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重庆喀斯特地貌型优良牧草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对29个牧草品种物候期、适应性能、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再生性能等进行的试验研究,在酉阳县3个不同海拔高度共筛选出20个优良牧草品种,其中豆科6个、禾本科11个、其他科3个.这些牧草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可作为喀斯特地貌型区域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地改良的主打草种,可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临汾地区草坪草与牧草引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美清  侯金伟 《草业科学》2003,20(12):42-44
1998—1999年,在临汾地区引入7个草坪草品种和6个牧草品种进行栽培、评价。草坪草品种中。草地早熟禾适宜在该地区种植,尤其是BarVB5649。牧草品种中。多花黑麦草生长快。产量高,但不耐旱、不抗寒,大田推广有困难。苜蓿抗寒耐旱。3个供试品种Baraffa54,Sanditi和Sitel均适宜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5.
围栏封育改良荒漠化草地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耕  王天河 《草业科学》2011,28(5):874-876
2004-2006年,对古浪县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荒漠化草地进行为期3年的围栏封育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围栏封育措施对恢复草地植被效果明显.围栏封育后草地中植物的高度、盖度、多度、冠幅、地上生物量和可食牧草产量等生产性能明显提高;牧草成分显著变化,优良莎草科、禾本科牧草产量与种类增加,杂类草种类与产量下降;围栏封育区区域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观测比较各种牧草的生育期、植株高度、单株分蘖(分枝)数、牧草产量,筛选适合毕节地区各县市种植、产量较高的牧草品种。结果表明:11个参试品种中,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红三叶、墨西哥玉米、高丹草的产量较高,可在毕节地区养殖小区和大户中推广应用,从而解决规模养殖中草料不足的问题;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和高麦草等品种只能添加于建植放牧型草地,而高羊茅和百脉根则不适宜在毕节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用主成分分析评价青海湖流域各类型天然草地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州草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各类型天然草地的盖度、可食牧草产量、牧草利用率、草群中优良牧草比率等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海南州天然草地典型的23个草地型进行综合评价,将海南州天然草地分为3个等级,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合选择法,育成抗寒、抗病、种子产量高的老芒麦新品种康巴老芒麦。其牧草青绿期长、抗寒、耐旱、抗病、抗倒伏,种子成熟期集中。试验通过品种的育种过程、特征、特性和生产性能。其品种干物质较对照提高15%,种子产量高于对照川草2号品种20%,适应川西北高寒牧区及类似地区种植,是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和生态建设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合选择法,育成抗寒、抗病、种子产量高的老芒麦新品种康巴老芒麦。其牧草青绿期长、抗寒、耐旱、抗病、抗倒伏,种子成熟期集中。试验通过品种的育种过程、特征、特性和生产性能。其品种干物质较对照提高15%,种子产量高于对照川草2号品种20%,适应川西北高寒牧区及类似地区种植,是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和生态建设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见牧草在毕节地区的生长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观测比较各种牧草的生育期、植株高度、单株分蘖(分枝)数、牧草产量,筛选适合毕节地区各县市种植、产量较高的牧草品种。结果表明:11个参试品种中,紫花苜蓿、多花黑麦草、红三叶、墨西哥玉米、高丹草的产量较高,可在毕节地区养殖小区和大户中推广应用,从而解决规模养殖中草料不足的问题;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和高麦草等品种只能添加于建植放牧型草地,而高羊茅和百脉根则不适宜在毕节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坝上天然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利用方式(打草场、冬牧地、公牧地)对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物种组成、功能群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牧地的群落高度、物种数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最大,打草场的群落盖度显著大于放牧地(冬牧地和公牧地)且其地上生物量与冬牧地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打草场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冬...  相似文献   

12.
以紫花苜蓿和冰草为材料,在内蒙古多伦县农牧交错区旱作条件下建植单播和混播人工草地,通过建植3年连续的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人工草地的产量、种间竞争、杂草组分比、牧草品质及土壤养分,研究人工草地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稳定性。结果表明,1)建植当年除外,单播及混播人工草地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年际间,单播和混播草地的产量均表现为建植第2年最高,建植当年最低。2)紫花苜蓿和冰草间存在种间竞争,且冰草的竞争力强于紫花苜蓿,影响草地的稳定性。3)建植第1年和第3年杂草受到抑制,仅在建植第2年杂草占据优势,杂草防治应选择在建植第2年进行更加有效。4)混播人工草地显著提升了牧草品质,而单播草地对牧草品质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冰草单播和混播方式均增加了土壤的碳、氮含量,为人工草地的稳定建植提供了营养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元素  李莉  王堃 《草地学报》2014,22(3):475-480
三叶草(Trifolium)混播草地群落持久性研究对喀斯特草地建设与石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威宁灼圃示范牧场开展的由白三叶(T. repens)、红三叶(T. pratense)、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羊茅(Festuca rubra),分别加上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鹅冠草(Elymus kamoji)组成4个5组分混播草地,在绵羊适度放牧下测定牧前、牧后草地现存量,连续进行20年持久性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及组合×利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所有混播组合影响极显著,而组合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动态变化与年降水量的动态变化之间无显著的对应关系,但同物种在各混播群落中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差异明显,说明各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生态位互补和竞争共存关系。各物种中生产力与稳定持久性最好的是紫羊茅和白三叶,其次是多年生黑麦草和鸭茅,最差的是无芒雀麦和鹅冠草;而在草地建植初期表现最好的是多年生黑麦草和红三叶。  相似文献   

14.
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初级生产力及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功  贺兰芳 《草业学报》2004,13(4):45-49
在青海环湖地区对3种多年生禾草的生态适应性、丰产性和种间相容性进行了试验,经连续4年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牧草对试验区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无芒雀麦和贫花鹅观草不能完成生殖生长过程,但营养体生长充分.在第2年和第3年,混播草地的初级生产力显著高于各单播草地,但这种差异在第4年已不存在.混播草地的三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垂穗披碱草竞争力最强,贫花鹅观草次之,无芒雀麦最弱.种群消长动态明显,垂穗披碱草在草群中的比例逐年增加,而贫花鹅观草和无芒雀麦逐年减少,无芒雀麦在第4年从混播草群中消失.  相似文献   

15.
混播草地竞争和促进关系是影响生产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最终都通过牧草干物质产量以及草地物种的组成变化等指标表现出来。研究选择当地生产最常用的4种牧草无芒雀麦、鸭茅、红豆草、红三叶,以单播为对照,通过对2种豆/禾和3种牧草组合的混播草地牧草产量及物种组成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分析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变化以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不论是单播还是混播,刈割干物质产量在年际间均表现为2017年高于2018年。放牧干物质产量在年际间均表现为2018年显著高于2017和2016年,鸭茅/红三叶混播草地除外。对2种牧草混播草地各物种干物质产量、密度及粗蛋白贡献的比例分析,从2016年到2018年,无芒雀麦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均显著增加,鸭茅和红三叶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均显著下降。红豆草与无芒雀麦混播时逐步降低,而与鸭茅混播时显著增加。3种牧草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的比例显著增加,红三叶和鸭茅干物质产量和密度所占比例显著降低。综上所述,干旱区混播草地年际间干物质产量的消长变化主要取决于年均降水量和牧草的适应性。从混播草地干物质产量和密度的变化来看,随着年限增加,无芒雀麦和红豆草在混播草地中逐渐占据优势,鸭茅和红三叶在混播草地中逐渐处于劣势,且有消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年降水量250mm荒漠草地牧草混播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参试草种的生长发育、植株变化、草群覆盖度、杂草侵入、牧草产量与草群营养状况,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最佳混播方案。  相似文献   

17.
对新疆年降水量250mm荒漠草地牧草混播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参试草种的生长发育、植株变化、草群覆盖度、杂草侵入、牧草产量与草群营养状况,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最佳混播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具有生态意义、资源意义和生物进化场所及文化意义。北方草地表观表现为"三化",草丛对地面的覆盖力和产量是一般采用的判定指标,缺乏生态系统结构要素和功能受损的评价标准,农田化也是草原被破坏或消失的重要因素。放牧是家畜生产途径,也是草地管理手段。放牧干扰状况包括放牧开始时间、放牧强度、放牧频次和持续时间,放牧要素包括啃食、践踏、口液和失衡营养。载畜量或草畜平衡的方程体系中缺少牲畜生长状态参数,草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管理草地放养的家畜,发展豆科混合半人工草地,以维护土壤肥力,增加牲畜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应该是中国北方草地管理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研究内容。草地管理,即草地生态系统管理是由明确目标驱动,由政策和协议及实践而执行,以对生态作用与过程的理解所需的研究和监测为基础,而保持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和功能正常运行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利用草地改良措施探讨了禾草补播和人工草地建植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以期为有害啮齿动物的植被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在高原鼠兔分布密集草地建立围栏样地50 hm2,同时在围栏内选择20 hm2样地进行垂穗披碱草补播和人工草地建植,探讨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鼠害草地、补播草地和人工草地除物种数外,物种多样性指数(H')、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其中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补播草地>鼠害草地>人工草地;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人工草地>补播草地>鼠害草地。群落中垂穗披碱草所占比重亦大不相同,鼠害草地中垂穗披碱草比重不足10%,而补播草地和人工草地群落中,垂穗披碱草比重分别达50%和90%以上。不论是总洞口数还是有效洞口数,在3种草地中都存在显著差异,总洞口数变化在35~411,其中,鼠害草地的总洞口数是补播草地的2.28倍,是垂穗披碱草草地的11.74倍;有效洞口数变化在11~188,鼠害草地是补播草地的2.26倍,是垂穗披碱草草地的17.09倍,表明垂穗披碱草群落对高原鼠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与草地植被特征间有不同的关系。无论是总洞口数还是有效洞口数与植物物种数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与H'间则呈二次函数关系;高原鼠兔总洞口数及有效洞口数分别与植被盖度、密度、高度及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此结果表明,相对于鼠害严重草地,无论是补播草地,还是人工种植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对鼠兔种群密度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