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建 《吉林农业》2013,(3):204-205
根据沙糖桔对气候特点的具体要求,结合西林县的气候特征,对西林县种植沙糖桔的适应性和独特性进行比对分析,认为西林县发展沙糖桔的前景极为广阔,特别是西林县的降水、温度、日照等气候特征,以及独特的土壤条件,为沙糖桔的生长挂果丰实糖分积累,都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西林沙糖桔"一定会成为西林县最成功的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2.
茶业兴,婺源兴。2005年8月1日,作为“中国茶叶之乡”的江西省婺源县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全县茶叶品牌,推出了“婺源茗眉”主打品牌,确定了“婺源绿茶”证明商标,出台了《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从而使得茶业这一婺源传统支柱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西林县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一直停滞不前,为探索农产品加工业出路,通过调查了解西林县目前农产品加工现状,分析制约西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问题,并对发展西林县农产品加工业提出对策: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健全企业与农户互利机制;着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完善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覃乃昌 《农业考古》2004,2(1):44-54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地区的马雄山,东流至广西西林县与清水河汇合,称南盘江,成为贵州、广西的河界。流经广西的西林、隆林、田林和贵州的兴义、安龙、册亨等县,在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红水河向东横穿广西中部,在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改称黔江。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闽南茶业发展迅速,安溪的“中国茶都”享誉世界,泉州的“闽南茶都”声势壮大。福建省永春县人民抓住机遇,突飞猛进,一个以坑仔口镇为中心的大型茶业生产批发市场也正在茁壮成长之中。形势喜人。尤其是坑仔口镇棋先一着,于2000年1月,经“联合国南南合作基地”批准,成为全国唯一以茶叶项目加入该基地组织的单位,名震四方。故人们称永春茶市为“南南茶都”,与“中国茶都”“闽南茶都”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6.
论“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省的“农家乐”旅游应挖掘其文化内涵,搞好“农家乐”旅游的形象建设工程、开发其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三方面展开论述,揭示“农家乐”在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之后,必将逐步走上旅游产业正轨,实现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商业资源转变,成为我省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西林县石漠化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252-253
石漠化是西林县最大的生态问题。经过西林县政府严格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西林县的石漠化治理条件缺乏,石漠化的监测机制仍然需要加以完善。分析了西林县石漠化现状,找出了石漠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领导,增强治理意识、推广技术,实行立体治理、增加投资,提高治理质量、完善法规,坚持依法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17日,第三届“金芽奖”、“陆羽奖”国际茶品牌颁奖盛典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高尔夫酒店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场盛况空前。叙府茶业榜上有名,荣获了2010“金芽奖”中国绿茶十大品牌奖,与此同时颜泽文董事长也获得“‘陆羽奖’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这项殊荣。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叙府茶业近十年的汗水。  相似文献   

9.
茶,中国悠久的文化之一,从古到今郝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近代它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近代茶业的研究是近代经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整理十年(1998年~2008年)来中国近代茶业的研究成果,从近代茶业衰落的原因、挽救措施、经营、市场、区域状况、茶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宁德市茶叶质量安全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德市现有茶园面积5.72万hm^2,茶叶产量6.26万t,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涉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3强,70%的农户经济收入与茶业息息相关。茶业既是宁德传统农业支柱产业,又是重要的民生产业,茶叶质量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更关乎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椽教授工作简略陈椽教授,安徽农业大学一级教授,著名的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世界农业科技名人,是创建“制茶学“、“茶树栽培学”、“茶叶检验学”、“茶史学”和“茶业经济学”五大学科的奠基人,亦是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长期致力于茶学教...  相似文献   

12.
在华茶衰败日趋严峻的窘境下,国民政府决意实施以茶业统制为核心的茶业政策,引发社会舆论的普遍质疑和反对,肩负茶业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双重责任的官办“茶业专刊”应运而生。从“茶业专刊”的创刊宗旨及价值取向可知,茶业专刊是国民政府导引负面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辽沈地区作为满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祥地以来茶的发展为线索,重点就辽沈地区茶文化形成-“茶史”、茶业在辽沈地区的发展趣事-“茶趣”、茶业在辽沈地区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茶业”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林大学茶业科技与经济研究所(邮编:350002,电话:0591—83707361)杨江帆研究员主持的“绞股蓝珠茶及含片的加工”项目。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以市场为导向”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一个十分重要的企业经营原则,已成为茶业经营者的共识。由此出现了国内各茶区推广适应市场经济的茶树栽培新技术;着力抓区域性的名优茶生产;培育市场流通体系,强化促销手段;实行茶业为主,多元经营等茶叶发展新格局,但这种局面仅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表层性效应”,只有对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内涵加深认识,推动茶业加快体制改革力度,改善经营机制,提高茶业科技水平,加强茶叶成本管理,才能使茶业不被无形的市场所约束,持续高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吗啉和亚硝酸钠合成 N—亚硝基吗啉为对照,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凌云县、西林县茶扬生产的白毫茶阻断体外 N—亚硝基吗啉的合成作用。结果表明,N—亚硝基吗啉生成量,白毫茶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抗坏血酸组(p<0.005),提示凌云、西林白毫茶能有效地阻断 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的广西西林县,因山高路远被戏称为广西"省尾",也因此形成了西林王子山茶独特的品质.为实现从茶叶资源大县向茶叶产业强县的转变,西林县实施"优质茶园、品质提升、品牌塑造、龙头培育"四大工程,精心打造"王子山下百里茶谷",计划到2015年,茶园总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标准化生产茶园面积达到一半以上,形成1至2个在全区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农民年人均茶叶产业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通讯》2006,(11):59-59
从2006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获悉.应广大参展企业的要求.茶博会组委会决定今年秋季(茶博会举办期让)继续举办名优茶评选及竞拍活动.通过评选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特金奖、金奖、银奖、优质奖茶品.进一步宣传“中国茶”的品牌形象.并将获得奖项的品牌茶叶推荐给2008奥运会组委会、在京的各大机关、部委,以及国家外事部门作为“国礼茶”。同时.在茶博会期间还将组织大型获奖茶叶品尝会.以扩大获奖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9.
《湖南农业》2010,(3):11-11
湖南出口欧盟茶叶量稳居全国第一 从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了解到,由“湖南茶业”投资2亿元建设的湘茶高科技产业园,目前已在隆平高科园顺利实现主体工程完工,预计2010年6月可投产,将实现年产量2万吨、产值7亿元。湘茶高科技产业园将成为我省茶业走标准化、清洁化、品牌化之路的示范性工程。摘自《长沙晚报》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茶业发展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业也是其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介绍福建茶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