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大棚内采用塑料栽培箱种植水蕹菜,并在土表覆盖水稻秸秆,研究土表覆盖水稻秸秆对土壤表层溶液和土壤理化性质、秸秆腐解率、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茬和夏茬蕹菜土表覆盖水稻秸秆后土壤表层溶液电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缓的变化趋势,氧化还原电位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缓的变化趋势。春茬和夏茬蕹菜栽培3个月后,水稻秸秆腐解率分别为75.33%和89.11%。两个茬口覆盖秸秆处理的蕹菜前期产量均较低,后期显著提高,总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3.54%和11.37%。春茬覆盖秸秆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15.55%、11.81%和12.89%,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19.31%;夏茬覆盖秸杆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钾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12.44%、11.71%,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25.13%。春茬和夏茬覆盖秸秆处理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均较对照提高,且高温夏季淹水环境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盆栽鸭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覆盖物(紫花苜蓿、高羊茅、早熟禾、麦秸、透明地膜、黑色地膜)对盆栽梨树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均能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其中以覆盖麦秸保水效果最好;透明地膜覆盖增温效果最为明显,年平均温度比对照提高3.40℃,紫花苜蓿的降温效果最明显,年平均土壤温度比对照低0.68℃。透明地膜覆盖温度日较差最大,达到5.30℃,而高羊茅覆盖土壤温度日较差仅为1.67℃。至于对土壤质地的影响,麦秸覆盖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土壤容重降低了8.82%,总孔隙度增加了9.09%;高羊茅覆盖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最多,增量达到26.80%;紫花苜蓿覆盖对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增幅分别为28.89%和106.21%;速效钾含量则以高羊茅覆盖最高,为244.96mg/kg;高羊茅覆盖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增加效果最明显,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了46.03%、30.30%和7.99%;不同覆盖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效果有所差异,紫花苜蓿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增幅达到32.84%,早熟禾处理有利于土壤脲酶活性的提高,增幅为21.97%,高羊茅处理同对照相比,土壤磷酸酶活性提高了56.00%,效果最好;黑色地膜和透明地膜覆盖则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不同覆盖模式对番茄产量和微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文臣  张微 《长江蔬菜》2015,(12):17-19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种方式对温室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状、番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温室番茄生长的最佳覆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有效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该处理下的番茄商品性和产量与地膜覆盖处理的相比显著提高,是适宜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北方退化干旱山地适宜的土壤保水措施,以2年生"绿岭"核桃嫁接苗为试材,进行保水剂、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等保水措施的不同组合处理,研究了不同保水措施对土壤水、热状况及新植核桃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保水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多重处理双重处理单一处理对照。地膜覆盖具有保温增温效果;秸秆覆盖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使地温维持较为恒定的状态;保水剂对地温的影响不显著。地膜覆盖可提高新栽树的成活率,秸秆覆盖会降低成活率。地膜覆盖使发芽期提前,秸秆覆盖会使发芽期延迟。到新梢停止生长,保水剂、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栽植坑内施用保水剂+秸秆覆盖、栽植坑内施用保水剂+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栽植坑内施用保水剂+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处理的新植核桃幼树的新梢平均长度分别为11.22、27.17、16.38、31.51、15.91、27.27、29.31、9.83cm,有秸秆覆盖的处理(秸秆、保+秸、秸+地和保+秸+地)有地膜覆盖而无秸秆覆盖的处理(地膜和保+地)保水剂对照。在干旱太行山区新垦地,栽植核桃苗最适宜的土壤保水措施为:春覆地膜夏覆秸秆。  相似文献   

5.
2011—2013年,对8年生早酥梨园进行地膜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地膜+玉米秸秆覆盖等不同方式处理,研究其对梨园土壤物理性状及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覆盖3年后,早酥梨园土壤物理性状发生显著变化;地膜覆盖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温度,玉米秸秆覆盖则降低了土壤温度;3个覆盖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度,有效降低了土壤容重;3个覆盖处理对增加树体生长量和产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地膜和小麦秸秆为覆盖材料,研究了黄瓜地面覆盖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的效果大于秸秆覆盖,覆盖效果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地膜覆盖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平均温度,且对最低温度的提高作用大于最高温度;秸秆覆盖延缓了土壤温度变化的速度,对土壤增温作用小,且土壤最高温度低于对照而最低温度高于对照,温差最小,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因此,秸秆覆盖作用更为稳定,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苹果叶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莉  王倩  曹欣冉 《北方园艺》2015,(24):163-166
以2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覆盖方式(园艺地布、黑地膜、秸秆覆盖及清耕对照)对土壤含水量、容重和叶片百叶重、叶绿素含量及树体净光合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清耕对照,且地布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3种覆盖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其中秸秆覆盖效果最为明显。不同覆盖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百叶干重,秸秆覆盖和地布覆盖显著提高总叶绿素含量。地布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清耕对照的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综合分析,旱地苹果园树盘覆盖均可以改善土壤和树体状况,其中园艺地布覆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树盘覆盖方法对早酥梨园土壤肥力和树体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肥+秸秆覆盖、秸秆+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梨果实品质和产量,梨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树体干周和冠径明显提高,单纯秸秆覆盖效果比前二者稍差;由此可见,采用秸秆覆盖是现代梨园土壤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添加生物菌肥和加盖地膜可以显著提高秸秆的转化效率和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18年生早酥梨园为试材,连续3年开展了玉米秸秆覆盖、黑色地膜覆盖、玉米秸秆+地膜覆盖、玉米秸秆+生物菌肥覆盖和清耕试验,研究5种树盘覆盖方式对丘陵山地早酥梨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TOC含量增幅最大的是0~30cm土层,效果最明显是玉米秸秆+菌肥覆盖处理,TOC含量比清耕(对照)增加了64.7%。年生长周期内,土壤TOC含量呈现先稳定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添加秸秆有机物的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TOC含量,玉米秸秆+菌肥覆盖TOC含量增幅最大,比清耕增加了11.0%。随着覆盖年限的增长,添加秸秆有机物覆盖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玉米秸秆+生物菌肥覆盖增幅最大,其次为玉米秸秆覆盖和玉米秸秆+黑色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其所占TOC比例。在实际应用中,玉米秸秆+生物菌肥覆盖可用于以培肥为主要目的的覆盖栽培,玉米秸秆+黑色地膜覆盖可用于以增温效应为主要目的的覆盖栽培,覆盖材料应本着就地取材原则,以实现农业废弃物利用和果树提质增效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王雪花  任晔  冯均科  杨晨晨 《蔬菜》2021,(11):25-29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特性、有效养分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早大白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露地(对照)和普通聚乙烯地膜、生物可降解膜、稻草3种覆盖方式,比较了不同时期土壤含水率、pH值、养分含量以及产量。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保水效果最佳;生物可降解膜覆盖、稻草覆盖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可提高土壤肥力,以生物可降解膜覆盖尤为明显,成熟期几乎所有速效养分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高出7.49 g/kg、23.00 mg/kg、11.0 mg/kg、26.0 mg/kg。综合成本效益,除了稻草覆盖由于小薯多而效益比对照降低22.2%外,普通聚乙烯地膜覆盖和生物可降解膜覆盖比对照效益分别提高29.7%和24.2%。总之,普通聚乙烯地膜和生物可降解膜均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效益,但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还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减少环境污染,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7中国苹果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苹果第一生产大国,苹果是中国第一主产水果,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可比净出口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等经济指标,以2007年最新统计资料对中国以及世界各苹果主产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旨在及时掌握中国苹果世界竞争力地位与变化.为政府管理部门、苹果相关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及时调整苹果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中国苹果产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多年生木本植物芽休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可见生长暂时停止的现象,是植物经过长期演化而获得的一种对环境及季节性变化的生物学适应性。对梨芽内休眠分子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梨休眠的建立与解除过程的调控因素,介绍了梨内休眠过程重要转录因子DAM的发现及其参与的分子网络调控模式,并对有关休眠机制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楼盘小区、商业用地、学校、公园的规划完成后,设计师经常会把目光集中在一些具体的公共设施单体设计上,我们把这个设计称为城市家俱设计,这些家俱具体表现为:园区指示系统、公共座椅、垃圾箱、路灯、公共厕所、候车厅等。文章着重以园区指示系统为例来介绍城市景观设计的几个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费约果育种进展及主要栽培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世界各国费约果选育进展 费约果Feijoa sellowiana Berg.起源于巴西的最南部、阿根廷的北部和巴拉圭、乌拉圭的西部山区,几乎均为野生,其最早栽培是1887年由瑞士人M. de Wette在瑞士巴塞尔(瑞士西北部城市,在莱茵河畔)植物园中开始.但未有育种方面的报道.1890年法国著名植物学及园艺学家Edouard Andre从巴西引种1株空中压条小苗种植于位于里维埃拉(Riviera)的自家花园里,该植株1897年开花.因此,几乎现代所有的费约果栽培品种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此植株通过空中压条或实生繁殖的小群体.随着其引入法国,费约果品种的选育与商品化生产才得以在少数几个国家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黄鹄 《北方园艺》2010,(10):142-145
点是现代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视觉造型元素。现就景观设计中点的涵义、形态视觉特性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通过应用实例来阐述景观设计中点的几种表达方式,不同"点"的造型要素在不同应用情况下产生的不同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6.
覃宝山  覃勇荣 《北方园艺》2012,(16):201-204
综述了二氧化氯的特性及其杀菌机理、二氧化氯在食用菌栽培中应用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二氧化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李平  包隆桦 《现代园艺》2011,(11):147-148
园林景观建设是发展城市品味和文化建设的需要。要搞好园林景观建设,就必须抓好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了园林景观工程的特点,并对园林工程中实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发展新疆林果业优势资源加大林果业产品加工的力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新疆林果业发展的地理优势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生态建设掀起热潮,带动林果业空前发展,无公害瓜果在西部既有丰富的资源、良好的加工条件,又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为国内外提供了巨大商机。地处西北地区的新疆地区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林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政府鼓励农民承包开发荒山荒丘、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沙化土地,西北各省区正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果业产业化。下面简要介绍新疆林果业优势资源的分布情况。东疆的哈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瓜果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现667m2产鲜枣达500k…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不同地域发酵蔬菜制品的加工技术,传统加工存在的诸如加工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种类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和加工安全等问题;以及近年来发酵蔬菜的研究进展,包括发酵剂和风味形成两方面。以期为国内发酵蔬菜的深加工及推动发酵蔬菜食品迈向更先进的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春季西葫芦温室栽培已经进入中后期,春天又是一个气候多变之季,随之而来的高温:未脱的寒冷以及如何提高产量都会使春季的栽培呈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