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虫在旅大地区一年发生三代,某些年份少数粘虫可以完成四代。第一代幼虫力害小麥及谷子幼苗,一般发生較輕,二代幼虫发生较重,为害谷子及玉米苗;三代幼虫常猖撅发生,为害谷叶、谷穗、玉米、高粱及水稻,往往造成严重損失;四代幼虫一般发生在杂草地及果园森林中,为害很輕。粘虫大发生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春季成虫基数、空气湿度和天敌数量,在粘虫开始繁殖以后,温度不是影响粘虫猖撅的主要因素。春季可用测蛾器誘蛾和小谷草把誘卵进行短期测报,夏季可用田間查卵并結合空气湿度和天敌数量,分析第二、三代幼虫发生时期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2.
玉米粘虫是玉米最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的为害程度相当大。一年一般可发生三代,常以第二代为害夏玉米为主。均以幼虫破坏性取食玉米叶片,发生严重时,短时间内吃光所有叶片,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本文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阐述玉米粘虫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3.
暴发性害虫玉米劳氏粘虫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氏粘虫是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主要为害水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过去在遂平县属于次要害虫。从1999年大发生以来,对玉米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玉米主要害虫之一。据田间调查,害虫第1、2代幼虫取食叶片,受害严重的地块,叶片被食成缺刻,重者仅留叶脉;第3、4代幼虫取食雌穗花丝和子粒,花丝被咬至苞叶齐,全田几乎不见花丝,导致部分子粒不育,钻入雌穗的幼虫取食子粒,并排粪其中,污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迁飞性害虫粘虫在天津市的发生特点,探究粘虫发生程度与气候、田间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笔者自2012年开始在全市各主要虫情监测点开展了关于粘虫成虫、幼虫及成虫发育情况调查。调查显示,粘虫一代成虫一般于5月下旬迁入本市,并在小麦田产卵,第2代幼虫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苗期玉米;二代成虫于7月中下旬进入卵盛期,3代幼虫为害期为7月底至8月中旬。综合分析表明,导致粘虫暴发的条件主要有三个:一是虫源充足。各代粘虫成虫量显著高于历年均值,同时迁入成虫集中产卵;二是气候适宜。成虫产卵及幼虫孵化阶段气候湿润、温度适中;三是食源丰富。近年来我市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完全满足了各代幼虫的生存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行为,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叶碟改进法分别测试3种粘虫(东方粘虫、劳氏粘虫和淡脉粘虫)在4种寄主植物(玉米、水稻、甘蔗和稗草)上的取食选择性,分别于接虫后6和24 h记录幼虫对各植物的选择数量.[结果]3种粘虫各龄幼虫在接虫后6和24 h时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率均有变化.在24 h时,东方粘虫各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寄主植物(P<0.05,下同),其中1龄和2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分别高达82%和89%;劳氏粘虫1~6龄幼虫偏好取食玉米,其中1龄、2龄和3龄幼虫对玉米的选择率均超过50%,分别为78%、70%和55%,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率;淡脉粘虫1~6龄幼虫均偏好取食水稻,其中2~4龄幼虫对玉米和水稻的选择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种粘虫各龄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存在差异,3种粘虫对玉米和水稻的取食选择性强,对甘蔗和稗草的取食选择性较弱;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低龄幼虫喜食玉米,淡脉粘虫低龄幼虫嗜食水稻和玉米,高龄幼虫的取食选择性不如低龄幼虫明显.  相似文献   

6.
粘虫[Mythinna separata(Walk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夜盗虫,剃枝虫,又名行军虫,五彩虫[1],具有群居性、迁飞性、暴食性、突发性、趋光趋化性等习性[2],主要为害小麦、玉米、高粱和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也可为害禾本科杂草,大发生年份还可为害蔬菜.粘虫以幼虫取食为害,幼虫共6龄,食量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长,1~4龄食量低,总取食量占幼虫食量的5%~10%,进入5~6龄后,即进入暴食期,取食量占幼虫食量的90%~95%.粘虫大发生时可造成毁灭性灾害,幼虫群居咬食,短时间内就能将上千亩的农田掠食一空,夜间可以听到幼虫咬食的沙沙声,吃光一块农田后,粘虫群集迁移到附近的农田继续为害.如防治不及时,可造成严重损失,甚至绝产[3].  相似文献   

7.
玉米粘虫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8.
玉米青虫属夜蛾属夜蛾科,学名Laphygma exigna Hubner。在六安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第二年4月間化蛹,5月上旬羽化,第一代幼虫在5月中、下旬为害春玉米,第二代幼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夏玉米,第三代幼虫在8月上旬为害秋玉米(麻茬玉米)。卵期一般为四至五天,幼虫期十五天左右,蛹期七至八天,从卵到化蛾完成一代約需一个月时間。成虫多产卵于玉米叶的背面,幼虫畏光,多早晚为害,初龄幼虫喜群集在心叶或叶背为害,取食叶之下表皮及叶肉組織,被害叶残留上表皮,初呈白色,后变焦黄;老龄幼虫則食叶面,仅留叶脉,一般被害叶被吃成許多长形裂缝,严重时全叶吃成碎片。1963年六安地区玉  相似文献   

9.
<正>据监测,近期东北、华北、黄淮大部地区出现二代粘虫成虫,华北、东北地区诱蛾量明显低于近年同期,黄淮地区大部高于上年,结合二代粘虫幼虫发生情况和未来气象因素,预计三代粘虫在总体偏轻发生,华北、东北发生程度轻于前几年,不会出现大面积暴发成灾的情况,发生面积为1500万亩,黄淮等地杂草多、地势低洼和湿度大地块会有集中为害的可能;幼虫为害盛期在  相似文献   

10.
劳氏粘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表明 ,劳氏粘虫在漯河市 1年发生 3~ 4代 ,主要危害玉米 ,取食叶片、花丝和籽粒 ,其幼虫寄生天敌的种类主要是姬蜂和绒茧蜂 ,影响劳氏粘虫发生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1.
于宁 《现代农业》2014,(1):35-35
<正>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叫行军虫或夜盗虫。主要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最喜欢取食禾谷类农作物,如玉米、小麦、谷子和高粱等,大发生时,对其他农作物、杂草、树木等都能为害。粘虫是玉米的重要害虫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发生时短时间内就可以将作物吃成光秆,造成严重减产。一、生活习性粘虫无滞育现象,只要条件适合,可连续繁殖和生长发育。我国由南至北每年发生2~8代。粘虫发育一代所需的天数以及各虫态的历期,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在自然条件下,第一代卵期6~15天,以后各代3~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粘虫是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虫害之一。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粘虫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的杂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取食为害,咬食植物茎叶组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其天敌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1发生条件粘虫喜温暖高湿的条件,高温、低湿不利于粘虫的生长发育。玉米粘虫灾害在降水过程多、土壤及空气湿度大的气  相似文献   

13.
<正>粘虫学名Mythimna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色虫、虸蚄等,分别极广,国内除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都有分布。粘虫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水稻、麦类、高粱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牧草。为害特点以幼虫取食为害。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玉米穗亦能被咬断。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本报讯据监测,近期东北、华北、黄淮大部地区二代粘虫成虫进入盛发期,蛾峰明显,累计诱蛾量高于上年同期;华北、黄淮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水天气多,北方大部气温偏低或接近常年,天气条件对粘虫繁殖和集中为害有利。预计三代粘虫在华北、东北、黄淮发生将重于上年,杂草多、地势低洼和湿度大地块有集中严重为害的可能;幼虫为害  相似文献   

15.
<正>粘虫学名Mythimna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色虫、虸蚄等,分别极广,国内除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都有分布。粘虫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水稻、麦类、高粱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牧草。为害特点以幼虫取食为害。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玉米穗亦能被咬断。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粘虫是一种全国大区迁飞性的突发性重大害虫,我省虫源主要来自江淮麦区。由于6月下旬二代粘虫在我省发生范围较广,田间残虫数量较大,同时部分二代成虫受天气条件影响未能及时回迁南方,以致滞留我省产卵将孵化出三代幼虫进行危害。且三代粘虫又有集中、隐蔽、暴发、成群迁移危害的特点,主要取食玉米、小麦、谷子、高粱、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如防治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作物严重损失,甚至大面积绝产。且近期气温升高,降雨较多,田间湿度较大,利于粘虫发育为害。为及时有效控制三代粘虫的危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必须做好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粘虫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虫俗称剃技虫、行军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有三个种,普通粘虫、劳氏粘虫和白脉粘虫。我乡以普通粘虫危害为主,其次是劳氏粘虫。幼虫取食水稻、玉米、小麦、甘蔗等禾本科作物的幼嫩茎叶、穗,轻者吃成缺刻,重则吃光叶片,幼茎,穗,直接影响营养生产和生殖生长,一般减产产5%-20%,严重时则造成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8.
笔者根据今年粘虫发生严重,能找到被三代粘虫为害程度不同的玉米地块,组织调查测产,并进行数据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阜阳地区为粘虫一代多发区,主要以第一代幼虫在5月份为害麦类,大发生年份,除将麦叶吃光外,并成羣迁移为害高粱、玉米幼苗,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但是,在小发生年,幼虫密度很稀,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是什么因素影响粘虫发生的多少呢?这的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粘虫能否在我区越冬?目前仍是疑问。由于大发生的虫源没有弄清,大大阻碍了粘虫予测予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现根据近几年调查结果,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初步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20.
(1)病虫发生特点。7月份随着气温升高,玉米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期危害玉米的主要病虫有黏虫、玉米螟、病毒病、大、小斑病及红蜘蛛等。①二代黏虫上中旬正处幼虫发生盛期,为害比较严重,中下旬化蛹羽化;②玉米螟一代成虫上中旬盛发,二代幼虫为害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7月份雨水多时发生较重,但大雨对其发生不利;③玉米红蜘蛛7月进入为害盛期,干旱有利其发生;④玉米大、小斑病继续入侵,中下旬开始发生,7月多雨对其发生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