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品种来源 定莜5号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1990年用当地"大莜麦"作母本、"和丰1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点试验选育而成的抗旱、抗病、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莜麦新品种.2005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2.
晋燕2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利用皮、裸燕麦(莜麦)杂种后代稳定品系74047(永150×赫波1号)与适应性强的矮秆、抗倒、早熟品种小465复交,经多年单株选育而成的莜麦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抗倒、稳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栽培,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审(认)定编号为晋审燕(认)2015004。  相似文献   

3.
"花晚6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莜麦新品种.2000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1品种来源 大豆新品种晋豆30号原系代号9905—1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以引进的高蛋白大豆品种S701作母本,广灵县高蛋白地方品种窄叶黄豆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5.
航天358玉米品种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11年在海南以自选系WA07作母本、自选系WB10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耐密玉米杂交种,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90014。该品种属早熟类型,具有生育期较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实现了高产与优质的结合。该品种在山西省春播生育期为129 d,比对照大丰30早2 d,适宜在山西省早熟玉米种植区(或同类型生态区)种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7.50万~8.25万株。  相似文献   

6.
花早2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农业科研所选育而成的莜麦新品种,2000年通过河北省种子管理站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花中21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莜麦新品种。2000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正>"锦霞"油桃"锦霞"油桃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育成,2007年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圆形、个大,色泽艳丽,外观漂亮,果肉白,肉质较细,汁液多,风味甜香。适宜在山西省及华北大久保桃栽培区栽种。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晋单55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玉米研究室以自交系运XL红作母本、自交系运98-2-1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200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粮饲兼用、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的特点,可以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泽玉31是山西省泽州县种子公司于2000年用自选系泽自01作母本,自选系泽自1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2产量表现2000~2002年公司在晋城市组  相似文献   

11.
晋单67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X4889作母本,X317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09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中早熟、抗病强、品质优、产量高、适应广等优点,适宜在山西南部复播区和北中部春播中早熟区种植。2011年以来,在山西省应用推广9.48万hm~2,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红香酥"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晚熟、耐贮、优质红皮梨新品种.已通过河南、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麦6135冬小麦新品种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用长97-5867作母本、晋麦62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长麦6135于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旱地区试、生产试验,2008-2010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水地区试、生产试验,2008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中部旱地组和中部水地组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08009、晋审麦2010001。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单55号是山西省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与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共同选育的粮饲兼用型中晚熟玉米单交种。用自选系运XL红作母本、自选系运98-2-19作父本,于2001年组配而成。2007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审玉2007014)。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7~2004年以汾阳农家品种"早葵"为原群体,采用"半分法"育成早熟的、大粒嗑食型向日葵常规品种"晋葵7号",200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产量性状优良、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生育日数90~95 d,适宜有效积温大于2 100℃的半干旱地区种植。该品种的繁种田应设置在未感染向日葵列当的区域,同时要严格隔离,隔离距离为2 000 m。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250-1253
晋燕18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农业试验站于2001年利用裸燕麦"三分三"作母本、皮燕麦"加拿大燕麦"作父本选配杂交组合,进行人工有性杂交获得杂交种子,采用大群体多代连续选择方法,并经过多年单株选育而成的莜麦新品种。2009年出圃,通过连续3 a的各类试验、示范,其表现出抗旱耐瘠、抗病、抗倒伏、稳产、高产性能,适应性广。2 a区域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262.8 kg/hm~2,比对照晋燕8号平均增产11.8%,增产点率为91.7%。在山西省莜麦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2万hm~2。  相似文献   

17.
长麦678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培育的高产稳产、节水耐旱、多抗广适的小麦新品种,组合是"P236(19)×长治02—6502"。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80012",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适宜区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早熟优质(黑)大豆新品种晋豆4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224-122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2002年以应县小黑豆作母本、H586作父本杂交,杂种后代低世代群体采用系谱法,经连续选择单株育成晋豆46号。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580.8 kg/hm2,比对照晋豆25号增产7.0%。2014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粗蛋白含量为43.14%,粗脂肪含量为18.97%;具有早熟、优质、抗逆等特点,适宜在山西北部、内蒙古、河北、陕西等高寒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特早熟玉米品种并单5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并单56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H11-30作母本、2011-387作父本杂交选育的特早熟玉米新品种,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极早熟类型,全生育期需≥10℃积温2 200℃,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优等特点,在山西省春播生育期为121 d,比对照并单16早3 d左右,适宜在山西省特早熟Ⅱ区(活动积温介于2 350~2 400℃的五寨县及周边地域)或相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晋油12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于2014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母本为9212-2,父本为晋油6号,2012-2013年山西省油菜组区试,平均产量2 086.5 kg·hm-2,比对照晋油6号增产12.4%。粗脂肪含量39.34%,是一个含油量高、耐旱、适应性广的芥菜型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