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膜过滤绿茶多糖的系统分级纯化及免疫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50kD、20kD、6kD的超滤膜和对水溶性茶多糖进行分级和浓缩,得到的三部分截留液分别经过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丙烯葡聚糖凝胶Sephacryl S-300柱层析系统分离、纯化,共得到了20多个分级组分;HPGPC-ELSD鉴定各多糖组分的纯度及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得到5个均一多糖组分;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检测免疫活性,发现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有显著活性的多糖组分大多集中在20kD左右,大多为不均一多糖。  相似文献   

2.
茶多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多糖是茶叶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大分子。本文从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茶多糖结构与结构修饰的研究、茶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和茶多糖产品的开发利用这四个方面综述了2006年以来茶多糖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茶多糖研究现状与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低档绿茶中茶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58,自引:7,他引:58  
从中低档绿茶中提取茶多糖,分离提取和精制纯化的方法对其含量及生理活性有一定影响。理化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茶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一种酸性糖蛋白,以丙酮为溶剂沉淀分离得到的茶多糖生理活性最高,降血糖作用最佳,而且方法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茶多糖对正常和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小白鼠的血糖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茶多糖在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血糖浓度的同时,使肝糖原大量增加,表明茶多糖在对糖代谢方面具有与胰岛素相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粗茶多糖为原料,经膜分离-纤维素柱色谱法制得分级纯化茶多糖TPs-1、TPs-2和TPs-3,分析比较其清除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活性变化及其总抗氧化活性表达.结果表明,以10000~20000D的茶多糖为对照,经DEAE-纤维素52吸附分离后分级茶多糖溶液清除自由基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性减弱;纤维素柱色谱分级茶多糖之间来看,DPPH清除率TPs-2>TPs-3>TPs-1,抑制羟基能力TPs-2>TPs-1>TPs-3,抗超氧阴离子活力TPs-1>TPs-2>TPs-3,总抗氧化能力与还原力以TPs-2活性最强.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糖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抑制羟基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纤维素柱色谱分级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表达源于茶多糖的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六堡茶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得茶多糖粗品,经脱蛋白纯化后用30%、50%、70%的乙醇溶液进行分段,得到3种六堡茶多糖LTPS-30、LTPS-50和LTPS-70,并分析了其化学组成、分子量分布等理化性质;以自由基清除法(ABTS)和铁离子还原法(FRAP)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以Na2S2O3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探讨了它们对HUV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3种六堡茶多糖样品均为主要含有2个组分的非均一酸性多糖,平均分子量和总糖含量均为LTPS-70LTPS-50LTPS-30;而在蛋白质和总酚含量及两种抗氧化体系下的抗氧化活力均为LTPS-70LTPS-50LTPS-30,且LTPS-70表现出最强的细胞保护作用。说明茶多糖粗品经70%乙醇纯化后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糖苷酶溶液为工具酶,研究酶法修饰茶多糖对环磷酰胺抑制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多糖TPS与改性后的茶多糖ETPS在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4个方面的实验中,结果均呈阳性,说明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酶法修饰改性能显著提高绿茶多糖的免疫活性。在同等剂量下,ETPS与TPS相比能提高脾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能显著提高DTH试验耳肿程度、血清HC50、NK细胞活性。绿茶多糖通过酶法修饰免疫活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7.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9,31(3):43-43
紫芽品种茶树春梢芽叶生化成分分析;具有抗氧化活性茶多糖TPS—Ⅱ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红茶、绿茶、乌龙茶活性成分抗氧化性研究;福建铁观音茶园土壤中的镍及其向茶叶的转移;壳聚糖对茶树抗性酶调节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茶多糖生物活性及提取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多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聚合体,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凝血、抗血栓、耐缺氧、抗紫外线、杭X射线辐射等一系列特殊保健功能。本文综述了茶多糖的组成、结构、多种特殊功能和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车前草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多糖组分PPII-a,并对其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车前草经热水提取、DEAE-Sepharose F.F柱层析、Superdex-200柱层析得到车前草多糖PPII-a,经HPLC、UV、IR、比色、β-消去等方法对其组成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PII-a为均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4.6×105Da,其总糖含量、蛋白含量、糖醛酸含量分别为90.5%、9.7%、20.9%,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7.6∶1∶1.8∶1.9;呈现多糖特征吸收峰,含有β-吡喃糖苷键。β-消去实验结果表明,糖链与结合蛋白之间是通过O-型糖肽键相连。因此,PPII-a是一种均一的具有O-糖肽键的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10.
茶多糖提纯、精制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茶多糖的提纯精制方法、多糖组成及药理作用。目前多用水提法制茶多糖粗品;经除蛋白、脱色初步纯化;用沉淀法、超滤法或柱层析法等进一步纯化;多糖组成因原料及分离纯化方法不同有较大差别。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降血压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可用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一种毛尖茶叶多糖MTP06的提取分离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一种毛尖茶叶多糖的结构与活性开展了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毛尖茶叶粗多糖,经除蛋白后得到精制多糖(MP),以不同的柱层析方法对MP进行多次分离纯化,得到1个均一组分的毛尖茶叶多糖(Maojian Tea Polysaccharides No.06,MTP06)。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小鼠免疫细胞RAW264.7增殖、吞噬能力和产生NO等试验方法对MTP06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MTP06对0.1 mmol·L~(-1) DPPH溶液的自由基清除率为30.85%,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吞噬能力和产生NO的能力均有促进作用,与空白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且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12.
茶叶多糖的组合及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汪东风  李俊 《茶叶科学》2000,20(1):45-50
用粗老茶制备要多糖(TPS)的粗品(TPS1)经脱蛋白处理过凝胶柱纯后得TPS的纯品(TPS2),然后用UV、IR、HPLC、GC及常规成分分析等方法比较了TPS1和TPS2之间的组分差异;用AA(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和正常小鼠为对象。比较TPS1和TPS2对动物免疫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茶叶多糖的组成及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粗老茶制备茶多糖 (TPS)的粗品 (TPS1) ,经脱蛋白处理并过凝胶柱纯化后得TPS的纯品 (TPS2 ) ,然后用UV、IR、HPLC、GC及常规成分分析等方法比较了TPS1和TPS2 之间的组分差异 ;用AA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和正常小鼠为对象 ,比较TPS1和TPS2 对动物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TPS中蛋白质与多糖呈紧密结合态 ,TPS是一种糖蛋白 ;用不同方法制备的TPS对AA大鼠引起的脾淋巴细胞转化低下和白细胞介素 2 (IL 2 )分泌过低均有恢复作用 ,而对白细胞介素 1(IL 1)分泌过高则有抑制作用 ,对正常小鼠机体免疫有增强作用 ,其中TPS2 比TPS1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酶法提取工艺对茶多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果胶酶、胰蛋白酶以及复合酶等3种提取法和不加酶水浸提法为对照,提取崂山粗老绿茶中的茶多糖(TPS)。结果表明,复合酶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达到5.17±0.17%。对4种工艺获得的TPS用SepharoseFF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纯化,收集主要的含糖组分,分别测定其多糖含量、单糖组成、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4种工艺对提取的TPS的单糖组成种类影响不大,但对各单糖组分之间的比例稍有影响。4种工艺获得的TPS的总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果胶酶法、复合酶法、胰蛋白酶法以及不加酶水浸提法,其中果胶酶法获得的TPS总糖含量高达95.26±4.09%,但其糖醛酸含量比其他3种工艺显著降低。4种工艺对提取的TPS的氨基酸组成种类影响亦不大,但对各氨基酸的含量有较大的影响。果胶酶法、胰蛋白酶法提取的TPS的各氨基酸含量与不加酶水浸提法的相比有较大的减少。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中HRGP分离鉴定及稀土诱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汪东风  檀花蓉 《茶叶科学》1998,18(2):119-124
对茶多糖中蛋白质的分离及组分测定表明,茶叶中存在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HRGP),羟脯氨酸与多糖呈紧密结合状态。在未经蛋白酶及Sevag法纯化的HRGP中,羟脯氨酸含量约为8%~10%;在纯化的HRGP中,羟脯氨酸要占其中氨基酸组分的30%以上。HRGP具水溶性,可用煮提法制备,茶渣中很少存在。HRGP与植物的抗性有关。在正常的茶树或经修剪造成损伤的茶树上,喷施稀土均可诱导其体内产生脯氨酸和使脯氨酸向羟脯氨酸转化。文中还对糖蛋白的提取、纯化条件,羟脯氨酸的存在状态、形成途径及稀土的诱导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用石油醚和95%乙醇分别浸提山苦茶叶,以去除其中脂溶性成分和单糖、低聚糖、苷类等杂质,再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分离山苦茶多糖,最后采用Sevag试剂法和蛋白酶酶解法去除茶多糖中的蛋白质。以葡萄糖为标准,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山苦茶多糖含量。考察了乙醇浓度对山苦茶多糖沉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evag试剂法和蛋白酶酶解法相结合去除蛋白质效果较好。采用80%乙醇浓度沉淀山苦茶多糖效果最佳,测定波长为604 nm,山苦茶中多糖含量为1.012%,方法回收率96.7%,RSD为2.45%,多糖提取液4 h内显色稳定。该试验方法测定茶多糖准确快速,显色稳定且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7.
尹学哲  许惠仙  金花 《茶叶科学》2007,27(4):299-301
研究绿茶多糖体外清除氧自由基与抗脂蛋白氧化作用。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绿茶多糖对ROO·、O2-·及OH·的清除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对H2O2的清除作用。给20名健康受试者空腹食用绿茶多糖前和2βh后抽取静脉血,采用序列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并观察各血浆脂蛋白过氧化程度以及氧化易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绿茶多糖对ROO·、O2-·、OH·及H2O2均有清除作用;食用绿茶多糖后受试者血浆及VLDL、LDL和HDL过氧化脂质水平明显降低;在体外进行氧化修饰时,LDL氧化延滞时间明显延长,提示LDL氧化易感性下降。研究结果提示,绿茶多糖可增强血浆及脂蛋白抗氧化能力,能够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延缓衰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茶多糖和茶多酚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研究茶多糖、茶多酚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SD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和机制。方法:饲喂SD大鼠茶多糖、茶多酚3周后,观察大鼠血糖、葡萄糖耐量、血胰岛素以及小肠糖降解酶(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变化。结果:茶多糖、茶多酚都有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茶多糖组大鼠血胰岛素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茶多酚组的血胰岛素水平有升高趋势,小肠各降解酶活力也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茶多糖对高血糖大鼠有显著的抑制血糖升高的作用,茶多糖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小肠糖降解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