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时代的飞速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日益提高,同时也引出一系列的推广应用方面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专业化统防统治研究现状专业化统防统治背景,阐述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于专业化统治防治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和探究,并提出加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止系统推广的合理建议,以期为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作物生长与作物生理生态有着密切的的关系病虫害直接威胁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病虫害监测系统对于提高农业病虫害预测防控的准确率,减少农作物损失,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农业物联网应用领域有作物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植物保护,排水灌溉和生态环境监控等,对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为了使农业生产效率更进一步,预防农作物生产危害,必须要进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即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对于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实现综合专业化。本文主要讲述目前影响西北地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于强化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军  汪飞  赵鹤青  张学 《花卉》2015,(8X):58-59
我国陕西省地处于北亚热带地区,其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气候温暖潮湿,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然而近几年,由于人们对于农作物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大,使得我省加大了对农作物的种植,再加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农作物都受到了病虫害的困扰,本文将针对当前我省内农作物的生长以及常见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为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治提供了一条可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明  张倩 《中国蔬菜》2023,(3):22-28
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快速、有效的病虫害识别手段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图像的农作物病虫害自动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病虫害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病虫害识别模型的关键技术和实施步骤,介绍了当前主流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模型算法和改进思路,并对存在的技术瓶颈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图像识别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的实施原则,分析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的应用优势,论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农业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简要总结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创设的实施要点,旨在不断强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控制效果,并将绿色防控模式的应用价值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升重庆市柑橘种植智能化管理水平,探索构建基于WOFOST模型的柑橘智能种植服务平台(CIP-SP),用于辅助橘农进行柑橘智能种植和经营管理决策.[方法]以柑橘新品种沃柑为试验材料,以物理服务器等5部分系统级软件为技术支撑,以WOFOST模型为基础构建CIPSP系统模型知识库,应用LH-OAT方法对模型中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确定CIPSP系统模型参数,设计自适应算法引擎对CIPSP系统模型参数进行精度预测和校正.根据需要设计CIPSP系统结构和智能种植功能,并在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河堰村选取3处不同生长年限(2~3a、3~4 a、5 a以上)沃柑试验田场景的15个测算点,对系统产量预测模拟、土壤墒情/土质及气象实时监测、智能虫情测报等部分功能进行验证应用.[结果]通过分别设计相关参数,构建基于柑橘生长周期WOFOST建模思路的CIPSP系统模型知识库;对CIPSP系统分析后快速确定敏感性较高模型参数I;在实时观测数据基础上对作物生长进行模拟预测比对,引入自适应算法进行了模型修正.将CIPSP系统设计成感知层、边缘层、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操作层等5层相互独立的结构,实现CIPSP系统对柑橘种植过程中产量预测模拟、土壤墒情/土质及气象实时监测、智能虫情测报等功能.初步验证表明,WOFOST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预测树龄不大于3 a的沃柑植株产量,但随着树龄增长,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逐渐变大;通过实时监测数据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相结合,实现对采集分析土壤墒情/土质及气象实时环境数据(土壤肥力、光照度、降雨量等)监测分析应用;应用智能虫情监测系统与遥感技术及高光谱无人机相结合,实现现场/远程对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的常见病虫害发生进行检测、判别、预警、防控等功能.[结论]构建了基于WOFOST模型的CIPSP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沃柑试验田产量预测、种植环境监控和病虫害预警防控,提高了柑橘智能种植管理水平,实现从软件技术、生产管理和信息系统等方面技术创新,但该模型参数和算法仍需优化.  相似文献   

8.
2001年4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2000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特点作出分析,并预测了2001年病虫害发生趋势。2000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特点,一是全国大部地区以虫害为主,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有蝗虫、棉铃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部分地区稻纵卷叶螟和甜菜夜蛾危害较重。病害发生相对较轻。二是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麦叶枯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年上升为重要病…  相似文献   

9.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多数种植在山区。在烟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较为严重,应当采取科学手段进行病虫害预测,及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保证烟叶种植的产量及质量。本文从烟叶种植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了烟叶种植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并列举出了具体的病虫害预测及防治措施,为保障烟叶种植经济效益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预测分析,200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东亚飞蝗、草地螟、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和小麦条锈病等流行性病害将偏重发生;土蝗、甜菜夜蛾、斜蚊夜蛾、烟粉虱等害虫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高校普遍实行扩招、合并,现在,许多大学都面临着改建、扩建、新建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发展、原理、原则、规划方法及其与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适合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体现高层次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绿化理论,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借鉴,从而为大学师生创造出更加优美而实用的绿化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以薄皮甜瓜品种蜜宝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次数增瓜灵对甜瓜雌花分化、坐瓜节位、增产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增瓜灵后,甜瓜植株节间长度明显变短,侧蔓数量减少,每667m2减少整枝用工8个,雌花在子蔓连续发生,果实发育期缩短了3d。喷施1次和喷施2次增瓜灵处理的甜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4%和19.2%,增收3553.61元·(667m2)-1和4772.80元·(667m2)-1。因此,合理使用增瓜灵,能有效抑制植株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从而满足增产增收和简约化栽培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植物遮荫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为了适应遮荫的环境,改变自身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蒸腾特性、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膜脂过氧化物酶、膜保护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花色素苷含量等,从而保证植物体自身能在遮荫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光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现从遮荫对植物生长环境、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影响介绍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施用天然有机肥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有机肥系远用优质的鸡粪、烟末等为主要原料,经充分的酵和无害化处理后,制成营养全面,高效无污染的天然有机肥产品.  相似文献   

15.
对露地进行太阳能土壤消毒处理,10 cm深土壤温度最高可达53.6℃,比对照露地最高地温42.2℃高11.4℃,平均温度比露地高8.5℃.消毒处理21 d后,50℃以上的温度累计时间为66 h,达到杀灭多数土壤病菌所需的温度、时间,并具有明显的防草效果.  相似文献   

16.
菌根对植物抗盐碱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菌根植物抗盐碱方面研究成果,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总结和论述了在盐胁迫下菌根提高寄主抗盐碱性的机理,阐述了菌根在提高寄主抗性的同时对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为用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碱化土壤改良的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全面评价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脱硫废弃物成分测定、土壤质量评价以及农作物安全性评价3个方面对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评价脱硫废弃物应用于碱化土壤改良效果的方法体系,以期为碱化土壤改良效果评价的定量化和改良工程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百合病毒病媒介昆虫种类的调查与鉴定,研究其种群与百合病毒病病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Myzus persicae)是传播百合病毒病的主要种类;百合病毒病田间发病率与百株蚜量呈正相关(P〈0.01,r=0.8729),说明百合种植地蚜虫数量较多,则病毒病严重;而蚜虫数量少,则病毒病发生较轻。因此控制迁入百合地的蚜虫数量是防治百合病毒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豆薯各生长时期进行50%的遮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幼苗期遮光苗素质下降;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鼓粒期遮光,种子减产75.98%。因此,无论是豆薯块根或是种子生产均应选择光照充裕的适宜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应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20.
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圆黄梨不同花粉和不同序位花的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圆黄梨的最佳授粉品种为砀山酥梨,其次为金花梨。第2、3序位花所结果实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