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种业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型市场格局.认真审视和研究种业市场现状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把握市场规律.规避种业风险.破解种子产业发展难题,不断提高种业市场宏观管理能力,促进我国种业稳定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李友章 《种子科技》2004,22(1):12-13
1种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1种子法规对种子工作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12月1日实施以来,农业部又先后实施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12个种子专门法规,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出台了<种子管理条例>,这些种子法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成为当前规范种子工作的法律依据.种子法规总的要求是:销售的种子要经过加工、包装、附有标签,建立经营档案,确保质量,向用户提供说明;要做到诚信守约,严格履行合同,维护公平、公正的种子市场秩序;要搞好售后服务,对用户做好技术指导,在出现质量纠纷时,积极主动做好工作.这些法规,把种子产业推向市场,强化市场竞争,增大对种子产业活动的约束性,使种业发展有法可依,依法治种,促进和保障种业发展,维护种子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徐孝曦 《种子》2005,24(11):90-91
当前,中国种子产业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2000年12月颁布和实施以来,种子经营行业从业人数剧增、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案件多发以及种子试验推广体系建设工作滞后,种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竞争方式正由浅层次的产品、价格打拼演变为靠技术创新、标准化、综合管理、人才结构、企业文化等为基础的企业核心能力的深层次竞争.  相似文献   

4.
如何加快新时期种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种业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种子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种子贸易和技术经济的合作,将会迅速发展,中国种业走向国际市场,全面开放已成为必然.面对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气候,铁岭市种子公司将通过加快改革调整的步伐,创新种业管理体制,以人为本、抓住时机,积极迎接挑战,在不断前进中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柴玮 《种子世界》2003,(6):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使我国种业市场逐步朝着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格局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种业经济的国际化、标准化、法制化的特征更加明显.作为市场的主体,种子企业要按照国际惯例办事,遵守制度、诚守信用、规范行为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愿与种业同仁讨论当前我国种业经济中的热点话题--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6.
董福玲 《种子科技》2005,23(5):264-26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及相关法规出台后,蔬菜种子管理也被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上来.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使蔬菜种子管理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蔬菜种子纠纷案件仍然时有发生.为确保蔬菜种子质量,保护农民利益,更好地打击蔬菜种子违法经营行为,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上到下积极推进蔬菜种子管理工作,使该项管理工作更具系统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1我国种业面临的形势 1.1国内种子企业竞争加剧,种子的生产经营向集团化发展 <种子法>的实施,种子的生产经营由原来的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由部门垄断转为行业竞争,由单一经济成份向多元化发展,价格战也成为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钟声已经敲响,加入WTO日益临近.种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长期以来,我国疆域辽阔的西部,社会、经济、文化等欠发达,而处于落后的境地,农业是如此,种业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王云福  鲁洪涛  李博 《种子科技》2005,23(6):334-335
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的部署,我站结合种子管理工作的实际,在2001-2005年开展了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吉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种子条例>)为核心的"四五"普法工作.通过"四五"普法,达到了"两个提高",即全面提高了各级种子管理机构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的法律素质,全面提高了种子执法工作水平;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提高种子系统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加快了"三化进程",即加快了全省种子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从而,为我省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0.
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种子法>实施后,迅速成长起来的集育、繁、销一体化的种子企业.近年来,公司不断适应市场发展方向,通过现代科技型企业建设,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行产业化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作为全国种子生产和销售大省之一,近年来在产业发展方面呈现强劲势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极大地激发了种子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经营呈现多元化发展.全省14个地级市和69个县(市、区)均设立种子管理机构,组织健全,管理规范.有全国种业50强企业3家,注册资本3 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注册资本1 000万元企业1家;省级注册资本500万元企业114家,省级注册资本100万元企业49家,经营分支机构384家,委托代销业户8 502家.种子产业已成为辽宁省农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的优势产业之一,是促进辽宁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正式施行,2001年2月26日,农业部发布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5个配套规章,对<种子法>进行细化,大大增加了<种子法>的可操作性.<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对种子选育、生产、经营、使用行为进行严格规范,鼓励种子企业依靠市场规则运营,鼓励竞争,推进改革,对我国种子企业与国际接轨,迎接WTO挑战,持续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历经数载之酝酿,<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新千年隆重出台;艰苦奋斗十余年,加入世贸仅一步之遥.实施<种子法>、挑战WTO,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种业界首要并特别关注的两件大事.这是勿庸置疑的.笔者认为,面对<种子法>和WTO,发展我国种业要围绕"法制化管理、产业化经营"这一主线,大力推进种子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卫强  董政  李德万 《种子》2004,23(4):64-66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我国加入WTO,给种子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种子产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从观念、体制、技术、人才、管理、企业文化、信息等方面,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求得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铸就种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配套规章的实施是强化种子管理,促进种业发展、落实种子加工工作的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维护了广大种子使用者的利益,对推动种子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高速发展,使种子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菏泽市实际,谈谈<种子法>贯彻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出台,为今后依法治种,打击种子经营违法活动提供了法律保证.根据农业部<关于认真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贯彻工作的通知>及豫农文[种植]字[2000]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下发了许农业[2000]38号文<关于认真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种子法>施行前,在全市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种子法>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是我国种植业第一部法律,自从2000年12月1日施行以来,为依法加强种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促进了我国种子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依法管理工作的深入和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有些是制定<种子法>时尚没有出现的,有些是<种子法>自身存在的缺陷,依照现行相关条款难以处理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林琼 《种子世界》2001,(12):1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已于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种子产业史上的第一部法律,标志着种子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规范发展的新阶段.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种子法>,2001年2月26日,农业部还颁布实施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5个配套规章.<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对我国种子产业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对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作出了重大改革,对于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促进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梅香 《种子》2004,23(2):72-74
<种子法>已颁布实施两年多了,与<种子法>相配套的相关法规也陆续出台.从两年多的种子执法实践看,<种子法>较<种子管理条例>无疑是更完善、更具体,可操作性也更强,但在具体运作中,确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种子法>及相关法规(以下均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的执法实践,对其存在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