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工作的作用、目的及任务,从制度建设、思想认识、记录工具、巡护数据的保存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保护区野外巡护工作水平和效果的方法,以使野外巡护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为保护区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红波 《国土绿化》2014,(11):50-50
为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及时打击和遏制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11月2日起,国家林业局派出5个野生动物保护督导组,赴华北、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区的重点区域和案件多发省份,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巡查督导。督导组将在相关省份自查的基础上,重点抽查野外栖息地巡护看守情况;区域内野生动物或其产品经营利用场所清理整顿和公共安全隐患排查,以及非法运输案件多发线路的执法检查情况。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野外巡护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最基本的工作,不仅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还能对动物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持续监测。为了推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科学有效管理,分析了当前保护区野外巡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巡护队伍建设、巡护管理机制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对策,为今后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巡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旭 《甘肃林业》2015,(1):38-39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逐步建立了以样方为主、样线为辅,通过人员巡护记录实体、痕迹的野外监测体系,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为制定相关保护策略,促进保护区发展提供依据。但是,在监测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例如不同监测人员的野外植物识别能力、观察的细心程度、工作状态的好坏都会影响监测结果;另外常规监测方法导致对一些夜行性动物监测信息缺失,并且大多野生动物都比较灵敏,在监测过程中很难发现其  相似文献   

5.
滥食野生动物之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滥食野生动物与合法食用野生动物之间的区别。分析了滥食野生动物的原因及其危害,相关法律规定及在立法层面和认识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体系、严厉打击滥食野生动物的建议,主要包括: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对野生动物实行普遍保护;明确正确的野生动物科学保护理念,避免绝对保护思想;明确界定什么是滥食野生动物,维护合法利用者的权益;强化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监管,确保利用合法来源的野生动物;鼓励扶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的发展,促进以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繁育资源为主的彻底转变;强化科普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野生动物保护观念。  相似文献   

6.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野生动物可以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阿鲁科尔沁旗森林公安局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巡护管理不断加强,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有利于野生动物更好地生存繁衍。  相似文献   

7.
国家林业局召开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电视电话会议后,北京市森林公安局迅速召开会议,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并结合市园林绿化局主管领导提出的具体方案,确定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为专项行动重点地区,要求各单位从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分布区野外巡护和看守、检查经营利用场所、严查走私和非法运输野  相似文献   

8.
《绿色天府》2020,(2):16-18
一、切实加强对竹鼠、獾等可能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陆生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场所的封控隔离,严禁对外扩散,禁止转运贩卖。二、切实加强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场所监管,加大抽查力度,督促提高消毒防疫频次,及时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快速科学处置。三、督促指导涉及野生动物展演的主题公园、动物园、萌宠园、亲子乐园等单位落实管理责任,加大消毒防疫频次。四、切实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野外巡护监测,发现野生动物尸体要及时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五、切实加强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和人工圈养种群的疫源疫病监测,各监测站点要及时、如实上报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的巡护监测对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开展标准化的长期监测,然而在我国这样的监测起步较晚。本文以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2012年两年的野外巡护数据为基础,分析该区域内大中型哺乳动物的种群分布及动态,结果发现该区域内9种哺乳动物的年均痕迹密度具有显著差异;此外,在分布海拔和生境利用特征上也具有差异,以减少种间的竞争而达到共存。并且除大熊猫和扭角羚外,其他物种种群数量有下降趋势,针对此趋势也提出了相关保护建议。最后,就监测的数据和结果来看,此监测方法对其他保护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庐山自然保护区以基层站标准化建设为契机,通过明确职责范围和工作制度、实施"五有"工作法、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社区走访、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等措施,在提高野外巡护和保护质量,有效保障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巡护目的单一、资料数据分析利用率低等问题,从队伍建设、科研结合、巡护策略、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保护区巡护管理成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访问调查、样线调查、文献查阅等方法,对宣威市火车站至电视台公路改扩建工程影响评价区内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进行系统调查,评价分析该公路改扩建对云南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的影响程度。评价结果认为,评价区动物物种丰富度低,该拟改扩建公路建设对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影响较小,项目建设不会导致重要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对其迁移、散布、繁衍产生的影响不明显。对项目建设提出进一步优化工程施工方案,避免在动物繁殖季节施工,加强巡护监测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涵盖了1634个单位,面积大小和单位级别各不相同,而各单位的巡护工作千差万别,与新时势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不相契合。针对当前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熊猫国家公园属性及其有关管理制度,对巡护工作的任务、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4点建议:①建立标准化流程,树立品牌文化;②加强培训,提高巡护人员综合素质;③编制科学合理的巡护方案;④加大智慧园区建设,提高巡护效率。  相似文献   

13.
四川栗子坪保护区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是2018年新增的监测站点,为加快监测站职能建设,对监测站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成立专门机构、整合现有资源、加强日常巡护的快速建设建议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疫病本底调查、培训监测队伍的长期建设的发展建议,期望对新增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森林防火工作中使用的无人机类型和系统构成进行了说明,并对无人机在森林可燃地被物调查、护林巡查和野外火源管理、火情监控和侦察及灾后调查评估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指明不同类型无人机在森林消防中的应用方向,指出无人机在森林防火及林业调查应用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5.
阐述射频卡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在森林巡查精确管理中,建立森林巡查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对森林巡查人员的监管,对保护森林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地原则上按核心区和一般管控区实行分区管控。各类保护地巡护道路设计体系目前没有相关设计规范。文章对保护地内巡护道路的等级、平纵设计指标、横断面指标的确定需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指标和参数,以期对后续巡护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中在分析空间定位信息服务技术、移动云计算技术及自然保护区管护业务对位置服务需求的基础上, 提出连续主动定位、保护区信息采集实时回传和林区巡护人员考勤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模式。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引入位置服务技术, 可为其提供便捷的空间信息服务。基于混合定位算法、Web Service等技术实现了集成巡护人员位置采集、巡护数据采集、林业气象数据采集和轨迹回放等功能的自然保护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 并实现了空间数据采集、云存储、云检索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在平台端实时接收外业采集数据并在地图上展示及分析统计, 相比传统的林业数据采集和林业巡护工作模式更加便捷和直观。该系统可为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管理与巡护业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实时准确的位置服务信息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作为西双版纳尚勇自然保护区管理所一名巡护人员,我们有幸参加了西双版纳人民政府组织的军、警、民联合武装巡护活动,并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巡护过程中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但部分生态游客私自进入大熊猫分布区旅游,干扰和影响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让生态游客在巡护员的带领下开展参与式巡护,不仅满足了他们探险、求知、尝新、观光的需求,而且还能让他们直接体验野外巡护员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此项目旨在解决区域内大熊猫及其栖息地面临威胁问题的同时,创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管理的模式和途径,为更多保护区的发展谋求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