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肥育牛场的建设 建立规范化的牛舍是开展肉牛育肥的第一步.根据本地区无霜期短,冬春严寒的实际情况,牛舍建设应该采用单列式塑料暖棚牛舍.  相似文献   

2.
不同牛舍的抗热效果及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气候条件相似的不同奶牛舍各4幢及年龄、胎次、泌乳量、产犊时间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8头,随机分配到各牛舍中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开放式牛舍舍内温度与半开放牛舍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传统牛舍、农户简易牛舍相比差异显著(P<0.05);(2)开放牛舍与半开放牛舍采用不同的降温措施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降温效果显著好于传统牛舍及农户简易牛舍(P<0.05);(3)开放牛舍与半开放牛舍奶牛泌乳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与传统牛舍、农户简易牛舍相比,泌乳量、发病数有显著的差异(P<0.05);(4)在夏季高温季节以开放牛舍采取风扇加地面洒水降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奶牛场场址选择及牛舍布局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春梅  王凤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67-3868
分析了奶牛场场址的选择原则,介绍了散栏牛舍和固定牛舍的主要建筑结构布局及主要特点,提出自由牛床牛舍及散栏饲养工艺是未来我国奶牛舍饲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东方 《农技服务》2006,(10):35-36
奶牛舍环境是影响奶牛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黑龙江省富裕县奶牛牛舍的调查,对北方小规模牛舍修建提出几点应注意的事项。1、圈舍朝向在牛舍的朝向上,有一些养殖户采用厢房的建造模式。这种牛舍不适合北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气候。在确定畜舍布局与设计时,以南向偏西  相似文献   

5.
一、饲养规模及舍内排列方式隔栏式牛舍通常采用三种最常见的设计方案,每种方案都配备相应的输料系统。 1.双列式牛舍——舍内设置两排牛床,舍跨一般采用12—14米,适于饲养40—120头乳牛(第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1.搭建遮阳棚。1.搭建遮阳棚。在有运动场的奶牛场、户,运动场上方搭建遮阳棚。没有运动场的场、户,在牛舍窗户上方安装水平遮阳板或遮阳网;或在房顶上堆放干草,也可用石灰浆喷涂牛舍四壁以减少热辐射。在牛舍周围种植树木、花草,以改善牛舍小环境。  相似文献   

7.
一、牛舍位置的选择太阳能牛舍主要以日光增加舍温。因此,牛舍的选址要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平坦开阔处,以土质坚实、透水性和保温性好的沙土壤地为最好。牛舍的方位应采用坐北朝南,偏西5~ 10度为好,这样可增大采光量, 减少西北风的迎风面积。舍前方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用技术》2014,(3):17-18
<正>1、牛舍建设1)牛舍选址牛喜干燥、厌潮湿,因此牛舍应选择在地势相对较高、排水畅通、通风干燥、避风向阳的地方;牛舍的坐向和建筑设计要利于冬季保暖和夏季通风,并充分考虑饮水条件。2)牛舍建设高寒山区牛舍多选择封闭或半封闭式牛舍。按照牛舍跨度大小和牛床排列形式,可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只有一排牛床,跨度小,一般5~6米,易于建筑,通风良好,但散热面大,适于小型牛场(50头以下)采用。双列式:有两排牛床,分左右两个单元,跨度多在10~12米,能满足自然通风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地面形式对我国自然通风奶牛舍气体排放量的影响。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中荷奶牛培训中心2个典型的带有放牧场自然通风奶牛舍,牛舍地面分别为漏缝地板和实体地面,使用CO_2平衡法计算通风换气量,同时测试分析舍内冬季温室气体和NH_3的排放量。结果表明:1)采用改进的CO_2平衡法计算的自然通风牛舍通风量与奶牛的生产阶段有关;2)漏缝地板牛舍内CO_2、N_2O、NH_3和CH_4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实体地面牛舍(P0.05),2栋奶牛舍内CO_2和CH_4浓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R~2=0.37~0.65);3)漏缝地板牛舍的NH_3和CH_4排放量显著高于实体地面牛舍(P0.05),其NH_3排放量分别为19.83和11.45 g/(HPU·d),CH_4排放量为117.22和32.66 g/(HPU·d)。漏缝地板牛舍的N_2O排放量和实体地面牛舍无显著差异,其排放量分别为0.12和0.11 g/(HPU·d);4)温度可以显著影响舍内NH_3排放量,舍内温度与氨气的排放量呈现正相关关系(R~2=0.76)。实体地面奶牛舍内温室气体和NH_3的浓度和排放量均低于漏缝地板奶牛舍,主要原因是实体地面的清粪次数明显高于漏缝地板。因此,漏缝地板牛舍需要增加粪坑中粪尿的清除次数,以此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1防暑降温耕牛汗腺不发达,较为怕热.当牛舍内温度超过25℃时,就会阻碍体表热量的散发,致使耕牛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因此,盛夏期间要打开牛舍门窗,促进牛舍空气流通,降低牛舍内的温度.应搭好凉棚,让耕牛中午在里休息,以防耕牛日晒雨淋.在每天中午可用清水喷洒牛身体,以利降温,增加食欲.如发现耕牛有张口呼吸现象,可煎绿豆汤冷却后喂服,也可用风油精擦抹耕牛的额角,以提神解暑.  相似文献   

11.
一、谨防中暑耕牛汗腺不发达,较为怕热,当牛舍内温度超过25℃时,就会阻碍体表热量的散发,致使耕牛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因此,盛夏期间要打开牛舍门窗,每个牛舍最好安装一个调速吊扇,这样才能促进牛舍空气流通,降低牛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雨季严防耕牛日晒雨淋,每天中午可用清水(切忌用刚抽上的地下井水)喷洒牛体,以利降温、增进食欲,如发现耕牛有张口呼吸现象,可熬绿豆汤冷却后喂服,也可用风油精擦抹耕牛的额角,以提神解暑.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奶牛舍在寒冷地区应用时保温隔热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建筑热工评价和奶牛热应激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寒冷地区开放式和密闭有窗式2种牛舍的围护结构热阻进行测算,对牛舍内夏季的热环境参数进行测试并采用温湿指数和奶牛皮肤温度指数对奶牛的热应激程度进行评估,基于已有研究对牛舍内冬季的热环境进行理论预测,对寒冷地区应用不同建筑形式的奶牛舍的舍内热环境舒适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开放式和密闭有窗式牛舍的屋面热阻值基本满足要求,但侧墙热阻值均显著低于该地区要求的墙体低限热阻值;2)在夏季,2种建筑形式的牛舍在寒冷地区均可提供较舒适的舍内热环境,舍内奶牛热应激问题不显著;3)冬季应用时舍内温度均无法满足要求。开放式牛舍应用于我国寒冷地区时无法提供适宜的舍内热环境,建议采用密闭有窗式牛舍,要求其墙体热阻值≥ 1.137 m2·K/W,屋面热阻值≥1.459 m2·K/W。  相似文献   

13.
1 保证牛舍宽敞,注意通风透光. 户养奶牛大都利用旧房做牛舍或在庭院中搭建,牛床往往凸凹不平,舍内通风换气和夏季防暑降温难以保证,光照不充足,有的牛舍甚至暗无天日,有的则难挡风雨,让奶牛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严重影响其健康,降低了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奶牛养殖业模式向规模化转变的今天,改善牛舍环境更要落实在具体方面。尤其要重视防控奶牛产生热应激,因为热应激是造成奶牛疫病发病率上升、产奶量大幅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阐述了奶牛热应激反应防控系统从物联网的3层架构进行设计,感知层选用传感器收集牛舍情况数据,传输层采用基于TCP协议的MQTT协议,控制层主要采用风扇、水泵和加热器对牛舍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整个防控系统通过监控牛舍环境参数的变化,辅助管理人员实时做出调整,给奶牛提供舒适的环境,以防控奶牛产生热应激。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寒区标准化奶牛舍普遍存在的有害气体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疾病频繁发生、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低功耗、全自动的奶牛舍环境参数采集系统。系统采用MSP430F149超低功耗MCU,以尽可能降低系统能耗。监控中心与牛舍间利用无线收发设备传输数据和控制指令,无需专门架线,节省了人力物力,通过监控中心可实现对奶牛舍内多点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光照强度等信息的查看,在奶牛舍控制箱的液晶显示屏上也可以随时观察采集的数据,同时利用彩信技术可实现远程查看牛舍内环境数据,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德国汉诺威兽医专科学校耶尔恩哈曼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汉诺威附近的鲁特搞一个现代化的牛舍棚试验项目,牛舍里共养45头奶牛.  相似文献   

17.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在4个不同饲养阶段奶牛舍(A、B、C、D)内采集微生物气溶胶样本,通过测定牛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含量及其在ANDERSEN-6级采样器上的分布,分析环境因素与气载微生物含量的相关性,推断其对从业人员及牛体自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不同饲养阶段牛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牛舍D(犊牛舍)内浓度最高,为3 484~3 596 CFU/m3,而在牛舍A(泌乳高峰期)内浓度最低,为1 332~1 434 CFU/m3。气载真菌在牛舍C(育成期)内浓度最高,为1 954~2 296 CFU/m3;在牛舍D(犊牛舍)内浓度最低,为1 742~1 791 CFU/m3,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此外,研究发现在不同饲养阶段的牛舍内气载微生物浓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对不同饲养阶段牛舍内改善和疾病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保暖防风为减少奶牛体热的散发,应将奶牛饲养在有门窗的暖舍内.牛舍的窗户要用塑料薄膜封闭,窗户的玻璃应擦干净,以利采光.初冬,牛舍要注意防止贼风,最好不让牛直接受风.  相似文献   

19.
正成母牛舍有两个最基本的类型:围栏式牛舍和散栏式牛舍。这两种类型的牛舍都能获得同样的产奶量。围栏式牛舍饲养母牛的效果最好,特别是对于纯种核心群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围栏式牛舍比散栏式牛舍更便于对牛群的观察。但是,散栏式牛舍可以节省劳动力和基建成本。1围栏式牛舍围栏式牛舍可以饲养一排或两排母牛,有立柱式、拴系式或者舒适畜栏3种形式。在拴系式畜栏中,每头牛单独用皮带或者铁链拴系,其自由空间比立柱式的畜栏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荷斯坦奶牛不同群体牛舍土壤细菌菌群结构差异,本试验于宁夏某规模化荷斯坦奶牛场不同群体牛舍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利用16S rDNA测序测定其细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群体牛舍土壤细菌菌群的OTU数目与Alpha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牛舍土壤细菌菌群的Beta多样性差异明显,高产泌乳牛舍土壤与低产泌乳牛舍土壤的细菌菌群结构较接近。不同群体奶牛牛舍土壤的优势菌门 (丰度>10%)基本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与厚壁菌门,泌乳牛舍土壤中放线菌门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牛舍土壤(P<0.05),哺乳犊牛岛土壤中软壁菌门与Gemmatimonadates的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牛舍土壤(P<0.01)。不同群体奶牛牛舍土壤中优势菌属(丰度>3%)差异明显,各牛舍土壤的优势菌属中,ProteiniphilumFermentimonasTruepera等蛋白质降解菌在非泌乳阶段牛舍土壤中的丰度较高;脱硫杆菌属、盐单胞菌属、硫碱螺旋菌属等嗜盐碱的菌属在干奶牛舍土壤与断奶犊牛舍土壤中的丰度较高;不动杆菌属与鞘脂杆菌属等致病菌在高产泌乳牛舍土壤中的丰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