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茎秆虽不是产量的构成要素,但小麦茎秆具有支持、输导、制造与贮藏营养的功能.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倒伏仍是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对35份小麦不同类型亲本材料在高水肥条件下株高及其构成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通过形态选择提高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从而获得高籽粒产量的可能性,为今后的组合配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蒺藜苜蓿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田间调查,解析影响蒺藜苜蓿种子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搜集的38份蒺藜苜蓿种质资源在种子产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选系J1.12单株平均种子产量明显高于其他材料;不同种质在分枝数、伸展长度、小花数、结荚数和百荚重等构成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蒺藜苜蓿种质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伸展长度与种子产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19,每荚种子数与种子产量相关性最小。通过系统聚类,参试蒺藜苜蓿种质可分为3个类群,并从中筛选6份种子产量特性差异大的蒺藜苜蓿种质作为杂交亲本,利用SSR、EST-SSR和SRAP引物检测亲本的多态性,发现6份亲本多态性差异明显;通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发现蒺藜苜蓿A17×A20组合的RILs群体种子产量性状的最佳遗传模型是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该组合群体种子产量遗传以主基因为主,多基因遗传率较低,第二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高于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掌握罗甸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数量及利用情况,根据农业部《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笔者采用对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座谈、入户调查及查阅统计、到农业部门查询作物种植面积等方式,获得罗甸县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分析法在柞蚕品种资源经济性状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柞蚕品种资源的性状进行评价和归类,有利于提高柞蚕品种资源鉴定的效率及育种亲本的合理、有效选择。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调查的16个主要经济性状选取出综合产量因子、茧丝效率因子、生命力因子和茧丝产量因子4个主成分,这4个主成分代表了16个主要经济性状信息总量的83.068%,其中包含有关茧丝性状的信息较多。基于4个主成分值的聚类分析,可将16份柞蚕品种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每个主成分在各类群的表现:综合产量因子为第1类群第2类群第3类群第4类群,茧丝效率因子为第4类群第2类群第1类群≈第3类群,生命力因子为第4类群第1类群第3类群第2类群,而茧丝产量因子在各类群的排列规律不明显。依据4个主成分对16份柞蚕品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三里丝和定州1号排列前位。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北京地区小麦品种产量提高的机理,探讨高产品种产量性状的适宜结构,本文对北京市历次品种更换情况及各时期主栽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高产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依据.本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北京市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多年多点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在陕西关中地区种植的粮饲兼用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盆栽种植方式,在大田气候条件下,以春化发育特性、田间农艺性状、饲草产量、再生能力以及籽粒产量等为指标,对300份小麦种质资源的粮饲兼用特性进行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大地532’、'隆麦855’、'黎丰6号’、'WM353’、'普冰326’、'永顺188’、'XN719’、'XN911’共8个小麦种质资源的冬季饲草产量和籽粒产量较高、再生能力较强及综合表现较好,适宜作为粮饲兼用型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育种和生产利用。本研究可为陕西关中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的粮饲兼用型小麦育种和生产应用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客观评价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对50份国外引进燕麦种质资源的2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穗长 (H'=2.04),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营养枝数(63.36%);鲜草产量与干草产量、株高、分蘖数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聚类分析将50份燕麦种质资源分为4大类群,第Ⅰ类群为早熟种质,具有植株高大、单株鲜草产量高、茎节数和小穗多、茎秆粗壮等特点,可作为选育多目标性状的优良种质或材料;第Ⅱ类群为中晚熟种质,但有益性状不明显;第Ⅲ类群属于中熟种质,植株分蘖能力强,种子千粒重高,可作为选育高产分蘖能力强的优良亲本;第Ⅳ类群属于晚熟种质,植株茎秆粗壮,可作为选育抗倒品种的优良亲本。主成分分析将16个数量性状指标集中在累计贡献率达77.00%的5个主成分中:第一主成分与燕麦牧草产量密切相关;第二主成分载荷最高的是单株营养枝数;第三主成分载荷最高的是生殖枝数;第四和五主成分主要反映茎节数和株高。综上所述,川西北地区引进的50份国内外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综合评价表明,种质Golden Yellow、Lightning、Golden Rain Ⅱ、Bambull Ⅱ可以作为亲本以改良当地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客观评价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对50份国外引进燕麦种质资源的2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16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穗长(H′=2.04),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营养枝数(63.36%);鲜草产量与干草产量、株高、分蘖数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聚类分析将50份燕麦种质资源分为4大类群,第Ⅰ类群为早熟种质,具有植株高大、单株鲜草产量高、茎节数和小穗多、茎秆粗壮等特点,可作为选育多目标性状的优良种质或材料;第Ⅱ类群为中晚熟种质,但有益性状不明显;第Ⅲ类群属于中熟种质,植株分蘖能力强,种子千粒重高,可作为选育高产分蘖能力强的优良亲本;第Ⅳ类群属于晚熟种质,植株茎秆粗壮,可作为选育抗倒品种的优良亲本。主成分分析将16个数量性状指标集中在累计贡献率达77.00%的5个主成分中:第一主成分与燕麦牧草产量密切相关;第二主成分载荷最高的是单株营养枝数;第三主成分载荷最高的是生殖枝数;第四和五主成分主要反映茎节数和株高。综上所述,川西北地区引进的50份国内外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综合评价表明,种质Golden Yellow、Lightning、Golden RainⅡ、BambullⅡ可以作为亲本以改良当地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河北省草地资源动态,于2005-2007年进行了草地资源调查.根据草地植被产量、适口性及利用性状分析结果进行了草地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Ⅰ、Ⅱ、Ⅲ、Ⅳ和Ⅴ等草地占调查样地的比例分别为0.91%、13.64%、31.82%、30.91%和22.73%.总体来看.Ⅲ、Ⅳ等草地所占的比例较大,占调查样地的62.73%...  相似文献   

10.
为客观评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筛选核心种质,本试验对76份老芒麦种质资源的9个农艺性状连续两年开展评价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在两年间均呈正态分布,7个性状变异系数大于10%,说明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分析发现,牧草产量性状间和种子产量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长穂因子、种子数因子和叶片数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筛选出3份牧草产量性状优异的种质,5份种子产量性状综合评价高的种质。聚类分析将76份种质分为优势类、良好类及后备类3大类群,最终筛选出编号为8,13,20,27及41的种质可以作为育种的候选亲本或后备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11.
《北方蚕业》2018,(3):5-9
柞蚕茧产量是柞蚕最重要的性状之一,为了探明产量性状的遗传构成,应用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检测体系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方法,对7个亲本及其21个杂交组合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柞蚕的产茧量是由3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构成,其中主基因遗传率为48.52%,多基因遗传率为12.39%。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主位点组杂合显性效应所占的比例远大于加性效应,说明对于柞蚕茧产量性状应多利用其杂交优势用于生产。同时筛选出了可用于生产的产量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P_1×P_5、P_1×P_6、P_2×P_3和用于品种改良的杂交组合P_1×P_3。  相似文献   

1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主要在北方生长,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对小麦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气候条件、自然条件的不同,防治的技术也存在差异。本文首先分析了小麦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然后分析了小麦的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最后讨论了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为广大的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耕地是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耕地维持着作物生产力、影响着环境的质量和动物、植物甚至人类的健康.自1979-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随着农村经营体制、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种植结构、产量水平和肥料使用等方面的显著变化,耕地利用状况也发生了明显改变.近年来,虽然对部分耕地实施了地力监测,但至今对区域中低产耕地状况及其障碍因素等缺乏系统性、实用性的调查分析,使耕地利用与改良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因此,开展区域耕地地力调查评价,摸清区域中低产耕地状况及其障碍因素,有的放矢地开展中低产耕地的科学改良利用,挖掘区域耕地的生产潜力,对于蒙阴县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客观评价燕麦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黑龙江地区燕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关键数据,对51份燕麦种质资源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穗长(1.517),其次为株高(1.448)和主穗粒重(1.414),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穗小穗数(34.8%),其次为主穗粒重(33.1%)和单株分蘖数(27.4%);聚类分析将51份燕麦品种的9个数量性状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为有益性状不明显,为多目标性状育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Ⅱ为选育矮秆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Ⅲ为高杆、增加分蘖数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Ⅳ为选育大粒型、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70.09%,第一主成分反映种子产量,第二主成反映单株分蘖数,第三主成分反映株高。  相似文献   

15.
为客观评价燕麦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黑龙江地区燕麦新品种选育提供关键数据,对51份燕麦种质资源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指数分析,并对其中的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穗长(1.517),其次为株高(1.448)和主穗粒重(1.414),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穗小穗数(34.8%),其次为主穗粒重(33.1%)和单株分蘖数(27.4%);聚类分析将51份燕麦品种的9个数量性状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为有益性状不明显,为多目标性状育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Ⅱ为选育矮秆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Ⅲ为高杆、增加分蘖数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Ⅳ为选育大粒型、多轮层数、多小穗数等育种目标亲本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70.09%,第一主成分反映种子产量,第二主成反映单株分蘖数,第三主成分反映株高。  相似文献   

16.
周卫星  白淑娟 《草业科学》1997,14(2):58-61,64
1994-1995年对引进的黍属资源进行田间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观测,对生物产量构成的诸因素作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其结果与实测的生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川西北野生雪山大花红景天的生态环境及其分布,解决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采用野外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大花红景天资源的分布、生境及其植物群落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大花红景天适宜在海拔3 200~5 600 m的地区生长,土壤主要为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寒漠土.在亚高山草甸区的植物群落特点主要为:禾本草 嵩草 杂类草型,高山草甸区主要以莎草和垫状杂类草构成,草群低矮,平均高度22 cm,植物盖度不及45%,储量不足万吨.  相似文献   

18.
小麦是社旗县的主要种植作物,其产量受诸多因素制约,一方面受品种、土壤肥力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基本农业生产条件影响;另外,气象条件作为一个重要因子,尤其是小麦生育期间温度、日照、降水等因素,影响着小麦的最终产量。本文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法分析降水变化对社旗县冬小麦的影响,建立相关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农作物产量和气象因子分离成社会量和物理量进行研究。并根据降水量变化,对全县小麦产量的大小,进行了利弊分析。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适应气候变化等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木聚糖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饲料原料的不断开发和研究,将小麦作为玉米的替代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小麦中含有较高的非淀粉多糖(NSP),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性淀粉4部分组成,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0.
苜蓿抗褐斑病遗传资源离体叶筛选及田间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袁庆华  张文淑 《草地学报》2003,11(3):205-209
对5个苜蓿遗传材料各600株的离体叶,经过6次对苜蓿褐斑病的抗性循环筛选,在每个遗传材料内筛选出最抗病的5株,并用同样方法选出最感病和随机单株各5株以及亲本材料在田间进行抗病性和干物质产量的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抗病组后代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原始亲本及最感病株和随机组的后代,并且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原始亲本及感病和随机组后代,证明离体叶接种法是苜蓿抗褐斑病株系筛选的高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