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火蚁属(Solenopsis)部分重要种类——红火蚁、黑火蚁、热带火蚁与巴西火蚁等22个种群为研究对象,以COI基因片段作为分子标记,扩增了部分种类的目标片段。结合GenBank上发表的火蚁属种类的序列信息,应用序列比对与构建系统树等生物系统学的研究方法,重建了火蚁属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邻接系统发育树(Neighbor-Joining tree)分析结果表明,COI基因片段适合作为火蚁属种类鉴定的条码基因。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恒温条件下,通过完全饥渴、清水和蜂蜜水处理3种方式对黄猄蚁工蚁进行了饥渴耐受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完全饥渴处理的黄猄蚁工蚁平均存活时间为81.38h(24~132h),清水处理的黄猄蚁工蚁平均存活时间为92.25h(48~156h),两者差异显著(P<0.05)。蜂蜜水处理死亡的黄猄蚁工蚁平均存活时间为118.43h(60~156h),与完全饥渴和清水处理的黄猄蚁工蚁存活时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试验观察结束(156h)时,完全饥渴和清水处理的黄猄蚁工蚁全部死亡,而蜂蜜水处理的黄猄蚁工蚁仍有75存活。  相似文献   

3.
认识红火蚁,警惕入侵红火蚁传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善义 《广西植保》2005,18(2):20-21
红火蚁是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火蚁属(Solenopsis)的昆虫,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据胡经甫教授1941年所著的《中国昆虫名录》记载,我国共有火蚁5种3亚种(其中1个亚种已被确认为同物异名),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其中以热带火蚁Solenopsis geminata最为常见,广西也有这种火蚁分布。因为这些土著种或早期入侵的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没有被列为重点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4.
足丝蚁(纺足目)是一种形似白蚁的昆虫,它的特征是前足跗节长,该跗节有丝腺能吐丝结网。足丝蚁通常取食死机物,仅是偶尔造成危害(Ross,1970年a)。纺足目昆虫起源于热带地区,常见种是蓝足丝蚁(Q.ligotoma saundesii West Wood)和黑足丝蚁(Q.nigra Hagcn)等尾丝蚁科。原产于印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COⅠ序列相似性分析、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和形态分类方法对从阿根廷进口原木中截获的火蚁属昆虫进行种类鉴定。对截获的火蚁虫体DNA进行扩增和测序,获得火蚁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中相应的火蚁属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截获火蚁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Solenopsis interrupta的序列相似性为92.96%~98.39%,而与红火蚁S.invicta(EU311556)、S.saevissima(AY950779)和热带火蚁S.geminata(AY254489)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3.84%、95.85%和87.18%。以NJ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截获火蚁与S.interrupta最为接近,两者位于同一亚组。根据以上分析及观察结果,将截获火蚁SHCIQFA1-2鉴定为Solenopsis interrupta。  相似文献   

6.
小火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Roger)是原产于南美洲中南部热带地区的小型蚂蚁,因具有发达的螫针和较强的攻击性,其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生物多样性以及农业生产存在威胁。伴随人类活动,小火蚁已从其原生地入侵至其他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最具威胁的入侵蚂蚁之一。小火蚁于2022年被报道入侵中国大陆,目前尚不清楚其入侵路径和发生程度。本文主要通过国外小火蚁的研究报道,对小火蚁的发生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危害特性、传播途径、监测技术以及检疫防控措施等进行简要综述,并针对我国当前小火蚁的入侵情况提出应对策略建议,以期为防控和根除小火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织叶蚁属,是热带亚洲地区很常见的一种捕食性蚂蚁。在西双版纳地区黄猄蚁常见在多种榕树上筑巢繁衍和生活。研究榕树上生活黄猄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了解黄猄蚁与榕蜂互惠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西双版纳最常见的垂叶榕和高榕两种榕树和树上筑巢的黄猄蚁作为研究材料。观察研究黄猄蚁在一年内三个季节的活动情况;黄猄蚁在榕树上的筑巢位置;黄猄蚁对食物和光的选择;黄猄蚁对榕小蜂的捕食。结果发现:(1)黄猄蚁的活动在三个季节间有明显差异,其活动强度、活动时间依次为雨季干热季雾凉季;(2)黄猄蚁在不同的榕树会选择不同的位置筑巢,在垂叶榕上,它们主要在树顶部筑巢,而在高山榕上则在杈下垂的小枝条上筑巢;(3)黄猄蚁食性的研究中我们进一步证实了黄猄蚁为肉食性蚂蚁。在黄猄蚁的光反应实验中我们发现黄猄蚁偏好光亮处,而且在光亮处的黄猄蚁活动强度明显大于黑暗处;(4)榕小蜂是榕树上黄猄蚁重要的食物来源,而且黄猄蚁捕食榕小蜂的种类是与榕树的发育时期密切相关,在花前期和间花期黄猄蚁以捕食非传粉榕小蜂为主,而在雌花期和雄花期会捕食传粉榕小蜂,所以榕树上栖息的黄猄蚁在花前期和间花期对榕树-榕小蜂互利共生有利,而雌花期和雄花期由于取食传粉榕小蜂,则对榕蜂互利共生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龙眼园蚂蚁类群结构及其数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南宁市龙眼园蚂蚁类群结构及其数量动态。龙眼园蚂蚁有5个亚科17属26种,优势种是比罗举腹蚁(Crematogaster biroi Mayr)、黄斑弓背蚁(Camponotus albosparsus Bingham)和哀弓背蚁(Camponotus dolendus Forel),分别占总数的19.80%、15.64%和14.73%。全年数量最多的时间是7月。文中对蚂蚁类群结构特点及其对龙眼园生态系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截头堆砂白蚁原始繁殖蚁行为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截头堆砂白蚁Cryptotrmes domestictis(Hawiland)原始繁殖蚁行为特点以及利用其特点判断木材及木制品有该蚁存在的方法。原始繁殖蚁行为特点:1、刚分飞时有趋光性。2、雌雄蚁没有明显的追逐行为。3、脱翅后的原始繁殖蚁喜欢找隐蔽的场所营站。4、钻洞后的原始繁殖蚁封闭洞口,抗外界干扰。5、在洞内活动、取食、排泄、繁殖子代。6、原始繁殖蚁形成群体后把排泄物推出洞外。7、原始繁殖蚁形成群体后容易蔓延。判断有该蚁存在的方法:l、木材及木制品表面有0.3mm—1.5mm圆形封闭或未封闭洞口。2、洞口外有细砂粒状及不易碎的排泄物。  相似文献   

10.
黄猄蚁又名黄柑蚁(Decophyllasmaragdina Fabr.)是社会性昆虫,具有相互合作、品级分化和个体利它等特点。一群黄猄蚁可有数巢,约数万头;分有翅蚁和工蚁两大类。有翅蚁义分雌雄;雌蚁肥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在广州室温及恒温27℃、相对湿度80%条件下,截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omesticus(Haviland)新群体的形成、繁殖特性及其群体的发展、发育状况。(1)在广州6~7月室温下,截头堆砂白蚁原始繁殖蚁自行配对后,产卵前期7~16天,平均10.33±2.32天,卵期46~71天,平均55.13±6.42天,巢龄为1年、2年的新建群体,子代个体分别为3~8头、10~16头;3年巢龄群体,子代个体12~35头;4年巢龄群体,兵蚁开始出现,子代个体23~57头,其中兵蚁1~3头。该种白蚁新建群体经历7年才发育成熟,此时群体子代个体36~115头,其中兵蚁1~4头。(2)在恒温27℃、相对湿度80%条件下,截头堆砂白蚁原始繁殖蚁配对后产卵前期8~18天,平均11.6±2.66天,卵期50~73天,平均57.8±5.79天。1年巢龄群体,子代个体6~10头;2年巢龄群体,兵蚁出现,子代个体16~34头,其中兵蚁1~2头。新建群体经历2~3年发育成熟,此时群体内的子代个体18~44头,其中兵蚁1~2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二化螟蚁螟在水稻穗期不同生育期侵入所造成的危害及其产量损失,给探讨防治指标提供依据,我们在1982年大田调查的基础上,于1983年进行了此项研究,现初报于下。一、研究方法1.供试品种早稻秀江早九号、二晚汕优二号。2.处理(蚁螟侵入生育期)始穗(抽穗10%)、齐穗(抽穗80%以上)、乳熟(子粒充实)。  相似文献   

13.
家白蚁食性复杂而广泛,其危害涉及房屋、仓库、日常生活用品及生产资料。由于它活 动极隐、筑巢位置不一,往往给灭蚁工作带来困难或不便。在社会上要求找巢灭蚁呼声高涨的今天,如何准确地找巢灭蚁,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何寻找家白蚁的蚁巢呢?我认为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 (一)幼年蚁巢的寻找:一对雌雄繁殖蚁可繁殖一个新的白蚁群体,初时虫口不多,所筑的巢板极简单,巢内结构为泥骨架及泥片无王宫。这种蚁巢称为幼年巢。在蚁患场所里,如何区别它是属于幼年群体呢?应根据它出外活动修筑的蚁路短小而速度慢,并条数不  相似文献   

14.
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乃农田常见的一种捕食性天敌,是害虫综合防治中可资保护利用的天敌种类。关于青翅蚁形隐翅虫对害虫的捕食作用,G.V.Manley(1977)对西马来西亚水稻叶蝉作过研究。国内祝长青(1984)进行了对玉米、豆、棉、蔬菜、甘薯等害虫的捕食量观察。湖北、湖南、浙江等省资料,零星涉及捕食的对象和捕食量。我们于1980年以来在福建省观察青翅蚁形隐翅虫  相似文献   

15.
红火蚁实时荧光分子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火蚁属(Solenopsis)COI基因序列,手工设计了检测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引物与探针.实时荧光PCR结果表明:红火蚁样品可被成功地检测到,而近似种热带火蚁没有被检测到,同种不同虫态的个体得到一致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太白山锐齿栎景观林带树干基部筑巢的两种蚂蚁的筑巢生态学及其巢内真菌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亮腹黑褐蚁Formica gagatoides Ruzsky是锐齿栎林中的优势蚁种,可在地表及树干上活动,主要取食栎树枝条上蚜虫所分泌的蜜露及其他昆虫和植物材料;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仅在蚁巢周围活动,捕食其他小型昆虫;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蚁巢材料含水量非常高,而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的蚁巢较为干燥。锐齿栎林中树干的平均蚁栖率为20.3%,但蚁栖率随海拔差异而不同(海拔1800m的锐齿栎林带蚁栖率仅为6%,海拔1600m的锐齿栎林带蚁栖率高达38.5%)。两种蚂蚁的长期营巢活动造成树干基部腐朽、孔洞不断扩大,严重影响锐齿栎树干的水分、营养传输及生长,且极易倒伏和风折。两种蚂蚁巢内及其体表真菌的种类组成明显不同,从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蚁巢材料中可分离出7种真菌,而从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巢中仅分离出2种;从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体表可分离出4种真菌,而从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体表分离到3种真菌;其中Tri...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黄肢散白蚁实验小群体工蚁产生无翅补充型的情况。实验证明:在室内饲养的黄肢散白蚁工蚁,在脱离原来群体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左右,便可产生无翅补充繁殖蚁,再经半个月左右,无翅补充型开始产卵,且实验群体越大,产生的补充型越多,产卵量也越大。在五个月的试验中,由20头散白蚁(工蚁19头、兵蚁1头)构成的群体,其产生的补充型产卵32粒,孵出幼蚁11.5头;160头散白蚁(工蚁152头、兵蚁8头)构成的群体,其产生的补充型产卵多达193粒,孵出幼蚁79.7头。电镜观察结果:黄肢散白蚁无翅补充型无复眼,触角16节,雌性腹部第1、8、9腹板退化;雄性第1腹板退化,第8、9腹板仍保存,且第9腹板中央具腹刺一对。  相似文献   

18.
陈孟裕 《植物保护》1992,18(5):18-18
大家白蚁Coptotermes curvignathus Holmgren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是一种为害活树能力最强最危险的白蚁,可蛀死幼树,蛀断大树,受害林木有柚木、南洋杉、南亚松、橄榄、黄檀、木蝴蝶、野桐、椰子、油棕、柑桔、芒果、桉树等。宁波口岸1991年4次截获该虫,曾发现大家白蚁副巢及活的有翅蚁、兵蚁和工蚁(标本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韩美贞老师鉴定)。 目前我们将有蚁害和蚁患的原木挑出,集中堆放帐幕内,用溴甲烷35-40克/米~3  相似文献   

19.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白蚁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白蚁的影响,包括诱导前兵蚁、兵蚁和一些中间品级(形态畸形)的产生、抑制白蚁的取食、减少或消除白蚁的共生原生动物群、对白蚁产生不同水平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抑制工蚁蜕皮以及繁殖蚁建立新群体等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影响是诱导前兵、兵蚁和一些中间品级的产生破坏了白蚁群体品级比例的平衡性或完整性。因此,保幼激素类似物可用于白蚁的防治,并在田间防治散白蚁和乳白蚁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并探讨了应用保幼激素类似物防治白蚁的潜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钩臀蚁蛉头部附器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钩臀蚁蛉Myrmeleon bore(Tjeder)雌、雄成虫头部附器感器类型、形态、数量与分布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钩臀蚁蛉成虫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约由38个亚节组成。成虫触角和口器上共有7类14种感器,分别是B#x00F6;hm氏鬃毛、毛形感器(5种)、锥形感器(4种)、腔乳头形感器、腔形感器、刺形感器及钟形感器。不同感器在触角和口器下颚须、下唇须上的分布与数量各不相同,雌、雄成虫之间无差异。结合感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感器功能的相关研究等,对钩臀蚁蛉的触角各类型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与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