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的现状,列举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生态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一体化成套设备处理技术。鉴于目前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还处于实验模拟阶段,作者建议科研院所与高校应加强合作,开发出高效率、低耗能、低成本的污水资源化技术;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发达国家的先进工艺,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开辟新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口上升,由此产生的污水量也随之增加,传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面临巨大挑战。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分类和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可分为生物、生态和组合处理技术3种,其中组合处理技术在经济角度和处理能效及对环境的改善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因地制宜选取污水治理技术,其低成本、低碳氮磷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该研究以期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进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污水所引起的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找到适合在农村地区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势在必行.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并对人工湿地的适用于广东气候的类型、特点、技术指标、管网设计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水平、处理模式和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了贵州省农村污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加之惠农助农、美丽乡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进,农村城镇化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农村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农村地区水污染现象日趋严峻。由于农村地区的生产居住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农村区域内大部分溪流、湖泊等水体普遍污染严重,农村居民用水的水质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结合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特点,针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对几种创新的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燕 《绿色科技》2013,(8):239-240
指出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农村污水处理的特征是处理率低及间歇排放,排量少且分散,氮磷浓度高且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细菌、病毒等,这些都给农村污水收集和处理带来一定难度。以上海市崇明县庙镇污水处理站为实例,分析了污水处理的不同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秀洲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两种。对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农村生活污水,泵站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采用"混凝沉淀+气浮+A/O"生化工艺集中处理。对分散的农村生活污水,在全国率先使用BOT模式建设运营,分区域收集后采用"AAO"、"微动力+湿地"和膜生物反应处理等工艺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分析表面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过程中的优缺点。基于农村污水来源以及特点,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探究了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人工湿地对TN、TP去除率为例,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水中TN的去除率可达90.7%,TP的去除率可达86.39%。从处理效果、建设费用和运维费用等方面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适合应用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的我国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9.
以黑龙江省东京城污水为例,进行污水水质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东京城以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为主,结合当地污水特点、气候特点和产业特点,宜采取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如生态塘、地下渗滤和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君山区为例,分析了洞庭湖区乡村生活污水的类型、分布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包括分散处理模式、集中处理模式、组合处理模式在内的三种乡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以及家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小型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等四种具体的处理技术体系,以期为洞庭湖区乡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环境成为国家重点,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为重中之重。针对农村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和当前水体污染的情况,应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为此,围绕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技术和管理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期为农村生活污水的优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东辽河流域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经济社会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东辽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同时分别从管网布设、技术以及政策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缺失与不足,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特别对于北方地区寒热交替的气候特点,结合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相关管理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东辽河流域的技术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农村污水处理与城市污水处理有很大的差异,基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规模、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应选择以接触氧化技术为中心的"调节+生物接触氧化+沉淀"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该技术由格栅沉砂池、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和沉淀池四个部分组成。实践中,对于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SS、NH3、COD和TP的去除均有较好的效果,出水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但受不同环境温度下微生物活性不同的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因季节的变化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仍需要通过完善技术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其生活用水量和排放量也随之增加,且绝大部分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随意排放,因而造成所在区域环境污染,采用合理可行的治理方法与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结合农村的特点,对辽河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与工艺进行了分析论述,给出了辽河源区域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和技术。辽河源头区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及示范研究课题是采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小型微动力设备,通过气浮装置的预处理,实现部分污染物,特别是浮游、轻油油脂成分的降低,在气浮过程中,适量投加絮凝药剂,使之聚集移除。为保证处理效果的优化,将在尾水部分建设小型生态沟渠,以期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可为减少其他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污水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5.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格栅-隔油池-1#表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2#表流人工湿地的方法处理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模100m~3/d,进水水质COD为200~250mg/L、BOD5为100~125mg/L、NH_3-N为25~30mg/L、SS为100~150mg/L、TP为2~3mg/L。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河南省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41/1820-2019)一级标准。该工艺具有投资小、出水水质稳定、具有景观效果等优点,同时减少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和特点.针对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情况,从资金投入、管网管理、污水分类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便表现在生活污水的处理上,如何有效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也因此得到较好广泛的应用。主要围绕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对其原理、技术类型以及实际应用策略等展开了深层次的研究,提出了其在农村生活活水处理中的策略,以期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该项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厌氧一缺氧一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一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该工艺占地面积小、技术有效、工艺流程简单、管理要求低、投资和运行费用省,是一种适合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节能高效工艺。  相似文献   

19.
在对青岛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工艺、规模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设施运行负荷低、缺少专业维护运行人员、处理后废水回用率低、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规划与其他规划缺少衔接等问题。结合青岛实际,提出了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多渠道筹集资金,健全机制、加强污水处理效率监管,扩大宣传提高民众环保意识,以及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方式和排放方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MBBR工艺因具备生物负荷高、脱氮效率高、污泥产量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黑臭水体点源污染治理、船舶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MBBR工艺在国内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展望,以期MBBR工艺进一步突破应用瓶颈,在更多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