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4年从广东梅州引进7份番木瓜资源,在福建省漳州地区种植。经过3年的试验观察表明:新选1号、新选2号、新选3号、新选4号4个株系表现良好,可溶性间形物含量12.5%~13.2%,可溶性糖含量8.41%~9.69%,还原糖含量8.24%~9.55%,维生素C含量368~676 mg/kg,总氨基酸含量5093.4~6 459.9 mg/kg,风味浓或较浓,新选1号和新选4号综合品质优,其他2个株系品质中上;定植当年产量最高,单株产量均在35kg以上,每667m~2产量在4500 kg以上,新选4号产量最高,667 m~2产量达5 200 kg,定植第2~3年产量逐渐降低;果实成熟期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果实发育期145~155d,抗病性均较强。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畦型对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7):28-32
为研究不同栽培畦类型对黄瓜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高畦、平畦和垄作3种不同类型,以比较不同栽培畦下黄瓜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垄作和高畦栽培,平畦栽培下黄瓜叶片中的蔗糖含量、还原糖含量、POD活性均显著提高,这3个指标增幅分别为45.52%~47.01%、11.64%~15.2%、18.63%~21.06%;硝态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CAT、SOD活性也得到一定提高,增幅分别为4.34%~9.52%、1.81%~2.21%、5.49%~7.8%、2.56%~4.31%、3.58%~4.08%;黄瓜品质和产量也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平畦栽培是设施黄瓜生产上应用的最佳栽培畦类型,将为黄瓜高产栽培提供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3.
以甜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日光温室内3种不同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环境以及3种环境下不同补充灌溉量对厚皮甜瓜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溉条件下,日平均温度19~33℃,相对湿度69%~78.68%处理较日平均温度14~27℃、相对湿度60%~85%或16~30℃、65%~90%处理,单株产量提高,而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果实的VC、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在14~27℃,60%~85%处理下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最高。在相同环境下,随着灌溉量的增加,甜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果实的VC、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逐渐降低。综合甜瓜产量与品质考虑,认为在日平均温度14~27℃,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60%~85%的环境条件和补充蒸腾蒸发损耗量100%的灌溉量处理下,有利于甜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提高,可作为温室生产管理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广西来宾市露地种植的优良草莓品种,引进了“妙香7号”“红颜”“红玉”“宁玉”4个草莓品种并开展种植试验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妙香7号”“红颜”“红玉”“宁玉”4个草莓品种在露地种植条件下平均单株产量0.172~0.292 kg,平均产量18060~30660 kg/hm^(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35%~10.92%,果实可溶性糖含量5.59%~7.35%。这些草莓品种产量较高,果实品质接近或优于本地主栽品种“甜查理”,抗性中等或偏弱,在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情况下可作为“甜查理”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不同嫁接方式对西瓜枯萎病防效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瓜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土壤上,以台湾农友小兰为接穗、本地长颈葫芦为砧木,探讨了不同嫁接方式对西瓜枯萎病防效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西瓜自根苗比,采用断根嫁接法或是双断根嫁接法,西瓜苗根系发达,定植后发棵快,生长旺盛,光合速率增强;枯萎病发病率低,防效达82.6%~86.2%;西瓜667 m2产量2 673~2 925 kg,增产44.5%~58.2%,差异达显著水平;可溶性糖含量达11.2%~11.8%,提高了9.8%~15.6%,其中双断根嫁接法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以16份杏种质种仁为试材,测定、分析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种类以及钙、铁、硒等营养组分的含量变化,比较不同种和品种间杏仁中的营养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所测定材料中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19.36 mg/g,含量最多的是谷氨酸。脂肪含量均值为403.27 mg/g,并且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组分均以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其次是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二者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65.60%~71.23%和22.68%~27.19%。杏仁中的钙含量为0.88~3.53 mg/g,平均为1.52 mg/g。杏仁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钙和铁元素含量之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紫杏种仁的营养组分与其他种类杏仁差异较大,氨基酸总量最高而脂肪酸含量最低,钙和铁的含量最高,硒含量最低;仁用杏和扁桃远缘杂交种质‘京仁2号’和‘京仁3号’种仁的综合品质较高,优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硒含量均较高。在6个主栽的仁用杏品种中,‘优1’‘优2’这2个品种中的钙、铁、硒的含量都相对高于其他几个仁用杏品种。杏仁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钙质,不同杏种质种仁中的营养组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处理对树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了沈阳东陵树莓生产基地不同施肥处理对树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底肥树莓增产38.73%;追施化肥树莓的产量提高16.47%~90.35%;氮磷钾合理配施能明显提高树莓的产量,在施肥量N 90 kg/hm2、P2O5198.42l kg/hm2、K2O90 kg/hm2时,树莓产量最高,为11 366.53 kg/hm2。施底肥可以明显改善树莓的品质,提高树莓果实的口感;施用氮磷钾肥均能显著提高树莓的品质,其中氮肥施用量在90 kg/hm2时能提高树莓的品质,比对照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6%,糖酸比和VC含量也有显著的提高;磷肥的施用量在45~90 kg/hm2时对树莓的品质有一定的改善;钾肥对树莓品质的整体提高有显著的效果,与空白相比,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增加,增加量达到18.8%~39.1%,VC增加量为14.9%~34.5%,糖酸比提高显著,最高达5.75∶1。不同肥料对树莓品质的贡献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纳米沸石500 kg·(667 m~2)~(-1)和普通沸石1 000 kg·(667 m~2)~(-1)不同施用方式(撒施、沟施和穴施)对油麦菜产量、品质、Cd含量和土壤p H、CEC、全Cd含量、有效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油麦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31.5%~227.3%和61.4%~196.0%,且均以撒施处理产量最高;整体上提高了植株VC、氨基酸、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其中沟施处理对提高油麦菜品质的效果最好;植株地上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11.3%~28.8%和2.5%~16.7%,根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0.7%~26.8%和9.9%~21.3%。与对照相比,纳米沸石和普通沸石各处理分别使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了4.8%~19.0%和9.5%~19.0%,纳米沸石以穴施处理效果最佳,普通沸石以沟施处理效果最佳。与普通沸石处理相比,纳米沸石处理增加油麦菜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及地上部Cd含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在引进植物疫苗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牛粪+植物疫苗"有机栽培技术。应用该技术后,甜瓜青枯病、枯萎病明显降低,根结线虫病为害减轻;棚内CO_2浓度增加,地温提高;甜瓜上市期提早3~5天,可溶性糖、VC、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12%、14%和12.5%,品质好;667 m~2产量达3 500 kg,增产32.5%,每667 m~2农药投入减少1 100元,收入增加9 000~12 000元;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益微生物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蓝山大白"苦瓜品种(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试验材料,在遮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田间持水量50%~60%、70%~80%、90%~100%土壤水分含量(SWC)条件下,初果期、盛果期、末果期果实的营养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就品质的水分效应而言,70%~80%SWC有利于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50%~60%SWC有利于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关于品质的时期效应,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均表现为盛果期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末果期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50%~60%SWC和70%~80%SWC的可溶性固形物在盛果期和末果期均显著高于初果期;关于果实产量,50%~60%SWC和70%~80%SWC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90%~100%SWC的产量;盛果期果实品质普遍优于初果期和末果期,综合产量和品质,70%~80%SWC更利于苦瓜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1.
章丘水蜜桃是章丘市林业局 1 985年从山东省章丘市曹范镇龙埠村实生桃树中选出的大果型、中熟桃优良品种。我们于 1 988年冬在章丘市龙埠果园建立示范园 ,栽植章丘水蜜 2年生嫁接苗 (山桃作砧木 ) ,行株距为 4m× 4m,共栽 6 1 0株 ,面积 1 hm2 。1 993~ 1 997年在 4~5年生秋白桃上高接换头 ,观察章丘水蜜的性状稳定性 ,并进行了丰产栽培技术试验。 1 997年 8月通过了由章丘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定名为章丘水蜜。经过推广 ,截止 2 0 0 0年 ,栽培面积已扩大到近 1 0 0 hm2 ,年产量约 2 0 0万kg。现将该品种生物学特性及山地丰产栽培技术要…  相似文献   

12.
番茄转TCS基因植株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姜国勇  翁曼丽 《园艺学报》1998,25(4):395-396
研究和比较了番茄转TCS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的生物学性状与对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株高比对照低约41.5cm,每序花数比对照多3.2朵,单果重比对照低37g,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分别比对照高40.6%、12.5%和11.1%,对TMV、CMV和TBRV有一定抗性,叶片能抑制蚜虫和粉虱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引进扁桃的品质特性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美国引进的3个扁桃品种,用山桃作砧木,在陕西渭北地区生长旺盛,苗木栽植第3年开始开花结果,5年生平均株产1.78~2.03kg。扁桃3月中下旬开花,果实前期发育较快,至5月中旬果径生长量占总量的80%~90%,后期增长缓慢。Nonpareil品种7月25日~8月5日成熟,Mission品种9月11日~9月15日成熟。成熟种仁饱满,外观品质较好。种仁含粗脂肪49.62%~52.49%,含粗蛋白20.9%~29.0%,含VB11.8~1.91mg/kg,VB24.08~4.62mg/kg。氨基酸及钙、镁等元素含量也较丰富,与我国新疆扁桃主产区产品营养含量相近似。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测不同培养基、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情况,对Phyllostictacitrichinaensis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琯溪蜜柚叶汁可促进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8℃,40℃时停止生长;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3~9,最适生长pH值为5~6,14天后在pH值7~9的OA培养基上菌落边缘会产生黄色素;分生孢子在25℃、pH值4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但萌发率低于45%;12小时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5℃10分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  相似文献   

15.
李晓  张士颖  李玉 《中国食用菌》2010,29(1):20-22,44
烟色离褶伞最适培养条件是葡萄糖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C/N调整到40:1,最适pH为6,最适培养温度25℃。烟色离褶伞为变温出菇型食用菌,最适出菇温度(17±5)℃,最适出菇光照度300Ix~500Ix。烟色离褶伞腐生类型和鸡腿菇相似,应为草腐菌类,人工栽培时宜选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为主的栽培原料。  相似文献   

16.
枣树生物学特性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枣树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就其根系、枝芽、花果等特性进行科学合理、通俗易懂的解释,使人们对枣树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试验分别从发芽率、叶幅比、花期、抗病性和结球率等方面对8个彩色马蹄莲品种(XN、HMG、MJDS、JSZP、JSML、RLSS、NM、CF)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JDS 和CF发芽较早,在5月15日各品种发芽基本完成.JSZP,XN和JSML的叶型相似,而MJDS和HMG的叶形较为接近;RLSS和CF的叶形较接近.花期最早的是HMG和CF;XN的花期最长;JSML的花期最晚.NM抗病率高达100%;RLSS最易染病.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温度、碳源、氮源、碳氮比和pH值等条件下观测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的菌丝长势、菌落状况、色素产生和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硫磺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30:1,最适pH值为5.3.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在云南漾濞地区对生长在海拔2 500m圆菠萝核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圆菠萝核桃的物候期比漾濞大泡核桃的晚10d左右,比较适宜于高海拔较冷地区栽培;圆菠萝核桃核果圆球形,种壳刻纹均匀较浅,取仁易,仁色黄白有紫色条纹,壳厚1.12mm,粒重7.4g,出仁率49.44%,食味香甜无涩。  相似文献   

20.
茶薪菇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薪菇的生物学特性、培养基的使用、有害生物的控制,深层发酵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促进茶薪菇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