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和明确定植穴施用生物菌复合基质对压砂地土壤持水能力和西瓜产量的影响,选择生物菌复合基质和补水定额作不同组合处理,研究保墒效果和对西瓜生产潜力的影响,以期达到提高产量和农业水资源利用率的效果。结果表明,每株穴施200 g基质混配50 g菌剂,补水30 L·m-3,西瓜产量可提高23.40%~30.10%,成熟时间比对照提前4 d。综上所述,压砂地西瓜栽培采用穴施混配菌剂的复合基质穴施定植技术,可有效改善植物的土壤根际环境,增加压砂地土壤保水能力,显著提高西瓜产量。  相似文献   

2.
旱砂西瓜果实生长发育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育旱砂西瓜品种05-9和05-10为试材,测量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的纵径、横径和发育天数,建立旱砂西瓜果实的生长模型,明确其相互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旱砂西瓜果实纵径、横径与发育天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多项式回归关系,且其生长发育数学模型为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3.
‘苏椒24号’为早熟甜椒杂交一代品种,果实灯笼形,果实纵径9.6 cm,果肩横径7.1 cm,果肉厚度0.48 cm,单果质量122.6 g,果面光滑有光泽,青果绿色,味甜,鲜果维生素C含量1.23 mg·g~(-1),在黑龙江、河南、江苏、广东等地露地栽培产量为36.0 t·hm~(-2)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吉林省大安市姜家甸退化草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方法,分析不同播种方式、播种量、施N肥量、施P肥量组合下沙打旺的产量、品质及对土壤改良效果,以期筛选改良效应最佳的栽培方式,为实现退化草地的快速恢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种植当年沙打旺株高范围为31.20~39.14 cm,第2年达到85.60~98.67 cm。2年的沙打旺鲜草产量均以处理3最高,即撒播、播量16.00 kg·hm~(-2)、施N量50.00 kg·hm~(-2)、施P量67.50 kg·hm~(-2)处理,分别为1 414.00 g·m~(-2)和2 097.78 g·m~(-2),后者较前者提高了48.36%。极差分析显示,以A_1B_2C_1D_3,即撒播、播量12.00 kg·hm~(-2)、施N量50.00 kg·hm~(-2)、施P量67.50 kg·hm~(-2)处理组合为产量最佳组合;处理A_3B_2C_1D_3,即行距40 cm条播、播种量12.00 kg·hm~(-2)、施N量50.00 kg·hm~(-2)和施P量67.50 kg·hm~(-2)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9.02%,酸性洗涤纤维最低,为16.28%。沙打旺生长1年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提高了15.62%~66.80%;电导率降低了65.66%。  相似文献   

5.
‘苏椒25号’为早熟辣椒杂交一代新品种。果实长灯笼形,纵径13.5 cm,果肩横径4.5 cm,果肉厚度0.30 cm,单果质量62.1 g,果面微皱有光泽,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味微辣,鲜果维生素C含量1.15 mg·g~(-1),产量为41.0 t·hm~(-2)左右。适合在江淮、黄淮流域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9,(10):60-63
为获得娃娃菜生产上的适宜有机肥种类与用量,以娃娃菜‘春宝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类有机肥对娃娃菜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A1~A5共5个不同种类的有机肥处理,以生产上常用的化肥为对照。结果表明:采用再生有机肥2.7 t·hm~(-2)的A2处理,其娃娃菜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的数值最高;同时其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也最高、POD和SOD的活性也最强,分别为7.48μg·g~(-1)、185 U·g~(-1)·min~(-1)和28.21 U·g~(-1),叶片中MDA的含量最低,为0.39μmol·g~(-1);A2处理的娃娃菜在叶片数、横径、纵径、单株经济产量和每hm~2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每株41.23片、28.34 cm、40.23 cm、1.36 kg和113.95 t·hm~(-2),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A2>A4>A3>A5>A1>CK,说明采用2.7 t·hm~(-2)的再生有机肥,有利于促进娃娃菜的生长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以种植在宁夏中卫市香山干旱山区压砂地根龄5 a生的同心圆枣树(行间套种西瓜)为试材,研究了压砂地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率、西瓜的根系生长及产量、产值和枣树根系、树体发育及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裸砂地中每667 m~2补水19.3 m~3,压砂地土壤含水率提高约1.7%,西瓜根系向上层区域(砂层0~20 cm)和向下层区域(40~60 cm)的根系共计增加了8.7%,根系数量(剖面0.6 m~2内)增多28%,西瓜产量提高66.0%,产值增加300%。在枣瓜间作模式中,在同样补水栽培管理条件下,枣树8 m行间间作2行和间作3行西瓜,在大于3 kg商品瓜产值(净面积)方面,比裸砂地补水处理产值分别提高5.9%和降低7.3%;间作2行西瓜的枣树比间作3行西瓜的枣树,单株坐果量和单株产量分别增加17.1%、22.6%。  相似文献   

8.
以礼品西瓜为试材,分析了不同灌水处理对2种礼品西瓜产量、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降雨条件下,在播种前、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对2种礼品西瓜进行适当补水,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25 190.22kg/hm~2和23 982.22kg/hm~2;耗水量最低,分别为243.86mm和243.66mm,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到9.72kg/m~3和9.84kg/m~3。因此,生长季3次适量补水是当地礼品西瓜获取较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供水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16,(4):27-30
为建立西瓜高产的肥水耦合模式,以三倍体西瓜品种‘黑帝’为试验材料,在伸蔓期和膨瓜期设置不同肥水组合,探讨其对西瓜苗期植株干物质积累、膨瓜速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T3(灌水2次,每次灌水量225 m~3·hm~(-2),冲施复合肥112.5 kg·hm~(-2)有利于西瓜苗期植株干物质积累,明显提高了西瓜果实生长速度,日平均膨瓜量为122.91 cm~3;其产量最高,可达59 894.6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总灌水量和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处理T3的肥水耦合方式可起到以水调肥的协同作用,提高西瓜膨瓜速度和产量。试验结果为实际生产中肥水耦合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苏椒103号’是以早熟灯笼形甜椒自交系‘01016-2’和中熟长灯笼形甜椒自交系‘S006’配制的早中熟甜椒杂交一代品种。果实高灯笼形,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纵径10.1 cm,横径6.8 cm。单果质量137 g,维生素C含量1.48 mg·g~(-1)。抗病毒病,高抗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适合在江苏、河南、广东及气候生态条件类似地区露地栽培,产量39009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