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云南热区咖啡种植气候条件的模糊区域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分析咖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宜性条件的基础上,选取了与咖啡种植关系密切的五个农业气候因子作为依据,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确定了云南热区各地各气候因子对咖啡种植的气候适宜度(隶属函数),以及可作为区划指标的清晰度。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云南热区咖啡种植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区划。试图探讨一种适用于单项作物区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粒种咖啡鲁依鲁(Ruiru)11在肯尼亚植区的特性和适应KARANJA,A,M。调查表明:自1986年推广小粒种咖啡杂交品种Ruiru11以来,己在36%的种植园种植,大多数以宽植距种植。年平均产量比传统品种高70%(有灌溉)和100%(无灌溉)。...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的小粒咖啡种植面积现已超过1.33万hm2,其中思茅地区超过1万hm2,是目前云南小粒咖啡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这两个地州的咖啡病虫害种相似,笔者于1997~1999年随同新加坡雀巢研究发展中心的病害专家Dr.Tey Chin-Chong和虫害专家Ms.Chin Chiew-Lan巡访两地的咖啡园,发现有5种新病害和1种新虫害(国内尚未报道),虽然这些病虫害发生面不广,但在个别咖啡园、个别年份仍很严重,为了让更多的小粒咖啡种植者能有所了解,特报道如下:1 病害1.1 美洲叶斑病(American Leaf Spot)病原菌为Mycena citricolor(be…  相似文献   

4.
干热区是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利于小粒咖啡开发种植。但由于干热区多分布于低凹河谷地带,年均温较高(20~℃),年降雨少而不均(一般年~,22500700mm多集中于~月),蒸发量大(~793 000 ),相对湿度低(年均),干旱期长4 000mm<64%(~个月),冬季又易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78一些年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寒害(~℃〕和冻害50(℃),对小粒咖啡造成减产或毁灭性灾害。解<0决旱害与寒害问题,将是干热区小粒咖啡栽培技术的关键。根据干热区的气候特点及多年来小粒咖啡的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5.
滴灌和种植密度对小粒种咖啡产量和质量的影响GATHAARA,M。P。H等观察了1986-1989年期间,滴灌(在土壤水分亏空达100mm后,每隔4周施用76mm水)与无灌溉(降雨供水)条件下6种种植密度(1322-3966株/hm2,1979年种植)...  相似文献   

6.
咖啡果小蠹的生物生态学及其防治K.Sreedharan等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hampei)是世界上所有咖啡种植国家最严重的咖啡害虫。该虫是1867年法国在咖啡贸易中注意到,并在1901年中非加蓬的田间查到的。此后,很多国家如刚果、乌干...  相似文献   

7.
小粒种咖啡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探索——记瑞丽农场莫里分场咖啡间种刘铁骑杨必芬(瑞丽农场莫里分场瑞丽679600)瑞丽农场莫果分场1981年无荫蔽种植咖啡,到1990年以来。由于灭字虎天牛和旋皮天牛的为害。虽然有一套较为慎密的防治措施,但操作繁冗,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植年限中间锦鸡儿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的差异性,为中间锦鸡儿响应干旱区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6、25、34和46 a 4个不同种植年限中间锦鸡儿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种植年限中间锦鸡儿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不同种植年限中间锦鸡儿叶片形态功能性状存在显著差异,46 a中间锦鸡儿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显著高于16、25、34 a (P<0.05),比叶面积(SLA)显著高于16、34 a(P<0.05),叶长(LL)、叶宽(LW)、叶片鲜质量(LFW)、叶片干质量(LDW)、叶面积(LA)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整体表现出25 a>34 a>16 a>46 a的生长趋势;中间锦鸡儿叶片形态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为7.57%~46.98%,其中16 a中间锦鸡儿的LFW、LDW、LA和SLA变异系数最高。叶片结构功能性状中,46 a中间锦鸡儿叶片VB与USA显著低于34 a(P<0.05),与16、25 a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皮气孔密度的变异程度较大,UEH与LE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和用量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取2种不同施肥方式(等量施肥和指数施肥),以不施肥为对照,分别设置3个处理(100、300和500 mg/株)开展交趾黄檀幼苗盆栽试验,施肥结束1个月后对植株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施肥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施肥有效促进交趾黄檀苗木生长、生物量分配、养分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施肥水平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影响不同,施肥水平处理显著促进交趾黄檀苗木的苗高,而对地径的粗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同等施肥水平内不同施肥方法间差异效应不显著。在合理氮肥供给时,指数施肥优于等量施肥方式。指数施肥方式更有利于交趾黄檀幼苗早期高生长,植株物质积累,N养分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累积。N匮乏时,等量施肥促进交趾黄檀幼苗根系和叶片生长,提高根和茎中N、P养分含量。各施肥处理中,300 mg/株的指数施肥处理更有利于苗木生长。【结论】不同施肥方式和用量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养分承载和生理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指数施肥更有利于交趾黄檀容器苗的生长。合理施肥方式,可以满足交趾黄檀苗木有效N供给,使树体营养元素保持适当的水平,实现苗木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市福田区福新立交桥小叶紫花三角梅Bougainvillea ‘Royal Purple’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2种桥梁绿化基质理化性质变化及其对小叶紫花三角梅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显示:种植第18个月时2种基质的pH、EC值、有机质含量较种植前降低,而碱解N、有效P含量则增加。除了EC值,2种基质理化指标仍满足小叶紫花三角梅种植土的要求,其中基质A的有效P含量显著高于基质B(P<0.05),其余理化性质指标则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2种基质处理叶片SPAD值均呈现下降趋势,而第21个月时花朵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时间(P<0.05)。此外,2种基质之间叶片SPAD值、花朵密度以及全N、全P、全K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第18个月时花朵密度与叶片全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片SPAD值与基质有效P含量、叶片全N与基质有机质和碱解N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咖啡、丁香和胡椒的多层次栽培体系V.S.Korikanthimath等咖啡园内稳定的栽培体系将包括对天然资源如土壤水分和太阳辐射的成功管理,以满足占86.2%的小型农户和边远地区农户(低于2.0公顷)增加的需要。在印度南部的高止山脉西部,咖啡种植的高...  相似文献   

12.
果树施肥中,选择最佳的施肥时机并将肥料施于最佳部位,可取得良好的施肥效果。 施肥有4个最佳时期:(1)花前追肥:花前应适量追施速效肥。(2)花后追肥:这时追肥可使新梢生长健壮、叶面积扩大、光合生产率提高并减少生理落果。(3)花芽分化前追肥:此时追适量氮、磷、钾肥可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积累,利于花芽分化,减轻“大小年”现象。(4)果实生长后期追肥:这时追肥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并增加树体养分的后期积累。 施肥的最佳部位是根系中的根毛分布区域,水平根根毛大部分集中于树冠投影的外缘处,因此施…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和湿地松幼林施肥对土壤性质和叶片养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5年期间,在江西景德镇市低丘千枚岩和第4纪红土红壤上,研究了火炬松、湿地松幼林施肥(P和PK)对土壤性质和叶片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施肥处理使火炬松和湿地松林土壤速效P含量提高,有机质等其它土壤肥力指标下降。施P肥加速了有机质矿化和林木对N的吸收;(2)2个施肥处理能提高湿地松林土壤细菌、真菌和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减少放线菌的数目,而施肥前期对好气固N菌、P细菌有促进作用,后期对其有抑制作用;(3)2个施肥处理能明显提高湿地松林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施肥前期磷酸酶活性受到抑制,施肥后期磷酸酶活性不再受抑,酶活性大大提高。P肥能提高蔗糖酶活性,而PK肥对蔗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4)湿地松林施肥2年后,叶片养分有明显变化,P和PK处理提高了叶片Ca、Mg的含量,降低了N水平,而对P和K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印度卡纳塔克邦进行了光照强度对咖啡实生苗生长影响的大田试验。试验处理为:(1)25%、70%和100%日照;(2)咖啡品种1(中粒种)、3和9(均为阿拉伯种)。实生苗在荫蔽条件下植株更高,叶片和一分枝更多,总干物质更重。干物质的增加归因于净同化率的增加;相对生长率、相对叶片生长率与净同化率相关,但叶面积率和净同化率没有相关。光照强度高看来降低咖啡叶片的净光合作用能力。这些发现证实印度南部要在荫蔽条件下种植咖啡。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印度尼西亚咖啡的主要种植区楠榜省政府,否认咖啡人工林威胁苏门答腊岛世界遗产区内的野生动物,这是针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报道所发表的声明。WWF此前曾报道说,印度尼西亚的咖啡种植商正在武吉巴里杉西拉坦国家公园清理土地,非法的咖啡豆栽培将会在10年内使已处于濒危状态的老虎、大象、犀牛灭绝。每年有1.96万t非法生产的咖啡豆混在合法生产的咖啡豆中销售给国际食品和饮料公司,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仅次于越南的第二大罗布斯塔咖啡生产国。  相似文献   

16.
肯尼亚咖啡生产考察报告张洪波(云南省德宏州热作所)和丽岗(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1992年11月,笔者受云南省农垦总局联合国咖啡项目委派,到肯尼亚咖啡研究基金会学习。在学期间,对肯尼亚不同类型咖啡种植区的咖啡生产情况作了一些考察、现报告如下。1自...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咖啡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何普锐,周仕峥,李维锐(云南省热区开发办)(云南省农垦总局)洪龙汉,龚光前(云南省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前言为了加快发展云南咖啡产业,根据省政府领导和国家南亚办对开发云南咖啡的要求,受省热区办委托,由省热作学会和省热区办组织有...  相似文献   

18.
对澳洲坚果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分析结果,云南北热带,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属于该树种的适宜和最适宜种植区。其种植原则以优良无性系及多品种混交为主;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形式与密度叶片营养诊断指导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9.
小粒种咖啡主干和一级分枝刮皮有效防治咖啡虎天牛P.KRISHNAMOORTHYBHAT等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quadripes(hevr)是小粒种咖啡(Arabicacoffee)最重要和最严重的害虫。Bidie(1869)报道,186...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找到更加适合当地骏枣生长发育的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新疆佳木果树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骏枣示范园内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T1)、常规施肥+有机肥(T2)、常规施肥+有机肥+微生物菌剂(N22P8P18K7)(T3)、常规施肥+有机肥+微生物菌剂(N22P7P18K24)(T4)、常规施肥+生物炭(T5)、常规施肥+木本泥炭(T6)共6个处理,分别在5个时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白熟期、脆熟期、完熟期)测定骏枣园土壤、叶片的养分含量及枣果的品质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并对枣果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T1处理相比,T3、T4、T5处理能显著提升骏枣各生育期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及叶片K含量;T5处理提升了不同时期枣果N含量,T2、T4处理显著提升了不同时期的枣果K含量,施肥处理能够使枣果N、P、K积累量升高,且最大值均出现在完熟期。在完熟期,与T1处理相比,T6处理能够显著提升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增幅达28.26%;T2、T3、T5处理均能显著提升枣果的蛋白质含量,各处理增幅分别达到39.63%、33.01%、26.4%;T5处理提升枣果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