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赣北稻区三化螟种群明显回升。其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已接近大发生的1963、1974年。为了探索赣北稻区2化蝶种群回升的原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汀西省植保学会、江西省植保植检站于1993年9月ZI~28日,组织了我省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方而植保科技人贝,实地考察了瑞昌市南义乡,武宁县黄段乡、都昌县北山乡和乐乎市镇桥、接渡、双田等乡镇,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生概况赣北稻区,建国初期以种植单季稻为主,三化螟发生数量少,为害轻。50年代随着水稻改制,双季稻面积逐年扩大,紫云英绿肥相继推广,紫云…  相似文献   

2.
简析三化螟灾变规律及其综合治理对策陈玉托杨永雄(广东省农业厅植保总站广州510500)三化螟是我省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年发生4代,南部地区发生5代,以一、三代为害早、晚稻苗期和二、四、五代为害早、晚稻孕穗至灌浆期为主。苗期受害造成水稻枯心苗,中期...  相似文献   

3.
宜春地区位于赣西偏北,管辖10个县市,水稻播面466666.67hm2,是我省产量较高的稻区之一。近年来我省的九江市、乐平、泰和等县,出现了水稻三化螟回升的现象;四川、江苏、浙江等省也有三化螟回升的报道。三化螺今后发生为害的趋势如何,是一个深得思考的问题。为此特对此虫在我区发生的历史、现状以及省内外有关调查研究结果,作一回顾,以期从中分析出一些有助于这一思考的启发。1三化螟在我区的发生分布三化螟单食水稻,水稻种植结构(本文系指水稻种植结构和品种类型)直接影响三化螟种群的世代繁衍和年生活史。因此水稻种植结构的变…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4月 2 8日 ,湖北省水稻螟虫防治现场会在赤壁市召开。省农业厅、省植保总站、全省各市、州植保站以及“无螟害工程”示范基点县和部分优质水稻生产县植保站等单位派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植保总站喻法金副站长主持 ,会上赤壁市王汉桥市长致欢迎词 ,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周明炎处长作了重要讲话 ,省植保总站专家分析了当前水稻螟虫发生动态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意见 ,赤壁市、荆州市、随州市、当阳市等地植保站作了典型发言 ,最后省植保总站张隆国站长作了大会总结 ,要求各地植保站 ,紧紧围绕全国植保工作会议精神 ,落实我省水稻“…  相似文献   

5.
20%三唑磷乳油防治水稻三化螟试验孝感市植保站丁金元,李星洲云梦县植保站彭新交,赵少泉,杨望明,董四柏20%三唑磷乳油是四川省化工研究所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杀虫剂。为了验证其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根据省植保总站的安排,我们特作了此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切实加强防除水稻细条病工作湖北省植保总站水稻细条病是国内重要的检疫性病害,此病于1990年在我省五县市呈点片暴发,构成了对湖北水稻生产的严重威胁。为有效地防除此病,湖北省科委于1991年立项,由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和省植保总站联合主持,开展了对湖北省水...  相似文献   

7.
1983年9月15至25日,《植物保护》编辑部组织部分编委并邀请有关单位以及浙江、湖北等省植保处负责同志共14人,组成考察团,来安徽省进行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先后考察了舒城县千人桥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安庆  相似文献   

8.
赖月清 《江西植保》2003,26(3):126-128
通过分析永安市现阶段水稻三化螟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原因,提出治理三化螟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特别强调要因地制宜调整栽培制度,持续严控虫源基数和适期药剂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三代三化螟产卵部位的观察刘文娟,刘国华,徐优良,任寿美,王建富,孙继明(泰兴市植保植检站,225400)孙继生(泰兴市分界乡农技站)90年代以来,我市三化螟已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害虫。因此,此虫测报是否准确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三代三化螟产卵时,...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水稻生产是我县优势产业。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 (Walker)是我县水稻生产的大敌,它在60年代、70年代曾间歇性暴发过几次,而1994年又升为重发生年。2002年再次突增,第4代为害程度比1994年同代更严重,它在大部分丘陵山区和局部平原稻区的白穗率一般都在10%~30%,高达80%。为此我们想谈谈三化螟的发生与防治,供同行和农民朋友在植保工作中参考。 1 三化螟生活习性 三化螟只为害水稻,称为单食性害虫。以幼虫在禾蔸中越冬,春后期在禾蔸中化蛹羽化。蛾子白天潜伏在禾蔸下部不动,黄昏以后飞出活动,有趋光性,趋青绿…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7月12—13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宁夏银川召开了2017年下半年全国水稻和马铃薯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 会议总结了上半年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会商提出了下半年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 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监测预警工作, 现场观摩了贺兰县广银米业水稻基地和生瑞米业水稻基地,考察了水稻病虫监测和绿色生产情况. 全国农技中心魏启文书记、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赖伟利副厅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王建强调研员出席会议并讲话. 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植保(植保植检、农技)站(局、中心)负责水稻和马铃薯病虫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及南京农业大学、国家气象中心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共5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一、控制病虫草鼠为害,植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作物病虫草鼠是农业生产的大敌,控制其发生和为害,保障农业丰收是植物保护工作的根本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加强领导,大力发展植保科学研究事业,组织广大植保工作者和农民与病虫草鼠害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旧中国一些严重为害的病虫害,如东亚飞蝗,小麦条锈病和水稻三化螟等基本得到控制,我国的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植保植检站、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保学会和赣州地区植保植检站,于1995年元月14~15日在赣州市联合召开了赣南水稻病虫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研讨会。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菊生、省昆虫学会名誉理事长章士美、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省昆虫学会理事长尹益寿、省植保学会名誉理事长欧阳基,省农科院副院长、省植保学会理事长叶正襄、省植保植检站站长章康华等专家、教授和中共赣州地委副书记、省植保学会理事刘学文,以及赣州地区科委、地区农业局、地县植保站的负责同志,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在回顾赣南历年水稻病虫发生实况的…  相似文献   

14.
周家立 《广西植保》2003,16(1):31-32
三化螟是我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 ,曾给我区水稻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广西发生较轻 ,损失较小。但近年来 ,由于全球气候异常 ,农业结构调整及防治措施不当等原因 ,1 999~2 0 0 1年较 2 0世纪 90年代中前期呈迅速回升态势 ,损失也在加重 (见插图 )。因此加强对水稻三化螟发生为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应引起各级植保部门及广大农民的重视。现笔者粗浅分析近年三化螟在我区发生回升明显的原因并就综合防治策略提几点建议 ,以供参考。1 发生特点1 .1 越冬虫源基数大 ,冬后死亡率低  据 1 999年统计融安等 42个县 (市…  相似文献   

15.
正平乐县地处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水稻常年种植面积21333 ha左右。在2007年以前,该县水稻钻蛀性螟虫以三化螟发生为害为主,之后的几年,二化螟与三化螟混合发生,但出现了二化螟发生逐年加重、三化螟发生逐年减轻的格局,到2012年,全县水稻三化螟发生面积只有1067 ha,二化螟发生面积达6700 ha,占种植面积的31.4%,已取代三化螟成为全县水稻主要的钻蛀性螟虫,并有进一步加重发  相似文献   

16.
应用序贯抽样检验螟害程度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三化螟由于一年发生多,分布面广,为害较重,故要普遍且多次(最少4次)调查螟害程度,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植保公司,合作防治等形式的广泛推广,更需要普遍进行田间检查防治质量和水稻受害程度是否超过了经济允许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武穴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余脉南麓,素有"三省七县通衢"、"鄂东门户"和"入楚第一港"之称。全市耕地面积3.69万hm2,其中水田面积3万hm2,水稻复播面积达5.07万hm2,是我省典型的以水田"油稻稻"三熟制为主的粮食主产区。2014年我市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依托湖北省财政厅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在武穴市水稻主产区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陈景成 《广西植保》1996,9(4):30-32
水稻主要病虫发生实况及同期对比表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陈景成(玉林地区植保站537000)水稻主要病虫(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瘿蚊、稻纹枯病、稻叶瘟、稻穗颈瘟)发生实况及同期对比表是广西植保总站制订的病虫观测表之一,由各县专业测报站在整理历史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省政府关于发展棉花生产的决定,确保我省棉花生产在扩大面积、增加单产、提高品质有一个新的突破,省昆虫学会、省植保学会针对棉花病虫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于1990年10月组织了一次“赣北棉区病虫考察”活动。先后实地考察了彭泽县的芙蓉乡、湖西乡;瑞昌市的流庄乡。并邀请了九江市以及彭  相似文献   

20.
防治水稻螟虫技术的一大进步——杀虫双撒滴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红 《湖北植保》1998,(3):26-26
防治水稻螟虫技术的一大进步—杀虫双撒滴剂湖北省植保总站(430070)许红螟虫是湖北水稻上的主要害虫。80年代中期以来,1代二化螟连年大发生,集中为害中稻秧苗,最高枯鞘率达100%,严重的影响了中稻本田基本苗和中稻早发。后期2代二化螟,3代三化螟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