行辣椒品种区域试验,测定4个参试新品种的产量,观察其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品质等表现。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能较好地适应各试点环境,顺利完成生育期,与CK相比,各参试新品种早熟性明显,分枝力强,生长势旺,采收期长。其中,遵辣ZLAB-1×ZLR-1丰产性、稳定性好,平均干椒产量为4 861.05kg/hm~2,与CK相比增产20.39%,抗病性最强,综合性状优良,且遗传多样性也最丰富。黔椒11号产量稳定性最佳,平均干椒产量为4 302.60kg/hm~2,比CK增产6.65%。遵辣ZLAB-1×ZLR-1更适合在贵州省多地大面积推广应用,黔椒11号可作为辣椒产业发展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