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栽插密度、施钾量和施氮量对杂交稻T两优明占产量及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提出针对T两优明占高产优质栽培的最优栽培措施方案.[方法]采用"311-A"试验方案,以栽插密度、施钾量和施氮量为试验因素,产量和稻米品质为目标函数,建立产量和米质指标与3项栽培因素的回归模型,进而分析3项栽培因素对T两优明占产量和米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氮钾水平与杂交稻K两优1269干物质生成、产量的关系,为两系杂交稻新品种K两优1269生产上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两系杂交稻新品种K两优1269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氮钾水平组合处理,测定水稻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及产量,研究不同氮钾水平对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同一施钾水平下,叶片的SPAD值随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而不同施钾水平对SPAD值的影响相对较小;群体生长率在移栽至栽后30 d与施氮水平呈线性关系,栽后30 d至齐穗期、齐穗期至成熟期呈抛物线型关系,以施氮水平18 g·m-2处理为最高,群体生长率随施钾水平在各个时期均呈抛物线型关系,以施钾水平20 g·m-2处理为最高;栽后30 d的茎叶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齐穗期和成熟期的茎叶、穗和总干物质积累量与施氮水平均呈抛物线关系,以施氮水平18 g·m-2处理为最高,茎叶、穗和总干物质积累量多数与施钾水平呈抛物线关系,以施钾水平20 g·m-2处理为最高;稻谷产量随施氮水平或施钾水平均呈抛物线型关系,以施氮水平18 g·m-2处理、施钾水平20 g·m–2处理为最高。【结论】杂交稻K两优1269在闽北地区最高稻谷产量的氮肥施用量是22.09 g·m-2,钾肥施用量是19.14 g·m-2,每生产100 kg K两优1269稻谷需施用N 2.21 kg,施用K2O 1.91 kg。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的组合间产量性状比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探明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两系法杂交稻及其再生稻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以5个两系法杂交稻组合和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对照)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栽培,6个杂交组合平均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5.38%,每穗总粒数的增加是强化栽培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与常规栽培比较,强化栽培再生季产量下降9.62%,有效穗的大幅度减少是强化栽培再生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此外,不同杂交稻组合对强化栽培的适应性程度不同,并表现出与具体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2种肥力土壤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氮、钾养分供应对西芹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氮钾锌配方施肥与西芹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高肥力土壤条件下,西芹的最佳栽培处理组合是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211株,氮、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15 kg、K_2O 12 kg;在低肥力土壤条件下,西芹的最佳栽培处理组合是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 211株,氮、钾、锌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25 kg,K_2O15 kg、ZnSO_42 kg.  相似文献   

5.
对超级杂交稻新组合P88s/0293在高产攻关栽培及不同栽培方法和不同施肥量情况下的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新组合P88s/0293在常德市作一季晚稻栽培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小面积示范(4.67hm^2)平均产量达11.07t/hm^2;不同栽培方法的产量不同,抛秧的产量最高,宽窄行移栽的产量次之,等行距移栽的产量最低;不同施肥量的产量也不同,每公顷基肥750kg复合肥加375kg碳铵的产量最高,每公顷750kg复合肥加225kg碳铵的产量次之,每公顷只施750kg复合肥的产量最低,且产量(y)与施氮量(x)呈正相关(r=0.980)。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检测2020年在新疆阿拉尔市九团阿瓦提县新引进的4种不同棉花品种的产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生育期内叶片总氮、磷、钾的含量,分析棉花所吸收的养分与其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合理施肥、提高棉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4个棉花品种各生育期内的叶片中的氮、磷、钾含量均呈现为氮>钾>磷,且在不同生育期内氮、钾含量波动较大,因此在棉花种植生产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氮、钾肥的施用;此外,根据棉花产量与不同生育期叶片内氮、磷、钾含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发现,苗期和初蕾期棉花氮、钾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盛蕾期棉花氮、磷、钾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养分的供给和吸收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棉花生长的各阶段要合理追肥,确保养分供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氮钾配比下杂交稻组合B优827剑叶不同时期光合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以揭示其对B优827叶片衰老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钾配比对B优827剑叶衰老过程中光合色素和蛋白质含量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各处理下不同时期剑叶衰老生理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灌浆期尤为明显.高氮中钾(N180K135)水平下,剑叶在生育后期仍保持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和蛋白质水平,有利于延缓衰老,增加B优827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一季晚稻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的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组合)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稻)、绵2优838(三系杂交稻)、湘晚籼11号(优质常规稻)、扬稻6号(高产常规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通过直播栽培与育秧移栽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方式下各品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直播栽培相比育秧移栽产量高;从产量构成因素上分析,直播栽培增产的原因是水稻有效穗数增多、结实事和千粒重略有增加,其中有效穗数对产量贡献最大,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8677.直播栽培对水稻分蘖、株高、生育期及叶面积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超级杂交稻直播栽培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8830S/P15、两优培九、Y优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直播栽培示范试验,以育秧移栽为对照,研究了两种栽培方式间不同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部分农艺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各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产量在不同栽培方式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表现不一。两优培九产量直播高于移栽,8830S/P15直播与移栽产量相当,Y优1号直播后期倒伏,产量低于移栽。超级杂交稻在直播栽培下更易于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三元素六个不同营养组合的顺序排列试验结果表明,在烤烟产量形成中,氮、磷、钾三元素营养作用依序由强至弱,不同营养组合间以配施氮素的氮磷钾、氮磷、氮钾、纯氮四处理依次居强,无氮的磷钾处理趋弱;在烤烟质量形成中,三元素间钾素作用最强,其次是氮素,再次是磷素,不同营养组合间仍以施钾的氮磷钾、氮钾、磷钾三处理依次居强,氮磷和纯氮处理依次趋弱.提出秦巴山地烤烟优质适产栽培必须坚持氮、磷、钾三元素配合施用,尤其注重氮、钾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一种新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粳籼杂交的后代出现的不育株细胞质供体,先后育成了三个籼型不育系. 育成的K青A配合力优于汕A,K19A中抗稻瘟病,K17A抗病性及繁殖制种产量优 于汕A.这一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早稻产量性状的变劣效应比目前生产 上应用的其它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变劣效应小.育成的杂交稻具有高产、抗病、 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已有两个组合通过省级审定,两个组合通过省级区试, 五个组合正在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讨论了这种新型极性不育细胞质杂交 稻育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杂交早稻威优49亩产450千克左右,每亩平均吸收氧化钾7.880千克,其中79.16%为土壤供钾。杂交早稻一生中前期吸钾量占38.60%,中期占42.29%,后期占19.11%.群体总吸钾量与总吸氮量呈1∶1的关系.肥料钾的利用率为28.12%.施钾明显促进抽穗前茎鞘醣的积累和抽穗后茎叶醣向谷粒的转运.施钾对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在本试验中等供钾土壤条件下,杂交早稻亩施5千克氧化钾的增产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水氮管理模式与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水稻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稻冈优725为材料,通过“淹水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1N1)”、“控制性交替灌溉+氮肥优化运筹(W2N1)”、“旱种+氮肥优化运筹(W3N2)”3种水氮管理模式及不同的磷钾肥配施处理,分析对水稻氮、磷、钾吸收特点的影响,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生理特性指标间的关系。【结果】水氮管理模式和磷钾肥配施对水稻氮、磷、钾素的吸收、生理特性及产量均存在显著的影响;W2N1管理模式与磷、钾肥施用量均为90 kg?hm-2的配施(P90K90处理)组合能促进抽穗及成熟期各养分的累积,提高剑叶光合速率(P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根系活力,延缓剑叶丙二醛(MDA)增幅,为本试验稳产、高效最佳的水肥运筹模式;而配施肥量过重(P90K180处理)时水肥调控优势减弱,增产不显著,会导致肥料利用效率、产投效益降低。旱种相对于淹灌下的水氮优化管理模式与P90K180配施组合,会导致肥料利用效率降低,但能提高稻谷增产幅度,为生产中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参考。相关分析表明,水肥调控下稻株抽穗及成熟期氮、磷、钾累积间及与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4*—0.939**);且抽穗及成熟期各养分累积量和产量与结实期各阶段剑叶Pn、SOD活性及根系活力均存在正相关性(r=0.545—0.902**),与剑叶MD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612*—-0.879**),尤其以抽穗后1—7 d相关性最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W2N1-P90K90为最优的水肥调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结实期稻株生理代谢活性,提高养分累积量及稻谷产量,W1N1模式与P90K90配施为宜,而W3N2模式下可适当提高钾肥配施量以P90K180配施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不同熟期杂交晚稻的氮素吸收特性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熟期杂交晚稻的吸氮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早熟组合威优64的每亩平均总吸氮量为9.310千克,迟熟组合汕优63为10.292千克。汕优63比威优64多吸0.982千克,差异主要在于秧田期,大田吸氮量两组合仅相差0.1千克。大田各生育阶段的吸氮量,前期威优64多于汕优63,中期少于汕优63,后期相差甚微。统计分析表明:汕优63和威优64每亩最高产量吸氮量分别为10.243千克和10.847千克,每亩最高产量的穗数分别为18.12万和28.73万。本文最后讨论了不同熟期组合的施氮量,施氮技术及品种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武育粳3号(粳)和汕优63(杂交中籼)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旱秧本田期氮素营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粳稻旱秧本田期植株含氮量、吸氮量、根重和根系伤流强度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杂交稻施氮量过多,生育后期植株含氮量、根系伤流强度下降,吸氮量降低;与湿润秧相比,旱秧拔节前和抽穗后根系活力具有明显优势,植株含氮量高,吸氮量多,但拔节至抽穗根系活力较低;旱秧返青至N-n叶龄期具有明显的分蘖优势,N一n叶龄期之后分蘖消长速度低于湿润秧,茎蘖动态表现出速发稳降的特征;在适宜的施氮水平下,旱秧比湿润秧产量高,在穗粒结构上表现为穗数多、德型大、千粒重偏低的特点,提高千粒重是进一步发挥旱秧增产潜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以26个籼型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设施氮量、齐穗期疏花、剪叶处理,研究了施氮水平对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施氮水平下整精米率的差值(低氮-高氮)分别与低氮和高氮下各组合相应的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中小穗型组合在低氮条件下的叶粒比已经较高,籽粒灌浆速率较快,导致籽粒充实度差而整精米率不高;当施氮水平提高后,叶粒比和灌浆速率进一步提高,籽粒容重进一步下降,因而整精米率下降。大穗型组合在低氮条件下,不足以维持籽粒正常灌浆,籽粒容重和整精米率下降;当提高施氮水平后,叶粒比有一定程度提高,库源矛盾有所缓解,籽粒容重也相应提高以致整精米率增加。预测出在4.5叶左右按26.64 cm×19.98 cm规格、每穴栽双株和本田施纯氮150 kg/hm2的栽培条件下,当群体平均着粒数≥194粒的杂交组合,整精米率比低氮水平有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水稻对氮钾两元素的需要要相近。为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氮钾肥配施比例似以1:1为宜;但为了提高当季作物施钾的增产效应,氮钾配比可乐用1:0.4~0.5。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协调生长受到氮钾肥配比的影响:N>K,有利于地上部生长;K>N,则有利于地下部生长。过量施氮对根系生长不利。氮钾供应状况影响稻株中的养分平衡,提高氮钾施用水平,稻株中氮钾的浓度随之提高,但钙镁的浓度下降,钾镁的拮抗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26个籼型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设施氮量、齐穗期疏花、剪叶处理,研究了施氮水平对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施氮水平下整精米率的差值(低氮-高氮)分别与低氮和高氮下各组合相应的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中小穗型组合在低氮条件下的叶粒比已经较高,籽粒灌浆速率较快,导致籽粒充实度差而整精米率不高;当施氮水平提高后,叶粒比和灌浆速率进一步提高,籽粒容重进一步下降,因而整精米率下降。大穗型组合在低氮条件下,不足以维持籽粒正常灌浆,籽粒容重和整精米率下降;当提高施氮水平后,叶粒比有一定程度提高,库源矛盾有所缓解,籽粒容重也相应提高以致整精米率增加。预测出在4.5叶左右按26.64 cm×19.98 cm规格、每穴栽双株和本田施纯氮150kg/hm2的栽培条件下,当群体平均着粒数≥194粒的杂交组合,整精米率比低氮水平有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氮钾肥施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设置氮钾肥不同施用量田间试验,观察对杂交水稻生育和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茎蘖数、叶面积和叶重随氮钾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群体生长率、茎鞘重、穗重、总干物重和稻谷产量,与氮钾肥用量呈显著水平的抛物线型关系。杂交水稻对氮肥较敏感,宜按最高产量目标推荐施氮量,按最佳经济收益推荐施钾量。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 kg稻谷的适宜N、K2O用量分别是1.8 kg和1.6 kg。  相似文献   

20.
杂交早稻主要性状分析及高产育种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相关分析、通经分析和主成份分析方法对近年来育成的一些杂交早稻组合的主要性状分析表明:1.产量和产量性状及产量性状间有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而以每穗实粒数和株高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2.生育期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其它性状通过该性状的间接作用很小,说明早稻生育期范围内,实现高产是可能的;3.按累积贡献率≥85%,确定了穗平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穗长四个主成份;4.对提高杂交早稻的育种途径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