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加强对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了解,为菜豆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及创新奠定基础,对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起源及传播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别从收集保存、性状遗传规律研究及品种选育等方面综述菜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应加强外来种质资源的收集,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对已搜集的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蔬菜》2020,(1):20-20
我国普通菜豆资源丰富,是世界普通菜豆主要出口国之一。但由于我国对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遗传研究起步较晚,对现有种质资源研究不足,鉴定不够,导致这些宝贵资源的遗传本底不清、难以被育种家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育种和产业的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6家科研单位对来自19个国家的683份普通菜豆资源的全基因组进行重测序,发掘了480多万个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构建出国际首张精细的普通菜豆单倍型图谱,并在纬度跨度、光照时间长短差异明显的四地(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南阳、贵州毕节和海南三亚)开展了3年的主要农艺性状表型鉴定,鉴定出505个与产量、花期、籽粒特性、抗病性等主要农艺性状紧密相关的遗传位点,为普通菜豆的基因发掘与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海量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促进了普通菜豆育种水平的跃升,且推动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是黑龙江省菜豆主要的种子传播病毒。为分析菜豆种质资源携带病毒的状况,以6份普通菜豆种子的胚根、胚芽和子叶为试材,采用CTAB法提取总RNA和基因组DNA,根据BCMV、BYMV和SBMV的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和RT-PCR对180份菜豆资源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RT-PCR对BCMV、BYMV和SBMV的检出率分别为12.78%、9.44%和1.67%;PCR的检出率分别为12.78%、8.33%和1.67%。所收集的6种菜豆种质资源均检出1~3种病毒,其中BCMV和BYMV是主要的病毒种类。  相似文献   

4.
中国菜豆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我国菜豆育种取得的成就、种质资源分布与利用,品种选育方法及育种目标等内容,分析了我国菜豆育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我国菜豆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菜豆种质资源搜集、利用以及菜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争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七五 、`八五 期间入国家种质库菜豆资源性状鉴定中表现优良的3 8份菜豆资源进行了两年3试点田间综合鉴定评价,获得了4份矮生、2份蔓生优异材料可供菜豆生产和科研利用.  相似文献   

6.
菜豆荚壁纤维(pod wall fiber,PWF)含量直接影响食荚菜豆的品质。为了研究菜豆种质资源的PWF含量差异,采用α-淀粉酶前处理,利用中性洗涤剂法测定了250份菜豆种质在荚绿熟期的PWF含量。结果表明,250份菜豆种质的PWF含量分布在12.5%~38.1%之间,其中PWF含量最高的种质是CIAT蓝,最低的是翻白眼,不同菜豆种质的PWF含量存在较大变异。采用SPSS聚类分析方法将250份菜豆种质按PWF含量分为3类,高PWF含量(31.1%~38.1%)10份,中PWF含量(22.3%~29.9%)53份,低PWF含量(12.5%~22.2%)187份;高PWF含量和中PWF含量的菜豆种质不适宜作为蔬菜食荚,而低PWF含量的菜豆种质品质更佳,可以作为蔬菜食荚。  相似文献   

7.
徐丽鸣  辛焱  徐飞 《北方园艺》2012,(18):63-65
对1 073份菜豆种质资源8个色泽性状进行鉴定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色泽性状表现出明显趋向性,即菜豆种质资源主茎色、叶色、嫩荚主色多数表现为绿色,种荚色多数表现为草黄色,种皮色无明显趋向性;菜豆种质资源子叶颜色、下胚轴颜色、花冠色3个性状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即子叶颜色绿色、下胚轴绿色时,花冠色多数是白色、粉色;子叶颜色是花斑色、紫色,下胚轴色是浅红色、紫色时,花冠色多数是浅紫色、紫色。  相似文献   

8.
王素 《中国蔬菜》1994,1(3):7-0
为了在菜豆种质资源中寻找抗菜豆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f.sp.phaseoli)的抗源及其更为简单有效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对一周苗龄的菜豆采用断根后培养基糊蘸根和孢子悬浮液蘸根等5种方法进行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糊蘸根法发病快,方法简单。用此法鉴定了60份菜豆种质资源材料,其中56份为高感,4份为中感,没有耐病或抗病材料。  相似文献   

9.
菜豆种质资源的植物凝集素含量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12份菜豆种质商品荚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植物凝集素含量,分析评价其遗传变异,扩大极端菜豆凝集素水平的筛查范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菜豆种质的凝集素均值为0.335 3 mg/g,变幅为0.000 3~1.607 8 mg/g,变异系数为82.26%,种质间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还表明,供试菜豆植物凝集素含量的种质频率分布曲线呈非连续分布但有明显主峰,有极低和极高水平的种质分布。在已检测的289份资源中,筛选出极低植物凝集素的菜豆材料2份,为低毒菜豆遗传改良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14个食荚菜豆品种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建立了特异性指纹图谱,以期为今后食荚菜豆的品种鉴定建立新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菜豆种质资源的分类和筛选提供分子生物学的参考方法。结果表明:74对SSR引物中有18对引物在供试样品中表现出多态性,筛选出其中5对具有良好多态性SSR引物(BM200、PVBR269、PVBR6、BM141、BM154)用于构建指纹图谱,并对14个食荚菜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64时,14个食荚菜豆品种被分为2个类群,聚类结果显示"黑珍珠"和"黄金钩"的相似度最高,相似系数为0.98。最终构建菜豆指纹图谱,对深入挖掘菜豆种质资源,减少亲本选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并对品种鉴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