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POH延缓月季切化开花和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PPOH处理切花月季萨蔓莎品种,降低了乙烯生成量和盛开前的花茎增大率,增大了花朵开放直径;增加了盛开前花枝的鲜重,盛开期间保护了较高的吸水量与失水量比值;瓶插至盛开期和盛开持续期均显著延长。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AOA处理效果与PPOH相近,但因花朵“蓝变”使盛开持续期有所缩短。  相似文献   

2.
 以开花指数为1级的‘洛阳红’牡丹切花为试材,研究了外源乙烯和乙烯作用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其采后开花衰老进程中开花指数、花径增大率、瓶插寿命、内源乙烯生成量及乙烯生物合成关键酶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的影响,从乙烯生物合成角度探讨了乙烯对其采后开花衰老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10 μL·L-1乙烯处理6 h明显加快了‘洛阳红’花朵开放进程,缩短了切花的瓶插寿命,并促使其在盛开后出现严重落瓣;1.0 μL·L-1 1-MCP处理6 h则延缓了花朵开放,延长了瓶插寿命,但却影响了部分切花的充分开放;内源乙烯的生成分别受乙烯和1-MCP处理的促进和抑制,与切花的开放衰老进程密切相关。不同处理后ACS、ACO酶活性分析表明,ACS活性变化与内源乙烯的生成相联系,是影响牡丹切花开放衰老进程的主要因子,这与目前得出的ACS是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限速酶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月季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中乙烯变化类型初探   总被引:53,自引:10,他引:43  
高俊平  张晓红 《园艺学报》1997,24(3):274-278
以14个生产用月季切花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朵的乙烯生成量和呼吸强度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乙烯生成量在萨蔓莎、天使、默西德斯、加布里拉和雅典娜5个品种表现为蕾期较低,随外层花瓣展开逐渐增大,在盛开期达到高峰,然后降低,变化动态类似于跃变型切花和跃变型果实;唐娜小姐品种在整个开花和衰老进程中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类似于非跃变型切花和果实的变化动态;坦尼克、黄金时代、金徽章、金牌、红衣主教、红成功、玛丽娜等品种在蕾期较低,随着开花进程逐渐增大,至盛花后期花朵露心时仍在增加,类似于末期上升型果实的变化特点。(2)上述3个类型月季品种的呼吸强度在瓶插期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花蕾期相对较低,花朵充分展开前迅速升高并出现高峰,然后降低,呈现典型的呼吸跃变类型,同时,萨蔓莎和天使呼吸跃变高峰的出现都比类似乙烯跃变高峰的出现提前1~2天。说明月季切花乙烯生成量与呼吸强度的变化动态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4.
自由基清除剂对延缓青花菜花蕾衰老的效应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叶陈亮  柯玉琴 《园艺学报》1996,23(3):259-263
青花菜采后花蕾迅速衰老,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衰老进程先升高而后下降,丙二醛(MDA)持续增加,细胞膜透性迅速增大。20mg/L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明显延缓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提高SOD活性,对CAT激活尤为明显,抑制了Haber-Weiss反应,降低过氧化氢(H2O2)和羟基自由基(OH)含量,延缓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子MDA含量,减小膜渗漏,延缓花蕾衰老。20mg/L6-BA中加入02%苯甲酸钠(SBN),对6-BA产生的各种延衰效应均有增效作用,进一步推迟花蕾衰老。200mg/L抗坏血酸(AsA)促进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在提高SOD和CAT活性的同时,MDA反而明显增加,膜透性迅速增大,加速衰老。  相似文献   

5.
月季切花聚乙烯膜包装运输保鲜技术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俊平  郭康 《园艺学报》1995,22(1):77-82
月季切花在无聚乙烯膜包装经3天湿藏,呼吸强度和C2H4生成量比贮前明显增加,瓶插寿命比未经贮运对照显著变短。聚乙烯膜包装通过降低包装袋内O2和提高CO2浓度有效地抑制呼吸强度和C2H4生成量的增加,从而增大花径和延长瓶插寿命,厚膜比薄膜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雷帕霉素靶标激酶TOR在牡丹开花衰老过程中的生理作用,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洛阳红’切花为试材,用0.01 μmol • L-1雷帕霉素预处理2 h后瓶插,并测定瓶插寿命、能量物质含量、糖分含量、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MDA含量以及PsTOR、PsSnRK1和PsHXK1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雷帕霉素预处理可延长该牡丹切花的瓶插最佳观赏期和增大花朵的最大花径;另外,雷帕霉素预处理还可提高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和能荷积累,降低呼吸耗能和MDA含量,并下调瓶插初期PsSnRK1和PsHXK1的表达水平,上调瓶插后期PsTOR和PsSnRK1的表达水平。说明雷帕霉素可通过TOR途径调控能量感知,延缓牡丹切花的开放和衰老进程,进而提高瓶插品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4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4种保鲜剂成分对唐菖蒲切花的瓶插保鲜效果及其最佳组合配方。结果表明:(1)蔗糖和KCl对唐菖蒲切花有延长瓶插寿命,提高开花率,增加观赏值,改善切花品质的作用。(20蔗糖可促进花朵开放,具有催化效应,而其余3种保鲜成分均延迟切花开放。(3)8-HQ低浓度处理缩短瓶插寿命,降低开花率和总观赏值,而高浓度处理效果相反。(4)AgNO3降低开花率,其低浓度处理可延长瓶插夺  相似文献   

8.
以瓶插期开花进程不同的切花月季萨蔓莎和贝拉米为试材,探讨了切花月季开花进程差异与花瓣内肽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进程中萨蔓莎花瓣起主导作用的是pH 10下的内肽酶,贝拉米花瓣中起主导作用的是pH 6下的内肽酶,且前者活性远高于后者的.开花进程中花瓣金属蛋白酶在萨蔓莎中一直存在且活性较高,而在贝拉米中逐步被启动,初开期表现活性且随开花进程而增大;花瓣巯基蛋白酶在萨蔓莎盛开之前存在,之后活性消失,而在贝拉米盛开之后活性升高;花瓣酸性丝氨酸蛋白酶在二者中活性均基本不变,但整体上在萨蔓莎中的活性高于贝拉米的;花瓣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在盛开期前萨蔓莎中的活性远高于贝拉米的,盛开后相反.由此推测,初开期金属蛋白酶的诱导差异及盛开前后巯基蛋白酶和碱性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差异可能与二者开花进程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
乙烯对不同切花月季品种开花和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以研究乙烯在月季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中的作用为目的, 以14 个切花月季品种为试材, 首先探讨了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不同乙烯变化类型切花月季品种的开花和衰老进程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类似非跃变型切花‘唐娜小姐’表现出典型的非跃变型切花的特征, 但是类似跃变型品种和类似末期上升型品种却有复杂的表现, 分别表现为促进、抑制和不敏感。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类似跃变型品种‘萨蔓莎’和‘红衣主教’、类似非跃变型品种‘唐娜小姐’以及类似末期上升型品种‘黄金时代’乙烯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萨蔓莎’和‘红衣主教’分别表现为乙烯的自我催化和自我抑制。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类似非跃变型品种‘唐娜小姐’的乙烯生成量无影响。类似末期上升型品种‘黄金时代’, 表现为典型的负反馈调节。这些结果说明月季切花对乙烯的反应非常复杂, 在开花衰老进程中呈现不同乙烯变化类型的品种对乙烯的反应差别很大, 不能简单地根据内源乙烯生成量的变化动态对不同的切花月季品种进行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10.
文心兰(Oncidiumhybridum)花朵的花药帽易脱落,导致切花加速衰老。以‘柠檬绿’文心兰为试验材料,研究脱药帽后花朵乙烯释放速率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含量变化,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及其抑制剂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对脱药帽文心兰花朵衰老、乙烯释放及乙烯合成关键基因OhACO1和OhACO2表达的影响,探究乙烯和JA在文心兰花朵衰老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脱药帽处理会加速文心兰花朵衰老,脱药帽处理1 d时乙烯释放速率已达168.23 nL·g-1·h-1,而同期未脱药帽对照没有乙烯释放,JA含量显著增加,但脱药帽处理比对照低57.86%。此外,外源MeJA处理显著抑制文心兰花朵衰老,而其抑制剂ASA处理则明显促进衰老,外源MeJA处理抑制了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OhACO1和OhACO2的表达,而ASA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其表达,说明JA可能通过抑制乙烯合成来延缓文心兰花朵衰老,在文心兰花朵脱药帽处理诱发的衰老过程中JA具有拮抗乙烯、延缓...  相似文献   

11.
以发育至绽口期的‘巴茨拉’牡丹切花为试材,分别经蒸馏水和20 mg·L-1纳米银预处理2 h,再进行蒸馏水或保鲜液瓶插,测定瓶插过程中花瓣乙烯释放速率,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腺苷酸(ANP)和糖含量,乙烯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纳米银预处理乙烯释放峰值降幅达40.9%,降低了ACC含量和ACC合成酶(ACS)活性,提高了琥珀酸脱氢酶(SDH)和H+-ATP酶活性,增加了糖和ATP含量,保持较高的能荷(EC)水平,切花瓶插寿命延长了40.7h。保鲜液瓶插乙烯释放峰值降幅达35.1%,提高了SDH活性与糖及ATP含量,保持较高的EC值,最大花径增加了3.5 cm。纳米银预处理后保鲜液瓶插(NS+PS)乙烯释放峰值降幅达31.2%,降低了ACC含量和ACS活性,提高了SDH、CCO和H+-ATP酶活性,糖及ANP含量,维持了较高的EC水平,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瓶插寿命延长了46.4 h,最大花径增大3.6 cm。结果显示通过抑制乙烯代谢和增强能量状态可延缓‘巴茨拉’牡丹切花衰老提高瓶插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芍药品种‘荷兰橙’切花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其瓶插寿命、花茎变化、水分平衡值、花瓣颜色变化、花青素苷含量、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探讨保鲜液调控‘荷兰橙’切花衰老的生理学效应,以期为芍药切花保鲜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芍药‘荷兰橙’切花能够迅速吸水而开放,花瓣由橙红色逐渐转变为黄色。保鲜液能够改善水分代谢状况,延长切花瓶插最佳观赏期0.4 d,增大花朵的最大花径0.9 cm;同时,瓶插2 d后抑制乙烯释放和呼吸速率达46.2%和28.6%,减缓了花色素苷降解,提高了花瓣的红度。保鲜液能够有效地提高芍药切花的瓶插品质。  相似文献   

13.
赤霉素对芹菜采后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芹菜在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不断降解,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而SOD活性逐渐降低,与此同时,膜脂质过氧化作用逐渐增强,表现为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不断积累,导致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外源赤霉素(GA)处理可以明显抑制芹菜衰老过程中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延缓芹菜的衰老。,达极显著水平。图2各处理PO0、SOD活性的变化(叶柄)在:SOD活性是以初始值为100的相对活性。2.4GA处理芹菜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图3各处理叶柄MDA含量的变化由图3可以看出,作为膜脂过氧化产物之一──丙二醛,在芹菜衰老过程中呈累积性上升,GA处理,可以极显著地(α=0.0l)抑制MDA积累,2.5芹菜衰老过程中细胞膜透性的变化表2GA处理叶柄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相对电导率%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实验期的延长,芹菜的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GA处理,可显著地降低膜透性的变化,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3讨论与结论目前,关于植物衰老的研究表明,膜脂过氧化对植物的衰老具有促进与加强作用[4]。本试验的结果表明,芹菜衰老过程中,在叶绿素降解的同时,SOD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积累,导致细胞内膜系统的连锁性破坏。并且越到后期这种破坏作用越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牡丹呼吸速率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开花衰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和‘胡红’为材料,研究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内源激素水平与呼吸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花朵的发育,‘洛阳红’和‘胡红’呼吸速率均呈现典型的跃变特征,高峰分别出现在盛开期和半开期。牡丹开花后表现出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和花色素苷积累的生理特征。牡丹在开花、衰老过程中内源IAA、ZR和GA3含量降低,内源ABA含量上升,‘洛阳红’属于类似乙烯跃变型,‘胡红’属于类似乙烯末期上升型。结果提示,牡丹在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瓣内源激素代谢失衡是导致花瓣衰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采用4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4种保鲜剂成分对唐菖蒲切花的瓶插保鲜效果及其最佳组合配方.结果表明:(1)蔗糖和KC1对唐菖蒲切花有延长瓶插寿命,提高开花率,增加观货值,改善切花品质的作用.(2)蔗糖可促进花朵开放,具有催花效应;而其余3种保鲜成分均延迟切花开放.(3)8-HQ低浓度处理缩短瓶插寿命,降低开花率和总观赏值,而高浓度处理效果相反.(4)AgNO_3降低开花率,其低浓度处理可延长瓶插寿命,增加总观赏值.(5)本试验处理组合V和Ⅵ对唐菖蒲切花综合保鲜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16.
刘晓燕 《西南园艺》2000,28(3):32-33
动态测定表明,切花向日葵瓶插后,有吸水和失水的过程,鲜重在瓶插之初几天呈上升趋势,高山 有下降。叶片早于花朵衰败。1000mg/lAgNO3预处理对保持切花花形有良好作用。综合保鲜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的是2%S+200mg/L-8-HQ瓶插液。  相似文献   

17.
采用4种不同瓶插保鲜剂配方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瓶插保鲜剂均明显改善了香石竹切花体内水分状况,花朵开放度增大,切花瓶插寿命延长,POD酶活性提高,细胞膜透性增加延缓。处理A(3%蔗糖+200 mg/L 8-HQ+40 mg/L苯甲酸+300 mg/L青霉素)、处理B(3%蔗糖+200 mg/L 8-HQ+40 mg/L苯甲酸+100 mg/L赤霉素)、处理C(3%蔗糖+200 mg/L 8-HQ+40 mg/L苯甲酸+50 mg/L 6-BA)效果更加明显。处理A、处理B和处理C在延长切花瓶插寿命、提高POD酶活性上无明显差异,但处理A和处理C在增大花径、改善水分平衡和降低细胞膜透性方面要优于处理B。在延缓膜透性增加上,处理C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灌木,花大色艳,素有国色天香的美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为选出适合切花应用的品种,在正常自然环境下对24个牡丹品种进行瓶插试验,观测开花指数、花径大小、衰老特征、瓶插寿命等指标。结果表明‘,满园春光’花朵开放较快且花径增大明显,瓶插寿命长且观赏期较长,用作切花瓶插较为理想;“绿幕隐玉”“金致”2个品种在此次瓶插中各方面表现均不理想,不推荐作为切花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月季花瓣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然  罗松 《园艺学报》1998,25(3):306-307
对月季花瓣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条带变化表现出3种情况:(1)从瓶插开始到结束蛋白条带基本保持稳定;(2)随花瓣衰老,蛋白条带逐渐减弱、消失;(3)随着花的衰老,有新的蛋白条带出现。对花进行ABA或乙烯促衰处理,也导致相应的某些蛋白条带的变化,说明这些蛋白的变化可能与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20.
唐菖蒲瓶插保鲜成分保鲜效应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4种保鲜剂成分对唐菖蒲切花的瓶插保鲜效果及其最佳组台配方。结果表明:(1)蔗糖和KCI对唐菖蒲切花有延长瓶插寿命,提高开花率.增加观赏值,改善切花品质的作用。(2)蔗耱可促进花朵开放,具有催花效应;而其余3种保鲜成分均延迟切花开放。(3)8-HQ低浓度处理缩短瓶插寿命,降低开花率和总观赏值,而高浓度处理效果相反。(4)AgNO3降低开花率.其低浓度处理可延长瓶插寿命,增加总观赏值。(5)本试验处理组合V和Ⅵ升唐菖蒲切花综台保鲜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