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宁夏盐池典型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选择围栏封育区和围栏外放牧区的芨芨草群落和沙蒿群落,研究围封与放牧区2种群落草地的含水量、pH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放牧干扰对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和pH均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沙蒿群落土壤含水量各层在放牧干扰下比围栏区相应高12.0%、12.3%和16.6%,芨芨草群落各层均表现为围封区含水量大于放牧区,放牧区土壤pH明显低于围封区;除速效磷(AP)以外,其它养分元素含量均呈现为围封区大于放牧区,围封内外土壤的有机碳(SOC)、全氮(TN)、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的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对全磷(TP)、全钾(TK)的影响不明显;芨芨草群落各层土壤各指标含量均比沙蒿高,同时相对增幅也大。  相似文献   

2.
蔡楠  孙旭  刘永宏 《北方园艺》2021,(10):80-87
以盐爪爪、扁秆蔗草、碱蓬、芦苇和冷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探究包头黄河湿地5种植物群落下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黄河湿地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 表明:1)各植物群落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与之相反;2)各植物群落下土壤pH和全盐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具有明显的表聚作用;3)各植物群落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而全钾无统一变化规律;4)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容重、含水量、pH、全盐量不利于土壤养分积累,土壤总孔隙度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5)各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处于缺或极缺状态,说明研究区土壤养分相对贫瘠.  相似文献   

3.
围封对苦豆子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盐池县典型荒漠草原围封草地和放牧草地苦豆子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围封对苦豆子群落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等特征的影响,以期为荒漠草原植被恢复与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围栏内物种数(15)少于围栏外(18)(围栏内以禾本科为主,围栏外禾本科、菊科、藜科占优势);围封样地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群落整体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大于围栏外,多年生草本与之相似,一二年生草本与之相反;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并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围封样地微生物数多聚集在20cm以下;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细菌、放线菌在围栏外样地有显著相关关系,与真菌在围栏内样地显著相关。围封增加了多年生草本植物多样性,影响微生物的土层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梨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方面,探究红宝石梨树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应对低分子有机酸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梨树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养分吸收及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施用氮磷钾肥为对照,设置5%与10%的苹果酸(LM与HM)、柠檬酸(LC与HC)、草酸(LO与HO)与氮磷钾肥配施为处理,测定梨树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低分子有机酸处理降低了梨园土壤EC值,柠檬酸与草酸显著降低了梨园土壤pH,而柠檬酸与LO处理显著降低了有机质含量。LC显著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而LO则显著升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对照相比,低分子有机酸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效P含量,而LM显著升高>20~40 cm土层速效K含量。另外,低分子有机酸显著改变了梨树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碳源利用特征,其中HM显著升高0~20 cm土层多样性指数,而LO则显著降低了羧酸类与氨基酸类的利用强度。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层微生物群落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果实氮磷钾含量、产量等呈负显著相关,而>20~40 cm土层微生物群落与单果质量、果实色泽、果实钾含量以及叶片氮含...  相似文献   

5.
高亮  伏国  伏民 《蔬菜》2018,(9):16-19
以设施黄瓜为试材,利用腐植酸苦豆子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及干鸡粪(CK)进行等养分施肥对比试验,研究该有机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抗病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苦豆子有机肥可促进黄瓜植株茁壮生长,增加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减少畸形瓜,提高优质黄瓜产量,增产率15.87%,提高黄瓜中VC、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提高抗病性,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腐植酸苦豆子有机肥对黄瓜和土壤都有益,适合在设施黄瓜主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施用绿肥(苦豆子)对立架甜瓜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品种"伽师瓜"为试材,通过绿肥(苦豆子)不同施用时期的田间试验,研究绿肥(苦豆子)对立架露地栽培甜瓜养分吸收与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绿肥(苦豆子)的K0处理相比,施用绿肥(苦豆子)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对提高20~40cm土层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较为显著;同时施用绿肥(苦豆子)能促进甜瓜增产并改善品质,尤其对改善甜瓜果形指数,提高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有显著作用;在甜瓜伸蔓期施用绿肥(苦豆子)6 000kg/hm2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气象因子、立地因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测定点温湿度均高于油松林,同一林分内温度差异不显著.落叶松林内照度随着海拔增加逐渐增大,油松群落内坡底照度最高.油松、落叶松群落随着海拔的增加,各样地相同土层间土壤质量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相对含水量逐渐减小,相同海拔落叶松林样地各土层水分指标均高于油松林.油松各样地内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海拔的增高,各样地相同土壤层次容重值增大.落叶松林变化均不显著.油松各样地土壤孔隙随着土层深度和海拔的增加均变小.落叶松林变化均不显著,但在相同土层上落叶松林土壤孔隙多于油松林.油松林地土壤颗粒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落叶松林则增大.油松及落叶松群落坡中样地土壤颗粒均较大.2个林分土壤pH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随着海拔增高,相同海拔落叶松林内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钾含量均高于油松林,而速效磷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王珊  李廷轩  张玎 《北方园艺》2012,(16):138-141
对辽宁省沈阳地区露地、温室2种种植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和微生物区系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露地改为温室栽培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累积量均高于露地,其中速效磷、速效钾的增幅最大,与辽宁省保护地土壤肥力分级指标相比,温室土壤速效氮含量较低,有机质含量属中等水平,全氮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属高水平;土壤pH值整体下降,且温室使用的时间越长,土壤酸化趋势越明显;2种栽培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都以细菌为主,但从群落结构来看,温室土壤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的比列下降,而真菌和放线菌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9.
沾化县冬枣园的土壤有效养分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地采样分析了沾化县冬枣园的土壤有效氮、磷、钾的含量。结果表明:潮土砂壤贫磷,潮土粘壤贫氮,粉砂壤贫氮和磷。0~20 cm土层有效养分含量较高。冬枣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阿拉尔市九团嫁接5年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N1(150 kg·hm-2)、N2(225 kg·hm-2)、N3(300 kg·hm-2)、N4(375 kg·hm-2)、N5(450 kg·hm-2))对库尔勒香梨园生育期内土壤氮素养分、植株叶片全氮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探究梨园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增加对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0~40 cm土层各处理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含量大致呈“增加-降低-增加”趋势;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各处理间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含量变化大致为0~20 cm>20~40 cm>40~60 cm。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梨树叶片全氮含量呈“增加-降低”趋势,且各处理间全氮含量表现为当年枝条叶片>多年枝条叶片。石细胞含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会随着氮肥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N3、N4处理叶片养分含量较高、果实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分析山东平度和新疆库尔勒2个地区在不同肥力下土壤微生物数量消长与土壤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2个地区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长,真菌数量呈减少趋势,其中施有机肥比化肥对真菌增长影响达极显著;不施肥种植(CK)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总体数量,但不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比率;2个地区土壤微生物消长与土壤元素间相关性不完全一致,2个地区真菌数量消长与铜元素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度点细菌数量与锌元素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硼元素极显著负相关,与锰显著负相关。土壤养分种类及含量水平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消长影响极显著,而土壤微生物消长在不同土壤环境下与根围土壤元素含量相关性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以草木炭、珍珠岩、化学松土剂3种土壤改良剂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3种土壤改良剂不同施量条件下对土壤紧实度、土壤养分及作物株高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满足多重目标的土壤改良剂的最佳施配比例.结果 表明:最优的株高试剂为6%化学松土剂,最优的紧实度试剂为2%珍珠岩,最优的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全氮和有机质分别为4%草木炭、1O%化学松土剂、8%草木炭和2%化学松土剂.每种试剂在针对不同的检测指标时,指标的指示值不尽相同,检测指标值在3种改良剂的作用下,变化波动较大,单一改良剂不能满足多种指标的期望值,后续需进行不同种类、配比的改良剂效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草莓重茬10年的温室大棚土壤为例,研究缓苗期、现蕾期、幼果期和盛果期草莓根际土壤的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动态特征,探究其与重茬的关系。结果表明:重茬草莓根际土壤的碱性磷酸酶在缓苗期和现蕾期的活性(2.21、3.26mg/g)都显著低于同期的非重茬土壤的酶活性(3.08、4.97mg/g),二者在幼果期和盛果期无显著差异,都在0.33mg/g以下;重茬草莓根际土壤脲酶的活性在缓苗期与非重茬土壤的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在现蕾期的酶活性(0.40mg/g)显著高于非重茬土壤的峰值(0.29mg/g),在幼果期和盛果期的酶活性(0.20、0.18mg/g)显著低于非重茬根际土壤的酶活性(0.35、0.34mg/g);重茬根际土壤的蔗糖酶活性值(2.23~2.88mg/g)在4个生长期无显著差异,除盛果期外都显著低于非重茬根际土壤的(5.54、6.91、7.56mg/g)1倍以上。结果表明,重茬土壤可以显著抑制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土壤质量和健康直接影响着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科学评价不同类型土壤的质量和健康,对科学利用土壤资源和管理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荒漠土壤是荒漠区的地带性土壤类型,直接影响荒漠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探索荒漠土壤的质量和健康的概念、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我国荒漠土壤质量和健康做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农田栽参主要土壤类型白浆土为研究试材,采用盆栽的方式,根据白浆土田间持水量的40%、60%、80%分别设置低、中、高水分处理组,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和化学方法研究水分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和土壤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水分处理下(白浆土相对含水量为80%),物种丰富度指数、AWCD值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最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水分处理,同时土壤酶活性较高,对人参生长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16.
施用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中芝麻菜吸收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亿鼎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木本泥炭3种土壤调理剂,采用酸性土壤进行盆栽试验,探究光照培养箱内不同土壤调理剂施用量(1.3 g · kg~(-1)和13 g · kg~(-1))对土壤砷的钝化效果及芝麻菜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3 g · kg~(-1)亿鼎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可显著提高土壤pH,而施用13 g · kg~(-1)木本泥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施加1.3 g · kg~(-1)木本泥炭时,土壤中有效态砷含量显著降低了5.17%。与不添加任何土壤调理剂的对照相比,3种土壤调理剂均能促进芝麻菜生长,施用1.3 g · kg~(-1)亿鼎土壤调理剂时芝麻菜地上部鲜质量最大,相比对照显著增加了51.3%,且施用土壤调理剂均能显著降低芝麻菜地上部的砷含量。  相似文献   

17.
生草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寒富’苹果园行间生草区不同草种为试材,采用田间取样、实验室内测定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行间种植6种草后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苹果园生草后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从而为生草制苹果园的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提高了0~30cm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而对30~60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较小;生草处理提高了0~30cm土层的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的活性,脲酶活性则整体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生草处理30~60cm土层的脲酶、转化酶活性有略升高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各生草处理间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功能单元之一,城市土壤入渗能力的提升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该研究从城市绿地土壤结构改良、入渗功能提升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借助人工措施、动物资源以及植物根系,构建土壤大孔隙优先流网络体系,促进降雨高效入渗、减少地表径流、补给城市地下水资源的可行性,为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作用的发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地膜和小麦秸秆为覆盖材料,研究了黄瓜地面覆盖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盖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的效果大于秸秆覆盖,覆盖效果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地膜覆盖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平均温度,且对最低温度的提高作用大于最高温度;秸秆覆盖延缓了土壤温度变化的速度,对土壤增温作用小,且土壤最高温度低于对照而最低温度高于对照,温差最小,土壤温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因此,秸秆覆盖作用更为稳定,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土壤酸化是耕地退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制约土壤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在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上连续两季种植蔬菜,研究了"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pH值、CEC、硅铝率及蔬菜产量和相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可以提升土壤pH值、CEC和硅铝率,提高蔬菜的产量;与对照相比,两季连续施用"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50~200 kg/667 m~2时,可使土壤pH值提升0.06~0.49个单位、CEC提高0.1~0.6 cmol/kg、硅铝率增加0.05~0.16,蔬菜产量增加4.26%~11.71%,同时"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可提高蔬菜整齐度,促进萝卜伸长膨大、白菜增高增粗,使白菜结球更加紧实。研究发现,"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在试验区域的合理用量为100~1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