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7年以来,山东省临朐县供电公司把抓好农电工队伍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电力、服务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积极研究探讨农电工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出台了农电工队伍管理培养、激励、监督约束三大机制,创新了农电工队伍职业化管理模式,形成了农电工与公司员工职业行为标准等同的管理机制,建立起了职工与农电工共担任务、共同履职和工效挂钩的薪酬机制,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电工职业化管理建设和谐农电工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胜  马华 《农村电工》2007,15(11):12-13
近两年来,山东省临朐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将农电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管理作为构建和谐企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坚持"依法用工、合理定酬、规范管理、稳定队伍"的原则,全面规范农电工管理,充分发挥农电工在"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工作中的职业化作用,从而促进供电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面对农村用电管理“四到户”的新形势,如何提高农电工的整体水平,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农电工队伍?山东省临朐县电业局卧龙供电所以“农村供电所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创新管理机制,落实管理措施,使农电工队伍由游击式“土八路”建设为高素质的“正规军”,开创了农电管理工作新局面。1戴“紧箍咒”———建立约束机制农电体制改革后,卧龙供电所设立4个电工组,聘用农电工42人,担负着58个行政村,13566个“农村低压客户,42个企业、事业单位及私营企业供用电管理和服务工作。由于农电工素质参差不齐,农…  相似文献   

4.
农电体制改革后.政府和客户对农村供电所的生产、安全、营销、服务水平的期望和要求迅速提高。农电工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农电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强农电工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农电工作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农电工作经验,就农电企业怎样加强农电工管理提出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鲍玉富 《农村电工》2004,12(10):7-7
山东省费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供电公司)针对农电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在农电工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创新,积极探索,使农电工管理步入了规范化轨道,建设了一支适应新的农电管理形势的高素质农电工队伍。  相似文献   

6.
张晓英 《农村电工》2006,14(4):12-13
西部落后地区农电企业现有的农电工大部分是在原村电工的基础上招聘到基层供电所工作的。因农电工身份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粗放型的管理方法,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面对农电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电企业应不断加强农电管理和农电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解决农电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农电工的素质,对农电工的管理应力求做到人性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实行“两改一同价”后,农村供电所的人、财、物分别纳入县供电企业或省电力公司所属供电企业统一管理,成为供电企业统一核算的内部机构,供电所人员和农电工由供电企业通过统一考核,竞争上岗,择优聘用。那么被聘用的农电工侵占电费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8.
改制后,如何加强农电工管理、保持队伍稳定,已成为县级供电企业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山东省安丘市供电公司做了积极、大胆的尝试,实行“零距离”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1 为农电设计“新出路”一是多渠道增加收入。对农电工实行“基本工资与浮动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保证农电工有基本稳定的收入;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农电工技术比武,对成绩优异者给予物质奖励,对特别突出者奖励一级  相似文献   

9.
农电工是农村供用电管理的重要力量,队伍建设和管理是农村供电所科学管理的核心。为了提升供电所绩效管理水平,有必要实行KPI管理,使供电所及农电工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农电工是指在农村从事10 kV以下配电网运行维护、农村供电所营销服务,由农村低压电网维护管理费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他们面对广大农村用户,工作区域广、服务对象分散,其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农电事业发展和供电企业形象.笔者认为,要有效提升农电综合管理水平,必须进一步规范农电工管理,建立健全农电工队伍的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临朐县供电公司坚持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农电管理、有利于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农电工队伍素质、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的“五个有利于”原则,在全县农电工队伍中全面推行动态管理,实现了岗位靠竞争、收入凭奉献、岗位能升能降、收入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实现了优化农电工队伍素质的良性循环,农电管理工作跨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泰州供电公司为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稳定农电队伍,解决农村电工的后顾之忧,日前,给市区201名农电人员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计划生育保险卡,使他们多年的期盼变成了现实。图为:江苏泰州供电公司九龙供电所部分农电工喜获医疗保险卡的场景。农电工吃下定心丸  相似文献   

13.
汤宇新 《农村电工》2006,14(2):12-12
农电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受聘于当地供电企业,又不能完全脱离农业和农村;虽然是为供电企业效力的专职电工,服务对象却是乡里乡亲的“熟人圈”。由于他们大多来自农村,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就笔者所在的供电公司,2005年重新招聘农电工111人,其中大多数是原农电管理站的职工,也有优秀村电工,还有城镇待业人员等。尽管农电工是按程序考试考核招聘的,但从思想意识和业务水平上看,并不能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部分农电工缺乏服务意识,长期养成的“电老大”思想未能从根本上肃清,甚至“吃农”、“坑农”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给用户造成损失,而且有损农电工队伍的形象。给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素有“银杏之乡”美誉的山东省郯城县下辖17个乡(镇),共871个行政村。农电体制改革之前,该县共有960名农村电工;1999年,郯城县供电公司乡(镇)电管站管理体制改革后,取消了村电工和村级管电组织;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了599名农电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基本完成,全国县级电力企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人员结构、资产管理、财务核算特别是职能作用都较“两改”前发生了新的变化;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后,供电企业直接销售、抄表、收费、服务四到户,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逐步实施,农电工已成为电力企业的“正规军”,成为电力企业服务于农村的生力军,如何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加强对农电工的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高唐县电业公司着力加强对农电工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以管理保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以制度规范每个农电工的行为,在全体农电工队伍中开展争当“星级农电工”活动。活动的开展,从根本上触动了农电工的切身利益,农电工的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业务技能得到提高,用户投诉、举报大大减少,真正在农电工队伍中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机制,促进了农电工队伍的规范化建设。1评比条件一是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二是爱岗敬业,熟悉、掌握工作需要的各种技能;三是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无以电谋私现象;四…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济南供电公司农电系统包括4个供电部和6个趸售县供电企业,拥有供电所82个,农电工2338人,负责全市314万农村人口的供电任务。2005年4月,济南供电公司农电系统率先在全省全面实现了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实施供电所专业化管理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供电所专业化管理体现了“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于促进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施供电所专业化改革后,供电所的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提高了农电工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农村供电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9.
王炜炜  王钟 《农村电工》2012,20(4):12-12
河南省镇平县电业局不断完善农电工管理制度.大力实施农电工绩效考核机制,实现了农电工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夯实供电所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1建章立制和教育培训相结合从规范农电工队伍入手,着力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健全农电工管理规章制度,重点规范农电工学习考核制度、考勤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在建章立制强化制度约束的同时,公司应加大对农电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制订年度、季度、月度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在积极选送农电工到市局培训的基础上,公司坚持每季度对农电工培训一次,供电所每月组织培训一次。根据电工组的工作性质,采取集中培训和业务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为农电工发放业务书籍,定期进行命题考试。由公司工会、政工人事部、乡村电管部联合组成教育培训小组,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