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厂从1983年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以下简称传支)HZ。和地2进行了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碰上了种子湿毒易失价,由于效价不稳定,1989年采用了种子批冻干毒用于生产后,效价稳定,产量逐年上升。1990年下半年起.我厂疫苗种子批的生产,由原来非免疫鸡胚调为符合国际生药生产标准SPF鸡胚,由中监所提供的传支毒株,经SPF鸡胶1~2代复壮继代,鸡胚毒力EID50>10-6/0.1ml。由于SPF鸡胚的敏感性,在种子及疫苗生产过程中,收30~40小时活胚尿囊液,发现死胶多,疫苗效价低,影响了收获产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对种毒、…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经鸡胚感染携带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雏鸡体内ALV-J对新城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免疫的抑制作用以及疫苗免疫后增强ALV-J对雏鸡致病作用的可能性,随机选择50个SPF鸡胚经卵黄囊接种模拟ALV-J感染,同时选取等量SPF鸡胚以相同方式接种PBS作为对照。出雏后于接毒组和对照组各取20只SPF鸡在7日龄时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2~6周龄时,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并对雏鸡的NDV抗体水平和血液ALV-J病毒载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感染ALV-J的SPF鸡5、6周龄时体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而感染ALV-J再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SPF鸡体重进一步降低(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6周龄时感染ALV-J的SPF雏鸡胸腺萎缩和脾脏肿大(P0.05),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胸腺和脾脏损伤加剧(P0.05);3、4周龄时感染ALV-J再免疫ND弱毒疫苗组的雏鸡NDV抗体水平极显著低于仅免疫ND弱毒疫苗组(P0.01);4周龄时免疫弱毒疫苗后的SPF鸡血液中ALV-J病毒载量高于未免疫组(P0.01)。研究表明,感染ALV-J的雏鸡在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后增强了ALV-J对SPF雏鸡的致病作用,提示净化种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将Ⅰ型鸭肝炎病毒CRF98株生产用种毒接种SPF鸡胚进行传代培养,收获鸡胚尿囊液。对其进行病毒含量、鸡胚毒力、免疫原性、特异性和纯净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项检验均符合规定。试验结果为疫苗生产提供了病毒含量高、质量均一、稳定性好的生产用种毒。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目前的流行情况,从广东省某鸡场的发病鸡中分离到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Guangdong/1104/2014),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属于BJ/94-like谱系h9.4.2.5分支,与经典疫苗株的HA基因相似性为89.3~90.7%,通过点眼滴鼻、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的方式攻毒SPF鸡研究其攻毒后的排毒规律。结果表明:病毒通过点眼滴鼻和静脉注射方式攻毒能够很好地感染SPF鸡,并在攻毒后第3天排毒率达到100%,但是随后几天排毒率逐渐下降,点眼滴鼻组在攻毒后第7天排毒率下降为0;肌肉注射组则没能有效感染SPF鸡,攻毒后第3~9天的排毒率为16.7%~33.3%。说明静脉注射是较好的攻毒方式,能有效感染SPF鸡,SPF鸡攻毒后第3~5天的排毒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应用 SPF鸡分别比较研究了两个国内厂家生产的中等毒力 IBDV疫苗接种后对法氏囊和胸腺的影响和对超强毒 GX-8/99攻毒后的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 ,用于试验的两个中等毒力疫苗虽然在 SPF鸡可引起法氏囊和胸腺不同程度的萎缩 ,但确实能够 1 0 0 %保护已经免疫的SPF鸡免于超强毒 IBDV人工感染造成的死亡 ,而且 ,还能减缓和预防超强毒感染合并诱发的法氏囊的炎症、出血和变性。从而说明 ,在不受母源抗体干扰条件下 ,中等毒力的 IBDV疫苗能诱发对超强毒 IBDV中国株 GX-8/99攻毒的有效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6.
对28日龄的SPF鸡和SPF鸭通过肌肉注射107.8 TCID50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 WZ株,系统比较了SPF鸡和SPF鸭的临床症状、大体病变、存活率、体质量、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病毒载量和泄殖腔排毒情况。结果显示,FAdV-4强毒株可致SPF鸡发生严重的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液综合征(HHS)且导致100%死亡,在多种组织中观察到组织病理学损伤,并检出FAdV-4,且在感染后1 d即可检测到排毒。相反,SPF鸭在攻毒后14 d的观察期内均未出现发病和死亡;与对照组SPF鸭相比体质量增加趋势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剖检未见病变和组织病理学损伤;在鸭内脏组织样品和泄殖腔拭子中均未检出FAdV-4。结果表明,FAdV-4强毒株对SPF鸡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而对SPF鸭并无致病性。本研究通过比较FAdV-4强毒对鸡和鸭易感性的差异,证实FAdV-4强毒只感染鸡不感染鸭。  相似文献   

7.
信息广场     
《北方牧业》2006,(23):9-11
<正>根据《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规定.为切实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生产、检验原材料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经研究决定.2008年1月1日起.农业部将对GMP疫苗生产企业疫苗菌(毒)种制备与鉴定、活疫苗生产.以及疫苗检验使用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鸡、鸡胚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将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进行处理。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用SPF鸡胚生产的活疫苗,经我部批准.可在其标签、说明书上标注“SPF鸡胚生产”等相关字样。请各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将本通知内容传达到辖区内SPF鸡胚生产企业、疫苗生产企业及疫苗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家禽》2008,30(15)
今年1月1日起,农业部对GMP疫苗生产企业疫苗菌(毒)种制备与鉴定、活疫苗生产以及疫苗检验使用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鸡、鸡胚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将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进行处理。这就意味着我国对SPF种蛋生产企业、禽用活疫苗生产企业及其使用单位强制实施SPF化管理,兽药行业监管部门将加强禽用活疫苗生产SPF化的监督工作,全力推进禽用活疫苗生产的SPF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是禽弱毒疫苗中常见外源病毒之一,选择未被CIAV污染的SPF鸡胚是生产合格疫苗的关键环节,疫苗生产企业通常通过检测SPF鸡血清中CIAV的抗体来评估CIAV感染状况,本研究以取样更为方便的卵黄抗体检测来评估SPF鸡群中CIAV感染状态。将40只SPF鸡于19周龄时人工接种CIAV,同时30只SPF鸡饲养于另一隔离环境内作为空白对照。23周龄时每只鸡分别采集种蛋和血清并一一对应,然后将卵黄分别进行1∶10、1∶20、1∶30稀释后与血清同时检测CIAV抗体,结果发现卵黄抗体1∶20倍稀释后判定结果与血清抗体吻合率最高。对70只SPF鸡从25~34周龄进行连续10周观察,结果显示卵黄抗体检测结果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吻合率达91.57%。建议疫苗生产企业可通过抽检卵黄抗体来判断SPF鸡群的CIAV洁净度。  相似文献   

10.
SPF鸡群与疫苗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PF鸡胚生产弱毒活疫苗,可以极大地提高疫苗的质量。采用SPF鸡胚,有利于人们认识病毒的复制规律,可以获得比普通鸡胚高得多的病毒滴度,进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金。加快技术市场化,对于已经实现GMP认证的企业采用SPF鸡胚制苗后是否仍能实现企业盈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SPF鸡是指不携带可能干扰试验的特定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动物,鸡群具有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性能,对其饲养环境和微生物进行严格监控。2006年11月《农业部关于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生产检验原料监督管理的通知》中规定:2008年1月1日起,农业部将对GMP疫苗生产企业疫苗菌(毒)种制备与鉴定、活疫苗生产以及疫苗检验使用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鸡及鸡胚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达不到要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目前引起传染性囊病的病毒对2017年5月山东青岛某蛋鸡养殖场疑似感染传染性囊病的病例进行了诊断和病毒分离。采用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诊断该病;SPF鸡胚培养、动物接种分离培养病毒,用RT-PCR和琼扩试验鉴定鸡胚分离病毒。结果在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中该病毒能与传染性囊病阳性血清呈现白色沉淀线;在SPF鸡胚接毒后第3~4天出现鸡胚死亡现象,且胚体皮下出血、绒毛尿囊膜增厚混浊等特征;RT-PCR反应中该抗原能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目的片段;对30日龄SPF鸡攻毒试验中出现腔上囊肿大,黏膜面有点状出血等病变。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确诊了传染性囊病并在鸡胚中成功增殖了该病毒。  相似文献   

13.
我国SPF鸡和SPF鸡胚的生产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对7家SPF鸡场的实地调查和对全国28个兽医生物制品厂及7个中试车间的函调了解到,目前全国共有SPF鸡生产鸡舍22298m2,已投入生产的为16040m2,2000年全国7家SPF鸡场共生产SPF鸡胚534.6万枚,年最大生产能力为936.8万枚.如果制造禽用活疫苗全部使用SPF鸡胚,年需求量约为1500万枚,SPF鸡胚的供应需补缺564万枚.在2000年的疫苗检验中共应用SPF鸡28348只,其中在隔离器内饲养并进行检验的SPF鸡为14129只.SPF鸡的质量检测情况不容乐观,按国际通用的监测要求进行监测的只有3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途径感染4型禽腺病毒(FAdV-4)对SPF鸡的致病性,试验将60只21日龄SPF鸡随机分为A~F组,10只/组,A~E组分别经静脉注射、胸肌注射、滴鼻、皮下注射、口服(肠溶性胶囊)等不同途径感染含5×10~4 TCID_(50)的FAdV-4;F组为对照组,不接种FAdV-4。攻毒24 h和48 h后检测泄殖腔排毒情况,每天统计发病率和死亡率,并监测鸡只体温和体重。结果表明:解剖各攻毒组死亡鸡只均可见肝脏肿大且有明显出血点,颜色褪至淡褐色或黄色;心包膜增厚,内有大量黄色澄亮液体。泄殖腔排毒检测显示A组在注射病毒48小时时最先开始排毒。攻毒后168小时时A~E组发病率分别为100%、100%、50%、80%、20%。攻毒后A~E组死亡率分别为90%、80%、50%、80%、20%。攻毒后24小时时,各攻毒组SPF鸡体温和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攻毒后48小时时,A组、B组体温升高,与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攻毒后72小时时,A组、B组SPF鸡体重与F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体温与F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攻毒后96小时时,B组、D组、E组SPF鸡体重与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攻毒后120小时时,C组、D组、E组SPF鸡体重与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攻毒后168小时时,E组SPF鸡体重与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攻毒后264小时时,C组SPF鸡体重与E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静脉注射途径对鸡只的致病性最大,其次为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5.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vvIBDV)不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其分离鉴定通常采用直接接种无特定病原体(SPF)鸡的方法。然而该方法需要特殊设备,成本较高,较繁琐。研究旨在探讨SPF鸡胚作为IBDV分离工具的可行性,将IBDV阳性病料混悬液通过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9~11日胚龄SPF鸡胚,并盲传三代成功分离获得vvIBDV(IBD16GX01株)。分离毒各代次序列一致,且与SPF鸡分离氨基酸同源性100%。结果表明,SPF鸡胚可用于vvIBDV的分离鉴定,为vvIB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1987年9月以来,北京兽医生物药品厂与山东家禽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多种SPF鸡胚源弱毒疫苗的开发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一年多来,我厂利用山东家禽所提供的SPF种蛋,开展了多种制苗用弱毒的复制规律研究,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先后试制成鸡新城疫弱毒(B_1)株,鸡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8.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12个野毒株的毒力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7周龄SPF鸡人工感染的致病性比较试验表明,从不同地区收集的12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野毒株的毒力差异甚大,致病性最强的GX8/99株可引起易感年龄的SPF鸡70%-92%的死亡率,属超强毒,而人工接种YN2/99株的SPF鸡死亡率几乎为零。其余毒株对SPF鸡的致死率介于20%-60%,它们的毒力介于IBDV的标准毒与超强毒之间。  相似文献   

20.
利用Page A型、B型、C型副鸡禽杆菌和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研制鸡传染性鼻炎(三价)和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用3个批次疫苗进行单剂量(0.5mL/次)3次接种和大剂量(2.0mL)单次接种的安全性试验、SPF鸡的免疫效力试验、商品鸡的免疫持续期试验和疫苗的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3批疫苗对试验鸡安全无副作用;免疫接种SPF鸡只30d后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80%,用20μL/只疫苗免疫接种SPF鸡21d后新城疫的平均HI抗体24;商品鸡42日龄首免,110日龄二免,二免后9个月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70%,对新城疫病毒强毒100%保护;用4℃~8℃保存12个月和15个月的3批疫苗进行了SPF鸡的近期免疫效力试验,结果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70%,用20μL/只疫苗免疫SPF鸡,免疫接种后21d新城疫病毒的平均HI抗体24,对新城疫病毒强毒的攻毒保护率70%。说明研制的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