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玉米育种上,选育其有较高产量的玉米杂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玉米自交系间杂交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最有效方法,新的优良杂交种除有较高产量水平外,其亲本自交系也必须要有较高的自身产量。提高繁殖亲本及杂交种制种产量,降低度种子成本,以利于新品种快速推广应用。因此,近年来围内外玉米育种专家越来越重视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及性状间关系的研究,并对指导育种工作起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结合多年玉米育种工作实践和国内外玉米育种专家的共识,对高产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鉴定,依据高产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经分析鉴定,确定高产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方法,以期为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玉米品种及亲本苗期抗旱指标测定及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遗传研究表明,抗旱性是可遗传的,选育抗旱性强的玉米品种必须重视品种(自交系)抗旱性鉴定。通过对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9份试材进行了耐旱性研究,测定了叶面积、离体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等10项农艺性状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玉米形态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株高降低、茎秆变细、叶面积减少;生理生化指标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一些生理指标上杂交种和自交系之间有简单的遗传相似性,但没有明显的规律;MDA含量、相对含水量、叶面积等可作为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14个常用玉米自交系遗传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4个常用玉米自交系及其91个杂交后代的多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自交系的遗传差异与杂交种产量、特殊配合力、杂种优势以及自交系自身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自交系遗传差异分析结果与其亲缘关系相接近的情况下,自产系遗传差异与杂交种产量、特殊配合力、杂种优势之间均表现为正相关;自交系高产性状的筛选不影响其孀交后代杂种优势的筛选。  相似文献   

4.
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当代生物学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它在玉米生产中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玉米育种工作中如何有计划有目的地选配杂交亲本上,还存在着不少盲目性。为了有效地选育玉米早熟高产杂交种,必须对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进行植株形态,抗逆性、生理生化特点,经济性状方面的遗传规律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以提供亲  相似文献   

5.
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优良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为玉米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杂种优势理论建立在亲本遗传差异之上,因而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该研究利用一批从国内外引进玉米优良种质资源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材料,为有效利用这批新自交系,明确其应用潜力,采用了表型性状分析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57份自交系间表型性状变异都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各自交系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变幅为1.010 8~11.078 7,平均遗传距离为4.934 5。当遗传距离为5.41时,可将57个自交系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自交系各具特点,其中3号材料、9号材料植株较高,果穗较粗大,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等经济性状表现良好,是一个很好的高产育种潜力亲本;46号材料生育期较短、植株矮小,可在选育早熟、矮秆玉米组合上重点应用;其余自交系系各具特色,可结合不同育种目标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良和利用,对玉米育种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18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在农艺、产量性状方面的配合力,为该地骨干自交系的改良与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指导。[方法]选用骨干自交系绵714、绵723及18599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8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主要性状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渝9573、1074在单株产量、穗行数、行粒数等产量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自交系S273与测验种绵723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高。[结论]自交系渝9573、1074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具有较好的育种利用潜力,自交系S273在产量方面与绵723有较强杂种优势,可作为未来高产杂交种的选配模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国内 80年代和 70年代玉米生产上应用的主要自交系的性状表现 ,利用 6× 13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分析了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GCA)。结果表明 ,近代玉米自交系自身的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单株叶面积和株型得到了显著改良 ;其余多数穗部性状和叶片功能期也有一定改良。与此同时 ,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单株叶面积等性状的 GCA显著提高 ;部分果穗性状的 GCA有所增加 ,但行粒数、百粒重和雄穗的 GCA降低。部分性状及其 GCA的遗传改良进展对提高近代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潜力、降低种子生产成本都有重要作用。分析认为 ,当前玉米自交系遗传改良在拓宽群体遗传基础的前提下 ,应致力于多性状的协调发展或同步改良以及自交系自身结实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的植株不同部位的干物质的积累、叶面积、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叶片葡萄糖含量、种子氨基酸含量的杂种优势和性状的相关性。试验结果,根据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相关系数,为玉米杂交亲本的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耐盐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玉米新种质已成为玉米新技术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从玉米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中选育出优良自交系及杂交种,深入研究转基因玉米的农艺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以转betA(来自大肠杆菌的胆碱脱氢酶基因)的玉米优良自交系DH4866纯合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杂种优势表现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纯合系植株及其杂交种具有明显提高的耐盐性,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地中转基因植株杂交组合的产量大幅度高于受体自交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在不同含盐量的土地中,来自不同独立转化体的转基因植株多数保持受体自交系的基本特征,但部分农艺性状和特殊配合力出现差异,甚至达到差异极显著程度。来自同一转化体的不同转基因株系的植株,农艺性状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一般较小,但单株产量等性状可表现显著差异。在反映经济性状的各参数中,变异幅度大的是单株产量及小区产量,这种差异在T2代和T4代转基因植株配制的杂交种中都存在,由独立转化体的遗传基础差异产生。【结论】在以玉米自交系为受体的转基因育种中,加强早期时代的定向检测和配合力测定,能够较快地获得转基因玉米优良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
玉米自交系划分到杂种优势群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交系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信息是进行育种工作和种质保存的基础。把优良玉米自交系划分到不同杂种优势群以及把新自交系划分到已建立的杂种优势群的方法有:亲缘关系、表型聚类、配合力分析和杂种优势分析、生理生化指标(同功酶)、分子标记。结合相关研究对各种方法的评价,认为配合力分析、杂种优势分析和分子标记方法有助于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1.
RAPD标记分析番茄亲本及其F_1的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技术对22个番茄材料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亲本和其杂种F1的遗产差异。11个引物共扩增出了74条DNA带,平均每个引物6.72条,其中61条具有多态性,占总条带数的82.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5.1条多态性带。通过RAPD遗传距离分析发现F1有偏向于父本遗传的趋势。对番茄亲本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与所配F1的单果重、株高、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等杂种优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均呈不显著相关,用RAPD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的预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胁迫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响应,分析自交系和杂交种耐盐差异。在耐盐玉米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综合分析玉米自交系幼苗期对盐胁迫响应速度和植株体内Na+、K+离子含量,利用耐盐自交系为亲本,为筛选出耐盐的杂交组合。【方法】以玉米自交系B73、GEMS46以及B73×GEMS46 杂交种为材料,进行耐盐性鉴定,分析比较自交系和杂交种在耐盐条件下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和最终差异,研究自交系对盐胁迫下杂种优势的贡献。【结果】玉米幼苗在3叶1心时用150 mmol/L NaCl处理植株是一个比较合理浓度;利用盐胁迫后植株的鲜重和干重以及植株Na+、K+离子含量是衡量植株耐盐性的较好的指标。在盐处理后,耐盐自交系的相对电导率、H2O2含量与杂交种变化趋势相同,耐盐自交系和杂交种前期对盐胁迫的响应较快,后期生理指标变化平缓,植株体内积累Na+离子较小,表现为耐盐性。【结论】在耐盐玉米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综合分析玉米自交系幼苗期对盐胁迫响应速度和植株体内Na+、K+离子含量,利用耐盐自交系为亲本,可以较快地筛选出耐盐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4个热带玉米群体在温带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4个热带玉米群体与4个温带玉米骨干自交系,按NC-Ⅱ设计组配成杂交种,通过配合力分析,获得了选育优良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强优势组合,进而构建出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对不能形成杂优模式的热带群体,可利用它的优良农艺性状对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个别性状的改良,同时对4个热带群体的利用价值和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用SRAP分子标记鉴定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8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群进行划分。结果表明:48个玉米自交系可分为六大类群,分析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分类后类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均小于类内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同时生产上推广组合的亲本大多来自不同的大类,结果表明SRAP标记的聚类结果是比较合理的,对于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具有参考价值,可以用来结合田间配合力对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玉米直链淀粉ae基因的遗传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个ae近等基因系、6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杂交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及千粒质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含有ae基因的杂交种与ae同型自交系相比千粒质量显著提高,ae基因明显提高了杂种直链淀粉的含量;同时,发现ae近等基因系的α-淀粉酶活性,发芽势和发芽率比普通自交系低,而含有ae基因的杂交组合明显高于ae近等基因系和普通自交系,表现出了较强的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利用8份苗期耐盐性差异较大的玉米自交系按照Griffing 4设计组配28份玉米杂交种,在苗期对其进行耐盐性测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苗干重和苗期株高的耐盐指数在各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特殊配合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一般配合力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显性方差均大于加性方差。苗干重和株高2个性状的耐盐指数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68.47%和48.54%,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0%和12.55%。  相似文献   

17.
桑立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08+6425
[目的]研究热带玉米(Zea mays L.)种质资源的杂种优势,探讨其在高纬度温带地区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方法。[方法]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以黄早四、丹340、Mo17和B73为测试种,分析已筛选出的5个热带自交系和4个我国分属4大类群的温带玉米种质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结果]单株产量杂种优势明显,热带×温带的杂种优势大于热带×热带和温带×热带的模式。[结论]该研究可为热带玉米种质在辽宁省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3个奥帕克-2(O2)玉米和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进行相互杂交和自交,研究了杂交当代的粒重、籽粒密度和赖氨酸含量的杂交优势表现特点。结果表明,用普通玉米和O2玉米自交系作母本杂交当代粒重较自交有较大优势,并且同类型内杂交优势小于类型间杂交优势;各自交系杂交当代籽粒密度和自交相比优势不大或无优势,只有用普通玉米花粉给O2玉米授粉,杂交当代优势较明显;同类型自交系间杂交当代籽粒赖氨酸含量和自交相比无差异或差异不大,用普通玉米花粉给O2玉米授粉,杂交当代赖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反,可使赖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20个性状特征差异显著的朝天椒自交系为亲本,组配成34个杂交组合,研究朝天椒杂交组合F1代的杂种优势及其性状表现.结果表明:调查的29个性状的平均优势指数为125.93%,其中小区产量的平均杂种优势指数为133.01%,具有正优势的杂交组合占91.18%,超高亲优势的组合占61.76%,杂交组合较亲本平均产量增产32.26%.同时对果实、开花结果习性、茎秆特征等性状在F1代的表现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玉米氨基酸含量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6个母本、4个父本,按NCⅡ设计,配制24个杂交组合,对16种氨基酸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中各种氨基酸含量,有的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有的为负向杂种优势。并对各种氨基酸间的相关、亲子相关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