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衣原体、结膜支原体或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红眼病"、"换眼睛",其特征是羞明流泪,结膜和角膜炎,角膜混浊和溃疡.  相似文献   

2.
正山羊"红眼病"又称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衣原体结膜支原体、细菌、病毒或立克次氏体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引起的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羞明流泪,眼睛流出大量分泌物,结膜和角膜炎,角膜浑浊和溃疡,严重者导致失明。该病是非致死性疫病,但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由于局部刺激视觉扰乱,妨碍行走和采食,造成山羊生长发育减缓,直接影响山羊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衣原体、结膜支原体或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红眼病”、“换眼睛”,其特征是羞明流泪,结膜和角膜炎,角膜混浊和溃疡。本病不是一种致死性疫病,但由于局部刺激和视觉扰乱,妨碍行走和采食,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减缓等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山羊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县的龙街、锦屏、景福等乡(镇)的部分羊群于每年6~9月发病,经治疗,除极少数病羊角膜穿孔失明淘汰外,其余痊愈。  相似文献   

4.
山羊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由嗜血杆菌、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山羊的结膜角膜发炎的急性传染病,俗称"红眼病",损害部位仅限于眼部,但传染速度快,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只要治疗得当,山羊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可防可治的,该文从发病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供同行们及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眼角膜结膜发炎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又称之为"红眼病"。该病季节性发病不强,一年四季成流行趋势,但在春秋多风多尘季节时传播几率增大,本文对一起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治情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结膜角膜炎是山羊的一种以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并伴有大量流泪的特征。发病后期感染角膜呈乳白色,往往发生角膜浑浊、溃疡,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中医认为肝热传眼,暴发火眼,是肝经积热外传于眼,俗称“红眼病”。治疗该病临床上常以外治为主,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山羊结角膜炎的实用配方,供业内人士和广大养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夏季由于卫生管理和防疫措施跟不上,圈养山羊、绵羊等易发病,且常呈群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给养羊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因此,夏季对圈养羊的几种常发病必须认真加以防治。一、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特征:俗称"红眼病",是由嗜血杆菌、立克次体引起的反刍家畜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损害部分仅限于眼部,使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炎性变化,怕光流泪,结膜潮红充血,眼角流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少数形成角膜云翳、白斑或造成失明。本病常发于温度较高、蚊蝇较多的夏秋高温季节和空气流通不畅、氨气浓度较高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每到春夏之际,天气干燥炎热,加上刮风、尘土等因素,常使农村老百姓养的山羊患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且传染迅速,呈地方流行性。中医认为是肝热传眼,肝经积热,外传于眼睛生白膜之症,鞭伤多为一眼,应注意鉴别。症状:该病初期两眼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疼痛,眼不能开张,结膜潮红、血管舒张且有脓性分泌物。几天后,角膜混浊,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视物不清,以致失明,且传染迅速,大多能传染,  相似文献   

9.
正传染性角膜炎俗称红眼病,是山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羞明流泪,结膜和角膜炎,角膜混浊和溃疡。本病不是一种致死性疫病,但由于局部刺激和视角扰乱,妨碍行走和采食,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减缓等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山羊的生产性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13年7月,固东镇江东村江东山养殖户所养山羊暴发一起山羊传染性角膜炎。其发病率较高,传播速度较快,经及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犬眼病的诊治做出研究,犬眼虫病又称吸吮线虫病,是吸吮科吸吮属线虫寄生于犬类眼睛内,造成犬结膜和角膜出现损伤,引发角膜炎或结膜炎,若激发细菌感染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导致犬终身失明;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导致病情恶化,还会使犬类出现角膜穿孔、晶状体损伤、睫状体发炎而导致犬类眼睛失明。  相似文献   

11.
前言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自coles(193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有大量关于牛和绵羊的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报告。在这些文章中提到的病原微生物有: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结膜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奈氏球菌、李氏杆菌等。就目前认为主要由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Jenen1974年)为了进一步研究引起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00,(2)
沙眼病是由沙眼病毒所致的一种眼病,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20%左右,可分为轻、中、重三度。发病初期仅有眼睛发痒,分泌物增多,迎风流泪等症状;继之出现眼睛涩痛、异物感、畏光、视力减退;到了后期,睑结膜遭到破坏,形成疤痕,导致眼睑内翻,睫毛内倒,长期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溃疡,使角膜透明度减低,视力大大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眼科医生检查患者的眼睛时,可见眼结膜上充血,大量淋巴细胞堆积,形成浅黄色、半透明的小泡,医学上称为滤泡;加之眼睑结膜上皮细胞增生,便形成乳嘴,像有小沙粒分布,使  相似文献   

13.
春季防沙眼     
《中国农村科技》2006,(2):52-52
常有人以为,沙眼顾名思义是风沙吹入眼中而引起的。其实,沙眼是由于衣原体(病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结膜、角膜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沙眼可以通过共用的毛巾、洗脸盆等途径接触传染。沙眼会使我们感到眼睛发痒、干燥和灼痛,犹如有沙子进入眼睛中一样。医生检查我们的眼睛时会看到上眼  相似文献   

14.
1.传染性结膜角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嗜血杆菌、立克次体引起的反刍家畜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损害部分仅限于眼部,使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性变化,怕光流泪,结膜潮  相似文献   

15.
爆竹崩伤眼睛,轻者眉毛、睫毛、头发烧焦,眼睑(眼皮)和面部皮肤、结膜、角膜的化学烧伤、热烧伤或异物伤,重者可致眼球破裂伤、眼内异物伤,甚至会合并全身其他部位的损伤,如颅脑、胸腹、四肢的损伤,个别人可能因伤势过重而死亡。那么,一旦发生眼睛被炸伤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6.
赵杰  李强 《农技服务》2006,(6):37-37
<正>流行性眼炎又称红眼病,也称传染性角膜炎、结膜炎,是反刍家畜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畜怕光流泪,结膜潮红充血,眼角流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少数形成角膜翳、白斑或造成失明。 (一)流行特点牛、绵羊、山羊、骆驼等均易感染  相似文献   

17.
李涛 《北京农业》2004,(7):28-28
1.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特征俗称"红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损害部位仅限于眼部,使病羊的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炎性变化,怕光流泪,结膜潮红充血,眼角流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少数形成角膜云翳、白斑或失明、本病常发生于温度较高、蚊蝇较多的季节和空气流通不畅、氨气浓度较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羊传染病中,传染性角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立克次氏体和奈氏球菌等引起,疾病的病理较为复杂,是一种多发性的疾病。当染上此病时,初期会表现为羊的眼睛角膜处和结膜处出现炎症,具体表现为眼睛火朦、易流泪等状况,甚至出现角膜颜色变浑浊的现象,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处理和治疗,最终会导致羊的眼睛失明。由于该种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短时间内就会造成羊群感染,所以针对此病要做出及时准确的治疗,从而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进一步进行研究,以寻找更完善有效的方法防控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进一步促进山羊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是羊感染嗜血杆菌而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羊传染性角膜结膜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嗜血杆菌主要侵害患病羊眼部,临床主要引发患病羊发生角膜浑浊,结膜角膜炎症,患病羊流眼泪,眼部发生炎症。各年龄段的羊均可感染嗜血杆菌,潜伏期一般为3~7d,病死率不高。本文对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进行阐述,希望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