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章秋虎 《科学养鱼》2004,(10):48-49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日趋普及。然而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养殖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因环境恶化造成对虾发病死亡的现象不断发生。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危害较大的主要病害除了由桃拉病毒和杆状病毒引起的红体病和白斑  相似文献   

2.
《海洋与渔业》2009,(1):44-44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2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有所下降。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白斑病和红体病等。在局部地区养殖南美自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65%、死亡率达到70%、白斑病发病率达到30%、死亡率达到56%,高体鲕、红鳍笛鲷本尼登虫病发病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一、3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3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发病率与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主要病害有鱼类水霉病、泛池、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和隐核虫病、鳖白斑病和腐皮穿孔病、虾类白斑病、红体病、红腿病、桃拉病及病因不明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鲢鱼、鲫鱼、鲈鱼、斑鳢、鳙鱼、鳖、对虾共10种;在局部地区养殖草鱼锚头鳋病、泛池以及鲢鱼、鳙鱼、鲈鱼水霉病发病率高于50%、鳜鱼烂鳃病发病率高于60%、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80%、红鳍笛鲷和高体鰤本尼登虫发病率达到100%;草鱼烂鳃病死亡率32%、鲢鱼泛池引起的死亡率50%、对虾红体病死亡率60%.  相似文献   

4.
对虾养殖过程中,白斑综合症、桃拉病等病毒性疾病的危害很大,常常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养殖对虾死亡。研究工作者发现:暴发病毒病的虾常常还伴有弧菌类感染。而对虾瞎眼病、对虾红腿病、对虾幼体菌血症和对虾荧光病等疾病的病原体又都是弧菌。所以弧菌在养殖业中的危害不容忽视,已成为制约对虾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对虾养殖在东营地区掀起了第二次养殖高峰,养殖品种由单一的中国对虾发展到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脊尾白虾,但在养殖过程中虾病的暴发时间不断提前,危害越来越严重,为了寻找一种更为适合东营地区的养殖品种,我们在暴发对虾白斑症病毒病和细菌病的池塘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广西的对虾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面积在大幅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超常规发展,有超过斑节对虾养殖的趋势,新的养殖模式如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快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屡创新高等。做好对虾病害防治工作、保证养成收获是广大养殖户的迫切心愿。现就我们在养殖实践及技术服务中遇到的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经验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害发生简述去年广西对虾养殖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等均有发生,如白斑病、红体病、丝状细菌病、黄鳃、黑鳃、纤毛虫、夜光虫、软壳等。其中以南美白对虾红体病表现尤其突出。对虾发病时间早…  相似文献   

7.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地处杭州湾沿岸养殖垦区连片南美白对虾基地,红体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因红体病暴发性流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该病也是江浙地区对虾养殖危害最大。其发病区域广、病情急、死亡率高的一种红体综合征。现将红体病流行趋势、致病因子及生态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2009,(12):37-39
1月份气温、水温仍处在最低时期,预测海、淡水养殖水生动物病害发生率与死亡率都处在全年低峰期。但要注意水霉病、小瓜虫等寄生虫病可能会在局部地区流行和暴发。温棚养殖的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不明病因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仍然很高,要做好防治措施。冬季要注意保持鱼塘的水位,建议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做好越冬品种的保温措施。定时监测温棚养殖水质,加强巡塘,注意预防淡水养殖的水霉病、爱德华氏病、小瓜虫病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每年春季的清明到五一和中秋国庆期间,养殖对虾容易出现红体病。表现为硬壳或软壳,有或无白斑,空胃空肠,体色微红,肝胰腺肿大、糜烂,病虾体弱无力,在水面  相似文献   

11.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8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肠炎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在湛江市雷州企水港网箱养殖鱼类发生较严重的刺激隐核虫病,  相似文献   

12.
一、2009年1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2009年12月份监测到的病害主要有鱼类水霉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对虾托拉病和红体病等。  相似文献   

13.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2,27(2):14-15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本人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的…  相似文献   

14.
郑善坚 《齐鲁渔业》2006,23(8):28-30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的淡化养殖成为近年的养殖热点,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因投饵等自身污染加剧。相对海水,淡化水体的水质稳定性差,水质复杂多变,受气候、藻相的影响显著,因水质诱发虾病的问题也日渐突出。笔者2003年对凡纳  相似文献   

15.
一、9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9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发病率与死亡率与上月差不多,仍处于高发期.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纤毛虫病、孢子虫病、鳜鱼指环虫病、本尼登虫病和蟹弧菌病、褐斑病、鲍苗脱板病、虾类白斑病、红体病、红腿病、桃拉病及病因不明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鲮鱼、罗非鱼、鲫鱼、鲈鱼、鲢鱼、鳙鱼、鳖、对虾、罗氏沼虾共12种;在局部地区养殖黄鳍鲷指环虫病、斑节对虾白斑病、鲍苗脱板症发病率高于50%,红鳍笛鲷本尼登虫发病率达到100%;卵形鲳够烂鳃病死亡率20%、对虾红体病死亡率31%、鲍苗脱板病死亡率75%、斑节对虾白斑病死亡率88%.……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以其摄食性强、生长速度快、广盐性、适宜高密度养殖等优点,在我国南北方治海海水、半咸水、淡水进行大面积养殖,近年来,赣榆县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其对虾病害发展也愈来愈严重。主要病害有红体病、纤毛虫病、蜕壳不遂、软壳、黑鳃、白斑病等,其中对养殖危害比较严重的是白斑病。笔者根据近几年赣榆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以及发病情况,采用中西药配合的防治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总体相对比较低,对虾、罗非鱼和鳜鱼的病害仍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有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罗氏沼虾白浊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鳖、南美白对虾共4种。在局部地区养殖鳜鱼车轮虫病发病率达到70%、指环虫病死亡率达到84%,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日趋严重,养殖效益不稳定,以桃拉病毒病、红体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对虾流行病的爆发和流行已经成为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控是近年来国家虾产业体系的焦点之一。如今。南美白对虾生物防控技术在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连云港对虾综合试验站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江苏省连云港市养殖试验,对虾养殖成功率超过90%,养殖产量提高15%。  相似文献   

19.
海水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虾养殖由于受到水资源和虾病的困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经成为今后对虾养殖的一个重要方向。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结构包括了养虾池、水处理技术、消毒杀菌、增氧技术、水温调节装置等。目前,典型的养殖模式有美国德州跑道式对虾养殖系统、台南室内自动化循环水养虾系统、美国佛罗里达三阶段养殖系统和美国夏威夷基于微藻的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文中对这4种典型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试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 近年来,在养殖环境条件日益恶化、水产养殖品种抗病能力日渐低下和异常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下,广西水生动物疫病与水产养殖重大病害的危害仍然比较严重,对虾白斑病等疫病严重危害养殖对虾生产,养殖牡蛎类立克氏体病(初步诊断)和大水面生态养殖鲢鳙鱼不明细小寄生虫病等新病害也严重危害养殖生产,而套肠病、爱德华氏菌病、链球菌病和溃疡病等病害更是严重危害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初步统计结果,2005年到2008年,因水生动物疫病与水产养殖重大病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7.8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