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起雏鸭喹乙醇中毒报告1992年10月,昆山麻鸭场发生了一起雏鸭喹乙醇中毒事故,现将详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2年10月3日,昆山麻鸭场从上海青浦某孵坊购进樱桃谷肉鸭1000只。4日后饲料中添加了喹乙醇,当天的日饲量是16公斤。添加喹乙醇总量为2...  相似文献   

2.
1990年12月至1991年1月,南宁市郊区养鸭专业户的鸭群喂了广西南宁某厂饲料车间生产的肉鸭颗粒饲料或蛋鸭颗粒饲料后,引起大批肉鸭、蛋鸭和种鸭发病和死亡。笔者通过调查、临床观察、尸体解剖、原动物复制试验与实验室诊断,确诊这次鸭群发生大批死亡的原因是饲料中添加过量喹乙醇引起的喹乙醇中毒。这件事出现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死亡之多,在南宁市家禽业生产中实属罕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种制剂中非法添加喹乙醇与乙酰甲喹的方法。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pH 6.0)为流动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全波长(200~400nm)扫描,检测波长为260nm,并采用峰纯度检查和光谱相似度检查辅助对照品比对方法,对非法添加药物进行确证。结果表明,该色谱条件下喹乙醇、乙酰甲喹与其他物质峰分离良好。喹乙醇、乙酰甲喹在0.5~2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在91.1%~105.7%之间,RSD≤3.1%,喹乙醇、乙酰甲喹的检测限分别为1.0mg/g、2.5 mg/g。  相似文献   

4.
案例:XXX市XX饲料厂生产的肉鸭浓缩饲料、仔猪配合饲料,经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肉鸭浓缩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2.6%(标签为≥36%,企业标准为≥33%),依标签判定结果不合格。另外该饲料厂的仔猪配合饲料药物添加剂喹乙醇、金霉素超标。  相似文献   

5.
2011年5月3日,安徽省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开展全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检查,执法人员对当地张某新办的肉鸭屠宰加工场现场检查时发现,其新办的肉鸭屠宰加工场未依法申请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擅自开展肉鸭屠宰加工活动。一、查处经过及事实认定1.调查核实当事人的身份情况。  相似文献   

6.
樱桃谷肉鸭是当今世界上优良的肉鸭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肉质鲜美等特点。饲养樱桃谷肉鸭要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需要以及疾病发生等特点,搞好饲养管理。一、饲养技术:必须抓好饲料配制、开水开食和喂料方式三个环节。首先在饲料配制中,根据肉鸭各个阶段的生长、营养要求,分阶段配制全价配合饲料,适时按标准加入鱼粉、生长素、喹乙醇、蛋氨酸等营养物质。在雏鸭孵出后12~14小时内,初次饮服万分  相似文献   

7.
利津县北宋镇某肉鸭饲养户饲养肉鸭2000只,2012年6月10日发病,该批肉鸭35日龄,3d内死亡49只,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肉鸭曲霉菌病,现报告如下:1临床表现病鸭减食或不食,精神不振,双翅下垂,羽毛松乱,缩颈呆立,两眼半闭,嗜睡,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8.
樱桃谷肉鸭发生喹乙醇中毒的诊断发生情况:甲乙两个养鸭户,分别饲养同一批出壳的樱桃谷肉鸭2000只和2300只。甲户从雏鸭1日龄时饲喂某饲料厂生产的小鸭料,养至7日龄时鸭群开始死亡。乙户在1~4日龄时用正大乳猪料饲喂,5日龄后用与甲户同一厂家同批次的小...  相似文献   

9.
浦江县某专业户常年饲养肉鸭,每隔2个月就出栏一批。2005年3月中旬,该养鸭户的生长期肉鸭发生以精神萎靡、厌食、严重腹泻、死前有神经症状的疾病,经解剖、实验室检查、药敏试验等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兽药中非法添加喹乙醇、乙酰甲喹的通用检查方法。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波长扫描范围为200~400 nm,柱温30℃,采用峰纯度检查和光谱相似度检查辅助对照品比对方法,对非法添加药物进行确证。结果显示,喹乙醇、乙酰甲喹与其他物质峰分离良好;喹乙醇和乙酰甲喹在12种兽药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101.4%和98.0%~101.3%,RSD均小于1.4%;喹乙醇和乙酰甲喹的检测限均为1.0 g/kg(L)。该检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检查兽药中非法添加的喹乙醇和乙酰甲喹。  相似文献   

11.
(上接第9期第12页) (七)肉鸭疾病诊断方法 1.鸭群检查.一般早晨起来检查粪便比较好,看粪便颜色、状态,粪便的异常变化往往是疾病的预兆.夜间听鸭群有无咳嗽、喘鸣等异常声音,咳嗽增多往往爆发呼吸道疾病.检查食欲及采食动作,发病前期肉鸭采食量急剧下滑减少.  相似文献   

12.
肉鸭嗜水气单胞菌病是由于鸭鱼混养时感染肉鸭嗜水气单胞菌而引起的一类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可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初步诊断为嗜水气单胞菌病,确诊需取病死禽的肝、脾、肾、心血进行细菌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近期,我县某养户饲养的产蛋鸭突然减食,产蛋量下降,腹部毛脱落,用喹乙醇、痢菌净治疗2d不见好转。后经检查发现饲料有问题,剖检并取病料,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巴氏杆菌与曲霉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广东省博罗县某肉鸭养殖户,饲养一批肉鸭共计3000只,饲养至30日龄开始发病——拉白色或绿色样粪便,发病急,死亡率高,化疗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经现场调查,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喹乙醇具有促进生长和抗菌作用,并有用量少、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近年来国内已广泛应用喹乙醇制品,尤以喹乙醇预混剂使用最为广泛.但在使用喹乙醇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易发生畜禽中毒的现象,甚至引起畜禽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2020年5月以来,我县部分肉鸭养殖场陆续发生一种以脚软、站立困难、下痢及厌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并持续死亡,损失惨重.经过临床检查、解剖,初步诊断为鸭黄病毒感染.经综合性治疗7d以后,病情得到缓解,死亡停止,食欲好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遂川县每年要加工板鸭600万只。8月至来年的1月,是板鸭加工生产期。全县50多家板鸭厂,从省内外收购50~60日龄的肉鸭,经长途运输到遂川,再集中育肥28~30d。育肥期间,有90%的板鸭厂出现过毛鸭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将2004年遂川各板鸭厂育肥肉鸭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检查、防治措施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农业部早在2001年168号公告中就对喹乙醇的使用范围作了严格规定:喹乙醇只能用于体质量低于35 kg的猪,禁用于家禽及水产养殖.2002年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将喹乙醇列为禁用渔药,2005年版兽药典也明文规定喹乙醇禁用于鱼类.但由于喹乙醇显著的促生长效果,少数饲料企业和养殖户仍在水产饲料中非法添加.农业部办公厅在2009年发布<关于加强喹乙醇使用监管的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严查水产饲料生产企业违规添加喹乙醇的行为.由此可见,对饲料中喹乙醇进行监测非常重要,它既能保障饲料的安全可靠,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本市-养殖厂养殖肉鸭7 000余只,于7日龄开始发病,9日龄突然加重.次日来本站就诊时,已死亡近800只.笔者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大肠杆菌病.经治疗,除400余只重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因使用喹乙醇不当,而发生畜禽喹乙醇中毒的病例,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养殖户中时有发生.喹乙醇中毒能够给养殖户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能够充分引起广大养殖户对喹乙醇中毒的重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减少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对本区发生喹乙醇中毒病例的观察、分析、总结,并找出了其中毒的部分原因,提出本人的观点,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