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麦是汝南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8万hm2,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小麦产量和品质,笔者将多年"小麦高产创建""高产攻关"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一、严把小麦播种质量关(一)精细整地,足墒下种采用旋耕犁地,3年一次深耕,耕深25cm左右,打破犁底层,其余2年浅耕,耕深20cm左右,要耕透,做到不漏耕,耕层深浅一致,上虚下实,表土细碎,下无架空暗垡。有墒的情况下要快收、快耕不晾表,随耕、  相似文献   

2.
1.注意整地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小麦播种质量和幼苗生长,通过精耕细作,改良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肥能力,加速土壤熟化,扩大根系吸收范围,从而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有利于高产、优质.耕作整地要求耕深20~25厘米,做到不漏耕,到边、到头,耕透耙匀.要做到上松下实,蓄水保墒,底墒充足.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质的优劣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气候、土壤、栽培与管理技术等条件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在种植优质小麦时,只有运用适当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品质与产量的遗传潜力,达到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栽培技术 1、播种 播时要求土壤耕深耙透,上无坷垃,下无卧垡,土壤上虚下实,耕深不少于20cm.  相似文献   

4.
不同墒情和播深对小麦出苗及冬前苗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足墒播种和欠墒播后浇水两种处理下不同播深对小麦出苗和冬前苗情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足墒播种播深5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或减少其出苗率和苗情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麦欠墒播后浇水,播深3 cm的出苗率和冬前苗情最好,播深增加出苗率和苗情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6-17
为探讨适合黑龙港流域小麦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在枣强县恩察镇西七吉村安排了小麦不同灌水时期、不同灌水次数的节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冬前一水情况下,只要底墒能保证出全苗,就趁墒播种浇冻水。春季灌水浇一水情况下,拔节期浇水增产效果显著;浇二水情况下,造墒播种增产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2007~2008、2008~2009年连续2年对小麦进行3种耕作方式定位试验。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CK:浅旋耕(少耕)作业模式,耕深12 cm,耕后耙;1耕(松耕)1耙:耕深20 cm,耕后旋耕;浅旋耕(少耕):耕深12~14 cm。[结果]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年份间有所差异;适当深耕,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改善土壤蓄水保墒特性,提高小麦出苗率及抗旱能力。对于前期持续干旱的特殊年份,深耕20 cm的耕作方式是实现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结论]寻找到淮北旱茬土壤适宜的耕作方式,为机播条件下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精细整地,确保播种质量 麦田耕作的目的是使麦田耕层深厚,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协调,土壤松紧适度,保水、保肥能力强,地面平整,既为播种机具提供适宜的作业条件,又为苗全、苗匀、苗壮和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因此,高产麦田耕作整地应做到:深耕深翻,加深耕层;耕透耙透,不漏耕漏耙;土壤细碎,无明暗坷垃;地面平整,上虚下实,底墒充足.  相似文献   

8.
<正>一、腾茬整地(一)秋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腾茬整地,最大限度地蓄墒保墒。(二)整地时若墒情差,应先浇水后犁地,确保底墒充足。(三)在多雨情况下,应尽量做到适耕期犁地,确保整地质量。(四)要加大深耕力度,深耕20~25cm并打破多年来形成的犁底层。(五)耙透。要耙深耙透,保证直耙斜耙后土壤踏实,土体上下无明暗大坷垃。二、施足底肥(一)施足土粪应尽量多施农家肥,一般每  相似文献   

9.
棉花播种工作即将来临,为确保棉花高产稳产,实现一播全苗是关键。生产上要注意把握以下关键环节:1精细整地备足底墒要在播种前10d左右浇好底墒水,每亩用水量以60~65m3为宜;整地质量达到"墒、碎、净、松、平、齐"六字标准。耙透耙实,  相似文献   

10.
介绍小麦高产播种技术,包括深耕细作,加厚土层;增施基肥,补施微肥;适时足墒播种,播深播量播期适宜等方面内容,以指导小麦播种。  相似文献   

11.
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强筋优质小麦GS豫麦 34为供试品种 ,研究灌水对强筋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 ,不浇越冬水和返青水 ,控制麦黄水 ,仍可达到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均优的效果 ,产量虽有所下降 (1 .0~3 .0个百分点 ) ,但降低幅度小 ,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 ,浇拔节、灌浆 2水这一灌水模式兼顾品质、产量和效益 ,是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基本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在分析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小麦进一步增产途径、合理播期确定、整地和播种质量、足墒播种以及晚霜冻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强化中期管理增加穂粒数、选择适宜播期下限播种、确保整地和播种质量(尤其要强力推广镇压措施)、实施抗逆栽培、浇足底墒水节水栽培和正确认识半冬性、弱春性品种抗晚霜冻能力、做好晚霜冻后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1浇足底墒水棉花播种后出苗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充足的土壤墒情。今年以来,吴桥县一直没有效降雨,且风多风大,气温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棉田失墒严重。因此,在播种前必须浇足底墒水,确保一播全苗。2精细整地保全墒计划种植棉花的地块必须要进行秋耕,春季播种前还要进行精细整地。棉田浇水后晾晒几天,等地表出现白斑时及时旋耕  相似文献   

14.
目前 ,小麦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 ,造成缺苗断垄 ,平均缺苗率为 1 5 %左右 ,轻则 1 0 % ,重则2 0 %以上 ,使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 ,影响了小麦的整体产量。为实现一播全苗 ,特提出几条技术措施。1 做好种子准备选购精选过的种子 ,籽粒大小均匀 ,无破碎粒 ,要妥善保管 ,防潮防霉变防虫害。播种前 ,翻晒 1~ 2天 ,提高种子发芽的整齐度。2 保证足墒下种秋作物收获后 ,及时深翻 2 8cm以上 ,细耙 2~ 3遍 ,扒好 1 .2~ 2 .1m宽的畦。在适播期前 6~ 1 0天浇塌墒水 ,如果期间降中雨以上可免浇水 ,确保底墒口墒好 ,这是夺取全苗的关键。3 搞好种…  相似文献   

15.
别宏道  张帆 《河南农业》2012,(23):49-50
一、精细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保墒,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大中型拖拉机进行深(松)耕,耕深20~25cm,耕后耙细、耙实,整平做畦,做到早(早灭茬、早整地)、深(逐年加深耕作层)、净(秸秆掩埋干净)、细(坷垃耙碎)、实(表土细碎、上虚下实)、平(耕地深浅一致、土地平整、利于浇水)、足(底墒要足)。二、科学施肥(一)高产麦田(目标产量大于500kg/667m2)目标产量大于500kg/667m2的麦田地力水平高,生产条件好,连年氮肥投入量过大,但钾肥投入相对不足。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未还田的施有机肥4m3/2),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  相似文献   

16.
一、耕地作业质量标准1.耕地作业要在适宜的农时期限内、适宜的墒度期进行,坚持以墒为中心的土地处理。2.耕地作业质量要达到深、平、齐、碎、墒、净六字标准。3.耕地规定深度为28~30厘米,耕深均匀一致,耕深不得相差2厘米。不重,不漏,接幅准确。4.垡片翻转良好,地表残株、杂草、肥料及其它地表层物覆盖严密。5.耕地要求耕直,耕后地表平整,松碎均匀。地头  相似文献   

17.
1、整地。我县属于浅山丘陵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多为黄胶泥土属,其生产性状为耕层浅,适耕期短,不易耕作,通透性差,因此积极推广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消除地墒沟,统一耕深达到25cm以上,打破犁底层,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保肥保水性能,是我县麦田整地的传统经验。秋后腾茬后及时整地,做到熟一块,收一块,整一块,深耕细作,一犁多耙,犁透耙透,达到无明暗坷垃,土碎地平,上松下实;如整地与播种间隔时间较长,其间雨后必耙,蓄着底墒,为适期播种做好准备;利用旋耕机整地,严防“面子活”,  相似文献   

18.
介绍安阳市高标准良田示范区小麦良种的选择原则,总结其播种技术,包括培肥地力、深耕深耙、足墒播种、合理运筹肥水等方面内容,以促进小麦的栽培。  相似文献   

19.
优质面包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优质面包专用小麦具有强筋度、硬质地、高蛋白等特点。如何获得高产优质是农业技术部门探讨的重点,也是农民期盼解决的难点。辛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年来对面包专用麦“8901”、“503”等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研究,一般地块0.067公顷产量达450公斤,高产地块达500公斤。其关键技术是: 1 浇足底墒水 耕地前,应浇足底墒水,0.067公顷浇水量要达60立方米,保证播前  相似文献   

20.
小麦高产栽培中播种和肥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同科 《中国农技推广》2010,26(5):38-39,37
小麦夺取高产,应突出抓好播种、浇水、施肥3个方面关键技术。播种应重点抓好选定品种、药剂拌种、造墒整地、配施底肥、适期播种、适量播种和精细播种7个环节;浇水应重点浇"三水":一水是冬前浇冻水,二水是迟浇春一水,即起身拔节水,三水是开花灌浆水;施肥应重点抓好底肥、追肥和补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