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附红细胞体病原特征及其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猪附红细胞体的病原形态学特征及其致病特性,给6只临床健康小鼠成功感染了猪附红细胞体病,对试验组小鼠感染后的不同时期采集的血样进行了鲜血压片、姬姆萨染色及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检查,红细胞计数和以P1:5'-GCATGCCCAGTCCCCAAGGA-3'和P2:5'-TGCGGGGAGTACGTGGGAAGG-3'为特异性引物,利用2003年Ludwig E报道的方法对待检血样中附红细胞体DNA的PCR鉴定及测序.1 000倍油镜下观察到单个或连成线状的附红细胞体附着于红细胞表面,红细胞变成刺状、菠萝状或"口"字形等不规则形状;12 000倍扫描电镜下观察到了"逗点"状及以纤丝与红细胞膜相连的附红细胞体;红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在接种后第7、10、14天出现大量异型性红细胞,其中第10天严重变形红细胞数量最多.说明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明显期在感染后第7~14天,14 d以后逐渐消散;PCR扩增得到782 bp的DNA片段,经序列分析与序列号为AJ504999的相应片段同源性为99.74%.本试验为猪附红细胞体的病原特性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机理等方面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血液中而引起。主要症状为病猪初期皮肤潮红、眼结膜红、体温高、厌食、拉干粪或不排便 ;后期则黄疸、贫血 ,皮肤苍白 ,耳、腿发紫 ,尿赤。目前此病在黑龙江呈流行性发生。1 病原病原体为立克次氏体目中的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内或附着在红细胞表面 ,也可游离于血浆中 ,以二分裂萌芽法在红细胞内增殖。2 传播途径本病一般为夏秋季节多发 ,因此推测为吸血昆虫传播。有的学者认为也存在其它传播途径。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各种年龄 ,不同品种的猪均易感。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 ,随着病原在血液中繁…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的电镜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 1 2头不同程度附红细胞体感染猪的血液标本进行电镜学观察结果显示 ;扫描电镜 4 580倍下红细胞膜缺损凹陷 ,表面有大小不一链球状、杆状附红细胞体附着 ,被感染红细胞呈波浪形改变。透射电镜 1 2 0 0 0倍下观察 ,附红细胞体为一近似球形结构物 ,边缘密度较中间密度大 ,附着点有纤丝状物与红细胞相连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黄疸性贫血病、红皮病等)是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同时,附红细胞体又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本病以发热、贫血和怀孕母猪的流产为特征。1病原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寄生于红细胞内,也可游离在血浆中。猪附红细胞体呈环形、球形、椭圆形、杆状、月牙状、逗点状和串珠状等不同形状。平均  相似文献   

5.
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形态学及生殖方式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猪和兔附红细胞体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构、大小以及在红细胞上的附着方式等均无显著差别,其形态多为球形、卵圆形,直径0.2~2.5pm,在红细胞表面以一根或数根纤丝连接成串珠状或单个寄生。在透射电镜下,首次观察到附红细胞体边缘有一段20~30nm厚的光亮区域,并且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同时观察到附红细胞体的出芽生殖现象。由此推测,附红细胞体的发育方式为成熟的附红细胞体以出芽的方式产生1个未成熟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随着未成熟形态附红细胞体的发育,逐渐从成熟附红细胞体体内脱离出来,最后以纤丝与成熟附红细胞体相连接;脱离出来的未成熟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黏附到同一红细胞或临近红细胞的膜上,最终发育成1个成熟的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黄疸性贫血病、红皮病等)是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同时,附红细胞体又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本病以发热、贫血和怀孕母猪的流产为特征。1病原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寄生于红细胞内,也可游离在血浆中。猪附红细胞体呈环形、球形、椭圆形、杆状、月牙状、逗点状和串珠状等不同形状。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多种动物和人都可感染发病.本文介绍了猪附红体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生产过程中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附红细胞体感染犬后常呈亚临床性表现,当犬机体免疫能力下降便可引起该病发生.患犬表现高热、黄疸、溶血性贫血为主要症状,病死率可高达80%,严重危及犬的生命健康.随着临床病例增多而呈暴发趋势流行,附红细胞体病已引起了临床兽医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对该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进行了综述,为犬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兽共患病。1928年Schilling首次报道了鼠的附红细胞体(E.coccoides)。我国晋希民于1981年最先报道兔附红细胞体病,随后相继在山羊、牛、猪、马、绵羊、鼠、犬、蓝狐、鸡等多种动物和人类的血液中也发现了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本文从附红细胞体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方面做了阐述,目的是提高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认识,并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从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湖北黄牛无菌采集血液,分离附红细胞体并提取病原基因组,用血营养菌的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长约1.5kb的扩增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全长为1 471 bp(GenBank收录号为AY946266),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Neimark公布的温氏附红细胞体(AF016546)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98.7%,证实该病原为温氏附红细胞体,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了温氏附红细胞体在湖北省的存在.将该序列与5种支原体、14种血营养菌及边缘无浆体等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温氏附红细胞体同边缘无浆体的关系较远,而与肺炎支原体组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2.
附红细胞体病属于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是指家畜血液中的血浆或红细胞表面存在附红细胞体,对猪的红细胞产生一定的破坏,导致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不断减少,降低红细胞携氧功能.通常猪附红细胞体具有较强的低温抵抗力,对强力霉素和干燥敏感,在引种时要做好选育和饲养管理等工作,从而增强猪体抵抗力,有效预防附红细胞体病.本文就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犬红细胞体病是由于犬附红细胞体在犬的血液中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和 /或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犬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疽、呕吐、腹泻为主要特征。1 病原病原为附红细胞体 ,是一种多形态的生物体。关于本病病原体的分类 ,国内外尚有争议。多数学者根据《伯吉氏鉴定细菌学》的分类将其列为立克次体目 ,无形体科 ,附红细胞体属。附红细胞体不受红细胞溶解的影响 ,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 ,在 0 .5 %石炭酸中 37℃ ,3h即可被杀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能存活 31天 ,在加 15 %甘油的血液中 - 79℃时 ,能保…  相似文献   

14.
南疆仔猪首次暴发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附红体)是人畜共患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它寄生在家畜血液里、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引起家畜的附红细胞体病.在急性发病时出现黄疸、贫血、发热、腹部皮下和四肢末梢发紫,且多为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5.
附红细胞体病是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散发的热性、溶血性人畜共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该病原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直径0.2~2 μm,单独或成链状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也可围绕在整个红细胞上.在血浆中也可见自由的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和综合防治措施,本文对附红细胞体的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了附红细胞体实验室诊断方法;最后提出了预防和诊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制措施,目的是提高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认识,并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诊疗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epervthrozoons,EH)是由血液寄生生物——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疽、发热等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的立克次氏体病。其病原是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运动在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它能够影响红细胞的携氧功能和正常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奶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8.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而附红细胞体则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类微生物。作者就猪附红细胞体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硬防治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附红细胞体种类很多,现已命名的大约有14种,常见的有绵羊附红细胞体、猪附红细胞体、山羊附红细胞体、小附红细胞体等,其中猪、绵羊的附红细胞体致病力较强。附红细胞体是存在血液中的微生物,该病原为立克次氏体,大小为0.8微米~2.5微米,呈多形性,多数为环形、球形或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或杆状。附红体多在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呈链状或鳞片状,也有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附红细胞体可在血液中做缓慢的进退,多方向扭转翻滚等运动,但一附着于红细胞上则停止运动。专家指出,羊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为4天~15天,多数羊只呈现隐性感染,只有出现不良诱因才引起发病。严重感染而造成大部分死亡的羊,在出现体温升高后3d~7d就发生死亡,但也有少数病羊病程长达15d~18d,以羔羊的死亡率最高,占死亡羊的60%以上。该病的另一大特征是虫血症,羊感染后经过一定时间,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会出现数量不等的附红细胞体。人工感染绵羊15天后出现虫血症,28天细胞感染达100%,48天消失。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秋季发病较多,尤其是多雨之后最易发病,常呈地方流行性。感染羊引进到易感羊群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羊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羊,但以幼羊发病率最高,患病羊及隐性感染羊是重要的传染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虫﹑蜱等)、螨虫﹑虱子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该病多发生于吸血昆虫大量繁殖的夏秋季节;应激因素如: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寒冷或其他疾病感染等情况可使隐性感染羊发病;也有人报道此病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一般的消毒药均能杀死病原。但附红细胞体对低温的抵抗力强。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面、游离于血浆或者骨髓中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兽共患病.猪患附红细胞体病后常常和其它疾病混合感染,表现不同的交叉症状,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是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之一.作者就猪附红细胞体的研究进展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