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不食症是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所致的多种疾病的总和.虽死亡率低,但对奶牛的乳汁质量、泌乳量及哺乳犊牛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给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全混合日粮(TMR)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的规模化牧场,TMR具有以下优点:易于控制精粗饲料的饲喂量和饲喂水平,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改善日粮的适口性,扩大饲料来源,简化饲料的配制程序;便于奶牛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降低瘤胃的p H值变化;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提高牛奶质量;易确定奶牛的采食量,控制奶牛总体的营养水平;全面平衡奶牛的营养,控制采食量,预防和减少消化系统机能紊乱等。  相似文献   

3.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性疾病,其实质是葡萄糖前体物供给不足。该病是一种以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泌乳的最初30天内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其产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有逐渐多发的倾向。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第6胎以后的奶牛泌乳量逐渐下降,酮病发生率也很少。1病因1.1原发性营养性酮病1.1.1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而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随着奶牛产奶量增加,糖元及其他营养大量消耗,迫…  相似文献   

4.
确保繁殖率是牧场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顺利产犊事关奶牛高产稳产。只有在产犊前后坚持精心饲养管理,才可能获得较高的产奶量。必须有这样一个概念,泌乳初期的饲养管理开始于奶牛干奶期。产犊后的奶牛,其体质和生理机能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处于干奶期奶牛的乳房要准备泌乳。为了适应营养物质增长的需要,必须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泌乳初期奶牛的饲料构成,对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5.
治疗奶牛乳房炎中药复方的筛选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泌乳期发病率很高的一种乳房疾病,可造成患牛泌乳机能及产奶量急剧下降、生殖机能紊乱等。近几十年来,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化学合成药。这些药物虽然在防治奶牛乳房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患牛内分泌功能紊乱、耐药菌株增加、抗生素残留等,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6.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并发酮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称为皱胃左方变位;奶牛酮病又叫奶牛酮血症,是泌乳母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疾病,其实质是葡萄糖前体物供给不足。该病是一种以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泌乳的最初30天内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7.
奶牛围产期是从产犊前15天至产犊后15天这一时期,这是奶牛生产管理最重要的时期之一。1产前管理1.1供给全价、优质易消化的饲料奶牛妊娠末期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产后泌乳、生殖器官的复旧和再繁殖机能有影响,所以应供给全价,优质易消化的饲料,特  相似文献   

8.
奶牛前胃迟缓是奶牛前胃是奶牛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的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上的错误,如饲料品种单一,缺乏运动和代谢性疾病均可引发该病。据我站门诊2015-2019年10月统计,共治疗奶牛前胃迟缓236例,该病占消化系统疾病的34.2%。笔者用常规疗法、温水洗胃和洗、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前胃弛缓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菌群紊乱,收缩力减弱,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破坏了瘤胃内的微生物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是舍饲奶牛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该病以食欲减退,前胃蠕动减弱,反刍、嗳气减少或丧失为特征。大滩村村民来大滩兽医站主诉自家舍饲奶牛17日晚上吃了饲料、饲料量大、天气寒冷,18日早上没有反刍、精神沉郁、厌食、瘤胃鼓气,门源县青石嘴镇大滩畜牧兽医站兽医人员前往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前胃弛缓是由多种因素致使前胃神经的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饲料在前胃中消化、运转发生障碍,并腐败发酵,产生有毒物质,破坏瘤胃内的微生物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为主,并伴有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本病虽然对奶牛生命危害不大,但为养殖场长期性发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却不可忽视。1病因1.1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1)长期饲喂单一、难消化的粗饲料。这些饲料质地坚  相似文献   

11.
繁殖力是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衍后代的能力,是评定动物生产力的主要指标。对奶牛而言,繁殖力体现在性成熟、发情排卵、配种受胎、胚胎发育、泌乳等一系列生殖活动的机能。繁殖力越高,表示这些机能也越强。奶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经济效益。奶牛必须经过发情、配种、受胎、妊娠、分娩等生殖活动后,才能泌乳,繁殖是决定泌乳的基本条件。所以说,充分发挥奶牛的繁殖性能,对奶牛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性疾病,其实质是葡萄糖前体物供给不足。该病是一种以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泌乳的最初30d内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其产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有逐渐多发的倾向。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第6胎以后的奶牛泌乳量逐渐下降,酮病发生率也很少。  相似文献   

13.
健康的繁殖性能是奶牛泌乳和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和奶业的可持续发展.奶牛产后繁殖机能的恢复,即奶牛产后正常发情与配种.它与奶牛产后的情期受胎率、产犊间隔及终身繁殖效率均关系密切,是评判奶牛繁殖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奶牛产后繁殖机能恢复与品种、营养水平、胎次与胎儿、产奶量、季节与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酮病是由于饲料中糖或生糖物质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酮体在体内大量蓄积所引起的一种泌乳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乳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产犊后10~60 d多发,饲养管理良好且以3~6胎次的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产后第1个月内,大多出现于泌乳开始增加的第三周内,2个月后发病极少;冬夏两季多于春秋。现将笔者诊治一例奶牛神  相似文献   

15.
奶牛骨软病的诊疗体会杨旭升(齐齐哈尔市嫩水畜牧兽医院·161026)奶牛骨软病是由于饲草、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而引起的一种骨质代谢病。本病通常发生于泌乳量高的奶牛和妊娠中后期的奶牛,致使牛体内血磷极度下降,该病以消化机能紊乱、异食癖、跛行弓背...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该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时有神经症状。主要发生于产后泌乳第一个月的高产奶牛和营养状况良好的奶牛,也发生于其他能量摄入不足的各个泌乳阶段。在各奶牛场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为20%~25%不等,发病奶牛不仅产奶量显著下降,发情延迟,配种不孕且易引起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给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一般划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疾病,症状多表现为红、热、肿、痛的炎症反应,同时以泌乳机能紊乱、产奶量急剧下降以及乳汁变化为特征。由于奶牛患过一次乳房炎后,即使感染的乳腺组织痊愈,也会对奶牛的泌乳性能产生影响,导致奶牛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该病是威胁奶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牛醋酮血症,是泌乳奶牛常见的、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又称奶牛酮病。该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乳量下降,间有神经症状。产犊后10~60d多发。饲养管理良好的高产奶牛,且以3~6胎次的高产母牛发病率较高。大多出现于泌乳开始增加的第三周内,2个月后发病极少。冬夏两季多于春秋。  相似文献   

19.
1病因分析母猪分娩后以及在泌乳期间,由于乳腺机能紊乱,产乳量显著减少,甚至完全无乳,常见于初产及老龄母猪。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间饲喂不足或饲料营养价值过低,使母猪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母猪未发育成熟,配种过早,乳腺发育不全,或年龄过老,激素分泌机能紊乱,以及母猪患全身性严重疾病、传染病、乳房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均可引起无乳及泌乳不足。产后母猪无乳及泌乳量不足的表现是,仔猪吃奶次数增加但吃不饱,常追赶母猪吸乳,仔猪由于吃  相似文献   

20.
<正>产后瘫痪是奶牛的一种突发性疾病,多发生于高产和优质品种乳牛。分娩后突然发病,出现急性神经机能障碍和消化机能紊乱,在临床上呈现昏迷及瘫痪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经产母牛和营养较好优质高产的奶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