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Cd、Pb复合污染条件下,水芹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及水芹对Cd、Pb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水芹各器官Cd、Pb中1种元素的吸收均随着该元素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Cd、Pb交互作用对吸收量的影响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对于根中Pb含量,Cd对Pb存在拮抗作用,在叶柄和叶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地下部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系数均大于地上部。  相似文献   

2.
以白三叶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Cd和Pb胁迫的方法,研究了重金属Cd和Pb胁迫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白三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Cd和Pb胁迫对白三叶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Cd和Pb浓度的增加,对白三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抑制作用逐渐增加。Cd和Pb对幼苗的苗长、根长和苗重均有严重影响,随Cd和Pb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以贵州喀斯特山区林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耕地和弃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Cd、Cr、Pb、Ni、Hg、As)的含量、分布特征等的影响,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Cd和Pb均呈表层富集,Cr、Ni、Hg在林地、天然草地、耕地中层富集,As呈均匀分布;在各土层不同利用方式中,土壤重金属的分布无明显规律;Cd与Pb,Pb和As来源相同,pH与Ni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b、As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阳离子交换量CEC与Cd、Pb、A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Ni、Hg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Cr呈显著负相关(P0.05)。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的评价结果综合表明,贵州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6种土壤重金属元素均主要来源成土母质,除了Cd外,其它5种元素均未对土壤造成污染;人工草地和弃耕地为中度污染,林地、耕地、天然草地为轻度污染,主要是由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环境造成的Cd的背景值高引起的污染;5种土地利用方式均为轻度生态危害。土壤Cd污染需要引起注意,研究区土壤偏酸性,可考虑植物修复将重金属移除土壤。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贵州部分地区灵芝及其种植土壤中Pb、Cr、Hg、As、Cd等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多地区10个灵芝基地的土壤及灵芝子实体采样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进而通过计算富集系数判别灵芝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为:所测样品土壤中Pb、As、Cd含量未超出贵州省土壤背景值,Cr和Hg超出背景值,低于二级标准上限值;灵芝子实体5种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低于有关规定的含量;灵芝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为CdHgAsCrPb,总体较弱。  相似文献   

5.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为试材,采用覆土栽培方式修复韶关市某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土壤,研究平菇、榆黄菇覆土栽培对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铜(Cu)、锌(Zn)污染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修复效应,以期为后续食用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平菇与榆黄菇的子实体和菌糠对污染土中的Cd、Cu、Zn均具有富集能力,其中2种食用菌对Cd、Zn的修复效果最优,均能使土壤中的Cd、Zn含量降至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下,但土壤中Cu含量仍处于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上。因此,平菇与榆黄菇均对土壤Cd、Zn重金属复合污染具有较高的修复潜力,可用作修复Cd、Zn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污染是当下威胁环境安全、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污染形式之一,重金属污染广泛存在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中,通过富集的方式堆积在植物、动物体内,最终沿着食物链大量积累在人体内。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土壤和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之一,植物修复是常见且常用的修复治理方法,就是通过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来吸收、分解、转化、固定重金属元素,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主要围绕重金属镉(Cd)的植物修复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增强我国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能力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了6种苔藓植物体内的Cr、Cu、Zn、Pb、Cd和Ni 6种重金属含量,比较分析了6种苔藓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力。结果表明:苔藓植物富集的重金属含量有很大差异,富集系数分析显示6种苔藓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果灰藓和虎尾藓对Zn富集能力最强,东亚绢藓对Cu富集力最强,鼠尾藓、小羽藓和拟垂枝藓对Cd富集能力最强,其中小羽藓对Cr、Cu、Zn、Cd和Ni富集系数均大于1.0,可作为重金属污染的净化植物。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苋菜和蕹菜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采用盆栽种植,基质添加重金属的田间试验方法,并采集样品进行镉(Cd)、铅(Pb)、铜(Cu)、铬(Cr)、镍(Ni)5种重金属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苋菜和蕹菜对不同重金属累积有较大差异,随着基质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苋菜中Pb含量无显著变化,Cd、Cu、Cr、Ni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蕹菜中Pb、Cd、Cu、Cr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Ni则呈下降趋势。苋菜和蕹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各有不同,随着基质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苋菜对Pb、Cd、Cu、Cr、Ni的富集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蕹菜对Pb、Cd、Cr、Ni的富集系数总体也呈下降趋势;对Cu则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植物修复技术在城市工业废弃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北部山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问题,采取野外调查的方法,寻找重金属忍耐型植物或具有(潜在)超富集特性的植物,以期为植物修复技术在城市工业废弃地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优势植物中Cu、Zn、Pb、Cd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计算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表明:羊胡子薹草对Cu的富集和转移能力较强;地榆和烟管头草对Cd的富集和转移能力较强.最终确定青城子铅锌矿废弃地植被重建的先锋物种:排土场中选取烟管头草、地榆、羊胡子薹草;尾矿库中选取兴安毛连菜、苦荬菜、白花败酱;周边山地中选取白桦、绣线菊、大籽蒿等植物.  相似文献   

10.
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效应,采集不同种植年限(0、5、10、15、20、25、30年)大棚菜田土壤样品,以地肤为研究对象,研究地肤种植对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重金属Zn、Cu、Mn、Pb、Cd污染的修复效应以及吸收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效率大小顺序依次为ZnPbCuMnCd,其修复效率分别为25.66%、25.64%、21.11%、15.02%、9.78%。地肤对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Zn、Pb积累特性表现为根茎叶,而对重金属Cu、Mn、Cd则表现为根茎叶。该试验为大棚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种子层积处理前进行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层积天数的试验,对影响美国东部黑核桃种子层积催芽因素进行了探讨。催芽前进行冷水浸种5d(天),沙藏层积催芽150d(天),发芽率最高,发芽最快,播种后60d(天)调查,出苗率达75%。  相似文献   

13.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4.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方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通过三种方法收集菌丝体 ,经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后得到其单核体 ,将不同菌株的单核体杂交配对后得到了不同于亲本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5.
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朱莉  孙奂明  赵菲 《北方园艺》2010,(5):114-115
以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为试材,进行扦插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北京地区直立迷迭香生产的插条类型。结果表明:在嫩梢、半木质化和完全木质化3种插条类型中,完全木质化插条生根早、根量大、分枝多,扦插效果最好,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检测了真姬菇菌丝对卡那霉素、头胞霉素、氨卞霉素、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与对照比较3种抗生素不同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真姬菇菌丝对潮霉素非常敏感,1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真姬菇的菌丝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真姬菇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