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高产、高糖苷含量的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新品种明菊1号。[方法]对高糖苷含量甜叶菊新品种明菊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11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明菊1号。在安徽明光等地种植,平均产量约为3 270 kg/hm2,比守田2号(CK)增产11.5%。总甜菊糖苷含量占干叶重11%以上,RA3含量超过70%。[结论]该研究可为明菊1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人工种植苦玄参中苦玄参苷积累的影响,为苦玄参人工种植化学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和生长素(IAA)对苦玄参植株进行叶面喷施和浸根处理,测定其苦玄参苷IA、IB及苦玄参总苷积累量。【结果】MeJA叶面喷施和浸根处理均以20 mg/L对苦玄参苷IA的调控效果最佳,此时苦玄参苷IA积累量最高,分别达0.63%和0.62%,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P<0.05,下同)。2 mg/L MeJA叶面喷施对苦玄参苷IB的促进作用最强,随MeJA浓度增加其促进作用减弱;浸根处理时,随MeJA浓度增加其促进作用逐渐加强,至20 mg/L时苦玄参苷IB积累量达峰值0.34%。两种处理方式下,苦玄参总苷积累量均在MeJA浓度为20 mg/L时最高,叶面喷施整体优于浸根处理。 IAA叶面喷施时,随其浓度增加,苦玄参苷IA积累量先降低后升高,浓度为100 mg/L时苦玄参苷IA积累量最高,达0.68%,显著高于CK和其他浓度处理;浸根处理时,苦玄参苷IA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与叶面喷施相反,浓度为10 mg/L时促进作用最强,随IAA浓度增加苦玄参苷IA积累量逐渐降低。两种处理方式均以IAA 50 mg/L对苦玄参苷IB的促进作用最强。 IAA对苦玄参总苷积累量的影响与其对苦玄参苷IA的影响趋势相似,叶面喷施时100 mg/L的促进作用最强,浸根处理则以50 mg/L时苦玄参总苷积累量最高。两种处理方式相比,IAA浸根处理优于叶面喷施。【结论】MeJA和IAA均可通过叶面喷施和浸根处理促进苦玄参苷的积累,其中,MeJA宜选择20 mg/L进行叶面喷施, IAA宜选择50 mg/L进行浸根处理。  相似文献   

3.
花期喷施亚硒酸钠对小麦生长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外源硒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籽粒中硒的存在形态及积累特性,探索小麦硒肥施用技术。[方法]于2017—2018年在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基地开展盆栽试验,在中麦175开花期喷施低(8mg·L~(-1))、中(16mg·L~(-1))、高(24mg·L~(-1))浓度的亚硒酸钠(以不喷硒为对照),测定对小麦生长特性、产量形成及硒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花期喷施亚硒酸钠处理的小麦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重较CK增加,缓解了根系衰老,提高了根冠比、各器官硒含量及籽粒各形态硒的积累。喷施低、中浓度亚硒酸钠较对照显著提高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及千粒重,产量增加显著,增幅达8.0%~17.0%,以低浓度效果最佳,而喷施高浓度则反之。各器官硒含量、茎和叶硒积累量所占比例、籽粒中硒酸盐含量及其积累量所占比例、硒代蛋氨酸含量均以低浓度最低,以高浓度最高,而籽粒硒积累量占植株总硒比例、籽粒中有机态硒积累量及其所占比例以低浓度最高,而高浓度最低。[结论]开花期喷施低浓度(8mg·L~(-1))亚硒酸钠可有效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提高千粒重和产量,且更利于硒向籽粒中运转,增加有机态硒含量及其占比,降低无机态硒含量及其比例。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管花肉苁蓉物质成分动态变化规律,分析管花肉苁蓉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可溶性糖、淀粉、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和甘露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管花肉苁蓉全生育期内,可溶性糖含量持续降低,由146.89mg/g降低至54.28mg/g,淀粉含量在未伸长期内不断升高,峰值为44.87mg/g,出土后迅速降低。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呈现"S"型,在伸长期达到142.11g,之后相对稳定。2)营养生长阶段,相同质量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甘露醇含量不受季节影响,松果菊苷含量和毛蕊花糖苷含量随着管花肉苁蓉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增加而降低,甘露醇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全生育期内,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累积量表现为未伸长期伸长期现蕾期开花期蒴果形成期。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甘露醇累积量在营养生长阶段不断升高,出土开花后不断降低。3)相关分析表明松果菊苷含量、毛蕊花糖苷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7和0.89。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肉苁蓉浸膏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对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分析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不同干燥温度、提取温度、浓缩温度、水浴蒸制温度下,肉苁蓉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实验评价肉苁蓉浸膏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肉苁蓉阴干时,苯乙醇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比晒干高。相比于阴干,肉苁蓉60℃烘干时,3种成分测得量最高;提取温度升高,3种成分测得量也增加,当提取温度为80℃时,3种成分含量最高;浓缩温度升高,提取液浓缩效率明显提高,当浓缩温度从35℃增加为60℃时,肉苁蓉提取液浓缩至等体积时耗时从7 h缩短至0.7 h,且3种成分在浓缩液中的浓度也最高;水浴蒸制肉苁蓉浸膏时,蒸制温度升高,所需蒸制时间明显缩短,当蒸制温度从40℃增加为85℃时,肉苁蓉浓缩液蒸至相同量的浸膏耗时从12 h缩短至1.2 h,且3种成分在浸膏中的含量也最高。当浓度在0.1~0.5 mg/mL,肉苁蓉浸膏溶液对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2...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高产、高糖苷含量的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新品种安甜菊2号。[方法]对高糖苷含量甜叶菊新品种安甜菊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12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安甜菊2号。在安徽明光、霍邱等地种植,平均产量约为3 127.5 kg/hm2,比守田2号(CK)增产11.54%。总甜菊糖苷含量占干叶重12%以上,RA3含量超过65%。[结论]该研究可为安甜菊2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7.
大孔树脂对管花肉苁蓉2种苷类静态吸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为管花肉苁蓉主要活性成分。以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为标准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确定样品质量浓度,从而比较8种供试树脂的吸附性能,以筛选出适宜分离此2种成分的大孔树脂。结果表明,X-5和HP-20吸附性能较好,进一步研究表明,X-5对松果菊苷吸附量最大,为50.03 mg/g,其次是HP-20,为46.05 mg/g;HP-20对毛蕊花糖苷的吸附量最大,为32.65 mg/g,其次是X-5,为27.56 mg/g。X-5对松果菊苷的解析能力最强,为77.35%,HP-20次之,为60.36%;X-5对毛蕊花糖苷的解析效果最好,为72.57%,其次是HP-20,为63.40%。2种树脂吸附量在前1 h变化最快,随时间的变化吸附能力逐渐减弱。X-5对试样原液(pH 3.43)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吸附性能优于HP-20,且当pH=6.02时对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吸附量最大。确定X-5与HP-20分别为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理想吸附树脂。综合比较吸附量和解析率等因素,确定X-5为分离纯化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首选树脂。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河西绿洲灌区甜叶菊品质,以甜叶菊品种谱星6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在氮、钾肥相同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同水平柠檬酸(15,30和45 kg·hm-2)与磷肥(45和90 kg·hm-2)互作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甜叶菊产量和品质以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水平柠檬酸的施用对土壤pH影响的差异不显著。柠檬酸的施用能够有效降低土壤全盐量,且浓度越大影响越显著。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以及微量元素铁、锰、铜、锌含量在柠檬酸与磷肥互作下显著提高。本试验条件下,速效钾含量随着柠檬酸的增施,整体呈现降低趋势。柠檬酸与磷肥互作,均能显著促进甜叶菊叶片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叶片干物质积累明显,产量显著增加,最高达5 367.60 kg·hm-2,相对增产49.9%,最高净收益为3.50万元·hm-2,较CK处理增收2.39万元·hm-2。适宜的柠檬酸与磷肥配比,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甜叶菊叶片中总苷以及各主要类别的糖苷含量的增加,总苷量最高可达13.78%。土壤全盐与甜叶菊产量和品质呈负相...  相似文献   

9.
江甜1号是由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主选育的甜叶菊新品种,鉴定编号:苏鉴甜叶菊201201。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直立,抗病性较强,顶端生长优势明显,易于人工脱叶,叶茎比较高,每亩干叶产量400 kg左右,糖苷含量高,总苷含量11%以上,R-A苷含量在75%以上。栽培技术上扦插繁殖,适期早栽,每亩栽培密度为10 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0.
甜菊糖苷是一种天然类高倍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300倍,且无热量产生,深受国际和国内食品巨头的欢迎.甜叶菊在我国栽培已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甜叶菊产业的迅速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对甜菊干叶质量要求愈加严格,对高糖苷原料需求量越来越大,菊农期盼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2010年前,大面积以应用“守田2号”和“守田3号”等日本品种为主,前者虽然生长势较强、产量水平较高,但由于R-A苷含量较低,不受企业欢迎,同时由于植株分枝力强,不利于手工抹叶,农民采收用工量成本高、投入大;后者虽然R-A苷含量高,但生长势弱,产量水平低,抗逆性差,病害发生重,农民种植风险大、效益低.  相似文献   

11.
由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甜叶菊新品种"江甜一号"糖苷含量高,抗逆性强,发病轻,易于人工抹叶,减少用工,降低劳动成本,明显提高菊农收入。现介绍该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特性以及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物富硒强化技术是提升小麦功能营养价值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研究富硒植物营养素对冬小麦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2018-2019年在陕西关中灌区,选用小麦新品种‘西农511’在开花期叶面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分析籽粒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富硒植物营养素使籽粒硒含量显著提高0.15~1.44 mg·kg~(-1)。籽粒硒含量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喷施次数以1次为最佳。喷硒处理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对品质影响主要表现为稳定时间的增加,增幅为14.5%~351.46%。土壤硒含量对于叶面喷施硒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不同地区间喷硒后籽粒硒含量差异显著。因此,喷硒可以改善小麦营养品质。在关中灌区,推荐富硒植物营养素施用量不少于2.7kg·hm~(-2),施用量为6 g·kg~(-1)。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梨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以玉露香梨为材料,研究了在生长阶段喷施低质量浓度(0.1、1.0、10.0 mg/L)ALA对玉露香梨叶片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分析在果实转色期喷施高质量浓度(50、100、150、200 mg/L)ALA对果实花青苷含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喷施低质量浓度(0.1、1.0、10.0 mg/L)ALA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玉露香梨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低质量浓度(0.1、1.0、10.0 mg/L)ALA处理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喷施清水对照,而可滴定酸含量却显著低于喷施清水对照,其中,对果实品质促进效果最佳的ALA质量浓度为1.0 mg/L.转色期喷施高质量浓度(100、150、200 mg/L) ALA均能显著提高玉露香梨果实花青苷含量,其中,100 mg/L ALA诱导花青苷积累的效果最明显.因此,生长季节喷施1 mg/L ALA可以显著提高梨叶片光合性能,提升果实内在品质;转色期喷施100 mg/L ALA能有效促进果实着色,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4.
续断菊与玉米间作对作物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浓度(0、50、100、200 mg· kg-1)对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和玉米间作条件下两种植物镉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续断菊和玉米相比,间作使续断菊生物量提高了4.8%~64.9%,玉米生物量提高了4%~33%,间作续断菊体内镉含量较单作提高了31.4%~79.7%(100 mg· kg-1镉处理除外).与单作相比,在土壤镉含量为50~200 mg· kg-1内,间作使玉米体内镉含量降低了18.9%~49.6%.单作时,续断菊地上部和根部镉含量都与土壤可溶态镉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62和0.976;间作条件下,玉米根、茎、叶中镉含量均与土壤可溶态镉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0.959和0.977.除对照外,间作使玉米镉有效转运系数降低,三个镉浓度下分别比单作降低了21%、71%和25%不论是单作还是间作,续断菊镉转运系数都高于玉米.研究结果表明,续断菊和玉米间作促进了续断菊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和积累,同时抑制了玉米体内镉的积累量.  相似文献   

15.
以山葡萄左红一果实为试材,应用HPLC-MS/MS技术,对山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苷种类及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色期前果皮内没有花色苷积累,随着果实成熟,花色苷含量逐渐增加,成熟期含量最高;在山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检测出花色苷13种,其中双糖苷6种、单糖苷7种。  相似文献   

16.
李丽  时东方  桂语歌  刘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35-15836
[目的]对内苁蓉药材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方法]采用Photochemiluminescence(PCL)和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2种不同的体系,测量肉苁蓉80%乙醇提取物以及麦角甾苷、异麦角甾苷、松果菊苷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松果菊苷总多酚的含量最高,其次为麦角甾苷、异麦角甾苷和肉苁蓉80%乙醇提取物,分别为753.95、659.94、356.14、14.73mg没食子酸/g。在PCL试验中,肉苁蓉80%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比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次为松果菊苷、麦角甾苷和异麦角甾苷;而在DPPH试验中,麦角甾苷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次为松果菊苷、异麦角甾苷和肉苁蓉80%乙醇提取物。[结论]该研究可为肉苁蓉药材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药理和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甜菊β-葡萄糖苷酶在甜菊糖苷降解代谢中的作用,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和分光光度计法对甜菊糖苷含量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进行同步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甜菊品种中具有高甜菊苷(stevioside,简称St)含量的中山5号、大叶1号具有较高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中山5号开花期植株的不同器官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甜菊糖苷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一致,其中叶片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甜菊糖苷含量均最高,花中次之,茎中较低,根中均最低;中山5号3个主要生长时期叶片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随生长发育的推进而逐渐升高,其甜菊糖苷含量则随生长发育的推进先升后降,现蕾期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甜菊β-葡萄糖苷酶及其基因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2017—2018年不同试验地3个水稻品种喷施不同浓度、用量、喷施次数植物营养剂对精白米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营养剂的使用浓度从8.0%~16.0%均可提高精白米必需氨基酸含量。喷施11.0%植物营养剂,用量为61.875 kg/(hm~2·次),田间施喷植物营养剂溶液量562.5 kg/(hm~2·次),喷2次,精白米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 310.6 mg/100 g,比对照增加16.73%。喷施16%植物营养剂,用量为30.000 kg/(hm~2·次),田间喷施植物营养剂溶液量187.5 kg/(hm~2·次),喷2次,精白米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 156.6 mg/100 g,比对照增加10.96%,但在湘早籼45号上使用此浓度会产生灼伤斑。为节约成本、减少喷施工作量并最大限度地增加稻米必需氨基酸含量,实际应用中,植物营养剂的使用浓度以10%为宜,植物营养剂的用量以56.25 kg/(hm~2·次)为宜,田间喷施植物营养剂溶液量以562.5 kg/(hm~2·次)为宜,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施1次。  相似文献   

19.
<正>"江甜2号"是东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主选育的甜叶菊新品种,产量高、糖苷含量高、生育期适中,有利于全年农作物茬口安排,很适合东台市春季种植。2014年"江甜2号"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品种鉴定证号为苏鉴甜叶菊201402。1育种材料来源"江甜2号"系从对本地选育的甜叶菊新品种"江甜1号"中的紫红色变异株选育而成。2选育目标及背景2.1选育目标充分利用本地优质品种资源,提高甜菊叶糖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液面喷施硒对宁夏枸杞中微量元素积累的影响,促进富硒枸杞安全生产。[方法]以宁杞1号为供试材料,在枸杞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枸杞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检测,研究喷硒对枸杞微量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设定的0~500 mg/kg喷硒浓度范围,枸杞含硒量均有显著提高,喷施浓度及次数是影响枸杞硒含量的关键因素;铁、锌、锰、铜在硒不同施用量作用下,含量均呈现曲线变化。[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枸杞各微量元素含量在逐渐增加,超过耐受限量时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