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文化茶事品茶是会上瘾的,而且好茶者往往以同类而聚。品茗纵议天下事,久而久之,世事犹如那一沏一泡的茶汤,愈来愈淡,而茶道却因一壶又一壶的洗礼而日见长进。喝茶喝什么?任一个三尺小童也知道口渴喝茶;而在文人笔下又多写了一条注脚:提神醒脑助文思;到了小姐们的心中又有了新的认识:美容减肥。这真是见仁见智。茶叶、茶梗、茶粉都是茶;沸水温水都能泡出汤来,而大壶大碗大杯更是方便不过了。那么喝茶的意义究竟何在呢?我以为在旁人习以为常的饮食起居习惯中,发掘出那被淹没了的真谛,这便是我们所谓的文化。茶文化便是其一。茶文化可谓是神奇…  相似文献   

2.
凯亚 《福建茶叶》2002,(1):48-49
1茶是什么 ?———都说茶是饮料 ,更有把茶与咖啡、可可并列在一起 ,而称作所谓“世界三大饮料”的 ,许是以此表示对于茶之推重罢。然而 ,这果真是在推重茶么 ?近日重读我国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的诗集《死水》 ,则不由引起我对于茶是什么的一番追问 ,一番感怀。对于茶 ,闻一多则执意不肯袭用“饮料”这个字眼来诠释它 ,称呼它 ;却以其特有的审美情怀与审美视角而诠释之 ,称呼之 ,说 :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哦哦 ,竟把苦茶看作是其生命的粮食 !这就一语道出了对于中国之茶的最高礼赞 ,并且流传不衰而成了现代茶道文化的一则不朽格言。虽说我国…  相似文献   

3.
我的三道茶     
蒋松 《茶叶通讯》2012,(3):55-55
少年喝茶,饮的是解渴的茶水。从茶壶里倒出一大碗存茶,仰起脖子咕咚咕咚一饮而尽,然后喘口气,享受一下清凉茶水入胃入肠的畅快感。这种饮,饮的就是单纯的茶水,爽快,充满少年豪气;茶质的好丑,茶的味道是无关紧要的,能解渴补充人体水液就行。少年喝茶,几近满足一种生理功能的需要。对于这个年龄段,再好的茶,也是暴殄天物的。青年喝茶,能够喝出来茶的一些清爽,一点苦涩味,从中体会出清山绿水的味道,也能够喝出来茶的一些雅兴与情趣来。邀三五好友,选一处优雅茶座或索性在野外席地而坐,人生理想、爱情友谊、忧愁小调或者诗情画意,都是一伙人边饮边聊边感慨的话题。此时喝茶,不再像少年那么豪饮了,而学会了风雅,小啜慢饮,  相似文献   

4.
西方的刀叉餐具是为吃西餐才有的吧?西方吃西餐的历史有多长?似乎无人知道,不过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可有好几千年了!喝茶能喝出天然味道的人,他一定使用了茶砂壶。这可能和吃西餐时只有用刀叉,才能吃出西餐的味道来一样吧?喝茶告别唐煮宋点,采用现代的饮茶方式,是个划时代的进步。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喝茶要先把干茶饼碾碎,用箩筛茶粉入锅加盐、姜、香料加水煮沸,盛到黑碗里,一人一碗地喝,若学唐宋人的样子,是不是和用筷子吃西餐一样地滑稽可笑!不过且慢笑话古人,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饮茶历史。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能发现把好端端的茶做成…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前几种,是生活必需品,而茶则是点缀品,有了前者做物质基础,茶叶才会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喝茶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古往今来,不论是文人雅士,还是贩夫走卒,谁都喜欢,而且不受地域限制,南方暑热,北方干燥,不论春夏秋冬,普及率很高。这世界上有"烟鬼、酒鬼",偏偏没有"茶鬼",只有茶客,喝茶比抽烟喝酒无形之中高了一个档次。  相似文献   

6.
胡付照 《中国茶叶》2010,32(7):46-47
依茶择壶,为一款茶找一把好壶来泡,是需要不断探索实践的。需要在泡茶的过程中比较分析,“以壶适茶,以茶养壶”相得益彰,找到壶与茶的最佳配合。笔者的经验是,砂壶经过一番保养之后,用几类茶试壶,根据自己的经验决定此壶泡哪种茶,而后一直不变,做到“专壶专用”。在为壶选茶和为茶选壶的过程中,你能够体味到“用心吃茶”的妙处。  相似文献   

7.
正春节又来了,拜年的礼品琳琅满目。拜年给亲人好友送几盒茶,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受馈赠者得到的不仅是茶中佳品,而且还能获得饮茶带来的"五益"。这"五益"被民间百姓编成了五句顺口溜:"喝茶的男人有品位,喝茶的女人更可爱,喝茶的老人能长寿,喝茶的孩子讲礼仪,喝茶的家庭易和谐。"  相似文献   

8.
王启垠 《茶叶科学》1966,3(2):80-81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但他们都喜欢喝茶。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们一旦不喝茶,就感到精神不振,劳动无力,三五天不喝茶就感头痛。足见喝茶是兄弟民族是日常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因此,茶叶消费量也很大,尤其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民的消费量最大,一般是五、六口之家,每月一块茶(茯茶每块重2公斤),月末  相似文献   

9.
茶与人生     
我不善品茶,更不懂什么茶艺、茶道,但是去年夏天在泉州一家茶艺馆观看了一整个茶艺过程后,不但大开了我的眼界,而且翻动了我本己淡忘了的喝茶历程。 茶艺小姐用纤纤玉指娴熟地摆弄着小巧玲珑的茶具,先是洗杯、温壶道“仙女沐浴”,再是落茶、洗茶称“观音入殿、雨洗珍珠”,再是冲水、刮沫似“高山流水、春风拂面”,酹茶、点茶若“祥龙行雨、凤凰点头”,最后,姑娘将装着茶的高杯放在小小的托盘上,并逐一配上一个空的矮杯,双手捧到客人跟前,我接过姑娘送来的香茗,轻轻来个“鲤鱼翻身”,先是搓杯闻香,尽吸大自然草木之精华,然后徐徐而啜,细品玉液琼浆之甘淳。此刻,我在尘世中积聚的满腹浮躁已偃旗息鼓,所有的名利荣辱都烟消云散,整个人像炎炎盛夏走进深山密林之中。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17,(4)
<正>古人喜欢喝茶,文人修身七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茶"中有茶,老百姓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有茶,如同的生命里不可缺少盐分一样,我们离不开茶。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在"一路一带",茶叶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中国茶叶之所以如此闻名,靠的是传承百年的传统制茶工艺和茶叶品质,普洱的甘醇、绿茶的清香….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  相似文献   

11.
喝茶     
正一稍一琢磨,我就确认,在老家开封,喝茶是包含喝白开水和喝茶叶水两种意思的。我们管暖瓶叫茶瓶,管喝水的杯子叫茶缸儿或茶碗儿。小孩儿接了压井里的水喝,大人制止时就说:"别喝凉水,屋里有茶!"这可不是让孩子进屋倒茶叶水喝,而是白开水的意思。即便晾凉的白开水,我们也称为凉茶。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会问:"喝水还是喝茶?有  相似文献   

12.
茶香飘四海     
茶叶文化从农事的耕种、茶叶的制造已进入到茶叶品饮艺术;讲求的不只是“如何泡好一壶茶?”还要透过它,追求美感的表现,达到修身养性的效用。台湾的茶侣们很高兴承蒙香港中华茶叶文化研究中心之邀请,参加在  相似文献   

13.
和田的维吾尔人十分好客,很喜欢邀请朋友到他们家里喝茶,边喝茶,边拉家常,真是别有一番情趣。他们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的今天,这种说法恐怕也不算是夸张了。由于记者的职业,经常要走家串户地采访,也就有机会经常去维吾尔人家喝茶,时间长了,似乎产生了一种癖好,越喝就越觉得酣畅爽适,真正体味到了茶的提神和开胃功能。因而引起了我们对维吾尔人饮茶习俗  相似文献   

14.
研究周作人在其文学作品《喝茶》中茶韵味的目的在于了解其创作这篇散文的时代与背景,透过文字看到其间蕴藏的茶文化内涵,体会作者试图展示的更加深刻的茶韵味。本文介绍了周作人散文《喝茶》的创作背景,分析了《喝茶》中的茶韵味:"下午茶"的浓烈;鉴赏中国茶的艺术美;由"茶食"引发对故乡的怀念。  相似文献   

15.
茶修是建构于喝茶基础上的人性修炼.茶修离不开喝茶,喝茶是茶修的依托之本,茶修是喝茶的味性求真.工夫茶具有宜品宜修的特点,从人文哲学和精神情趣的层面看,三杯成品的潮式工夫茶,以自然、至简、生活化为特点的同时,以器具精致、程式完备、工夫精到、情趣浓厚而见长,礼敬天、地、人,追求人与茶、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呈现出了以冲...  相似文献   

16.
据说,广州人历来爱喝茶。客来敬茶是广州人的传统习惯,老年人饮早茶是老习惯,一般人早上一杯茶,饭后一杯茶,上班一杯茶,开会一杯茶是通常习惯。商人谈生意到茶楼,年青人会友谈情去饮茶,晚上卡拉OK,舞厅又是先上一杯茶,广州的宾馆,饭店、餐厅、饭市开餐前,一律先上一杯茶(其它饮料另外计)。广州市真是满街茶市满街饮茶。七十年代后,茶叶又进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7.
翻遍《红楼梦》,你会看到贾府上下有一个生活习惯:喝茶。芳茶飘香在字里行间,把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充分展示出来。同时,她道出了茶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贾府这样的皇亲国戚和官宦人家,喝茶最讲名气,一般都是“枫露茶”、“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和“龙井茶”。这些茶在历史上都是献给皇帝的“贡茶”。茶的颜色清心和目,泡水后汤色明亮,品起来味道纯正,乃茶中之上品。至于警幻仙姑招待宝玉“以仙花灵叶上所带的宿露烹”的“千红一窟”茶,那可算是茶中之稀世珍品了,恐怕凡间难寻。 贾府中对茶具也是非常讲究的。在王夫人居坐宴息的正室里,茗碗瓶花具备,三间小正房内炕桌上也堆有茶具;再贾母的花厅上,摆设着洋漆茶盘,里面放着万蜜十节小茶杯;拢翠庵妙玉给贾母上茶,也是用的“海棠式雕漆填金‘去龙献寿’的小茶盘”,  相似文献   

18.
正打着"飞的"去喝茶新土豪喝茶,讲究去原产地,要是没有去过那些出名茶的原产地,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喜欢喝茶的。至于交通工具吗,在天则为"飞的",在地上则为"路虎",因而被人戏称为"飞泡一族"。就是国内有一片好水的名山大川,也一律都在土豪的"飞行"名单上。有位土豪朋友在喝茶飞行日记中写道,我更喜欢简单一点,带上茶,一个空杯。因为有低压反应,也会把茶膏带着,在飞机降落时,嚼嚼茶膏来舒缓下耳朵的失聪和耳鸣。但身边那些过分讲究的朋友却不那么看,他们到高海拔区域,会带上日本铁壶,一个大箱子里,全是各种茶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茶文化当中,喝茶有许多讲究,其涉及到的茶叶采摘加工、泡茶的方法和工具、喝茶的心境与环境等多个方面。茶与音乐的结合也是茶文化中的一个方面,其结合也是音乐发展中的一个方面,二者相互交合。在岁月和历史的沉淀下,继而衍生出茶与音乐融合之美,其融合之美则又趋向于为心灵带来祥和、喜悦、宁静,身心舒愉,情操随之得到陶冶,茶与音乐结合之美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茶世界》2015,(2)
<正>Comins Tea House,Dorset这家小茶店,乔治时代的建筑,位于Stur镇的一个集市街上。你可能为认为这是一个铺着褶形桌布,配有花边陶瓷的城堡,实际上这是一个干净而又带有现代风格的地方,店主Rob和Michelle Comins专为喝茶而精心布置的。这里没有咖啡,Rob解释说:"我们是专营茶店,只热衷于卖好茶。为什么我们卖了茶还要再去卖那些减少人们品茶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