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9,(5):89-91
"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针对当前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生态建设难度大、振兴人才缺失、振兴文化动力不足、基层党组织薄弱五大重难点,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生态观念转变、引育乡村振兴人才、严格把关基层党建、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等五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本文简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振兴的意义,通过介绍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根本遵循,提出了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总体思路,并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振兴应鼓励人才回流、加大人才引流、加强乡土人才培养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乡村人才队伍的支撑与助力,只有坚持“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人才回流、支持人才引进、打造人才“蓄水池”,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动力。为了促进云南省兰坪县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兰坪县乡村振兴的实现,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分析乡村振兴和兰坪县乡村人才队伍状况,分析认为兰坪县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乡村人才总量不足、中青年人才单向流失严重、人才素质不高、结构失衡等问题,建议坚持多措并举,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及优化乡村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以青岛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为应对乡村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有效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以青岛市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举措为例,分析总结鼓励吸引城市人才和培育造就乡土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两条路径。研究发现,面对农业农村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有待提升、农村对人才返乡缺乏吸引力、乡土人才培育模式有待优化等问题,青岛市从"引进来""沉下去"和"留得住"三个方面利用城市智力破解人才总量和结构困局,构建城市人才下乡引力体系,稳固城市人才扎根农业农村;同时从发现乡土人才、培养乡土人才和扶持乡土人才等方面搭建体系完整的乡土人才培育网络。最终形成重点突出、覆盖全面、措施完善的鼓励吸引城市人才机制和双向融合、多元合力、强化激励的乡土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具有启示意义和值得推广学习的"青岛经验"。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化振兴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提升乡村整体精神风貌,为文化自身建设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但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着政府的引领力不足、乡土文化渐行渐远、乡风文明尚待重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位、现代性公共文化空间功能发挥阙如等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发挥其引领作用;重振乡土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发挥主体力量,形成乡村文化振兴的整体“合力”;完善现代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场域意义,来提升乡村整体的精神风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6.
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在乡村振兴中面临人才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人才培养的体系不健全、人才引进的机制不完善和乡村政府对人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各方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完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乡村引进人才的激励制度、扩宽引进人才的发展平台、增强政府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向农村回流,从而增强乡村人才的内生力,加强乡村建设的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乡村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其中李子柒自媒体建构的山水田园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李子柒自媒体以乡村想象的叙事结构重建了乡村话语空间,不仅挖掘出想象的主体为"新农人"和现代化用户,以用户内在需求和新农人的"乡村印象"再造了具有乡土性、古朴性和现代性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图景,还巧借多维矩阵式渠道、粉丝社群协同运营以及大众传播的情感共鸣三重场域,重新焕发了乡村活力,推动了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凸显了乡村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而乡村振兴的关键则在于人才智力支撑,只有乡村人才的振兴,才能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可持续性动力,因此,从三乡视域下阐述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则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其主要的价值导向则是以乡愁、乡情、乡土作为人才精准引入与培育的重要方式,解决当前乡村面临的人才困境,为实现乡村人才的全面振兴建立情感与道路的双重机制。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的支撑。随着农村人口的外流,农村人才不足成了制约乡村振兴的一大因素。通过乡村人才流失的现状与问题分析,认为造成乡村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迟缓,物质需求难以满足;组织建设欠佳,村民参与尽显失语;文化建设落后,精神需求难以实现;社会建设滞后,基本保障供给不足。为此提出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根本,以文化建设为灵魂,以社会建设为保障,不断满足乡村人才生产、生活和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工业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减少本土人才外流,促进乡村人才回流,鼓励外来人才流入。  相似文献   

10.
<正>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积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处处皆可创业"的良好氛围,把引育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让乡土人才成为产业发展的带领者、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乡村组织的强支撑,激发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1.基本情况2011年以来,绍兴市贯彻省"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推进农村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
李伟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12):95-96,105
全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图书馆发展缓慢甚至停步不前,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通过对传统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电子图书馆是农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农村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对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创新和突破,论述了农村电子图书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要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统筹”原则,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要加快农业发展,解决“三农”基础问题;抓好农村发展和稳定两大重点,解决“三农”关键问题;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解决“三农”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艳颦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79-180,321
以高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实例,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的就业效应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35-5936,5997
分析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程度低,资源分散、分布不均、相互之间没有交叉。介绍了信息化对农村物流体系的重要性:一是物流系统计划决策以信息为依据;二是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提升以信息为基础;三是物流传输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盲目性、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5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基于农村信息化的农村物流体系的5点对策:一是深化政府信息化意识;二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系统;三是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四是促进农村信息资源整合;五是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农村劳动力的含义与特点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原因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户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胡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303-10304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分析了乡村旅游的本质,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文化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指出以乡村文化为核心,保持其纯真性、独特性是乡村旅游向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提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级政府正积极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希以此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分析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变革历史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宅基地制度改革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从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人口发展、乡村土地利用以及乡村产业发展3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要注重农民的实际利益诉求的实现,地方政府要建立落实农户利益保护机制,要谨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乡村转型的步伐,宅基地制度改革要和乡村转型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的农村经济地位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苟安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43-5944
结合乡村旅游的经济特点,阐述了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关系,最后提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发展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具有积极作用。从农村劳动力现状、原因入手进行研究,提出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发展的措施,以便更好应对农业市场经济的变化,做好建设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朱流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64-264,274
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乡村旅游带来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的剖析,提出当前要从政策层面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以促进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