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效防控鸡白痢的流行,对蛋种鸡场进行净化,通过对京郊4个不同规模蛋种鸡场采取适时检疫、把好引种关、合理布局、鸡群实行全进全出制、加强育雏期与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做好输精环节控制、加强免疫管理、抓好常规消毒、做好检疫、淘汰阳性鸡、把好饲料关等净化措施后,4个蛋种鸡场种公鸡鸡白痢的阳性率由7.16%、6.99%、5.41%、4.12%下降为0,种母鸡的阳性率分别由9.10%、8.40%、6.88%、5.60%下降至0.70%、0.60%、0.01%、0,有效净化了鸡白痢。  相似文献   

2.
种鸡场鸡白痢杆菌病净化和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杆菌病是鸡的一种最常见的蛋源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预防方法。须从种鸡场开始对鸡采取有计划的检疫、淘汰阳性鸡与综合防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净化,藉以培育无白痢杆菌病种鸡群,逐步控制和消灭此病。现将我公司种鸡场鸡白痢杆菌病净化的综合性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白痢病净化检疫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莒南县15个种鸡场开展了鸡白痢病的监测和净化工作,检疫父母代种鸡30多万只,使该病的阳性率由净化前的21.6%~25.3%降低到3%以下,成效显著。现就鸡白痢杆菌病净化检疫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归纳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推进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净化工作,了解种鸡场主要疫病净化开展情况,评估种鸡场禽白血病、鸡白痢净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课题组组织开展了禽白血病、鸡白痢净化种鸡场养殖现状调查。结果表明,10个种鸡场采用了科学的养殖管理和日常管理方式,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利于鸡场从源头把疫病净化好。鸡群经过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后在生产性能上明显处于优势,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综上结果可见,开展种鸡群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对提高经济效  相似文献   

5.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既可水平传播又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对商品鸡危害也较大,是种鸡场需要严格净化的蛋传性疾病。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并通过遵守严格的监测程序进行阳性鸡只的淘汰是鸡白痢净化的最有效手段。鉴于规模化的种鸡场鸡白痢监测规模较大,因此峪口禽业通过反复实践设计出一款实用的监测专用车,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成本。1鸡白痢净化监测专用车设计背景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莒南县十五个种鸡场开展了鸡白痢杆菌病的监测和净化工作,检疫父母代种鸡30多万只,使该病的阳性率由净化前的21.6%-25.3%降低到3%以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就鸡白痢杆菌病净化检疫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鸡白痢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卵源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为此必须从种鸡场开始采取有计划地采取防疫、淘汰带菌鸡与综合防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净化,培育无白痢病种鸡群,才能逐步控制和消灭此病。为逐步控制和消灭鸡白痢,我们连续五年对郑州市各父母代种鸡场进行鸡白痢血清学监测,拟定无白痢病标准为阳性率0.2%以下,鸡白痢净化合格标准为W以下;每次监测后对不达标的种鸡场制定净化技术措施,进行技术指导,争取尽快达标。一九九四年我们第一次进行监测,共监测29个场,鸡白痢阳性率高达44%;一九九五年监测对个鸡场…  相似文献   

8.
左秀峰 《中国家禽》2005,27(20):19-20
笔者在莒南县十五个种鸡场开展了鸡白痢杆菌病的监测和净化工作,检疫父母代种鸡30多万只,使该病的阳性率由净化前的21.6%~25.3%降低到3%以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就鸡白痢杆菌病净化检疫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杆菌病检疫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屈风琴,杨淑琴,刘风秋,张道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50016)近几年来,我们在哈尔滨市郊区十余个种鸡场开展了鸡白痢杆菌病的净化工作,检疫父母代种鸡24万多只,使该病的阳性率由净化前的24.6%~29.3...  相似文献   

10.
鸡白痢是一种常见的蛋传性细菌性疾病。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笔者在对我国种鸡场种鸡鸡白痢感染现状分析的同时,提出了种鸡检疫、种鸡场生物安全、药物预防、培育抗沙门氏菌新品系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鸡白痢杆菌病(Pullorum Disease,PD)是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SP)引起,本病既可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染。在我国,原种场、祖代场对此病进行了严格检疫,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但在父母代鸡场和商品代鸡场阳性率仍较高,是导致我国商品代蛋鸡群死淘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在蛋种鸡场如何做好鸡白痢杆菌病的净化工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一种传染病,以垂直传递为主要传播方式。该病是贯穿整个养鸡周期都起危害作用的一种恶性循环疫病,是对养鸡业威胁较大的主要疫病之一。我国各种类型的养鸡场的鸡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哈尔滨市1988年普查6个父母代种鸡场鸡白痢平均阳性率为13.2%(波动范围6—43%),1987年调查2个蛋种鸡场15日龄雏鸡死于鸡白痢5158只,死亡率占育雏总数75107只的6.8%,说明哈尔滨市种鸡场鸡白痢的污染程度也是严重  相似文献   

13.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严重的疫病之一。该病既垂直感染又水平传播 ,严重影响种卵孵化率、出雏率、雏鸡成活率 ,为国际动物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的B类传染病 ,是我国农业部要求重点监测的十四种动物疫病之一 ,种畜禽场不得存在 ,日常检疫检测对此病的净化工作非常重要。目前 ,对鸡白痢的监测要求按照农业部颁发的“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清学诊断和结果判定。本站在上半年对种鸡场进行鸡白痢血清学监测时发现北京市某鸡场鸡白痢阳性率高达 5 0 % (抽检5 0份血清样品其中 2 5份为阳…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给养禽业造成较大损失。文中全面阐述了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在病原学、传染方式、致病机理、临床症状的特点和病理变化的复杂性。雏鸡以白色下痢、衰竭和败血症为特征,成年鸡则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受损害。确诊需作细菌分离和鉴定。防制上以预防为主,彻底根除鸡白痢病必须狠抓种鸡的检疫净化工作,辅以日常消毒和投服敏感药物。在种鸡场鸡白痢病的净化上,笔者以直接经验总结认为,掌握正确的检疫方法和判断标准,确定科学的检疫时间,加强对净化种鸡的管理是种鸡净化工作成败的关键,检疫净化仍然是目前防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在鸡白痢系列净化措施的研究中,通过对不同类型种鸡场的现场检疫、调查及防治实践中体会到,鸡白痢在种鸡场污染是严重的,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我们深知,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工作须要经过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鸡白痢病和霉形体病是经蛋垂直传播的细菌性疾病。在种鸡场可以造成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这样的种鸡场将给商品蛋鸡场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经济效益下降,挫伤了养鸡的积极性。为了减少养鸡生产者的损失和保证养鸡业的稳步发展,对种鸡场开展以检疫淘汰为主的综合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在2012~2016年间对原种场A、B、C和D4个地方鸡种保种核心群开展了禽白血病净化,通过新建净化鸡舍,采用严格净化技术方案,在强化饲养管理的基础上,经过2~3个世代净化,各品种鸡群取得了显著净化效果。A鸡种经过3个世代净化,25~27周龄蛋清p27抗原阳性率由26.4%降至0.3%,36~40周龄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由36.4%降至0.4%,种公鸡病毒分离阳性率连续2个世代均为零;B鸡种经过3个世代净化,6周龄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由33.2%降至1.2%,36~40周龄蛋清p27抗原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均降至零;C鸡种经过2个世代净化,留种前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由61.8%降至0.9%;D鸡种经过2个世代净化,留种前蛋清p27抗原阳性率由20.7%降至1.9%,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降至0.2%。禽白血病净化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A鸡种为例,经过3个世代净化,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死亡率均逐级下降,净化第一世代效果最为显著;产蛋性能亦明显提高,43周龄总产蛋数平均增加了13个/只,66周龄总产蛋数平均增加了23个/只。研究为众多地方品种鸡群及原种场禽白血病净化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河北省蛋种鸡场鸡白痢沙门杆菌的感染情况,2013年8—11月份对河北省唐山、秦皇岛、保定、邢台、邯郸、石家庄6个地区共21个蛋种鸡场鸡白痢的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21个蛋种鸡场中,有2个鸡场不进行鸡白痢的检测,所占比例为9.5%(2/21);100%检测的仅占23.8%(5/21);而66.7%(14/21)的种鸡场进行抽检(母鸡抽检5%~20%)。在进行检测的19个鸡场中,检测日龄不尽相同,首次检测日龄在70~140日龄之间,其中在130~140日龄进行首次检测的比例最高,占47.4%(9/19);19个种鸡场均有鸡白痢感染,其阳性率为0.01%~4.00%。  相似文献   

19.
鸡白痢系列净化措施的研究:I.鸡白痢污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在我国的养鸡场普遍存在,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为了减少养鸡生产者的损失和保证养鸡业稳步发展,对种鸡场开展以检疫淘汰为主的综合净化措施,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了摸清鸡白痢污染的状况,我们从1985年开始,对京郊部分种鸡场的种鸡进行了检疫调查,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不少鸡场已经开始探索鸡白痢杆菌病的净化问题,一般采用检疫结合兽医卫生措施的方法,但这需持续多年、长期不懈,才有可能达到净化标准。然而目前不少国内种鸡场由于鸡舍的设施与布局不够合理,鸡白痢杆菌病对环境的污染又极为严重,一些鸡场经过几年净化工作后,阳性率虽有所下降,但净化指标往往迟滞不前,或由于一段时间放松了净化措施的实行,白痢杆菌病又会回升,所以目前获得净化成功的鸡场为数仍然很少。为了能更有效地做好鸡白痢杆菌病的净化,我们利用某些鸡场原有种鸡棚养或半棚养的条件,采取棚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