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玉米上用作起动肥的有多种肥料,但大多数是N—P(1∶1.3到1.5)复合肥(Touchton,1988)。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尽管起动肥也可施于不同深度或种子上方的表层土壤,但通常在种子下方约5厘米和侧面5厘米条施(Randall等,1988)。多数研究表明,施起动肥玉米前期生长和  相似文献   

2.
一、玉米腰折病日本群马县1978年6月在旱地饲料玉米、巾发生腰折病。一米高(10叶期)的玉米:距地表10~20厘米处的叶鞘呈暗绿色水浸状腐烂,并迅速向茎部扩展。在茎节及节间发生褐色纺锤形稍塌陷的病斑,病变迅速向茎内蔓  相似文献   

3.
虽然对于Zn的作用(它在土壤中的有效性、缺Zn症状和毒性)作过大量的研究,但关于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对Zn肥数量反应的资料不多。因此,本试验用玉米作试材,进行这方面的盆栽研究。材料和方法研究在荫棚进行,供试砂土pH8.0,导电性(1:2)0.19毫姆欧/厘米,有  相似文献   

4.
从1982年起,在喀斯科林斯克试验农场肥料定位试验基地(1978年设置)研究了灌溉条件下连作粒用玉米的早期营养诊断。研究试材为当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南—ЗТВ。土壤是碳酸盐浅色栗钙中壤土。试验地0~20厘米土层的腐殖质含量为2.3%,每公斤土壤含水解氮87.2毫克,有效磷15.7毫克  相似文献   

5.
1981~1983年在我县四个公社设点摸索适宜我县甜菜栽培的行距(相同株距),以达到合理密植,提高产量的目的。试验方法五个试验点土地均属丘陵岗地,黑钙土,pH6.4~7.5。前作为麦茬或玉米、大豆,肥力中等,秋、伏翻起垄,播种时亩施二铵20斤。试验采用简单对比法。6垄区,行长30米,小区面积108平方米,实收面积100平方米。人工等距垵种,垵距25厘米。试验以行距50厘米与60厘米(对照)进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文摘     
93109 覆盖物对灌溉水分的利用和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S. B. Kalaghatagi等),Karnatak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1990 Vol. 3, No. 4, 3~4(英文) 1984年夏季玉米栽培种G25种于Dharwad黑粘土中,灌溉为推荐水平的0.6IW:CPE(灌溉水:累积底层蒸腾量),无覆盖层,或灌溉为0.4或0.8IW:CPE覆盖7.2吨稻秆/公顷(覆盖层厚5厘米),用黑色聚乙烯膜覆盖行间或全部面积。生长季的降雨量为40毫米,每次灌水量为60毫米深。未经覆盖处理的玉米  相似文献   

7.
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和河南等省(区)主产区调查和鉴定,红麻根结线虫病病原线虫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1号和2号小种,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2号小种。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其在湖南沅江麻田一年可完成四代。它们都不为害棉花、小麦、花生、芝麻、苎麻、高粱和玉米。幼虫主要分布在0~40厘米土层内。0~10厘米土层内幼虫数的波动在红麻生长季节有4个高峰,收获后还出现一个高峰。病原线虫以幼虫和卵主要在病残中越冬,清除病残可压低初次侵染。实行轮作可减轻病害和增产。重病田用D—D混剂,涕灭威或棉虫灵处理土壤效果良好。文中对抗线虫育种工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乌克兰波列希耶地区.根据土壤紧密度和气候条件,一般提倡苗前松土深度从10~12到16~18厘米,苗期行间中耕8~10和16~18厘米。我们于1978~1980年在契尔尼戈夫试验站研究了松土深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处理有:(1)苗前两次松土和行间三次中耕均为14~16厘米(对照)。(2)苗前两次松土14~16厘米,第一次行间中耕20~22厘米,第二次27~30厘米,第三次27~30厘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新品种“鲁单052”选育单位: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生育期;夏播97天,套种105天。植株性状:株高250厘米,穗位高90厘米,叶片上冲.株型紧凑,茎秆坚硬.抗倒伏。抗病性:高抗大、小叶斑病和青枯病等多种病害.茎叶保绿性好。穗部...  相似文献   

10.
行间踏压的压幅分为狭(离茶丛两侧各60厘米),宽(离茶丛两侧各30厘米),踏压深度分为浅(深度30厘米)、深(深50厘米)等处理。四年后把茶树掘起观察根的状态,发现  相似文献   

11.
黄胚乳和白胚乳玉米籽粒水分,苞叶水分及熟性的配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一对简单基因(Y)控制着玉米胚乳的黄色或白色(Neuffer 等,1968)。对玉米干磨工业来说,白胚乳(yyy)玉米是极其重要的。在美国,玉米片(花)、玉米粥、粗粉和玉米粉通常都是用白胚乳玉米加工制造的。美国南部用白玉米磨制的食品比黄玉米(YYY)的更受欢迎。玉米干磨工业仅加工约2%的全国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科学》1995,3(4):047-047
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新品种“鲁单051”选育单位: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生育期:夏播95天。植株性状:株高235厘米,穗位高85厘米,叶片上冲,株型紧凑清秀,茎秆坚硬,抗倒伏。抗病性:高抗大、小时斑病和青枯病等多种病害。活秆成熟,青秆绿叶。穗部性状...  相似文献   

13.
结合近30年来我国优质蛋白玉米(QPM)的发展演变,通过对国外青饲(贮)玉米部分标准的分析与国内优质蛋白玉米(QPM)、青饲(贮)玉米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促进我国优质蛋白玉米种质的经济实用化(商业化)创新利用,加快青饲(贮)玉米、粮饲型玉米育种发展步伐的优先序:青饲(贮)玉米--粮饲型玉米--优质玉米--优质蛋白玉米。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对棉花生育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秸秆还田作为用地养地、培肥地力的一种好方法,已被科研和生产所证实。但玉米秸秆还田后,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效应如何?为此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本所进行。品种为陕1155。试验处理设:每公顷玉米秸秆15000公斤、7500公斤和对照3个处理。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7m2。棉花5行区,等行距露地直播,每公顷9.0万株。玉米秸秆铡为8厘米,按处理均匀撒施,翻压28厘米土中,并行冬灌。2 结果与分析2.1 对棉花前期生育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玉米秸秆还田数量不同,棉花生育亦有明显差异。秸秆还…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2(四垄玉米两垄小麦)、3∶2(三垄玉米两垄小麦)、2∶2(两垄玉米两垄小麦)3种不同的玉米//小麦间作模式及玉米、小麦单作共5个处理,探讨不同玉米//小麦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率及种间竞争等方面的影响。两年试验表明,玉米//小麦间作模式与单作模式相比具有显著优势,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玉米//小麦间作系统中,小麦相对玉米的竞争力(Awm)均大于0。在小麦收获后,3种不同间作处理的玉米相对生长率(RGR)相比单作玉米提高显著。在作物耗水等方面,玉米//小麦的全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均高于单作。间作模式能显著增加玉米//小麦间作的子粒产量,其中2∶2处理组在产量表现等方面为最优。  相似文献   

16.
含氯化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宝库  张秀英 《玉米科学》1995,3(3):059-061
连续5年进行定位试验,施用含氯化肥(氯化铵和氯化钾)与尿素、硫酸钾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作为氮源和钾源的含氯化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与等氮、等钾量的尿素、硫酸钾是相同的。经测定,玉米茎杆中的含氯量是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籽实中的含氯量变化不大。连续施用含氯化肥,0-20厘米耕层土壤中氯的残留量受降雨和土壤水分影响,带年占施入量的4.7% - 13.5%(9.4 - 27mgkg-1)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油菜不同密度立体结构,选栽培管理条件一致、不同密度的丘块进行调查(调查实际密度为每亩7,260株、8,333株和10,400株)。水平分层分为六层:Ⅰ层(0—60厘米);Ⅱ层(61—90厘米);Ⅲ层(91—120厘米);Ⅳ层(121—150厘米);Ⅴ层(151—180厘米);Ⅵ层(181厘米以上)。调查各层主茎节数、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数,然后按层分茎枝,果  相似文献   

18.
低温下外源水杨酸对玉米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富平  张蕊 《玉米科学》2007,15(4):083-085
0.5mmol/L水杨酸(SA)预处理玉米幼苗降低了低温胁迫期间玉米幼苗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酶活性分析表明,SA预处理后玉米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温对照高。常温下用0.5mmol/LSA预处理玉米幼苗,提高了保护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9.
Bilg.  KS 于基成 《杂粮作物》1993,(3):46-48,53
在印度,玉米(Zea mays L.)收获前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多年存在的问题。Barry(1987)和McMillan(1983,1987)报道了生长期玉米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可归因于害虫的危害。Walsh和Riley(1960)报道,一种褐绿色真菌(可能为黄曲霉)在发育中的玉米果穗上迅速生长,而玉米曾受到棉铃虫危害。本文讨论对害虫和捕食性鸟类的鉴定及它们对黄  相似文献   

20.
玉米植株对重金属的富集与分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湛江市赤坎区文章村的玉米园中采集玉米植株及其生长的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Cr)、铅(Pb)、镍(Ni)、铜(Cu)、锌(Zn)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玉米不同器官积累重金属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玉米园土壤受重金属Cr的中度污染;②玉米对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Ni>Pb>Zn>Cr>Cu,其中,Ni、Pb、Zn的富集系数分别为2.411、1.892和1.139;③玉米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大于根部该种重金属含量。各种重金属在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不一致,玉米茎中的重金属含量偏高,玉米根中的含量较低;④玉米对土壤Cr元素有较强的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